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214.1-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214.1-2000
中文名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08-17
实施日期:2001-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0440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5卫星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1108-1: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251
页数:13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3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10-1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徐刚王达民吴燕刘乾富张红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根据IMO决议A.819(19),规定了船用GPS接受设备最低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该设备是利用美国联邦政府国防部(US DOD)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进行定位的。在选择可用性(SA)有效的情况下,定义了GPS标准定位服务(SPS)的信号规范(美国国防部于1993年12月公布的GPS信号规范中,已对GPS SPS进行了说明)。本标准也适用于IMO决议A.529(13)中规定的其他水上航行用的GPS接受设备。 GB/T 18214.1-200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18214.1-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3.0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14.1—2000
idtIEC1108-1:199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Part 1: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 standard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guired test results2000-08-17发布
2001-05-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8214.1—2000
本标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108-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一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的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编制而成。为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本标准在技术内容和编排格式上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本标准等同采用IEC1108-1:1996.6(第一版本)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本标准与IEC1108:1996.6(第一版)的主要差别如下:1)在第2章引用标准中增加了我国标准GB/T15868—1995(idtIEC945:1994)。2)在第3章定义与缩略语中,原文未列出内容,本标准增加了有关术语和缩略语。3)将4.3.4中的捕获定义,放到了第3章。4)在5.5.1中为便于理解增加一条注。5)在5.7下面也增加了一条注。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刚、王达民、吴燕、刘乾富、张红。GB/T18214.1—2000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目的是促进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EC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问题关切的任何EC国家委员会均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EC有联系的任何国际组织、政府和非官方组织也可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组织协商确定的条件进行密切合作。2)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和地区标准中指明。5)IEC以无记名程序表明其同意,对宣布与其标准相符的任何设备不负责任。6)请注意到国际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是专利的主体。EC不负责识别任何或所有这样的专利权。国际标准EC1108-1由IEC第80技术委员会(负责海上导航和无线通信设备与系统的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的内容基于下述文件: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
