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861-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4861-1993
中文名称:应用电视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3-12-30
实施日期:199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33.160.20无线电接收机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6工业与教育电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0798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6, 字数:30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2004-08-16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12-3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柳运汝、唐品良、黄玉霞、席树存
起草单位:南通电视机厂
归口单位: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电视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直流供电的类似一般室内使用的应用电视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本标准适用于在结构上采用接地或特殊绝缘方法来保证防触电的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其额定电源电压要求超过下述数值的设备:a.三相电源供电的设备其线间电压为433V(有效值);b.所有其他情况下设备为250V(有效值)。 GB 14861-1993 应用电视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4861-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48611993
应用电视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Safety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 for equipments of applied Tv1993-12-30发布
1994-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应用电视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for equipments of applied TV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电视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4861—1993
本标准适用于交直流供电的类似一般室内使用的应用电视设备,如摄像机、监示器、云台等以及其他相关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对于在更为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其安全要求另行规定。在特殊场合如煤矿、化学工业、船舶飞机上使用的设备及防滴水防溅水的设备的安全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提出附加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结构上采用接地或特殊绝缘方法来保证防触电的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其额定电源电压要求超过下述数值的设备:a.三相电源供电的设备其线间电压为433V(有效值);b.所有其他情况下设备为250V(有效值)。2引用标准
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3100
GB5465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3术语
3.1导电连接conductiveconnection通过的漏电流值大于0.7mA(峰值)的连接。3.2可触及部分accessiblepart
用标准试验指可以接触到的部分。非导电部分的可触及区域,可认为是覆盖在非导电部分上面的导电层。3.3带电部分livepart
与其接触时会引起明显电击的部分。3.4基本绝缘basicinsulation
是指为对触电进行基本防护而对带电元件所加的绝缘。3.5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是指对基本绝缘所增添的独立绝缘,以便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仍能防止触电。3.6双重绝缘doubleinsulation
是指包括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3.7加强绝缘reinforcedinsulationGB14861—1993
