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2564-1990 光电倍增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GB/T 12564-199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564-1990

中文名称:光电倍增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0-01-02

实施日期:1991-10-01

作废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129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100电子管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真空器件>>L39其他电真空器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2564-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0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1-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12-1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李禄华

起草单位:北京核仪器厂、南京741厂

归口单位: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具有分立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的质量评定程序,给出了光电参数、机械、环境和耐久性等试验和测试方式。本规范适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质量评定。 GB/T 12564-1990 光电倍增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GB/T12564-199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光电倍增管总规范
Generic speclflcation for photomultiplier tubes【可供认证用)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12564-9D
本规范规定了具有分立倍增极的光电倍增管(以下简称倍增管)的质量评定程序,给出了光电参数,机械、环境和耐久性等试验和测试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质量评定,2总则
2.1优先顺序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矛盾时应按如下顺序执行:8
详细规范;
总规范:
基础规范;
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和国家有关的文件;其他文件。
2.2有关文件
GB 191
GB 787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子管管基尺寸
GB 2421~2424电工电子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 2987
电子管参数符号
GB 3100~3102
量利单位
GB 3189
CB4597
电子管引出帽连接尺寸
电子管名词术语
GB 4728.5
GB 4857
GB 4960
GB5295
GB 6839
GB7270
GB 7274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半导体和电子管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核科学技术术语
光电阴极光谱响应特性系列
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额定值制
光电倍增管测试方法
电子管极问电容测试方法
1EC410计数检查抽样方案和程序TECQQC001002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程序规则ZZR/01—001/1985.3中国中子元器件质量认证竞程2.3单位符号和术诺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12批准1991-10-01实施
GB 12564— 90
倍增管所用的单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术语应从2.2条“有关文件”中选取。2.4标志
倍增管上应有如下标志: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型号:
管号:
制造年、月:
合格标志或认证合格标志(也可标示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上)其他、
包装箱上应有符合GB191中有关要求的标志。认证合格产品应有认证标志。当倍增管采用可能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材料时,应按国家有关安全要求注明。3质量评定程序
制造的初始阶段
在倍增管的制造过程中,规定电极结构的装配为制造的初始阶段。从制造的初始阶段开始,应在质量管理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
禁止把这些工序转包给其他制造单位。3.2结构相似的倍增管
当儿种具有共同特性的倍增管同时或连续进行生产时.其共同待性的检验可从其中一种或几种管型中抽样,以代替从每-种管型中抽样。允许的共同特性及其所适用的检验项目如下:3.2.1管壳和引出端相同
