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7478-1998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特性和安全要求
GB 17478-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7478-1998

中文名称: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特性和安全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of low-voltage DC power supply equipment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08-24

实施日期:1999-09-01

作废日期:2005-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45725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29.200整流器、转换器、稳压电源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源>>K81交支流电源装置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7478-2004代替

采标情况:eqv IEC 1204:1993

出版信息

页数:35

标准价格:1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输出直流电压在250V以下,功率小于30kW,由600V以下交流或直流源电压供电的低压电源设备(包括开关型)确定技术要求的方法。当满足电气或机械保护使用时,该装置在Ⅰ类设备范围内使用,或者独立运行。本标准包括了任何输出路数,由交流或直流供电的所有类型的设备,其中包括用于军事、工业、通讯和商贸应用的电源设备。特殊情况下适用于医疗和玩具。本标准不适用于水下及类似特殊场合,也不适用于有带电部分能伸入人体内的医疗设备。 GB 17478-1998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特性和安全要求 GB17478-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17478—199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1204:1993《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特性和安全要求》。本标准将作为输入为交流或直流,输出为任何数值的所有类型的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标准。本标准对电源的安全性,作了强制性的要求。本标准的环境温度、频率、冲击、碰撞、振动等内容,按相应的国家标准作了修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与IEC标准不同之处是增加了附录E和附录F,它们是本标准中引用相关IEC标准有关条文的译文。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过渡期为一年。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电力整流器厂、青岛整流器总厂。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上海精达电压调整器厂、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景宜、周世俭、周观允、陆军、张华、张银福。本标准委托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B17478—1998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由所有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的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在电学和电子学领域中的标准化方面的所有间题上促进国际合作。IEC通过出版国际标准来实现这一宗旨。准备工作由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所涉及的项目有兴趣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准备工作。与IEC有关的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加筹备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依据两组织之间达成的协议密切合作。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所有对该问题特别关注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它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4)为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表示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内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应采用IEC推荐标准的内容作为本国的规定。IEC推荐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应尽可能在国家标准的规定中明确指出。
国际标准IEC1204由IEC22技术委员会“电力电子学”的22E分委员会“稳定电源”组制定。本标准的内容基于下列文件产生:国际标准草案
22E(CO)24
批准本标准的全部投票情况已在上表的表决报告中指明。表决报告
22E(CO)26
1概述
1.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特性和安全要求Low-voltage power supply devices,d.c.output-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GB 174781998
eqvIEC1204:1993
本标准规定了输出直流电压在250V以下,功率小于30kW,由600V以下交流或直流源电压供电的低压电源设备(包括开关型)确定技术要求的方法。当满足电气或机械保护使用时,该装置在I类设备范围内使用,或者独立运行。
本标准包括了任何输出路数,由交流或直流供电的所有类型的设备,其中包括用于军事、工业、通讯和商贸应用的电源设备。特殊情况下适应于医疗和玩具。本标准不适用于水下及类似特殊场合,也不适用于有带电部分能伸人人体内的医疗设备。本标准允许规定一个能够满足专门用途的电源设备所需的技术性能水平的技术参数,并建立与该类设备有关的基本定义,以及确定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制造厂及用户能够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和确定其电源设备的适用范围。但现行IEC出版物各分条款给出的指标是必须遵守的。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6—1993标准电压(neqIEC38:1983)GB/T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1:1974)
