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140-2000 信息技术 130mm盒式光盘上的数据交换 容量:每盒1G字节
GB/T 18140-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140-2000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130mm盒式光盘上的数据交换 容量:每盒1G字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07-01

实施日期:2001-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4404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数据存储设备>>35.220.30光学存储设备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L64数据媒体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IEC 13481: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364

页数:76页

标准价格:35.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6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07-1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1G字节容量的130mm盒式光盘(ODC)的特性。本标准定义了两类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盒式光盘。R/W型 在盘的全部记录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写入,读出和多次擦除数据。W/O型 在盘的全部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一次写入,多次读出数据。本标准作了下列规定:--性能测试和参考驱动器的条件;--盒式光盘的操作、存储环境;--盒式光盘和盘盒的机械、物理特性和几何尺寸,以保障信息处理系统的机械可交换性;--盘上模压的或用户写入的信息格式,包括道和扇区的物理位置,纠错码和调制方式;--盘上模压信息的特性;--盘的磁光特性,以使数据处理系统能从盘上读出数据;--盘上用户写入数据的最低质量,以使数据处理系统能从盘上读出数据。本标准提供了光盘驱动器之间的交换。本标准与一个关于盘卷和文卷结构的标准一起提供了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全数据交换。交换涉及到不会导致任何错误的写入、读出、擦除的能力。 GB/T 18140-2000 信息技术 130mm盒式光盘上的数据交换 容量:每盒1G字节 GB/T18140-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5.2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140—2000
idtIS0/EC13481:1993
信息技术
数据交换
130mm盒式光盘上的
容量:每盒1G字节
Information technologyData interchangeon130 mm optical disk cartridgesCapacity:1 gigabyte per cartridge2000-07-14发布
2001-03-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TTKAONTKAca-
GB/T18140—2000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IEC13481:1993(E)《信息技术130mm盒式光盘上的数据交换容量:每盒1G字节》。
通过制定这项国家标准,将使国内光盘的开发、生产、应用有一个标准规范,以促进我国光盘产业的发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L和附录N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M和附录P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鹰、葛启函、潘龙法。KANKAca
GB/T18140—2000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形成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专门系统。ISO和正C的成员国,通过由处理特殊技术活动领域的各个组织所建立的技术委员会来参与国际标准的开发。ISO和EC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合作,其他与ISO和EC有联络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性组织,也参与这项工作。在信息技术领域,ISO和IEC已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被联合技术委员会接受的国际标准草案分送给各成员国表决。一个国际标准的发布,至少需要75%的成员国投赞成票。国际标准ISO/IEC13481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L和附录N是本国际标准的整体的一部分,附录C、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M和附录P只提供信息。nkAoNirkAca