尺寸:
引出端强度;
可焊性;
湿热试验。
电极结构(包括安装和定位)相同极间电容;
极间绝缘电阻;
振动和冲击。
阳极、倍增极和其他电极结构相同、且倍增极数自相同3.2.3
脉冲响应宽度;
阳极脉冲上升时间;
渡越时间;
渡越时间分散,
光阴极和光窗材料相向
阴极光照灵敏度;
阴极光谱灵敏度。
3.2.5阳极和倍增极的设计相同,且光阴板相同工作耐久性。
3.3鉴定批准程序
制造单位应满足:
IECQQC.001002规定的鉴定批准的要求:GB12564·90
b。本规范3.1条规定的制造初始阶段的要求,3.4鉴定批推补充程序
详细规范应规定鉴定批准试验的样本大小,样本大小必须不少手2只。在破坏性试验中可使用有缺陷的倍增管,但这些缺陷应不致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3.5质量-致性检验
空白详细规范应规定包括每一详细规范在内的最低限度的质量一致性检验一览表,增加的捡验项日由详细规范规定。
3.6小批量或昂贵倍增管的抽样要求当批量表明,在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AQL)和检查水平下,应采用合格判定数为零的抽样方案吋,则根据质景管理负责人的意见并经国家监督检查机构的批准,可选用下述任一方法代替。3.6.1100%检验。
3.6.2在规定的AQL值下,取合格判定数为1的较人样木的抽样方案。3.6.3在给定的批量和检查水平下,取合格判定数为1时邻近较大的AQL值的抽样方案。3. 6.4仍采用合格判定数为零的抽样方案,但若出现一个不合格品,则应选用“述方法之一。应进行第2次抽样检查,第2次抽取的样本大小为3.6.2条规定的应抽样本大小减去第1次检查的样本大小,如果在第2次检查中没有发现不合格品,则该批可接收。b.在原有的查条件下,若前面连续4批已接收,则此批必须保持到下批的检查结束为止,荐下一批产品可接收,则这两批都应接收;若下一批样品的检查结果是不合格的,则这两批都应拒收。在\b\的情况下,若两批都接收,而在随后的4批全都顺利接收之前的某一批中又出现一个不合格品(按零个不合格品接收时),则此批应立即拒收(不必等下一批的检查结果)。示例:
用一例说明3.6.4条所述的抽样方案:一批400只倍增管,在AQL为1.0%和检查水平为S~4下进行抽样检查。查抽样表,对批量400只和检查水平S-4,要查281~500这一栏,并给出样本大小为 13只。当样本大小为 13只和 AQL为 1. 0%时,合格判定数为零。因此,荐无不合格品,则400只全部接收。若出现 1只倍增管不合格,则在AQL为 1. 0%的这行沿箭头向下找出合格判定数为 1这一栏,对应于1只不合品的样本大小为50只。因面,第2次检查的样本大小为37只(5013=37)倍增管,若此次检查不再出现不合格品,则400只全部接收。尽管第1次检查中有-1只不合格品,但它仅是从数景为400只的批中抽取的50只样品中的1只。3.7不合格批的重新提交
当样本未能满足逐批检验的要求时,应按IECQQC001002中12.4条处理。3.8放行批证明记录
当详细规范中规定了放行批证明记录,且订货方也有要求时,最低限度应给出下列信息:,周期试验各分组检验的特性数据(通过的或不通过的),不包括已造成拒收的参数:b.可变的信息;
c.放行批证明记录的内容应遵照IECQ QC 001002 中 14 条的要求。3.9延期交货
倍增管经检验合格后,在制造厂贮存时间超过12个月时,应按详细规范中规定的A组检验或其他检验项目重新进行检验。
3.10非检验参数
在详细规范中未规定工作条件的性能是不予保证的,也不应作为检验项目。如果在某个条件下使用有要求,应制定单独的详细规范,并完整地说明所采用的补充试验方法,同时规定相应的极限值,AQL值和检查水平。3.11周期捡验
GB 1256490
当样本未能满足周期检验的要求时,应按IECQQC001002中12.6条处理。3.12B组检验结束之前的交货
当全部B组检验已满足 EC 410 文件中放宽检查的条件时,允许制造厂在结束这些检验之前放行连续批的倍增管。
4试验和测试方法
4.1标准试验条件
除非男有规定,应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所有的试验和测试:8.环境温度:19~25;
b、相对湿度:不大于65%,
c,大气压力:86~106kPa。
4.2替代试验法
本规范所列的试验和测试项目,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方法,但也允许详细规范给出与规定方法等效或能获得更准确结果的替代方法。如详细规范中已指明引证规定的方法时,就不能采用替代方法。
4.3直观检验
除非另有规定,倍增管应在工厂的正常照明条件下检验,无需专门的辅助观察设备。检验项国应包括:
一般外观和加工质量:
活动碎屑;
光窗质量:
管壳花纹,气线和气泡;
管基和管壳的对准;
管针和管脚的平直度和锈蚀:
标志的位置、正确性和清晰度。4.4尺寸
详细规范应给出标注尺寸的外形图规定在每一试验中应检验的尺寸。營基尺尽寸、引出帽连接尺寸应符合GB787.G33189或详细规范的规定。4.5光电参数测试和测试方法
凡在详细规范中规定检测下列的光电参数和特性时,应按照GB7270、GB7274和本规范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阴极光照灵敏度
阴极光谱灵敏度
阴极蓝光灵敏度
阴极红光灵敏度
阴极红外灵敏度
…-基子效率
相对光谱响应特性
-—绝对光谱响应特性
量子效率特性
阳极光照灵敏度
阳极光谱灵敏度Www.bzxZ.net
--增益
-\-阳极伏安特性
阳极灵敏度特性
增益特性
-阳极暗电流
…—暗电流等效输入
暗电流电压特性
暗电流等效输入的灵敏度特性
暗电流的温度特性
-暗电流噪声
噪声等效输入
噪声能当量
暗计数率
信号中噪声
·对暗电流噪声的信噪比
-对信号中噪声的信噪比
-最大工作电压
最大平均阳极电流
信号脉冲幅度
--对137Cs的幅度分辨率
对5Fe的幅度分辨率
-固有幅度分辨率
单电子幅度分辨率
多电子幅度分辩率
脉冲上升时间
反射脉冲上升时间
单电了脉冲上升时间
-脉冲响应宽度
单电了脉冲响应宽度
脉冲下降时间
一单电子脉冲下降时间
渡越时间
输入系统渡越时间
倍增系统渡越时间
一输出结构延巡时间
光阳极渡越时间差
单營渡越时间分散
双管渡越时间分散
