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 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GB/T 20000.7-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000.7-2006

中文名称: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 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uide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7: Guidelines for the jus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6-09-04

实施日期:2006-12-01

作废日期:2023-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5284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01.120标准化总则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20001.11-2022代替

采标情况:ISO Guide 72:2001 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9页

标准价格:13.0 元

计划单号:20030594-T-469

出版日期:2006-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6-09-04

起草人:逢征虎、白殿一、强毅、陆锡林、魏绵、刘慎斋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6)

提出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20000的本部分规定了管理体系标准项目的论证和评价的指导原则、制定和维护管理体系标准的方法的指导原则、管理体系标准的术语、结构和共有要素的指导原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制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管理体系指导标准和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机构和起草者。本部分不适用于实施管理体系的组织和针对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 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GB/T20000.7-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20000的本部分规定了管理体系标准项目的论证和评价的指导原则、制定和维护管理体系标准的方法的指导原则、管理体系标准的术语、结构和共有要素的指导原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制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管理体系指导标准和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机构和起草者。本部分不适用于实施管理体系的组织和针对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1.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Guide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7:Guidelines for the justification and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ISO Guide 72:2001,Guidelines for the jus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of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MOD)2006-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防伪
全品在
2006-12-01实施
GB/T20000.7—2006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论证研究的过程和准则
论证研究的过程
论证研究的准则
MSS的制定过程和结构
MSS的制定过程
编制大纲
标准的制定
MSS制定过程的透明度
标准的解释程序
7.3MSS模式、结构和共有要素
模式和结构
共有要素
附录A(资料性附录)
A.1概述·
A.2问题
论证需要考虑的问题
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基本信息A.2.1
被影响方
MSS的需求
专业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
MSS的价值
贸易壁垒的风险
不兼容、过剩和增生的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
附录B(资料性附录)MSS的共有要素参考文献
bt
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第3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本部分为GB/T20000的第7部分。GB/T20000.7—2006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指南72:2001《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规则》(英文版)。本部分根据ISO指南72:2001重新起草。本部分与ISO指南72:2001的文本结构相同,存在技术性差异为:a)根据我国情况,对于ISO指南72:2001涉及ISO国际标准的制定程序和机构,本部分用我国相应的标准制定程序和机构及相关方代替:1)本部分删除了ISO指南72:2001第1章注3—关于TC的注释;将ISO指南72:2001第1章、A.2.1的d)和A.2.7的a)中“ISO机构”、“非ISO标准制2)