80/118/FDIS
本标准审批时的表决报告参见表中所列的文件。表决报告
80/127/RVD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Part1: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Receiver equipmentPerformancestandard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GB/T18214.1—2000
idtIEC1108-1:1996
本标准根据IMO决议A.819(19),规定了船用GPS接收设备最低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该设备是利用美国联邦政府国防部(USDOD)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进行定位的。在选择可用性(SA)有效的情况下,定义了GPS标准定位服务(SPS)的信号规范(美国国防部于1993年12月公布的GPS信号规范中,已对GPS SPS进行了说明)。GPSSPS最低性能标准概括在表2中。本标准也适用于IMO决议A.529(13)中规定的其他水上航行用的GPS接收设备。本标准中所有与IMO决议A.819(19)等同的语句,均在括号中注明章条号。第4章与第5章的要求互为对应。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868—1995
5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dtIEC945:1994)IEC721-3-6:1997环境条件的分类一一第3部分:环境参数及其严酷度的分类——船舶环境IEC945:1994海上导航设备一一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1162海上导航与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一一数字接口IEC1162-1:1995海上导航与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一数字接口——第1部分,单通话器和多受话器
IMO决议A.529(13):1983
3导航精度标准
IMO决议A.694(17):1991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电子导航设备通用要求
IMO决议A.815(19):1995
5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
IMO决议A.819(19):1995
5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ITU-R建议M.823-1:1995
5海上无线电信标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差分传输的技术特性(在285kHz~325kHz(区域为283.5kHz~315kHz)频段内)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8-17批准2001-05-01实施
GB/T18214.1—2000
全球定位系统标准定位服务信号规范美国国防部1993.12RTCM导航星差分GPS服务推荐标准2.1版1994.13定义与缩略语
3.1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1选择可用性selectiveavailability(SA)是一项将误差引入卫星时钟和星历数据中,以降低GPS标准定位服务精度的人为措施。3.1.2GPS标准定位服务standardpositioning service(SPS)接收GPS的L1(1575.42MHz)载频和C/A码信号所进行的测量定位服务。3.1.3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aldilutionofprecision(GDoP)因用户和所选星座间的几何关系引起定位误差的放大因子。3.1.4 C/A码C/A code
用于调制GPS卫星L1载频(1575.42MHz)信号的粗捕获码。3.1.5捕获acquisition
指处理GPS卫星信号来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定位过程。3.2缩略语
3.2.1 HDOP horixontal dilution of precision水平精度因子。
3.2.2 PDOP positional dilution of precision位置精度因子。
3.2.3 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协调世界时。
3.2.4GPSglobalposit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3.2.5EUTequipmentundertest
被测设备。
4最低性能标准
4.1目标