GB/T18140—2000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1G字节容量的130mm盒式光盘(DC)的特性。本标准定义了两类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盒式光盘:
R/W型在盘的全部记录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写入,读出和多次擦除数据。W/O型在盘的全部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一次写入,多次读出数据。nkAoNirkAca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130mm盒式光盘上的
数据交换容量:每盒1G字节
Information technologyData interchangeon130mmopticaldiskcartridges-Capacity:1gigabyte per cartridge第一篇总论
GB/T18140—2000
idtIS0/IEC13481:1993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1G字节容量的130mm盒式光盘(ODC)的特性。本标准定义了两类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盒式光盘:
R/W型在盘的全部记录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写入,读出和多次擦除数据。W/O型在盘的全部表面采用热磁效应和磁光效应一次写入,多次读出数据。本标准作了下列规定:
一性能测试和参考驱动器的条件;一盒式光盘的操作、存储环境;一盒式光盘和盘盒的机械、物理特性和几何尺寸,以保障信息处理系统的机械可交换性;一盘上模压的或用户写入的信息格式,包括道和扇区的物理位置,纠错码和调制方式;盘上模压信息的特性;
一盘的磁光特性,以使数据处理系统能从盘上读出数据;一盘上用户写入数据的最低质量,以使数据处理系统能从盘上读出数据。本标准提供了光盘驱动器之间的交换。本标准与一个关于盘卷和文卷结构的标准一起提供了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全数据交换。交换涉及到不会导致任何错误的写入、读出、擦除的能力。2一致性
2.1盒式光盘(ODC)
本标准规定了盒式光盘类型的一致性。如果一张盒式光盘满足该类型的所有强制性要求,则它符合本标准。
2.2生成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盘支持的生成系统的一致性。如果一个用于交换的光盘生成系统满足本标准对该类光盘的所有强制性要求,则它符合本标准。2.3接收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盘支持的接收系统的一致性。如果一个用于交换的光盘接收系统能够处理记录在满足2.1规定的盒式光盘上的任何数据,则它符合本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7-14批准KAONTKAca-
2001-03-01实施
3引用标准
GB/T18140——2000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943—19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idtIEC950:1991)GB/T16971—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130mm可重写盒式光盘(idtISO/IEC10089:1991)17
GB/T17704—1999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130mm一次写入盒式光盘第2部分:记录格式(idtISo/IEC9171-2:1990)2)
ISO683-13:1986
热处理钢合金钢和锻制不锈钢、第13部分:精制不锈钢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盘盒case
光盘的存放装置,保护光盘并且便于光盘交换。4.2循环穴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check(CRC)一种检测数据错误的方法。
4.3模压标记embossedmark
不可通过磁光手段改变的标记。4.4入射面entrancesurface
光束最先照射到的盘片的表面。4.5纠错码(Ecc)errorcorrectioncode(Ecc)能纠正数据中某些类型错误的检错码。4.6字段field
扇区的子部分。
4.7格式format
盘上信息的安排或布局。
4.8槽groove
见4.11。
4.9交错interleaving
对数据单元队列的分配方法,以增强数据抗突发性错误的能力。4.10克尔旋转kerrrotation
由于磁光克尔效应而使从盘片记录层上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偏振面发生的旋转。4.11台和槽landandgroove
记录信息以前,在盘片上形成的沟状物,用以确定道的位置。槽比台更靠近入射面。槽和台成对地形成道。
4.12标记
记录层上的磁畴、凹坑、或其他任何能被光学系统检测到的标记,它的图样代表盘上的数据。采用说明:
1]ISO/IEC13481的第3章中,未列入ISO/IEC10089,而在文本中又引用了,因此本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时,补充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6971。
2]ISO/EC13481的第3章中,未列入ISO/IEC9171-2,而在文本条款17.8中又引用了,因此本标准采用国际标准2
时,补充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7704.2—1999。KAONTKAca-
GB/T18140——2000