是指对带电元件所加的单独绝缘系统,其防触电等级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相当于双重绝缘。3.8连接端子connectiveterminal是指设备中的一种元件,通过它可与外部导体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一个端子可以有几个接点。3.9保护接地端子protectiveearthterminal是指为了安全原因而必须与接地的导电件相连接的端子。3.10功能接地端子functionearthterminal是指为了安全以外的原因而需要与接地的元件相连接的端子。3.11I类设备classIappliance
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有措施使可触及用的导电元件与设备安装中的固定线路里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接,从而使可触及的导电元件不会带电。
注:I类设备中可以有属于I类设备的结构元件。3.12类设备classIappliance
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之类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它不备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靠设备安装中的防护条件。3.13安全特低电压safetyextra-lowvoltage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换器与供电于线隔离开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V的交流电压。3.14电气间隙clearance
导电件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3.15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导电件间沿绝缘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3.16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部分partconductivelyconnectedtothesupplymains当设备不接地时,设备部分通过一个2kQ的电阻与供电电路任端连接,若在电阻上产生一个大于0.7mA(峰值)的电流则认为该部分与测量电路或控制电路作导电连接。3.17与测量电路或控制电路导电连接部分partconductivelyconnectedtoameasuringorcontrolcircuit
设备不接地时,设备一部分通过一个2kQ的电阻与测量电路或控制电路任一端连接,若在电阻上产生一个大于0.7mA(峰值)的电流,则认为该部分与测量电路或控制电路作导电连接。3.18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部分Partdirectlyconnectedtothesupplymains当设备不接地时,如果设备的一部分与电网电源中的任一极相连,通过的电流等于或大于9A,则认为该部分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9A电流是按6A熔断器最小熔断电流选定的。在确定部件直接与电网电源相连接的试验中,设备的熔断丝不应短路。因此,如果一个部件通过一个额定值小于6A的熔断器与电网电源相连接,则不能认为该部分是直接与电网电源相连接。4总要求
设计和制造设备时,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时或在故障条件下都不发生危险,特别是要提供:a.防止电击的人身保护,
b.防止过高温度影响的人身保护;c.防止电离辐射有害影响的人身保护,d.防止内爆和炸裂的人身保护,2
e。防止火种蔓延的人身保护,
GB 14861—1993
f.防止机械不稳定性和运动部件有害影响的人身保护。通常要在本标准5.2条和5.3条规定的基准试验条件和故障条件下进行所有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但若设备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设备内部产生的电压也不大于安全特低电压,则设备只须进行b、d、e、f条规定的试验。5试验的一般要求
5.1试验导则
5.1.1所有试验应按本标准条文的顺序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5.1.2除另有规定外,交流供电电源的波形基本上应是正弦波。测量电流和电压时,应选用对所测量值无明显影响的仪器进行。
5.2基准试验条件
5.2.1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场所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述规定: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气压:86~106kPa。
5.2.2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最不利的组合条件下进行。5.2.2.1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的任一位置,正常通风不受阻挡。5.2.2.2由制造厂建议或提供的与试验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和操作人员可更换的零部件,可连接或不连接在受试设备上。