定组织”字样修改为我国的标准制定机构和起草者;将ISO指南72:2001的7.1中关于向CASCO咨询的条款修改为向我国认证认可管理机3)
构咨询:
将ISO指南72:2001的7.3.2和7.3.3中“ISO技术委员会”字样修改为我国的“TC”。4)
b)对于ISO指南72:2001中国际标准制定程序各阶段及结果形式,本部分用我国标准制定程序相应阶段及结果形式代替:
1)本部分删除了ISO指南72:2001第1章的注1—关于ISO和IEC国际标准、技术规范等各类文件的注释;
2)ISO指南72:2001的6.2关于标准论证程序的条款,本部分用我国立项阶段代替ISO对于新领域和新工作项目的投票程序;3)本部分删除了ISO指南72:2001的7.3.3和A.2.3中标准或文件的“ISO”字样;将ISO指南72:2001的A.2.1的b)中ISO和IEC国际标准、技术规范等各类文件修改4)
为我国对应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等文件。c)对于ISO指南72:2001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标准,本部分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代替:1)用“GB/T16733一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代替了“ISO/IEC导则——第1部分:技术工作程序,2001,在正文中引用该文件的位置为7.2.1、7.2.3.1及第2章所列引用文件清单;
用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代替了“ISO/IEC指南2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在正文中引用该文件的位置为第3章引导语、3.5的注1及第2章所列引用文件清单;3)用“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代替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在正文中引用该文件的位置为第3章引导语和A.2.4的b)及第2章所列引用文件清单;
合品伙伴网h
GB/T20000.7—2006
4)用“GB/T24050环境管理术语”代替了“ISO14050环境管理术语”,在正文中引用该文件的位置为第3章引导语及第2章所列引用文件清单。d)本部分删除了不适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1)删除了6.3第一段中引用的“ISO/IEC导则一一第1部分:技术工作程序,2001”的附录C“确立项目提案的论证”;
删除了A.2.4的b)中“ISO/IEC专业政策”,该内容引自“ISO/IEC导则一—第2部分:2)
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2001”的6.8.2。相应地删除了第2章中所列“ISO/IEC导则一一第2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2001”。e)本部分删除了不适用的缩略语,即删除了CASCOCD、DIS、NWI、TMB、WD这些不适用于我国的缩略语。增加缩略语WG。
f)其他:
1)本部分删除了ISO指南72:2001第1章注2—关于MSS缩略语的注释,因为在第4章“缩略语”一章中有注解;
对于ISO指南72:2001资料性引用的国际文件,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代替,并在参考文献所2)
列文件中作了相应的替换。
GB/T20000是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系列国家标准之一。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的预计结构及其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以及将代替的国家标准:a)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分为: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导则第3部分,代替GB/T1.1一1993、GB/T1.2—1996);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ISO/IEC导则第2部分,代替GB/T1.3—1997.GB/T1.7—1988);-第3部分:技术工作程序(ISO/IEC导则第1部分,代替GB/T16733—1997)。b)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ISO/IEC指南2,代替GB/T3935.1—1996);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ISO/IEC指南21);-第3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ISO/IEC指南15,代替GB/T1.22—1993);-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ISO/IEC指南51);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ISO/IEC指南64);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ISO/IEC指南59);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ISO/IEC指南72)。c)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分为:第1部分:术语(ISO10241,代替GB/T1.6—1997);第2部分:符号(代替GB/T1.5-1988);-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代替GB/T7026—1986;-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ISO78-2,代替GB/T1.4—1988);第5部分:强制性标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6)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逢征虎、白殿一、强毅、刘慎斋、陆锡林、李文文、魏绵。H