(A.819/A1.2)GPS接收设备,是指最大速度不超过50kn的船舶导航用设备,它除应满足IMO决议A.694(17)中的通用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最低要求。(A.819/A1.3)本标准仅涉及为导航进行定位的基本要求,而不涉及设备中的其他计算装置。接收机可以接收其他数据输入,例如速度与距离测量设备(SDME)、陀螺、GLONASS或其他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输入,包括差分修正数据。但本标准中最低性能要求,只适用于以导航定位为目的的GPS标准定位服务(SPS),其他的计算、输入/输出功能或附加的显示功能,不应使设备性能降至本标准的最低性能以下。
接收设备应符合IMO决议A.529(13)、A.815(19)、A.819(19)和A.694(17)中的条款以及GPSSPS信号规范的精度要求和IEC1162-1对数字接口的要求,并应按照GB/T15868对其测试。4.2GPS接收设备(5.6.1)
4.2.1A.819/A2.1本性能标准中所用*GPS接收设备”包括为了正确执行其预定功能所需的所有组成部分和单元。设备应至少包括下列装置:a)能接收GPS信号的天线;
b)GPS接收机和处理器;
GB/T18214.1—200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c)读取计算出的经度、纬度位置的装置;d)数据控制和接口;
e)位置显示和要求的其他输出形式的装置。4.2.2可用多种配置中的一种来配置成设备,以提供必要的位置信息。例如:一对可独立应用的接收设备,通过键盘上的位置信息功能键来获取已计算出的位置:一对集成系统中的GPS接收设备用分配的端口读取计算出的位置,并且至少有一个远距离的设备可用该位置信息。
上述例子不应被暗示成对将来开发范围的限制。4.3GPS接收设备的性能标准
4.3.1概述(5.6.2)
(A.819/A3.1.1)GPS接收设备应能接收和处理SA有效情况下的GPS标准定位服务(SPS)信号,并提供位置信息(WGS-84坐标系中的经度和纬度,精确到千分之一分)和相对UTC的定位时刻。可以提供将WGS-84下计算出的位置转换到与所用导航海图相一致的数据的方法,若有此换算,显示器应指明正在执行坐标变换,并表明位置信息的坐标系。(A.819.A3.1.2)GPS接收设备应接收L1信号和C/A码。4.3.2设备输出(5.6.3)
(A.819/A3.1.3)GPS接收设备至少提供一个输出接口,将位置信息从该输出接口供给其他设备。输出的位置信息(基于WGS-84坐标)应符合IEC1162格式。注:有关GPS接收设备输出信号格式详见EC1162-1。4.3.3精度(5.6.4)
4.3.3.1(A.819/A3.1.4)GPS接收设备的静态精度(天线的水平位置)为100m95%,条件是水平精度因子(HDOP)<4或位置精度因子(PDOP)<6。4.3.3.2(A.819/A3.1.5)GPS接收设备的动态精度(船舶位置)为100m95%,条件是HDOP<4或PDOP<6,且船舶经受同样的海情运动状态*。4.3.4捕获(5.6.5)
(A.819/A3.1.6)GPS接收设备应能自动选择适当的卫星信号,并按所要求的精度和数据更新率测定船舶的位置。
(A.819/A3.1.8)在没有正确的星历数据时,GPS接收设备应在30min内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数据。
(A.819/A3.1.9)当有正确的星历数据时,GPS接收设备应在5min内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数据。
(A.819/A3.1.10)当GPS信号中断至少24h而不断电源时,GPS接收设备应在5min内重新获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数据。
(A.819/A3.1.11)当发生掉电60s时,GPS接收设备应在2min内重新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数据。
GPS接收设备在以下四种状态下应满足最低性能标准:状态a)设备初始状态
一一在不加电或不收GPS信号情况下,设备经长距离运输(大于1000km,而小于10000km);——7d以上设备不加电;
—7d以上设备不收GPS信号。
*IMO决议A.694(17)、IEC721-3-6及IEC945。3
GB/T18214.1—2000
状态b)电源断电一一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备掉电24h以上;状态c)GPS信号中断一一在正常工作情况下,GPS信号中断大于24h,但设备仍保持加电;状态d)GPS信号短暂中断,例如经过桥下时,中断60s或更短。如果用户能保障供电和为天线提供宽阔清晰的视野,对于上述状态达到所要求的捕获时间见表1。表1捕获时间限制
设备状态
捕获时间限制
4.3.5保护(5.6.6)
4.3.5.1天线与输入/输出的连接b
(A.819/A4)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由于天线或天线输入,输出接头或GPS接收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发生短暂(持续5min)短路或接地而不致带来永久性的损害。4.3.5.2电磁兼容性(5.6.6.2)
GPS接收设备应符合GB/T15868有关对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EMC)预防措施的要求。4.3.6天线安装(5.6.7)