注:扇区中称为“标记”的一个部分不是本定义中的标记4.13光盘opticaldisk
能以标记的形式接收并保留信息在其记录层上的盘片,这些信息能用激光束读出。4.14盒式光盘(ODC)opticaldiskcartridge(ODC)包含了一张光盘在内的盒式装置。4.15偏振polarization
光束的偏振方向就是此光束电矢量的方向。注:偏振面是包含了电矢量和光束传播方向的平面。顺着光束传播方向观察,偏振遵循右手定则。电矢量的端点顺时针地描绘一个椭圆。
6记录层recordinglayer
盘片上的一层,在制造/使用时,将数据记录在其上或其中。4.17里德-索罗门码Reed-Solomoncode一种检错/纠错码,特别适用于纠正突发或强相关错误。4.18可重写光盘rewritableopticaldisk一种规定区域的数据可通过光束写入,擦除和重写的光盘。4.19扇区sector
盘上信息区中可独立于其他可寻址区域而寻址的道上的最小可寻址单元。4.20盘基substrate
盘片的一透明层,它对记录层提供机械支撑。光束通过它对记录层进行存取。4.21道track
盘片旋转一周期间光束焦点所遵循的路径。4.22一次写入功能write-oncefunctionality具有一次写入功能的光盘可在规定区域一次写入而多次读出。该区域数据不能擦除。4.23区zone
盘片上的一个环形区域。
5约定和记法
5.1数字的表示方法
一个测量值应舍入到对应规定值的最低有效位。这表明一个规定值1.26的正容差为十0.01,负容差为一0.02,测量值容许范围为1.235至1.275;一所有强制性在括号内的字符或数字为十六进制数;-位的设置用“零”或“一”表示;-二进制数和位组合表现为0和1构成的字符串;在二进制数和位组合中最高有效位在左边;一位组合显示为最高有效位在左边;在二进制中负值应以二的补码的形式表示;一在每一字段记录的信息都是最高有效字节(字节0)首先记录。在每一字节中,最低有效位是位0,最后记录,而最高有效位(如:8位字节的位7)最先记录。这种记录顺序对于错误检测和纠正电路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同样适用。
5.2名称1
采用说明:
1]ISO/EC13481中此条下,规定实体名称用大写字母开头,但在汉语中无此情况,故未采用该条文的内容。3
KAONTKAca-
缩略语www.bzxz.net
RLL(2,7)
盒式光盘的一般描述
地址标记
GB/T18140——2000
连续复合伺服(寻道方法)
循环亢余校验
盘定义结构
缺陷管理区
缺陷管理点
纠错码
标识符
逻辑块地址
长距离码
最低有效字节
最高有效字节
盒式光盘
偏差检测旗标
后同步
原始缺陷表
控制道相位编码
(2,7)游程长度受限码
里德-索罗门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二级缺陷表
控制道标准格式部分
扇区标记
变频振荡
区域恒角速度
区域结构表
本标准涉及的盒式光盘,是一个里面装有一张光盘的盘盒。盘盒构成对盘片的保护性封装。它具有一个由快门掩盖的访问窗口。当盘盒插入驱动器时,驱动器能自动打开窗口。
光盘的两面都可进行记录。利用热磁效应,用一束聚焦光束可以将数据以记录层中磁畴为标记的形式写入盘上,也可将数据从盘上擦除。利用磁光克尔效应,可以用一束聚焦光束读出数据。光束通过盘的透明盘基访问记录层。
光盘插入驱动器后,只能对一面进行光学存取;若要存取另一面,须将光盘从驱动器中取出,翻转后再插入驱动器。
8一般要求
8.1环境
8.1.1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是指满足以下要求的盒式光盘周围的大气环境:4
KAONTKAca-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空气洁净度:
23℃±2℃
GB/T18140—2000
45RH%~55RH%
60kPa~106kPa
十万级(见附录N)
盒式光盘表面和内部不应有凝露。测试前应将盒式光盘置于此环境中至少48h。在测试前,建议按光盘制造商的指示清洁盘片的进入面。除非特别说明,所有的测试及测量都应在上述环境中进行。8.1.2操作环境
本标准要求一张盒式光盘应满足本标准对规定测试环境的所有要求,以保障在操作环境规定的环境参数范围内的数据交换。
操作环境是指满足以下要求的盒式光盘周围的大气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大气压:
温度梯度:
相对湿度梯度:
空气洁净度:
5℃~55℃
3RH%~85RH%
1g/m~30g/m8
60kPa~106kPa
10℃/hmax.
10%/hmax.
办公环境(见附录H)
在光束聚焦的任何情况下,记录层上的磁场强度32000A/mmax在其他情况下,记录层上的磁场强度:48000A/mmax。盒式光盘表面和内部不应有凝露。若一光盘曾被置于本条文指定范围外的环境状况下,那么在使用前,它应被置于操作环境中至少2h(见附录M)。8.1.3存储环境
在没有任何保护性封装时,盒式光盘不应存储在存储环境规定范围以外的环境中。存储环境是指满足以下要求的盒式光盘周围的大气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大气压:
温度梯度:
相对湿度梯度:
空气洁净度:
记录层上的磁场强度:48000A/mmax.盒式光盘表面和内部不应有凝露。8.1.4运输
本标准未规定运输要求,附录P给出了指南。8.2温度冲击
-10℃~55℃
3RH%~90RH%
1g/m~30g/m
60kPa~106kPa
15℃/hmax.
10RH%/h max.
办公环境(见附录H)
插入或取出驱动器时,盒式光盘应能承受高达20℃的温度冲击。8.3安全要求
以预定方式或以任何可预见的方式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应用时,盒式光盘应满足GB4943的安全要求。
TKAONT KAca-
8.4易燃性
GB/T18140—2000
盘盒及其构件应采用满足HB材料易燃性等级的材料,或者按GB4943的规定。9参考驱动器
参考驱动器是指其若干关键部件具有很好定义的性能,并在检验标准一致性时用于测试盘的写入,读出和擦除参数的驱动器。本章给出所有部件的概述:在特定条款中进行测试的关键部件仅在这些条款中规定。