合品伙伴网ht
GB/T20000.7—2006
管理体系标准目前正被广泛使用。这些标准若要保持其适用性和权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反映市场需求,而且能彼此兼容,便于共同实施。为了确保管理体系标准的市场相关性和相互的兼容性,需要一个编制管理体系标准的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有一个考虑诸如管理体系标准经济成本和效益问题的方法,为此,制定本文件作为指导管理体系标准论证和制定的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0的本部分旨在协助起草管理体系标准,以确保管理体系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和彼此兼容。遵循本部分的指导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便于满足市场需求,避免给标准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使市场复杂化。遵循本部分的指导还有助于促进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以便促进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
制定通用管理体系标准的技术委员会负责所制定的标准的完整性。这些委员会可以制定专业性方针,对与其工作范围有关的特定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程序。http
1范围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GB/T20000的本部分规定了:
管理体系标准项目的论证和评价的指导原则,以评定其市场相关性;GB/T20000.7—2006
制定和维护(例如复审和修订)管理体系标准的方法(过程)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兼容性和一致性;
管理体系标准的术语、结构和共有要素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兼容性,并提高一致性和易于使用的程度。
本部分将管理体系标准分为下列三种类型:A类:通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专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B类:通用管理体系指导标准和专业管理体系指导标准;C类:管理体系相关标准。
尽管本部分主要针对A类管理体系标准,但同样适用于B类管理体系标准。除了本部分7.3有关管理体系标准的结构和共有要素的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还适用于C类管理体系标准。本部分适用于制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管理体系指导标准和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机构和起草者。本部分不适用于实施管理体系的组织和针对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00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ISO9000:2000IDT)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ISO/IEC Guide 2:1996,Standardization and related activities—-General vocabulary,MOD)GB/T24050环境管理术语(GB/T24050—2004,ISO14050:1998,IDT)3术语和定义
GB/T20000.1GB/T19000、GB/T2405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000的本部分。
管理体系management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GB/T19000—2000,定义3.2.2]注1:各组织采用管理体系制定方针,并通过各种具体目标予以实施,这些管理体系采用:一规定人的职能、责任、权力等的组织结构;实现这些目标的系统过程和相关资源;1
合品伴网
GB/T20000.7—2006
一按照目标评定业绩的评定方法,根据反馈结果改进管理体系;评审过程,确保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纠正,发现机会及时改进管理体系。注2:各组织有(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且无论是否提供证明文件)大体上的管理体系,通过这个管理体系,组织的目标得以制定、实施和控制。3.2管理体系标准
A类:管理体系要求标准typeA: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s standard向市场提供有关组织的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以证明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要求(例如通过内部和外部各方予以评定)的标准示例:
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规范)。