5.2.2.3不用工具能够拆除的盖板或零部件,可以拆除或不拆除。如果它们不需要工具便可更换,但在开盖时有自动切断带电零部件电流的联锁结构,这种盖可以不拆除。5.2.2.4受试设备的供电电压可以置于设备供电电压任一额定值的90%~110%之间,当允许电压波动较大时,应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供电电压应处于任一额定电源频率上。交直流两用设备,可交流供电或直流供电。对于直流或单相供电电源,可使极性处于正常位置或交换极性位置。电池供电设备,只要连接方式有可能,应用正常极性或相反的极性进行连接。5.2.2.5除供电电源电压外,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包括浮置电压)可置于额定电压范围内的任一电压值。
5.2.2.6若有保护接地端子则应接地。功能接地端子可以接地或不接地。5.2.2.7除了电源电压调整装置和由制造厂在设备上标明了禁止组合的控制旋钮位置外,操作人员手动调节时可触及的控制旋钮可置于任一位置。5.2.2.8设备按它的预期目的进行连接或不连接。5.2.2.9设备中的电动机驱动部分,其负载条件应符合预期目的。5.2.2.10对于输出电功率的设备:a.设备运行在对额定负载提供额定功率的状态;b任何输出电路的额定负载阻抗可连接或不连接。5.2.2.11规定用于短期或间歇工作的设备应在规定的工作周期内试验。5.3故障条件
在故障条件下工作是指在5.2条规定的基准试验条件外顺次地施加以下每个条件以及与之有关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其他条件。
通过对设备及其电路图的检查,一般地可以确定应该施加的故障条件,并以最方便的顺序施加。3
GB 14861—1993
5.3.1若空气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小于表2和表3的规定值,则将它们之间短路。5.3.2其短路能对防触电或过热的要求引起损害的绝缘件予以短路,但满足10.2.2条和10.2.3条要求的绝缘件除外。
5.3.3对于其短路或断接可能对设备的防触电或过热安全要求引起损害的电容器、电阻器或除变压器和电机以外的电感器要短路或断接其较不利者。这些故障条件不适用于如下情况:a.符合GB8898中11.2条和14.1条要求的电阻器;b.符合GB8898中14.3条要求的电感器;c.若其端子间的电压不超过354V(峰值),且又符合GB8898中14.2条要求的电容器。5.3.4把带电元件安全罩用的固定螺丝或类似装置拧松四分之一圈。5.3.5冷却装置停止工作。
5.3.6制动具有下列电动机的设备的运动部件;a.制动转子转矩小于满负载转矩的电动机,b。用手起动的电动机;
c。有可能被设备的机械失灵或操作卡住其运动部件的电动机。5.3.7用于短时间或间隙工作的电动机、继电器线圈等,如可能偶然发生连续工作,则要使其连续工作。
器)。
电动机辅助绕组电路的电容器予以短路,但具有自愈性能的电容器除外(如金属化纸介电容5.3.9将对其他设备供电的设备(如代电池)的端子连到最不利的负载阻抗(包括短路),直接连到电网电源的接口除外。
5.3.10设备同时连接到设计允许选用的电源种类,但其结构能防止同时接到不同电源的设备除外。6标记
6.1一般要求
6.1.1标记
a。使用时,在设备上容易识别,不会造成误解;b,清楚明显,不易擦掉。
用视查法和下列试验进行检查:用浸过汽油或水的布轻轻擦拭,标记应不会被擦除。6.1.2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
量值和单位使用的文字符号应符合GB3100的规定。图形符号应符合GB5465的规定。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6.2铭牌
设备应标出: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设备型号或名称。
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6.3供电电源
设备应有下列标记:
a.电源的性质:交流用符号“~”表示,直流用符号“一”或\”表示,交直流两用用符号“~”表示,b.不用电压调整装置调节的额定供电电压(或电压范围);4
GB14861—1993
c.对额定供电电压可以变换的设备,使用时在设备上应有可识别的对应电压数值指示。若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变换装置来改变供电电压,则电压数值指示也应跟着改变;如果设备有几个电压变换装置,则应明确所有这些装置是否都需要调到同一电压值;d.如果安全性与正确的供电电源频率有关时,则应以“Hz”标出额定供电电压频率(或频率范围)e.若功耗小于25W则可标出最大功耗或最大输入电流;f.若设备有向其他设备供电的插座,则应标出电压、功率或电流。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6.4警告符号
在制造厂的维护文件中,例如在电路图或元件表中,为了安全原因要用符号表示某元件只能用文件中规定的元件更换时,则应采用符号“”此符号不应标在元件或印制板上。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6.5连接端子和操作装置
所有连接端子和操作装置以及它们的用途,若有可能应该用文字或符号清楚标记,并使之与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说明对应起来。对于操作装置,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用文字符号来表示操作程序或应遵循的运转方向。下列端子装置及操作装置应予以特别标记:a。安全接地端子应用符号“①”标记。符号应标记在接地端子旁或接地端子上,但不能标记在诸如螺钉之类的可拆卸的部件上,
