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35-2006 系列1集装箱 角件
GB/T 1835-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35-2006

中文名称:系列1集装箱 角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 - Corner fittings

英文名称: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 - Corner fitting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6-03-10

实施日期:2006-10-01

作废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货运调运>>55.180.10通用集装箱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A85集装箱、托盘、货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835-1995

采标情况:MOD ISO 1161;198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9, 字数:50千字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30272-T-348

出版日期:2006-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0-01-10

起草人:张敬轩、史艳秋、欧阳代云、王海涛、周兴、齐向春、陈康富、刘勇、倪迎春

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中国船级社、铁道科学研究院、韶关铸锻总厂集装箱角件分厂、上海中华造船厂

归口单位: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交通部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该标准规定了符合GB/T1413、GB/T 5338、GB/T7329、GB/T16563要求的各类集装箱所附角件的基本尺寸、设计功能、强度等要求,并规定了集装箱角件的类型、材质、试验、检验及标志和包装等的一般原则;适用于以上各标准规定的各类集装箱。 GB/T 1835-2006 系列1集装箱 角件 GB/T1835-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该标准规定了符合GB/T1413、GB/T 5338、GB/T7329、GB/T16563要求的各类集装箱所附角件的基本尺寸、设计功能、强度等要求,并规定了集装箱角件的类型、材质、试验、检验及标志和包装等的一般原则;适用于以上各标准规定的各类集装箱。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5.1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5--2006
代替GB/T1835--1995
系列1集装箱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Corner fittings(ISO1161:1984,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Corner fittings—Specification,MOD)2006-03-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6-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尺寸要求
强度要求
设计要求
顶角件的最小承载面积
角件的标记(设有标记时)
集装箱专用车辆上固定件的要求8
其他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箱型角件外部尺寸示例
典型的吊具转锁
集装箱专用车辆上转锁拴固装置的位置和尺寸要求集装箱角件的类型、要求、检验、标志和包装TYKAONKAca-
GB/T1835--2006
GB/T1835—2006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161:1984《系列1集装箱一—角件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包括其技术勘误表ISO1161:1984/Cor1.1990。
本标准根据ISO1161:1984及ISO1161:1984/Cor1:1990重新起草,与ISO1161:1984的技术差异为:bzxZ.net
修改了堆码的设计载荷,按集装箱目前堆码试验的实际状况,其设计载荷值为848kN;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D,对集装箱角件的类型、材质、试验、检验及标志和包装进行了规定。以上技术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删除ISO1161:1984的前言,修改了ISO1161:1984的引言。本标准代替GB/T1835—1995《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835—1995的主要技术差异为:a)增加了角件尺寸的详细要求及英制的角件尺寸与极限偏差图(见图2和图4);增加了强度要求;
在起吊的设计载荷中增加了34T集装箱的设计载荷:设计要求中增加了角件的必备特征(见5.2);e)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第4章“角件的材质”;增加了第9章“其他要求”;
f)增加了附录D“集装箱角件的类型、要求、检验、标志和包装”。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中国船级社、铁道科学研究院、韶关铸锻总厂集装箱角件分厂,上海中华造船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敬轩、史艳秋、欧阳代云、王海涛、周兴、齐向春、陈康富、刘勇、倪迎春。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GB/T1835—1980,GB/T1835—1995。GB/T1835—2006
AoNiKAca
本标准是运输界的技术人员和经营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各附图示出了系列1集装箱的项角件和底角件,它们将保证集装箱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互换性,本标准制定时仅考虑对此类功能有关的细节。本标准的附录D作为规范性附录,对集装箱的角件类型、材质要求和检验方法做了具体规定。本标推规定了角件开孔的尺寸和形状。对于角件上设有供搬运和栓固作业所开孔的各面,规定了该处的壁厚和极限偏差(如图1至图4所示)。对于无孔的角件壁厚不作规定,因为该面上不需插入转锁或其他承接件,只要内壁面不影响它们插人角件内腔即可。附录A所列的顶角件和底角件的外形尺寸仅为典型示例,并非强制性的要求。本标准对使用自动、半自动和常规搬运设备的换装作业有关设计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本标准所示强度和各项试验的要求均不考虑双箱对接成组作业的工况。附录B所列系典型吊具转锁安装在运输设备上的部分图例。附录C所列集装箱专用车辆对转锁的固位和尺寸要求。注:本标准不妨碍规定增加集装箱顶部或底部起吊作业用的附加装置。V