专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B类:管理体系指导标准typeB:managementsystemguidelines standard通过对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各要素提供附加性指导或提供非同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独立指导,以帮助组织实施和(或)完善管理体系的标准示例:
关于使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指导。关于建立管理体系的指导。
关于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指导。一专业管理体系指导标准。
C类:管理体系相关标准typeC:managementsystemrelated standard就管理体系的特定部分提供详细信息或就管理体系的相关支持技术提供指导的标准示例
管理体系术语文件。
评审、文件提供、培训、监督、测量和绩效评定标准。标记和生命周期评定标准。
管理体系标准族managementsystemstandardfamily由同一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成套管理体系要求标准(3.2.1)、管理体系指导标准(3.2.2)和管理体系相关标准(3.2.3)
管理体系标准项目managementsystemstandardproject管理体系要求标准(3.2.1)、管理体系指导标准(3.2.2)和管理体系相关标准(3.2.3)的制定、复审、修订或增加新的部分的项目
(标准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在规定的条件下,类似标准一起使用,各自满足相应要求,彼被此间不引起不可接受的相互干扰的适应能力
注1:本定义基于GB/T20000.1而定义。注2:对于管理体系标准,则“兼容性”是指组织能够以共享、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的方式实施标准的共有要素,而不必重复使用或被迫接受与之冲突的要求。“兼容性”不意味着各标准采用的共有要素都完全一样,尽管在实践中有可能一样。
h
论证研究过程justification studyprocess论证和评价管理体系标准项目(3.4)的市场相关性的过程GB/T20000.7—2006
注:管理体系标准项目的最初论证研究由项目建议人进行。评价之后,如需要修改,则添加到以后的评定和建议报告中(参见6.2)。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GB/T20000的本部分。JS
MSS族
论证研究
管理体系标准(包括A、B和C类管理体系标准,如3.2.1至3.2.3定义)管理体系标准族(3.3)
MSS项目
管理体系标准项目(3.4)
5总则
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分技术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
工作组
下列总的原则提供了对一项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市场相关性(第6章)和提案获得认可后由指定机构实施的标准制定过程进行评定的规则(第7章)。附录A所列的用于论证的基本问题是以下列原则为依据提出的,这些原则提供了评定相应答案的准则。
第7章所述的过程同样基于下列原则,这些原则提供了验证和确认最后的MSS的准则。在提出、制定和维护MSS阶段应遵守下列原则:市场相关性
兼容性
易于使用
主题覆盖面
灵活性
合理的技术基础
易于理解www.bzxz.net
自由贸易
合格评定的适用性
不应直接包括的内容
6论证研究的过程和准则
6.1概述
MSS应符合主要用户和其他各被影响方的需求并为其增值。各MSS之间和MSS族内应保持兼容。确保用户能方便地实施MSS。
MSS应有足够的适用范围,以消除或减少专业间的差异。MSS应适用于各相关专业、文化背景和规模的组织。不可妨碍组织间的竞争和妨碍组织建立高于标准的管理体系。MSS应建立在管理实践和经过科学验证的数据之上。MSS应易于理解、含义明确、无文化偏见、易于翻译且总体上符合实际。在符合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原则下,MSS应不妨碍商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
应评定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合格评定的市场需求。最后的MSS应在其范围内明确规定使用合格评定的适用性。MSS应便于联合审核。MSS不应直接包括有关产品(包括服务)的规范、试验方法、性能水平(例如设定极限值)或实施MSS组织所生产产品的其他标准化内容。本章描述了论证和评价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市场相关性的论证研究(JS)过程。附录A列出了在JS中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问题。3
bt
GB/T20000.7—2006
6.2论证研究的过程
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JS过程适用于任何MSS项目,包括下列内容:a)由MSS项目提案人(或提案人指定的代表)负责JS;b)对JS进行独立评价,或者认为是充分的,或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工作;c)对JS进行独立评定,并编写新工作项目建议报告:新工作项目建议报告应提供下列信息:建议的内容及基本原理概述,其中包括最佳适用范围和文件类型;如果有针对新工作项目建议的合格评定方法,是最适合标准用户的;-JS评定概述,包括主要的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评定期间收集的关于地区、专业和联系方面的信息;一有关报告作者的信息。