单电子渡越时间分散
-直流光电线性范围
一最大脉冲线性电流
均甸性
一输出电流平均偏差稳定度
GB 1256490
输山电流最大偏差稳定度
-脉冲幅度平均偏差稳定度
脉冲幅度最大偏差稳定度
脉冲幅度的漂移率特性
脉冲幅度的计数率偏移度
输出电流的温度偏移度特性
脉冲幅度的温度偏移度特性
-噪声能当最的温度偏移因数
输出电流的磁场偏移度特性
脉冲幅度的磁场偏移度特性
滞后性
极间电容
极间绝缘电阻
4.5.1极间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GB 12564—90
定义:某一指定电极与连接在一起的其余所有电极之问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除某一指定电极外,将其余所有电极连接在一起,并在指定电极与其余所有电极之问加上规定电压值,测量流过指定电极的电流。测试前,倍增管的管尧、管基和管座应清洗十净,以防止产生外部的漏电,并且倍增管应在熙暗中存放适当时间,测试时,要屏蔽所有的辐射。详细规范应规定的条件:
a。所加的电压:
b.如果不是所有电极的极间绝缘电阻都需测量,则要规定需测的电极。4.6机械试验和试验方法
4.6.1管基和引出帽的粘结强度
日的:确定粘接到管壳上的管基和引出帽的粘接质量。试验方法:将倍增管漫人50~~~55C的水中至少18h。没后的倍增管冷却至室温的时间不得超过1h。然后,逐渐加上如表1规定的扭力矩时,其粘接处不应松动。此试验可使用光电参数不合格的倍增管。表1
管基或引出帽直径,mm
引出帽
4.7环境试验和试验方法
16. 5~ 40
扭力矩,N·m
除另有规定外,下述的环境试验应与GB2423规定的方法相一致。对于某特定类型倍增管所需进行的环境试验项目由详细规范确定。环境试验应检测的参数在详细规范中规定。4.7.1低温(非破坏性)
4.7.1.1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
应经受GB2423.1试验Aa所列出的某一温度的试验。其试验温度推荐为一40±3或一25士3C,持续时间推荐为2h.
4.7.1.2倍增管处于工作状态
GE 12564—90
应经受GB2423.1试验Ab所列出的某一温度的试验,其试验温度推荐为一40士3℃或一10士3C持续时间推荐为2h。
4.7.2高温(非破坏性)
4.7.2.1.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应经受GB2423.2试验Ba所列出的某一温度的试验,其试验禮度推荐为55土2℃持续时间推荐为2h.
4.7.2.2倍增管处于工作状态
应经受GB2423.2试验Bb所列的某一温度的试验(其试验温度由详细规范规定),持续时间推荐为2h.
4.7.3温度变化(非破坏性)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22试验Na的试验,两种温度分别为列在试验Aa和试验Ba中选定的某温度。在每一温度下的暴露时间为30min,转移时间不超过5min。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4.7.4 定混热(非破坏性)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3试验Ca的试验。倍增管处丁非工作状态,试验温度为40士2℃,相对湿度为90%~95%,持续时间推荐为48h。4.7.5振动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10试验Fc的试验。倍增管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以及振动频率范围、加速度、持续时间和振动方向由详细规范规定。4.7.6冲击
倍增管应经受从GB 2423.5试验Ea中所选定的冲击脉冲的波形以及加速度和持续时间的组合值的试验。倍增管一般处于非工作状态。冲击方向和冲击次数由详细规范规定。4.7.7低气压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21试验M的试验。倍增管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气压和持续时间应从试验M所列的值中选定。
4.7.8高气压
倍增管应经受高气压的试验,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试验气压和持续时间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4.7.9长霉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16试验J的试验。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试验的持续时间为28d,试验后对倍增管作外观检查。此试验可用光电参数为不合格的倍增管。4.7.10可焊性
倍增管应经受GB 2423.2B试验T的试验。用熔铁或焊槽的方法。4.7.11引出端强度
倍增管应经受GB2423.29试验U的试验。加力大小和持续时间在详细规范中规定。每只择管任选3根引出端进行试验。
4.8耐久性试验
4.8.1非工作耐久性(贮存期)
若详细规范中未规定贮存期,则此项试验没有必要进行。否则,此项试验应在激活和任何工艺控制试验全部完成时开始,在贮存期间倍增管不应工作。4.8.2工作耐久性
倍增管的工作条件应按详细规范规定。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时间应为1000h。试验时间终了时,应按详细规范规定的考核参数进行检验。运输包装试验和试验方法
GB 12564—90
倍增管在包装设计和包装材料确定后进行运输包装试验以考核包装质量。运输包装试验按GB4857或详细规范所规定的方法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总公司北京核仪器厂和南京741」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禄华。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