(A.819/A2.2)天线安装应做到使其在船上的位置可清楚地观察到卫星星座。4.3.7灵敏度和动态范围(5.6.8)(A.819/A3.1.7)当输入信号载波电平在一130dBm~一120dBm范围时,GPS接收设备应能捕获卫星信号。一旦卫星信号被捕获,该设备应连续正常工作,直到卫星信号载波电平降到一133dBm为止。4.3.8特殊干扰信号的影响(5.6.9)GPS接收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正常工作状态,即接通电源并连接天线后,受到频率为1636.5MHz、场强为3W/m2信号的辐射10min。当信号消除,且GPS接收天线位于正常的GPS卫星信号下,GPS接收设备应在5min内计算出正确的位置坐标,而无需操作人员介入。注:这相当于使GPS天线受到距其10m远的INMARST-A型天线的正向辐射。b)在正常工作状态,即接通电源并连接天线后,受到由10个脉冲组成的脉冲群信号辐射:每个脉冲宽1.0μs~1.5μs,周期占空比1600:1,频率范围2.9GHz~3.1GHz,功率密度约7.5kW/m2,这样的脉冲群信号每3s重复一次,持续辐射10min。当该干扰信号消失,GPS接收天线位于正常的GPS卫星信号下时,接收设备应在5min内计算出正确的位置坐标,而无需操作人员介入。注:此状况相当于天线处于60kW、S波段海用雷达的辐射下(此海用雷达使用一个转速为20r/min的4m裂缝天线,工作于标准脉冲宽度1.2us,脉冲速率600脉冲/s),在同一平面上雷达天线正向对着GPS天线,旋转中心距GPS天线10m。
4.3.9位置更新(5.6.10)
(A.819/A3.1.2)GPS接收设备应至少每2s产生、显示并输出一次新的位置解。(A.819/A3.1.13)位置的最低分辨率,即经度、纬度应为0.001min。4.3.10故障告警和状态显示(5.6.11)(A.819/A5.1)如果计算出的位置可能超出性能标准的要求,设备应提供显示。(A.819/A5.2)GPS接收设备至少应做到:(A.819/A5.2.1)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GPS接收设备应在5s内提供显示:a)规定的HDOP(或PDOP)超出指标;b)计算新位置的时间超过2s。
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在恢复正常工作前应将最后一个已知位置和最后一次正确定位时间与该状态的显著标志一起输出,以避免混淆。4
(A.819/A5.2.2)丢失位置告警。GB/T18214.1—2000
(A.819/A5.2.3)差分GPS状态显示应表明:a)接收到DGPS信号;
b)显示的船舶位置是否利用DGPS校准。4.3.11差分GPS(DGPS)输入(5.6.12)(A.819/A5.3.14)GPS接收设备应具有处理馈入的DGPS数据的装置,其数据处理按推荐的ITU-RM.823标准和相关的RTCM标准进行。当接收设备工作在差分方式时,静态和动态位置精度(A.819/A3.1.4和3.1.5)应为10m95%。注:差分GPS接收设备的标准包含在以后的IEC1108-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4部分:差分GPS(DGPS)与差分GLONASS(DGLONASS)海上无线电信标接收设备一一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中。
5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5.1测试场地
除非另有协议,生产厂家应准备GPS接收设备,并保证设备在测试开始前正常工作。5.2测试顺序
没有特定的测试顺序。在测试前应由测试方和被测设备提供方协商一个测试顺序。如果场地适宜,针对此标准不同条款的各项测试可同时进行。生产厂家提供足够的技术资料,以便能正确地操作GPS接收设备。
对一般用户操作不涉及的特殊测试应另外提供数据,例如,为了5.6.5条测试,意味着要消除已有的星历数据。
5.3标准测试信号
性能测试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实际测试来证实GPS接收设备是否符合第4章中提出的最低性能标准。因为确定GPS信号模拟器的性能一致性是很困难的,它超出了试验室可以提供的模拟器范围,另外,把模拟器信号耦合到各种未知结构的GPS接收设备中,一致性也是困难的,所以这些测试都需利用实际的GPS卫星信号。可以使用其他模拟测试信号的方法,前提是模拟器产生的信号必须具有与卫星信号相同的特性,包括接收机噪声,SA抖动和正常动态星座下,能良好地产生几何位置配置好的卫星信号。把“性能检查”定义为5.6.4.1中描述的静态精度测试,即应在大于5min,小于10min的时间内,选取HDOP<4的测量定位数据至少100组,采用WGS-84坐标计算测量出的EUT天线的位置和已知的位置相比,误差应小于100m95%。5.4精度测试
在测试GPS接收设备定位精度时,必须注意到所用卫星的精度因子。HDOP测量值是接收设备测试时用的可视卫星星座可用性的标志,如果HDOP<4,可认为满足测试条件:如果46,则应推迟测试,直到有好的精度因子时。精度测试的目的是评价由EUT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得出的位置精度是否满足本最低性能标准中提出的性能指标。如果利用模拟器来测试精度,应设定HDOP<4或PDOP<6。5.5测试条件
5.5.1测试环境条件
所有测试应在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为20%~7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当实际情况使得无法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试时,应在测试报告后面附上对此测试结果的说明,并陈*IMO决议A.819(19)