1范围
系列1集装箱角件
GB/T1835—2006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T1413、GB/T5338、GB/T7392和GB/T16563要求的各类集装箱所附角件的基本尺寸、设计功能、强度等要求,并规定了集装箱角件的类型、材质、试验、检验及标志和包装等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GB/T1413、GB/T5338、GB/T7392和GB/T16563规定的各类集装箱。本标准不适用于GB/T17770规定的空/陆/水联运集装箱。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229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eqvISO148:1983)GB/T141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1413—1993,ISO668:1995,IDT)GB/T5338-—2002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集装箱(ISO1496-1:1990IDT)
GB/T7392
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保温集装箱(GB/T7392一1998,idtISO 1496-2:1996)
GB/T16563系列1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6563-1996idtISO1496-3;1995)
GB/T17770集装箱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770—1999,idtISO8323:1985)
3尺寸要求
3.1总则
3.1.1角件的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图1至图4的规定。每一个集装箱都应有两个右顶角件(观察者站在箱外面向集装箱任一端时的右手方向)和两个与之相对应的左顶角件。
除端孔外,底角件与顶角件的结构应相同。图1至图4所示为右顶角件和右底角件的尺寸,左顶角件和左底角件的尺寸与它相对应。3.1.2箱形角件的典型外部尺寸参见附录A。3.2尺寸和制造的具体要求
3.2.1角件的边缘不应出现尖锐棱角。3.2.2在角件的内腔和外缘的转角尺寸未做规定时,其半径应按3±.5mmc%ti/sin)制作。3.2.3在两条圆角半径为6mm(yin)的直边和另一条圆角半径为14.5mm(%in)直边的汇合处,并从角件外面削去少量金属,使该角呈球面。3.2.4角件的任意一个内侧壁面的尺寸最小为149mm(5%in)的法定水平面与内侧壁面连接处的圆1
GB/T1835—2006
角半径不得大于5.5mm(7%2in)。如果需要较大的圆角半径,则149mm(5%in)的尺寸也应该相应增大。4强度要求
HKAoNiKAca
角件的设计、结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应满足GB/T5338、GB/T7392和GB/T16563的作业和试验要求的规定。
5设计要求
5.1载荷
本标准规定了系列1集装箱角件的设计载荷值和参数,用于确定角件的设计尺寸。对于1AAA、1AA、1A和1AX型集装箱的角件应能承受GB/T5338、GB/T7392和GB/T16563所规定的设计载荷。设计载荷值如下:5.1.1堆码
堆码要求
项角件最大载荷横向偏置25.4mm(1in),纵向偏置38mm(1%in)底角件(放在水平支座上)
底角件横向最大偏置25.4mm(1in),纵向为38mm(1%in)5.1.2起吊
起吊要求
顶角件[转锁(见第6章)、吊钩或吊环]底角件:吊索与水平线呈30°夹角注:经底角件起吊:
a)吊索载荷作用线与角件外表面平行,且距离不大于38mm(1%in);b)吊索呈现该角度时所列的载荷值,可适用于吊索与铅垂线间的任意角度。5.1.3纵向控固
纵向择固要求
底角件(两个角件受载)
5.1.4拴固和紧固
设计载荷
设计载荷
设计载荷
各300kN
当使用拴固或固缚装置,或同时使用这两种装置时,施加于角件端孔或侧孔的力或合力,不超过图5所示边界线内与该作用力或合力所呈角度对应点上的载荷限值。力或合力的作用线平行于角件壁面且与角件壁面的距离不大于38mm(1%in)。5.1.5对位偏差(集装箱在往紧固件上放置时,因对位欠准,转锁未能伸人角件孔内而造成底角件底面局部受力)。
底角件底面在25mm(1in)×6mm(1/4in)的接触面积上应能承受150kN的竖向力(见图6)。5.2必备特征
角件应具备的壁和面:
顶角件:
一顶面;
外侧面;
一外端面。
底角件:
一底面;
外侧面;
外端面。
6顶角件的最小承载面积
GB/T1835--2006
当吊具仅通过四个顶角件的项孔起吊时,吊具转锁与顶角件内腔上部表面的最小承载面积应为800mm(1.24in)。吊具转锁实例参见附录B。7角件的标记(设有标记时)
顶角件和底角件上应标记其安装位置和方向,并使标记处于组焊成箱体后仍能清楚见到的部位上,且不影响装卸与拴固。
集装箱专用车辆上固定件的要求集装箱专用车辆上固定件的要求参见附录C。9其他要求
集装箱角件的类型、要求、试验、检验、标志和包装等其他要求见附录D。3
GB/T1835-2006
11(最小)20.5(最大)
(?)
6.5*5×45°
R12.5(最大)
R14.5±1.5
16(最小)
164.5(最小)
101.5-1.5
注1:实线和虚线(——及----)表示应实际构成的角件表面及外形。注2:双点画线(--)表示角件的可变壁面。图1右顶角件尺寸(公制)
-KAOTKAca-
单位为毫米
(业)
R51*16
13/16-/18
7/16min.13/16m
uiu91/
/4*1716×45°
R1/4*5/62
回V16
R9/16±1/16
5/8min
615/32min
3/4±1/16
RI'ne-ine
R1/4-0
4-1/16
注1:实线和虚线(——及---)表示应实际构成的角件表面及外形。注2:双点画线(.)表示角件的可变壁面。图2右顶角件尺寸(英制)
R1/2-i/16
21n2t/10
GB/T1835-2006
单位为英寸
R1/4*5/54
GB/T1835—2006
R12.5(最大)
6.5*-5×45*
R14.5±1.5
97-982
()9
11(最小)
20.5(最大)
/R6.5-1.5
164.5(最小)
(?)900
16(最小)
注1:实线和虚线(——及--~-)表示应实际构成的角件表面及外形。注2:双点面线(-—)表示角件的可变壁面。图3右底角件尺寸(公制)
单位为毫米
R1/2mar
2+1/16
1/4*1/18×45°
注1:实线和虚线(一
注2:双点画线(-·
R9/16±1/16
13/16max
R1/4-i/16
13/16-/1
一及----)表示应实际构成的角件表面及外形。)表示角件的可变壁面。
图4右底角件尺寸(英制)
GB/T1835--2006
单位为毫英寸
—R1/4*B/64
GB/T1835—2006
水平力150kN
力值的限值
图5拴固力的限值
25mm(1in)
图6底角件偏置时的承载面积俯视图整向力300KN
(/1)wug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