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31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313-2006
中文名称: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 含湿率的测定 烘干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7-19
实施日期:2006-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4638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的防护>>91.120.10绝热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25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1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计划单号:20031706-T-609
出版日期:2006-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6-07-19
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一定温度下用烘干法测定建筑材料自由水含量的一种通用方法。本标准没有规定取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孔的水汽可以渗透的材料。 GB/T 20313-2006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 含湿率的测定 烘干法 GB/T2031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1.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68180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
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
Hygrothermal performance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by drying atelevated temperature
(ISO12570.2000.IDT)
2006-07-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保
2006-12-01实施
rrkoNrKAca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68180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2570:2000%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CHygro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produets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bydry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与ISO12570:2000相比本标准有以下编辑性修改:a:增加了本标准中表1的表头:b)将原ISO12570:2000中的表1改为表2。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钢、张剑红、陈尚、王玉梅、曾乃全、张游。GB/T20313--2006/ISO12570.200008188
材料的含湿率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如:作为材料与湿性能相关的其他性能试验方法的一部分;表征材料的状态;
将实际含湿率与临界或安全含湿率进行比较,或者对湿气分布进行评估。不同类型的材料,其试样的数量、尺寸和制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1范围
TTTKAONTKACa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
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
本标准规定了在一定温度下用烘于法测定建筑材料自由水含量的一种通用方法。本标准没有规定取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孔的水气可以渗透的材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或修订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丁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9346绝热私料
质物理量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单位
3.1术语和定义
ISO9346确以及下列术语稚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质量含湿
moisturecontentmassbymass
可蒸发水的干燥材料的质量之比3.1.2体积含湿率
moisturecontentvolumebyvolume可蒸发水的体积与干燥材料的体和之比
3.1.3体积含湿量
moisturecontentmassbyvolume
单位体积干燥包含的可蒸发水的质量。3.1.4干密度
drydensity
单位体积干燥材料的质量
符号和单位(见表
符号和单位
4原理
物理量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试样质量
王摄试样质量
质量含湿率
试样体积
体积含湿率
体积含湿量
干密度
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试样,通过测定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含湿率。单位
GB/T20313-2006/1SO12570:20005仪器
测试仪器应包括:
烘箱,能满足表2规定的温度要求,相对湿度小于10%。在湿热气候或干燥温度较低时,为达a
到10%相对湿度,可能需提供干燥空气。盘称或天平,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测总质量的0.1%。b)
钢直尺或钢卷尺:最小刻度1mm,读数精确至0.5mm量规或其他量具:精度0.1mm。
干燥器。
6试样
6.1试样尺寸和数量
应规定能代表材料性质的试样尺寸和数量。注,这些规定可在相应的产品标准、其他的文献资料或合同中查到。6.2试样的制备
6.2.1当需要从较大的样品上取样时,切裁和钻取不应对试样含湿率产生显著的影响。6.2.2若测定体积含湿量或体积含湿率业试样表面应干净,平整,以使体积测量的精度符合7.2条或7.3条的要求。