述测试过程中的实际温度和相对湿度。GB/T18214.1—2000
出于实际考虑,对属GB/T15868中X类设备部分,例如天线,其测试条件应在GB/T15868中规定的X类的环境范围内。
注:×类设备一一指暴露在大气中的设备或单元,见GB/T15868。5.5.2静态测试场地
天线的安装应按厂家的说明书进行,其高度应距电气地之上1m~1.5m,从天顶到水平面以上5仰角的空间,对卫星的视野要清晰。天线的位置应已知,且相对WGS-84基准的精度在X、Y,Z方向应优于5.0m。在测试过程中应使用厂家规定的最大电缆长度。所有静态测试应利用实际的GPS信号。5.6性能测试
注:括号中的条号是指本性能标准的章条号。5.6.1GPS接收设备(4.2.1)
对被测设备(EUT)应通过查看设备和厂家提供的文件来检查各组成部分。5.6.2位置数据输出(4.3.1)
要按厂家提供的文件检查被测设备的位置数据输出格式。5.6.3设备输出(4.3.2)
应通过查阅厂家提供的文件和议定的电气试验来检验被测设备是否符合IEC1162-1。5.6.4精度(4.3.3)
5.6.4.1静态测试
5.6.4.1.1GPS
应该在2h以上的时间内,获取至少1000个连续测量定位数据来计算天线的平均位置。这1000个测量数据的分布与已知的WGS-84坐标下的天线水平位置相比较,误差应不大于100m95%,舍弃测量数据的条件为HDOP>4和PDOP>6。5.6.4.1.2差分GPS(DGPS)
应在2h以上的时间内,每秒取一次测量数据来计算天线的平均位置。测量数据的分布与已知的天线水平位置相比较,误差应不大于10m95%。已知天线的水平位置在产生校准数据所用的参考坐标中应精确到0.1m。校正数据按ITU-RM.823格式由实际差分GPS广播得到。
5.6.4.2天线的角运动
测试期间,当天线以大约8s的周期做士22.5的角移动(模拟滚动)时,应重复5.6.4.1.1和5.6.4.1.2中规定的静态测试。
其结果应与5.6.4.1.1和5.6.4.1.2相同。5.6.4.3动态测试
5.6.4.3.1 GPS
动态精度的测试是对IEC721-3-6表5(e)段X方向(纵向)和Y方向(横向)所列条件的实际解释。这里对于所有级别的环境试验均规定纵向加速度为5m/s2,横向加速度为6m/s2以下是应用这些加速度的实例:
a)把一台安装固定好的工作正常的被测设备,以48kn土2kn的速度沿直线航行最少1min~2min,然后在5s内沿同一直线将速度降到0,此时被测设备显示的位置与最终静止位置的偏差应不大于士100m,此后10s内,所显示的位置应落在静止位置的土20m内;b)把一台安装固定好的工作正常被测设备,以24kn士1kn的速度,沿直线运动至少100m,在运动中当出现相对直线两侧以11s~12s周期均匀偏移2m时,该设备应保持锁定卫星信号工作,并且沿着运动的平均方向至少运动2min。6
GB/T18214.12000
c)当用模拟器测试时,模拟器的特性应精确地表示5.6.4.3.1a)和5.6.4.3.1b)中所要求的接收信号。
对于上述方法,应采取下列方法之一来确定静止位置:1)在静止点旁边,架设一台与被测设备相同的接收机,比较两设备显示输出的位置数据2)当不用SA时,用模拟器提供一个基准位置输入。5.6.4.3.2差分GPS
动态精度的测试是对IEC721-3-6表5(e)段X方向(纵向)和Y方向(横向)所列条件的实际解释。这里对所有级别的坏境试验均规定纵向加速度为5m/s2,横向加速度为6m/s。以下是应用这些加速度的实例:a)把一台安装固定好的工作正常被测设备,以48kn士2kn的速度沿直线航行最少1min~2min,然后在5s内沿同一直线将其速度降到0,此时被测设备显示的位置与最终静止位置的偏差应不大于士10m,此后10s内,所显示的位置应落在静止位置的士2m内;b)当用模拟器测试时,模拟器的特性应能精确地表示5.6.4.3.2a)中要求的接收信号。对于上述方法,应采取下列方法之一来确定实际位置和静止位置:1)对上述a)条,应对静止后10s周期内记录的15个连续测量位置数据求平均来确定静止位置,而实际位置的测量精度应为1m;2)对上述b)条,应由模拟器提供基准输入位置,精确到1m以内。5.6.5捕获(4.3.4)
5.6.5.1状态a)——初始状态
被测设备应为下列任一状态:
a)初始位置=个距测试位置至少1000km且不超过10000km的假位置b)切断电源或7d以上不接收GPS信号。应按表1所列的时间范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5.6.5.2状态b)—电源断电
将被测设备断电24h~25h;
在断电期结束时,应按表1所列时间范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5.6.5.3状态c)——GPS信号中断在被测设备正常工作期间,将天线完全屏蔽24h~25h。在天线屏蔽结束时,应按表1所列时间范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5.6.5.4状态d)——GPS信号短暂中断在被测设备正常工作期间,将天线完全屏蔽60s,在天线屏蔽结束时,取下屏蔽罩,按表1所列时间范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
5.6.6保护(4.3.5)
5.6.6.1天线与输入/输出连接(4.3.5.1)将接收设备的天线输入端接地5min,如有需要,重新安装EUT,应正确连接天线或输入/输出,再进行性能检查,结果应无永久性损伤。5.6.6.2电磁兼容性(4.3.5.2)应按GB/T15868—1995附录A中进行测试。5.6.7天线安装(4.3.6)