当保护接地端子系良好的电源连接器的一部分时,不需要此标记b.超过1kV的带电电压输入端子装置和输出端子装置应用闪电符号“3”标记,以表示连接或断开这些端子装置时,可能有危险;闪电符号应为红色,并标记在端子装置附近c。通断开关的接通位置与断开位置应标记清楚,不能只用信号灯作指示。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7、电离辐射
设备的结构应能对电离辐射进行人身防护。用测量设备产生的辐射量检查是否合格。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距设备外表面5cm处,用有效面积为10cm的辐射计量仪来测量任一可触及处的最大辐射剂量。
所有可用手、起子或任何其他工具从机外可触及的控制件,那些未用可靠方法锁定的内部调整器或预调器都要进行调整以给出最大辐射,让设备保持可辨图像h后,进行测量,辐射剂量应不超过0.5mR/h。
如能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图像是可辨的:a.扫描宽度至少应为有效屏幕宽度的70%;b.用测试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锁定消隐光栅的最小亮度为50cd/m2;c.用类似的垂直梯带测量,中心处的水平分辨率至少应为1.5MHzd每5min内的闪烁不多于一次。
8温升
8.1—般要求
GB14861—1993
正常使用时,设备的任何部件均不应达到不安全的温度。设备发热不应导致起火或变形。操作人员接触到可触及件时不致发生危险。按8.2条规定的试验进行检查。
8.2允许温升
在基准试验条件下,工作4h后用测量温度的方法来检验允许的温升极限值,温升不得超过表1中所列数值(温升值是以最高环境温度40℃为基准,测量是在基准试验条件下进行)。温度的确定:
a。对于线圈,用电阻法测定;
b.对于其他零件,用任一合适的方法。表1温升
设备的部件
外部零部件
外壳的外表面(见注①)
金属旋钮、手柄等
非金属旋钮、手柄等
外壳的外表面:
绝缘材料
绝缘用热塑性材料
允许温升
基准试验条件
见注②
见注③
故障条件
见注②
注:①于正常使用时不易接触到的小区域或不易接触到而易察觉到的散热装置,在基准试验条件下允许最高温升为65℃。
②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其内表面的温升允许值由相应的材料确定。由于热塑性材料种类繁多,不可能对这些材料温升的允许值做出规定,然而在考虑这个间题时,建议用下述方法:
a用单独试样做vicat试验后,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一压杆的横截面积1mm,
负载10N,
一温升速率50℃/h。
软化温度就是穿透深度为0.1mm时的温度;b.为确定温升,需要考虑的温度极限为:基准试验条件下,应比软化温度低10℃;一故障条件下,可以等于软化温度。9内爆和炸裂
9.1内爆
设备上其屏面最大尺寸超过16cm的阴极射线管或其他显示装置,本身应有防止内爆和机械冲击的固有保护措施,或者设备外壳应有足够的防爆措施。对于无固有安全措施的射线管或高真空器件,应装有一个不能手动拆除的有效保护屏。若采用分离的保护玻璃屏时,则屏不应与射线管或高真空管的表面接触。若认为射线管或其他高真空器件具有固有安全防爆措施,只要安装正确则不需附加保护。6
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9.2炸裂
GB 14861—1993
由于设备内部过热或过载容易引起爆炸的元部件,若没有释压装置则设备应为操作人员提供防护。压力释放装置的位置应保证释放能量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设备的结构不应妨碍任何压力释压装置的动作。
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电击
10.1结构要求
10.1.1般要求
可触及件不应带电,因此带电件应用绝缘材料覆盖,但不得用吸湿性材料做绝缘。例如未浸渍的木材、纸和类似的纤维材料等。
用视查法和下列试验进行检查:为了确定一个部件是否是可触及件,用图1所示的刚性试验指从各种可能触及位置上进行试验。有疑问时,刚性试验指上施加最大为30N的力,在所有外表面(包括底面)上进行试验。通过试验指的指尖施力,以避免楔和撬的动作(见图2)。为了确定某部分是否带电,在基准试验条件下将设备接地,在该部分与地之间进行下述测量。对本试验来说,所谓设备接地,即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那些可能同时接地的端子相互连接在一起接地,并将受试设备安置在一个导电的接地表面上。本试验适用于设备的内,外各部件。下列情况均认为不带电:
a.用一个内阻近50kQ,但不得小于50kQ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不超过安全特低电压的极限值,b.电压较高时,测得流过2kQ非感性电阻的电流,其交流值不超过0.7mA(峰值),直流不超过2mA,而且:
一对低于450V(峰值)的电压,对地电容不超过0.1μF;一对450V~15kV(峰值)的电压,放电量不超过45μC对超过15kV(峰值)的电压,放电能量不超过350mJ。对地的放电应在关机后立即测量。虽然0.7mA(峰值)的最大电流是安全的,但对某些人来说是有感觉的:因而在某些条件下(例如热带环境)可触及的最大安全电流为0.3mA(峰值)。频率超过1kHz时,最大安全电流应为0.7mA(峰值)与千赫兹倍率的乘积,但最大值为70mA(峰值)。
有疑问时,还应验证在两个可触及件间的电流或电压不超过规定值。10.1.21类设备
I类设备应有保护接地端子或接点,可靠地连接设备的可触及金属件。可触及金属件与带电件间的绝缘应采用基本绝缘,基本绝缘的厚度应不小于0.4mm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3I类设备