6.2.3若现场取样或取样后不能立即进行干燥,应将试样包裹在不透气的金属容器中或用两层透湿阻至少为200MNs/g或s至少为1000m的薄膜(如:厚度最少为0.2mm的聚乙烯薄膜)包裹密封.以防止试样的含湿量发生变化,当从雨淋或被水浸泡的样品上取样时,可用干的海绵擦干试样表面。仔细标记试样,确保识别。
7试验步骤
7.1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应为(23土6)℃。
7.2对于取样后可直接称量的试验步骤干燥前,称量试样的质量,精确至其质量的0.1%。如果需要测定体积含湿量或体积含湿率,则需用符合第5章要求的钢直尺或量规来测量试样的尺寸。试样体积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按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干燥试样至恒重。若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干燥温度,则应按表2选择合适的温度。
表2干燥温度
在105℃下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材料,如某些矿物材料、木材在70℃到105℃时结构发生改变的材料:如某些泡塑料在稍高的温度下可能失去结品水或影响发泡剂的材料,如石膏制品或某些泡沫材料干燥温度/℃
105±2
注1,选择合适的干燥温度是很重要的,可以防止:)试样的损坏:b)由于材科的挥发引起的质量变化,如泡沫望料中的发泡剂:e)试样的尺寸变化:d)对试样包裹材料的损坏。当间隔24h的连续三次测量,试样质量变化小于0.1%,即可认为达到恒重注2若干爆过程根慢,如对厚的试样(大于0.1㎡)或湿汽扩散很慢的材料,达到恒重的时间会相应地增加,二次称量的间隔时间也应增加,如增至23天。注3:将试样切成较小的片状可缩短达到恒重的时间。2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将试样放人干燥器内,当冷却至30℃~40℃时,以前述的精度来称量。注4:在完全冷却前称量试样,可使再吸湿降至最小程度7.3对于取样后需要密封材料包裹的试验步骤于燥前,试样应连同包裹材料一起称量,精确至总质量的0.1%。拆开包裹,并按7.2的规定分别干燥试样和包裹材料(容器或密封薄膜)。若要测定体积含湿量或体积含湿率,干燥前用符合第5章要求的钢直尺或量规测量试样尺寸。试样体积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干燥试样至恒重。若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干燥温度,则应按表2选择合适的温度。
注1,选择合适的干燥温度是很重要的,可以防止:)试样的报坏:b)由于材料的挥发引起的质量变化,如泡沫塑料中的发泡剂;c)试样的尺寸变化;d)对试样包裹材料的损坏将烘干后的试样连同包裹材料一起放干燥器中,应在完全冷却前(30℃~40℃)分别称量,以防再吸湿。
也可采用同样精度的下列测定程序:称量整个包装的质量,包括试样;打开包裹,干燥试样和包裹材料:称量烘干后试样和包裹材料的总质量;分开试样和包裹材料,称量包裹材料的质量。注2:对拆包可能会有质量损失的脆性材料,推著使用该方法。8计算和结果表示
8.1质量含湿率
8.1.1对于取样后立刻称量的试样质量含湿率u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干燥前试样质量:
干燥后试样质量。
8.1.2对于取样后需要密封的试样质量含混率u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烘于前试样和包裹材料的总质量:烘于后试样质量;
烘干后包裹材料质量。
8.2体积含湿量
若要测量体积含湿量w,应按下式计算:w=upo
式中:
质量含湿率:
根据8.4测得的材料干密度。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8.3体积含湿率
若要测量体积含湿率出,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质量含湿率,
Po——材料干密度:
p—水的密度(23℃时pw=997.6kg/m)注:其他温度下(C)水的密度,可按经验公式计算(p-999.90+0.52010-0,007599+0887X1050)8.4干密度
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干燥试样的
干燥试样的体利
测定材料干密度的方法。
注1:附录A中可
注2:不规则形状品
可从原试样上切取规则形状的小样进行表观密度的测定。8.5试验结果
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试验结果各个试样测定
测定的精度
(5)
定的物应,的组对
若仪器符合第
检验报告
内容:
检验报告应包我
引用本标准
产品标记
产品名称,工厂
产品类型:
制造商或供应商:
生产编号:
样品到达试验室时的形和状态;其他需要的信息,如厚度于密度:试验步骤
试验开始日期和持续时间;
取样方法;
取样的试样数量,并标明是在同一个产品上取样,还是取自不同的产品:干燥方法和温度:
试验整个过程的时间;
影响结果的任何因素。
d)结果
每个试样的含湿率及其算术平均值。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参考资料
YTKAoNrKAca
GB/T20313-—2006/ISO12570:20001.ASTM D 2385-8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pecific Gravity of Wood and Wood-BaseMateri-al.methodB;
2.DIN52102.1988,Bestimmung vonDichte,Trockenrohdichte,Dichtigkeitsgrad und Gesamtporo-sitat-Prufung von Naturstein und Gesteinskornungeng3. Technische Universitat Wien,Institut fur Hochbau und Industriebau:Gutachten uber die Bccinflussung des Feuchtegehaltes bei der Probenentnahme aus MauerziegerlundMauermortel,Vergleich derEntnahmearten Stemmen und Bohren.Blatto01~017.1993GB/T20313-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
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
GB/T20313-2006/1SO12570:2000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bzebs.com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素皇岛印制厂印制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1千字2006年11月第一版 2006年11月第次印刷书号:1550661-28279定价10.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