9.1光学系统
用于测试写入,读出和擦除参数的参考驱动器的光学系统基本配置如图1所示。只要要求的操作性能不发生改变,允许采用不同的部件,部件位置也可以变动。光学系统应使从入射面反射的探测光最少,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一激光二极管;B—准直透镜;C—光束整形透镜;Ch.1一通道1;Ch.2—通道2A
D一分光镜;E一偏振分光镜;F一物镜;G一光盘;H一半波片;I一相位延退器;J—偏振分光镜;K1,K2—通道1,2的光电二极管;K3—二象限光电二极管;L1,L2一直流耦合放大器;M一跟踪通道图1参考驱动器光学系统
当盘上没有偏振变化时,应调整偏振分光镜J以使K,信号等于K,信号。这种情况下的偏振方向称为平衡方向。应调整相位延迟器「以使光学系统不要在平衡偏振和垂直于它的偏振之间显示出超过2.5°的相位延迟。相位延迟器的这一位置被称为平衡位置。相位延迟器可用于测试窄带信噪比。分光镜J的p-s反射率强度比值至少应为100。从F到H,分光镜E的强度反射系数R,在中性偏振方向上的标称值为0.10。在垂直于中性方向的偏振方向上,Rs的标称值为0.99。R的实际值不小于0.95。若磁光信号的不均衡度是在分光镜E的反射系数分别为R,和R,的测试驱动器上进行测量,则测得的不均衡度应乘以
以使它和标称的分光镜E相对应。通道1的输出是光电二极管信号的和,用于读出模压标记。通道2的输出是光电二极管信号的差,利用磁光效应读出用户写入的标记。6
TKAONT KAca-
9.2光束
GB/T18140—2000
用于写入,读出和擦除数据的聚焦光束应具有下列性能:环境:
波长(2):
测试环境
780±15nm
波长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之比:>/NA=1.423μm±0.023μm
当D为物镜孔径,W为高斯光束1/e处的束径时,物镜孔径的填充率(D/W)为:1.0max。记录层上光束波阵面的散度:/180max。偏振:
9.3读通道
线性,平行于道
应设置两个读通道以生成从记录层标记得出的信号。通道1通过标记对光束的散射读出预记录标记。通道2利用标记的磁光效应对偏振光束的旋转读出用户写入的标记。通道1和通道2在光学探测器之后的读出放大器应在100kHz至11.6MHz范围内具有1dB以内的平坦响应。9.4寻道
驱动器的寻道通道提供用于光束径向和轴向寻道伺服控制的寻道误差信号。对参考驱动器没有规定生成轴向寻道误差的方式。径向寻道误差由寻道通道中一个分裂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生成。二极管的分裂线平行于道在二极管上的投影。9.5盘片的旋转
主轴与盘片的定位在13.6中规定。它使盘片以30.0Hz士0.3Hz旋转。顺着物镜看去,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第二篇机械和物理特性
10盘盒尺寸和机械特性
10.1概述
盘盒应为坚硬的长方形的保护性封装,包括一个用来遮盖驱动访问窗的快门,当光盘插入驱动器时,能自动打开窗口,当光盘退出驱动器时,能自动关闭窗口。盘盒应有对光盘定位和识别的方法,并有写保护孔。
盘盒内部尺寸本标准没有规定,但这些由盘盒内部盘片运动所决定的尺寸由13.5和13.6给出。10.2盘盒图形
盘盒构造由以下一系列图描述:图2给出了盘毂尺寸;
图3给出了盘盒A面的正等轴测图以及从A面识别的主要特征;-图4给出了带有定位孔,坐标轴X、Y与参考平面P的盘盒轮廓;一图5a给出了由S1、S2、Ss和8,建立的参考平面P;一图5b给出了8:面详图;
一图6给出了插入槽和制动槽详图;一图7给出了用于自动装盘的夹持槽;一图8给出了写保护孔;
一图9给出了媒体ID传感孔;
一图10给出了快门传感槽;
一图11给出了光学头和电机窗口;一图12给出了快门开启状态图;7
KAONTKAca-
一图13给出了对心柱;
一图14给出了用户标签区。
10.3面、参考轴、参考面
10.3.1A面与B面的关系
GB/T18140—2000
光盘的物理交换所必需的部件如图5a所示。当盘盒A面向上时,盘片A面向下。就图上所示的部件而言,盘盒的A面和B面是一样的。图上仅绘了一面,A面和B面的参考平面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快门和快门开启槽按10.14和10.15所述,对盘盒的两面是不一样的。10.3.2参考轴与盘盒参考面
盘盒每面各有一个参考面P。每一参考面由正交坐标轴X一Y作为盘盒尺寸的参考。坐标原点位于定位孔中心,X轴方向为朝向准直孔方向。10.4材料
盘盒可由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材料制成。10.5质量
盒内无盘片时,盘盒质量不超过150g。10.6总体尺寸(见图4)
盘盒全长
盒顶到X轴的距离
盒底到X轴的距离
盘盒总宽度
盘盒左侧到Y轴的距离
盘盒右侧到Y轴的距离
盒顶宽度的减小量取决于圆弧半径圆心由L和L所决定
盒顶两端倒圆,半径为
盒底两端倒圆,半径为
盘盒厚度
盘盒的8条棱边倒圆,半径为
10.7定位孔(见图4)
L=153.0mm±0.4mm
Lz=127.0mm±0.3mm
Ls-26.0mm±0.3mm
L,-135.0_8.mm
Ls-128.5_8.cmm
Lg=6.5mm±0.2mm
L-101.0mm±0.3mm
Rz=1.5mm±0.5mm
R.-3.0mm±1.0mm
Lg-11.00mm±0.30mm
R,-1.0 mm max.
孔心应和X一Y轴的交点重合,定位孔应为正方形,边长为Lg=4.10_0.ogmm
孔深(即典型盒壁厚度)
孔里面是空腔,直通到盘盒另一面的准直孔。导入边应倒圆,半径为
10.8准直孔(见图4)
孔心应在X轴上,距Y轴的距离为孔的尺寸为
Lio=1.5mm
R,-0.5mmmax.
Ll=122.0mm±0.2mm
L12-4.10_a.omm
L1a-5.0+02mm
孔深为L10,准直孔通过一空腔与另一面的定位孔相通。导入边缘应倒圆,半径为R。
10.9参考平面P上的表面(见图5a和图5b)盘盒一面的参考平面包含了该面的四个表面S1、S2、Ss和S4,规定如下:81和82是两个圆面。
TKAO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