JS过程之后是立项阶段,以便决定是否开展新领域活动或新的工作项目。独立评定的目的是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以此作为建议报告的依据。此外还以报告的形式提供客观有用的补充信息,提交给标准管理机构,以便在审查和协调后作出决定。在MSS的复审之初,也要开展新的JS;论证结果和随后的建议报告应附在复审意见表上。JS的规模可大可小,视MSS出版后,在管理实践中预期产生的变化而定。复审的JS评定也应考虑第5章所述的原则和附录A所提的问题,可以与以前的JS评定和编制大纲(见7.2.2)进行比较。该过程应有助于发现MSS的市场需求和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复审的JS建议报告应指明下列信息之一:撤消;
确认;或
修订。
6.3论证研究的准则
根据第5章所述的总的原则,在附录A列出了一系列问题,应作为论证和评定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准则。
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人在进行JS时,应考虑第5章所述的总的原则和附录A所列出的问题。所列间题没有将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有关信息。对于附录A所列出的各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根据具体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性质而各有不同。JS时应证实附录A所列的所有问题都考虑在内了。如果确认某些问题与特定情况无关或不适用,则应说明其理由。如果提出C类MSS工作项目建议提案或对现行标准做细微改动,均需要对有关问题作出回答,只是回答的严格程度可低于A类MSS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程度。负责对JS进行评定的机构应采用第5章所述的总的原则和回答附录A中所列出的问题,但不限于此。有些JS可能需要考虑一些其他问题,以便客观地评价MSS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市场相关性。在进行JS评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提案人阐述问题或者提供补充信息。7MSS的制定过程和结构
7.1通则
MSS的制定将与下列方面有关:
所制定的MSS对企业行为的深远影响;相关方支持的力度;
一相关方参与制定的实际可能性;-市场对于MSS兼容性和一致性的需求。本章提供的指导是对技术工作程序的补充,以便将上述方面考虑在内。所有制修订MSS的工作项目应遵守7.2规定的过程。制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或指导标准(3.2)4
htt
GB/T20000.7-2006
时,还应遵守7.3的规则。若标准初稿已经完成,并确定作为MSS工作项目建议提案的基础,则应根据文件的成熟情况规定7.2和7.3应用程度的建议。所有的MSS应使用相同的术语,以便易于使用并彼此兼容。若适合,MSS应采用按同一顺序排列的共有要素(参见7.3)。
任何MSS族的结构均应仔细设计,并对MSS族中的每个文件的作用予以界定。MSS族内的管理体系相关标准(C类)应完全符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A类)。B类和C类标准不应提出附加的管理体系要求。当制定有关支持技术的MSS族时,应适当采用7.2所述的指导。这些文件均是独立的,其结构可不必与A类或B类MSS的结构相配合,但是,如果还有引人另一MSS族的同类文件或多个同一MSS族的同类文件,则应予以适当考虑,达到彼此结构相互配合。如果涉及管理体系的指导标准,则重要的是明确界定其与对应的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之间的功能关系,例如:
使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指导;建立/实施管理体系的指导;
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指导。
如果这些管理体系指导标准与A类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有关,则它们的结构应相互配合。如果MSS工作项目建议提案为专业管理体系标准,则除7.2和7.3所述的指导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专业管理体系标准应与通用管理体系标准兼容和相配合;负责制定通用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关TC或SC可增加需要符合的补充要求和相应的程序;需要征询其他相关TC或SC的意见,有关合格评定问题需要征询认证认可管理机构的意见。如果是专业管理体系标准,则应明确其功能和与通用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例如补充了专业性的要求或阐述,或者是解释,或者二者兼有)。专业管理体系标准应清楚地标出(例如采用不同的字体)所提供的专业性信息的类型。7.2MSS的制定过程
7.2.1概述
本条提出的大多数补充指导是针对标准制定的起草阶段(GB/T16733—1997的3.3),包含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
注:凡下列提到的TC也包括有关SC在内。7.2.2编制大纲
为确保MSS能够如JS所指出的那样实现其初衰,在起草征求意见稿前应制定并通过编制大纲。负责有关MSS的TC应决定适用于各类MSS的编制大纲的格式和内容,并成立小组开展工作。编制大纲应解决下列问题:
用户需求,标准用户的识别及其伴随的需求,连同这些用户的利益和成本;一范围,标准的范围和用途、名称和应用领域;兼容性,如何实现本MSS族内部和本MSS族与其他MSS族之间的相互兼容,确定同类标准的共有要素,以及如何将这些要素纳人7.3所建议的结构;致性,与MSS族内其他文件的一致性。注1:通常,大多数有关用户需求和范围的信息都可以从JS中获得。如果是制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或指导标准(3.2),则编制大纲还应提供下列内容:模式,标准所用模式的特征(见7.3);一结构,结构应符合7.3所述建议。如果有理由不符合7.3的建议,则应予以说明。编制大纲应保证:
a)JS结果正确转换成MSS的要求;5
金品伙伴网
GB/T20000.7—2006
与其他MSS的兼容性和一致性问题的识别和提出;b)究
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具有验证最终MSS的基础;c)
d)以编制大纲获得批准作为确定TC/SC对项目负责的依据;e)新工作项目立项阶段收到的意见得到考虑;f)所有约束条件得到考虑。
注2:通过JS,如果需要制定的标准不只一个,则可能有必要针对不同标准分别制定编制大纲。7.2.3标准的制定
7.2.3.1项目管理
TC应制定项目计划,阐明如何组织和管理项目、项目期限以及如何按照进度开展工作。负责有关MSS的委员会(TC和SC)应欢迎各成员参加,以获得广泛的支持。TC还应努力使希望实施MSS的组织的代表参与。为获得这些支持,除GB/T16733一1997规定的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以外还可能增设另外的征集意见和决策环节。经验显示,由于MSS的性质和用途,许多相关方都希望参与,因此TC的规模可能较大。这可以通过区分执行任务和决策任务(例如参加起草或参加审定)进行管理。TC应在各利益方的参与愿望和起草小组能有效开展工作的规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7.2.3.2人力资源
MSS项目的成功取决于:
起草小组的构成,起草小组成员应包括该领域的专家和标准编写的专家,并且具有各方利益平衡的代表人数;
起草小组成员的连续性以及小组成员保证连续参与工作的承诺。TC秘书处应确保项目负责人具备所要完成工作的必要能力。项目负责人应确保小组(例如SCWG、起草小组)成员了解工作内容,并给予应有的支持7.2.3.3监督
在起草过程中,应监督与其他MSS的兼容性和易于使用的程度,可检查下列问题:词汇和定义;
商定的共有要素;
一商定结构的使用和各章讨论的主题;要求的清晰度(包括语言和表述);避免重复和相互矛盾。
7.2.3.4偏离的管理
对于与工作进度、建议结构(见7.3)和(或)编制大纲的偏离,应予协商并记录备案,以便标准管理机构和TC能够对这些偏离予以考虑。应制定有关程序对这些偏离予以校正。这是负责相关MSS的TC的责任,秘书处应提醒TC成员。7.2.3.5验证和确认
作为计划过程的一部分,TC应在相应的阶段开展验证和确认工作,验证是否符合编制大纲,确认是否符合预定用途,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注:验证和确认的定义参见GB/T19000—2000。验证工作从本质上看不能在编制大纲获得批准之前开始,但是,为了发挥验证的作用,尽早开展验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应在编制大纲和征求意见阶段就开始。可以在如下阶段开展验证和(或)确认工作:根据JS结果验证编制大纲;
-根据编制大纲验证相对完善的工作草案;征求意见阶段的验证和(或)确认工作;6
ht
审查阶段的验证和(或)确认工作:一最终MSS的确认。
验证工作由TC执行。
确认技术可包括:
GB/T20000.7—2006
对组织进行调查,以获取新的MSS制定后可能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影响、问题等;选定组织进行项目试点,对新的MSS进行试验,并报告带来的益处和存在的问题;一对文件的审查表决。
如果确认表明该项目不符合有关利益方的期望,则应对该MSS草案再次进行评审和修改,或者对编制大纲进行修改,甚至可以重新审视JS过程。7.2.4MSS制定过程的透明度
MSS的应用范围比大多数其他类型标准的应用范围要广,涉及人类活动的广泛领域,对许多用户利益都有影响。
因此编制MSS的TC在制定MSS时应保持很高的透明度,以保证:阐明参与制定标准的可能性:
所采用的标准制定过程为各方所理解。TC应在整个项目期间提供有关项目进展方面的信息,包括:一项目当前的进度情况(包括讨论中的问题);联络点的详细信息;
一关于全体会议的公报和新闻发布;一定期列出常见问题和答案。
同时,还应考虑相关方的信息传播途径。如果预计MSS的用户可能(通过自我声明、第二方合同或认证/注册)需要合格评定,则应特别关注在标准中给出获得合格评定的指导。TC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标准管理机构的资源以提高项目的透明度,此外,TC还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可公开访问的网站以增加透明度TC应提高相关方对MSS项目的认知度,向各利益方(包括鉴定机构、论证机构、企业和用户)提供标准草案以及他们需要的具体信息。TC应保证参与标准制定的成员可以随时获取有关正在制定的MSS的技术信息。7.2.5标准的解释程序
TC应设立一种专门机制,处理用户提出的有关标准方面的问题,并尽快将回复传达给其他各方。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早期阶段出现的错误观点和发现问题,以便在下一次修订期问作进一步改进。
7.3MSS模式、结构和共有要素
7.3.1概述
本条仅适用于3.2.1和3.2.2定义的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指导标准。可以通过提高标准间的通用性促进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或指导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和易于使用的程度。宜通盘考虑诸如综合管理体系模式、标准结构、共有要素的数量以及措词和术语等因素。在起草各种主题的标准时有许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协调术语到综合MSS不等。建议各种主题的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指导标准采用相同的术语,并采用一套确定的共有要素。通过这种办法,可以向组织提供一个具有合理基础的便于从总体上实施的标准。7.3.2模式和结构
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或指导标准的总体结构宜建立在公认模式基础上,并在该模式下合理安排管理体系的要求。
合品伙伴h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