I类设备中可触及件与带电件间的绝缘应采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或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附加绝缘的厚度应不小于0.4mm,加强绝缘的厚度应不小于2.0mm。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4带电工作轴
带电工作轴应有足够的防护。
GB 14861—1993
用直径为2mm的一节节小链组成的自由悬挂的金属环形试验链(见图6)检查是否合格。在试验中,试验链应不能与轴和从外绝缘套拧进的螺钉有任何接触。10.1.5通风孔。
设计带电件上方的通风孔和其他孔时,应使进入设备的悬浮杂物不能与机内带电件接触。将一根直径为4mm,长为100mm的金属试验针进行穿孔检查。试验针自由悬挂,穿入深度不超过100mm。试验针不应成为带电件。10.1.6预调装置
若要用起子或其他工具,通过孔调整预调装置时,不应招致电击的危险。使用合适的工具调整预调装置进行检查。工具不能成为带电体。10.1.7电源电压调整
用手动方式变换供电电压或供电类别,不应招致电击的危险。按本标准10.1.1条试验进行检查。10.1.8端子装置
10.1.8.1连接端子
各种插头、插座、保护接地端子、功能接地端子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结构保证不会误接、错插而造成安全事故及故障,特别是:
a.在1类设备上的电源插座,只允许连到其他1类设备的插头上;b在I类设备上的电源插座,只允许连到其他I类设备的插头上或已经可靠接地的I类设备的插头上,
c.天、地线连接器,负载换能器和电源换能器的音频与视频电路的连接器设计应做到插头形状不能插进电网电源插座。
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8.2可触及端子
a.连接软线的可触及端子的安置与防护,应保证即使一导体的多股从端子上脱开,也不会使不同极性的带电件或带电件与其他导电件有偶然接触的危险;将多股绞合导体绝缘层剥去8mm,使导体中的一股自由脱出,其余全部插入端子,用视查法进行检查。然后,将脱出的一股朝各个方向任意弯曲时(不得撕破绝缘层或围绕绝缘层锐弯)不应触到不同极性的部件或可触及导电件,
b。可触及端子的固定、装配和设计应保证拧紧、拧松端帽或向端子连线时,端子能松动;c。可触及端子是否与可触及导电件连接,在安装上应该是一目了然的连接。除因操作需要外,底座绝缘的端子不应与可触及导电件连接。用视查法和手动试验进行检查。10.1.8.3保护接地端子
在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接点和需要与之相连接元件间的连接应是低阻的。用空载电压不超过6V的交流电源,使10A电流依次流过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接点与每一个可触及金属件间,持续1min。
测量设备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点与可触及金属件间压降,并由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值。此电阻值应不超过0.52(软线电阻应不包括在测量电阻值内)。10.1.9外接软线的连接
10.1.9.1设备外接软线的连接应使导体的连接点免受拉力,护套免受磨损,导体应避免扭曲,另外软线塞入设备有危险时应使软线不能塞入设备。但不允许使用电线打个结或用线扎上这样一些权宜措施。用视查法和手动试验进行检查。10.1.9.2若软线或导线的绝缘层损坏,会使可触及件带电,则防止受拉和扭曲的装置应采用绝缘材料8
制造,或具有固定的绝缘护套。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GB14861—1993
10.1.9.3设备内部供电软线的配置应能使其容易引入,连接时不出现锐弯。若装有盖板,则不应损伤软线。
进线口应采取措施,如使其边缘修圆或采用绝缘材料加以保护,以保证软线松动时不受损伤。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9.4若有绿黄双色保护芯线,则应正确地连接保护接地端子,不得另作它用。保护芯线的连接应使软线在偶然断裂时,带电芯线的断裂先于保护芯线。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10螺钉连接和紧固
10.1.10.1具有接触压力的螺钉连接以及在设备使用期内多次拧松或拧紧的螺钉如接地端子螺钉、盖板紧固螺钉(指拧松螺钉开启设备)、手柄紧固螺钉等,应有相当的强度,螺钉应拧入金属螺母或金属件中。
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10.2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的零件,其电连接的接触压力不应通过除陶瓷材料外的绝缘材料传递。当金属零件有足够的弹性来补偿绝缘材料的任何压缩变形时,接触压力可通过绝缘材料传递。用视查法进行检查。
10.1.10.3既作传递电源电流的电连接用,又作机械连接用的螺钉或铆钉都应紧固以防松动。密封剂等仅对螺钉连接起良好的锁定作用,但不应承受扭矩。用视查法和手动试验进行检查。10.1.1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10.1.11.1
一般要求。
电路和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至少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表2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额定工作电压
有效值或直流
>50~100
>100~150
>150~250
电气间
I类设备
肥电距离
设备内
印制电路板
无涂敷
电气间隙