GB/T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eqvIEC68-2-2:1974)
GB/T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qvIEC68-2-3:1969)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 IEC68-2-27:1987)
GB/T2423.6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idt IEC 68-2-29:1987)
GB/T2423.10—1995
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idtIEC68-2-6:1982)
GB/T3047.1-1995
5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3859.1一1993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eqvIEC146-1-1:1991)GB/T3859.2—1993半导体变流器器应用导则(eqvIEC146-1-2:1991)GB/T3907—1983
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8-24批准1999-09-01实施
GB17478—1998
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idtIEC50(161):1990)GB/T4798.1—198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贮存GB/T4798.2—199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neqIEC721-3-2:1985)GB/T4942.2—1993
GB/T13926.4—1992
GB/T16935.1--1997
IEC 478-1:1974
IEC478-2:1986
IEC478-3:1989
IEC478-4:1976
IEC 478-5: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eqvIEC947-1:198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气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idtIEC801-4:198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idt IEC 664-1:1992)
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直流输出稳压电源
第一部分:术语和定义
第二部分:额定值和性能
直流输出稳压电源
第三部分:传导型电磁干扰的基准电平和测量直流输出稳压电源
直流输出稳压电源
直流输出稳压电源
声级计
IEC651:1979
IEC950:1991
第四部分:射频干扰外的试验
第五部分:近场磁分量测量
包括商用电气设备在内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MIL-HDBK-217E:1974电子设备可靠性预测1.3定义1
除本标准重新定义的项目外,IEC950和IEC478-11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3.1电磁千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可能对有用信号造成损害的无用信号或电磁骚扰。1.3.2无线电干扰radiointerference在射频频段内的电磁干扰。
1.3.3传导千扰conducted interference沿着导体传播的电磁干扰。
1.3.4辐射千扰radiated interference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电磁干扰。1.3.5干扰源interference source任何产生电磁干扰的元件、器件、装置、设备、系统或自然现象。1.3.6工业千扰industrial interference各种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所产生的电磁干扰。2性能特性的表示
特性的详细说明见3.1~8.1,性能指标见IEC478-2:1986表重27。性能数值定义为测量值的最大变化(非典型的)量。如果不另作说明,测量值可正可负。注意,在多台设备情况下的测量变化1%,意味着各设备之间最大变化量之差可达2%。如果不另作规定,性能参量均在25℃下测量。有关性能特性的试验按IEC478-2:1986表直的规定。如若特殊的条款与本标准表1或IEC478-2:1986表I所述发生矛盾则应优先使用本标准。采用说明:
1]由于IEC478-1与IEC950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将IEC478-1:1974译文置于附录E(标准的附录)。
2]为了使用方便,IEC478-2:1986表I所示的性能指标,译文置于附录F(标准的附录)。GB17478-1998
表1表示的特性说明了一个典型应用。表中本标准条文的内容是强制性的,没有标明性能数值的表示不作要求,括号内的字码是任选的。1特性的表示
额定输出
总输出功率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储存环境范围
源电压和频率
源电流
实际方均根值R.M.S
重复峰值
浪涌峰值
谐波畸变因数
功率因数
源谓整率
负载变化
负载调整率
基本误差
输出电压的可调性
分辨率
周期性和随机性偏差
a)源频率
b)开关频率
c)总计(30MHz)
互作用效应(交叉调整率)
负载变化
温度系数
维持时间
开机时间
开通(关断)过冲
主路输出:5V
1:12V
辅路2:24V
1000W(55℃)
低:0℃(D)
高:50℃(D)
(高温70C时,超过50C额定值按2.5%/C衰减),内部风扇强迫冷却
-40C~+85C(A)
低:88V~132V(C)
高:176V~264V(C)
频率范围:48Hz~63Hz(B)
输人88V;20 A,输人176V:10A
输人88V:50A,输人176V:25A
主输出
0%~100%(A)
80%~120%
0%~100%(A)
0.02%/℃(B)
20ms(A)
辅助输出
0%~100%(A)
80%~120%
1% (B)
0%~100%(A)
0.02%/C(B)
3性能
对负载电流变化的瞬态响应
电压偏差
恢复时间
负载变化
输出过电压保护
电子抑制
输出过电流保护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安全要求
传导型电磁干扰(EMI)
瞬态输人电压
远程控制
远程测量
机械特性
串联运行
并联运行
3.1额定输出功率和总输出功率
GB17478—1998
表1(完)
主输出
5% (B)
1ms (A)
50%~100%(D)
110%~130%(C)
恒电流
辅助输出
65000hMIL-HDBK-217E,25C,Gb
保护级别:1
过电压类型:1
污染程度:2
IEC478-3:1989
2 kv(D)
曲线A
电阻控制(A)和电压控制(B)
500mV(A)
203mmX127mmX330mm
等均流(A)
设备的输出电压和性能水平应对其每一个参量作出规定。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应说明每一路输出的性能水平。