应查阅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检查被测设备天线,确定是否适于船上安装,并能保证对卫星星座有清晰视野。
5.6.8灵敏度与动态范围(4.3.7)5.6.8.1捕获
GB/T18214.12000
用测试接收机来监测所接收的卫星信号,当这些信号衰减到一125dBm士5dBm范围时,进行性能测试,被测设备应符合性能指标要求。这项测试,也可用模拟器进行。5.6.8.2跟踪
用测试接收机来监测所接收的卫星信号,当这些信号衰减到一133dBm时,进行该项指标测试,应符合性能指标要求。
这项测试,也可用模拟器进行。5.6.9特殊干扰信号的影响(4.3.8)5.6.9.1L波段干扰(4.3.8a))
在正常工作状态,用信号源产生频率为1636.5MHz、功率密度为3W/m的信号,对被测设备辐射10min,再除去干扰信号,进行性能检测。5.6.9.2S波段干扰(4.3.8b))
在正常工作状态,用信号源产生10个脉冲串信号,每个脉冲宽度为1.0μs~1.5μs,周期占空比为1600:1,频率范围为2.9GHz~3.1GHz,功率密度为7.5kW/m2,对被测设备进行辐射,每3s重复一次,持续10min。
干扰信号消除后,进行性能检查。5.6.10位置更新(4.3.9)
5.6.10.1分辨率
将被测设备置于平台上,平台以5kn士1kn的速度沿近似直线运动,在10min内,每隔10s检测被测设备的位置数据输出,观察每次位置数据输出更新的时刻。此项测试也可用模拟器进行。
5.6.10.2更新速率
将被测设备置于平台上,平台以50kn士5kn的速度沿近似直线运动。在10min内,每隔2s检测设备的位置数据输出,观察每次位置数据输出更新的时刻。此项测试,也可用模拟器进行。5.6.10.3位置的最小分辨率
即通过观察上述5.6.10.1和5.6.10.2的试验来核查测量位置(经度和纬度)的最小分辨率。5.6.11故障告警和状态指示(4.3.10)在所有静态和动态性能测试期间应记录各种显示和告警,他们显示的次数与被测设备的情况相近似。
5.6.12差分GPS输入(4.3.11)
检查厂家的技术文件,以便:
a)核实被测设备处理下述通信协议的正确性:1)差分NAVSTARGPS业务部推荐的RTCM标准:2)利用海上信标作差分校正的数据通信,该标准包含在ITU-RM.823中。b)确认:
1)指示收到DGPS信号;
2)指示输出的船舶位置数据是利用DGPS信号校正的。5.7在GB/T15868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检查5.7.1GB/T15868-1995中4.4.2(干热周期)被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保持在规定的高温下。天线升温到规定的高温后切断电源,保温至少30min,以达到温度稳定。然后尽可能使该天线保温,装于测试场地(见5.5.2)并接到被测设备上。尔后撤掉天线的保温层,进行性能测试,同时监测被测设备的表面温度。8
GB/T18214.1—2000
然后实施性能检查,在此期间,接收设备的温度变化不应大于5℃。5.7.2GB/T15868—1995中4.4.3(湿热周期)被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天线尽可能保温,将其安装于测试场地(见5.5.2)并接到被测设备上,再撤掉天线保温层进行性能测试。接着实施性能检查,天线的温度变化不应超过5℃。5.7.3GB/T15868—1995中4.4.4(低温周期)被测设备保持在规定的低温工作状态。天线冷却至规定的低温并至少保温30min,以达到温度稳定。然后尽可能将天线隔热,将其安装于测试场地(见5.5.2)并接到被测设备上,再撤掉天线的隔热层,进行性能测试。
接着实施性能检查,天线的温度变化不应超过5℃。5.7.4GB/T15868—1995中4.4.7(振动)被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在试验结束时,将被测设备搬至测试场地,进行性能检查。5.7.5GB/T15868—1995中4.4.8(淋雨试验)将被测设备的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接受淋雨试验。实施性能检查。
5.7.6GB/T15868通则
除4.4.5(热冲击)、4.4.6(跌落)和4.4.9(浸水)以外,GB/T15868其他所有条款均适用。表2GPSSPS最低性能标准
表2aGPSSPS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
全球覆盖:≥99.9%
最坏情况:>96.9%
服务可用性
全球平均:≥99.85%
单点平均:≥99.16%
在最坏情况的一天对
全球平均:≥95.87%
在最坏一天的最坏一点
的值:≥83.92%
条件与制约
。在24h内全球平均都可见到4颗或4颗以上卫星的概率;·4颗卫星必须提供PDOP≤6;
。仰角5°以上没有遮挡,
该标准基于24颗工作卫星,以历书来确定卫星星座·对地球上最坏的地方,在24h内可见到4颗或4颗以上卫星的概率;·4颗卫星必须提供PDOP<6;
·仰角5°以上没有遮挡;
·该标准基于24颗工作卫星,以历书来确定卫星星座表2bGPSSPS服务可用性
条件与制约
·满足覆盖范围标准中的条件;·标准基于典型的24h时段,在全球范围平均;·利用30d的平均周期来确定典型24h时段·满足覆盖范围标准中的条件,·标准基于地球上最坏一点的典型24h时段;·利用30d的平均周期来确定典型24h时段·满足覆盖范围标准中的条件;,标准表示在最坏情况下对全球平均得到24h时段·满足可用范围标准中的条件;·标准基于在全球最坏的一点上,得到的最坏情况的24h时段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