1类设备
肥电距离
设备内
印制电路板上
无涂敷
额定工作电压
有效值或直流
>50~100
>100~150
>150~250
电气间隙
GB14861—1993
表3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1类设备
肥电距离
设备内
10.1.11.2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印制电路板上
无涂敷
电气间隙
I类设备
爬电距离
设备内
印制电路板上
无涂敷
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若绝缘体上有小于1mm宽的槽,则在空气中的爬电距离不应沿槽面测量,而只应在其宽度方向测量,若间隙是由被导电体分割成的两个或多个连续空气隙组成,且按表要求总距离是大于1mm,则计算总距离时任何小于1mm宽的气隙均忽略不计。若总距离小于1mm,则计算总距离时所有小于0.5mm宽的气隙均忽略不计。注: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规定值是计入零部件公差后的实际最小值。测量时插头和连接器处于它们的正常位置。10.2受潮预处理和绝缘要求
10.2.1受潮预处理
正常使用时,受潮设备的安全性不受破坏,按本条进行受潮预处理后立即按10.2.2条和10.2.3条规定的试验进行检查。
受潮预处理在潮湿箱中进行,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箱内各处空气温度均应保持在40±2℃。
设备在受潮预处理前置于温度为40~44℃之间的环境中保持4h,然后放入潮湿箱中保持48h。应使箱内的空气流通,不应使湿气或凝聚的水结在设备上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
10.2.2绝缘电阻试验bzxz.net
设备受潮预处理后,从潮湿箱中取出,立即在电源插头与机壳、机外金属外露部分之间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时将受试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电源插头不接于电网。用500V准确度为1.0级的兆欧计接在受试部分之间。在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5s后测得的绝缘电阻值:a.I类设备不少于2MQ;
b.I类设备不少于4MQ。
10.2.3抗电强度试验
设备受潮预处理后从潮湿箱中取出,立即在电源插头与机壳、机外金属外露部分间按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将受试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电源插头不接入电网。在被测部分之间用不小于500W可调电源馈送给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渐渐上升到规定值,以避免出现瞬态变化。在规定的电压上保持1min,不允许出现击穿和飞弧(但不考核电晕、放电效应和类似现象)。试验后试验电压渐渐下降,到低于工作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10
设备类别
I类设备
1类设备
10.2.4泄漏电流
GB 14861—1993
试验电压
额定供电电压
(交流有效值或直流)
0~60
>60~130
>130~250
0~60
>60~130
>130~250
设备泄漏电流应符合表5的规定。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查:试验电压
(交流有效值)
a.将受试设备置于绝缘台面上,用1.1倍的额定供电电压工作4h后用标称内阻为2k2(包括附加串联电阻)的电流表按图3~图5连接,分别测量供电电源各极与连在一起的所有可触及导电件(包括功能接地端子)间的泄漏电流。测得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值;b.带电工作的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也须测量泄漏电流。应施加或置于允许的最高测量电压或控制电压,所测得的泄漏电流之和不得超过表5的规定值。测量时用正弦电压,频率超过1kHz时,泄漏电流的允许极限值应为规定值与千赫兹倍率的乘积,但最大值不应超过70mA(峰值)。在进行此项试验时,可以用双绕阻变压器把设备和供电电源隔离开。表5泄漏电流
设备类别
直接连接保护接地端子
1类设备
间接连接保护接地端子
1类设备
10.3元、部件
连接法
见图3
见图4
见图5
泄漏电流[1
AC5(峰值)
AC:5(峰值)
泄漏电流12
AC:0.7(峰值)
AC:0.7(峰值)
10.3.1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高压元件及其组件、熔断器和断接装置、开关、保护开关、电压变换器、电动机、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均应符合GB8898中第14章的规定。10.3.2外接软线
电网电源的软线及设备与之联用的其他设备之间所用连接软线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均应符合GB8898中16.1~16.4条的规定。
11故障条件下的试验
当设备的某个部件处于故障条件时,部件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极限,可燃气体的释放不应有起火的危险,防止电击危险的安全保护装置也不应损坏。11.1试验程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