制造厂或用户应确认或规定,设备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遵守3.2~3.18的规定。如适当,所说明的设备输出水平是指在电源电压、负载和温度的最不利组合之下的输出水平。对于可调输出,制造厂或用户应确认或规定多路输出电源的最小负载,此时,要求其他各参数保持在技术条件之内。即使是固定输出,每路输出的性能及其极性也应说明或规定,如果负载由用户规定,那么在性能测量时应使用这些负载的额定值。在多路负载情况下,测量输出的应是最大值,其他输出应在额定输出负载的50%下测量,并且,电源的输人电压应是额定值。制造厂或用户应确认或说明在3.2中提出的一个高的环境温度下的总输出功率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应规定设备工作的温度范围,并优先选取下列范围的一种。在给定最高温度、最大额定功率和在海拔2000m自然冷却(自然风冷)的最不利环境条件下,制造厂应确认电源能够连续运行。明确说明在温度升高时,应减少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如果电源采用强追风冷或传导冷却,那么运行条件应明确规定,则设备就在此冷却条件下进行试验。低温:A
-40℃
-25℃
-10℃
高温:A
+85℃
+70℃
+55℃
+50℃
+40℃
GB17478—1998
环境温度定义为电源最大耗散功率时的最终稳态温度,对于对流冷却,此温度在电源下面50mm处测量;对于强迫风冷,此温度在进风口处测量。3.3储存和运输环境温度范围
制造厂应确认设备储存的温度范围。A:-40℃~+70℃;B:-25℃~+55℃制造厂应确认设备运输的温度范围。A:40℃~+70℃;B:-25℃~+70℃如果由于存在凝露的危险,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先处理时,制造厂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制造厂应确认设备储存的相对湿度范围。A:10%~100%;B:5%~95%
制造厂应根据GB/T4798.2-1996中表1确定设备运输时的相对湿度范围。3.4源电压和频率
应确定设备可接受的源电压值的范围,优先选择下面给出的一个或几个。-GB156—1993的规定:
优先的源电压范围:
单相交流(a.c.):宽值范围:A
85V~264V
85V~132V
低值范围:B
88V~132V
93V~132V
高值范围:B
90V~110V
170V~264V
176V~264 V
187V~264V
195V~264V
207V~253V
48Hz~440Hz
频率范围:A
48Hz~63Hz
以上这些值都含有允差,如果需要人工控制范围变化,应以明确规定。三相交流(a.c.):三相交流电网应优先选用GB156的规定值。直流(d.c.):应优先选用GB156的规定值。允许采用其他的值和范围,但应明确规定并由用户和供货者协议。另一种办法是可以规定标称输人电压和允差。3.5
源电流
在标称和最不利的条件下规定以下参量:a)源电流的方均根值(r.m.s));b)源重复峰值电流(仅适用于交流电源):c)浪涌峰值电流2];
d)源电流波形的谐波畸变因数(THD);e)功率因数(输人W/输人VA)(仅对交流源);采用说明:
1]在非正弦波的情况下,应注意使用能给出真实方均根值读数的测量仪器。2]测量浪涌峰值电流时,在开关接通后的第一个千分之一秒,流人EMI抑制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忽略不计。f)效率。
GB17478-1998
如果最不利条件不包括最大负载,则应规定实际负载。按IEC478-4:1976中第12章对所规定的性能进行验收检验。3.6源效应(源调整率)
在源电压和频率的规定范围内,在电源规定输出电压时,各输出负载达到最大负载50%时的调整率应以规定,并规定为下列优先值之一:A
不规定
按IEC478-4:1976中第2章对所规定的性能进行验收检验。3.7
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
对于每路输出,在规定的负载范围内和在最不利的电源电压下,负载调整率应以规定,并选择下列优先值之一:
负载调整率
负载变化
A0%~100%
B10%~100%
C25%~100%
D50%~100%
如果调整率是非线性的,推荐以图表形式给出被测量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在如下两种不同负载设定下进行。设定1:全部输出100%满载,超过总功率额定值时使用1a:设定1a:除一路负载变化外,其余所有输出为满载的50%或为达到满功率的百分数相等的负载;设定2:除一路变化外,其余所有输出为最小负载。按IEC478-4:1976中第1章对规定的性能进行验收检验。3.8输出电压允差(基本误差)——恒定输出在标称源电压和各路输出在半额定负载下,输出电压允差将根据以下给定的优先值之一确定:A0.5%
按IEC478-4:1976中图6的试验线路对所规定的性能进行检验。3.9输出电压的可调性
每路可调输出的调节范围和分辨率应在标称源电压和半负载的条件下确定。如果调节一个输出将影响别路输出,则其可调性应以说明。3.10周期性和随机性偏差
每路输出的纹波和噪声性能应于以规定,并选择下列优先值之一:A0.5%(峰-峰值)
B1%峰-峰值)
C2%(峰-峰值)
D5%(峰-峰值)
E10%(峰-峰值)
GB17478—1998
应给出以下三种类型的周期性和随机性变化:a)低频噪声:
源频率及其谐波(仅对交流源);b)开关噪声:
开关频率及其谐波;
c)包括尖峰脉冲的总偏差(使用足够带宽的测量设备)。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方法检验所规定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附录A所示的方法和定义与IEC478-4的不同。
如果特殊加权在诸如像通讯领域中适用,则其测量方法和详细结果应加人上述说明之中。3.11互作用效应(交叉调整率)在规定的负载范围内,对多路输出电源,若一路输出的负载变化可引起其他各路电压变化则应以说明,并选取下列优先值之一:
交叉调整率
负载变化
A0%100%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B10%~100%
C25%~100%
D50%~100%
互作用效应需考虑以下两种情况:1)全部输出100%满载,超过总功率额定值时使用1a;1a)除一路负载变化外,其余所有输出为满载的50%或为达到满功率的、百分数相等的负载;2)除一路变化外,其余所有输出为最小负载。按IEC478-4:1976中第1章对所规定的性能进行验收检验。3.12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应予以规定并选取下列优先值之一:A0.01%/℃
B0.02%/℃C
C0.05%/℃
实际应用中温度系数是一可控参数,推荐采用输出电压随温度而变化的图形。按IEC478-4:1976中第6章来检验规定性能。3.13维持时间(关断延迟时间)从标称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起,在最低十10%的源电压下,输出电压维持时间在所规定的标称范围之内。对于直流输人,应规定实际的维持时间,对于交流输人,维持时间规定为下列时间中的一种:A从邻近零交点开始大于20ms;在电源电压中断以后;B从邻近零交点开始20ms;
C从邻近零交点开始10ms;
D小于10ms。
按IEC478-4:1976中图6的试验线路对所规定的性能进行检验。3.14开机时间(开通延退时间)源接通后,输出电压进人规定带宽所用的时间应予以规定,并规定为下列优先数值之一:A0.1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