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6225-1986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
GB 6225-198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6225-1986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6-03-26

实施日期:1986-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0748

相关标签: 食品 添加剂 丙酸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67.220.20食品添加剂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X42合成食品添加剂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调整为HG 2921-1986(1997)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归口单位: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标准简介

GB 6225-1986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 GB6225-198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
Food additive Calcium propionateGB6225-86
本标准适用于丙酸和碳酸钙合成而得的丙酸钙,在面制食品加工中作防霉剂。分子式:(CH3CH2COO)2Ca·0~1H20分子量:186.22(无水盐)(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技术要求
颗粒或粉状,无臭味。
外观:为白色结晶体、果
项目和指标。
含量(以干基计),%
水溶液pH值
水不溶物,%
水分,%
游离酸(以CH3CH2COOH计),%
游离碱(以NaOH计),%
氟化物(F),%
镁(以MgO计),%
砷(以As203计),%
重金属(以Pb计),%
2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鉴别bzxZ.net
试剂和溶液
硫酸(GB625-77):(5.7+100,N/N)溶液。草酸铵(HG3-976-81):4%溶液。盐酸(GB622-77)。
冰乙酸(GB676-78)。
鉴别方法
2.1.2.1丙酸:称取0.5g样品,溶于50ml水,加5ml硫酸(2.1.1.1),加热,应有特殊臭味产生。
2.1.2.2钙:称取0.5g样品,溶于50ml水加草酸铵溶液(2.1.1.2),即发生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2.1.1.3),不溶于乙酸(2.1.1.4)。2.2(CH3CH2COO)2Ca含量的测定
2.2.1试剂和溶液
2.2.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1401-78):0.05M标准溶液,按GB601-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2.2.1.2氢氧化钠(GB629-81):10%溶液。2.2.1.3钙试剂羧酸钠。
2.2.1.4硫酸钾(HG3-920-76)。
2.2.1.5钙试剂羧酸钠指示剂:称取0.5g钙试剂羧酸钠,加50g硫酸钾混匀。2.2.2测定方法
样品在120℃干燥失重后,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002g。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量取25.00ml,加75ml水,用0.05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2.2.1.1)滴定至近终点,加15ml氢氧化钠溶液(2.2.1.2),放置1min。加0.1g钙试剂羧酸钠指示剂(2.2.1.5),以0.05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2.2.1.1)继续滴定至溶液红色消失呈现蓝色。
2.2.3含量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丙酸钙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VXCX0.1862
式中: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之用量,ml;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之克分子浓度;m-样品质量,g;
每享克分子丙酸钙之克数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2.3水溶液pH值的测定
2.3.1试剂和溶液
2.3.1.1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按GB603-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
2.3.2测定方法
称取5g样品,称准至0.01g,溶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2.3.1.1),用酸度计测定,pH值应在7.0~9.0之间。
2.4水不溶物的测定
2.4.1测定方法
称取10g样品,称准至0.01g,溶于100ml水中,放置1h,用恒重的4号玻璃滤埚过滤以30ml水洗涤滤渣,于105~110℃烘至恒重。2.4.2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水不溶物百分含量(X2)按式(2)计算。ml
-×100
式中:m1—水不溶物滤渣质量,g;一样品质量,g。
2.5水分的测定
2.5.1测定方法
称取1g样品,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准至0.0002g。于120℃烘2h,称重。2.5.2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水分百分含量(X3)按式(3)计算。m-m1
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
式中:m
m1干燥后样品的质量,g。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2.6游离酸、游离碱的测定
2.6.1试剂和溶液
2.6.1.1酚酸(HGB3039-59):1%指示液按GB603-77之规定配制。2.6.1.2氢氧化钠(GB629-81):0.1N标准溶液,按GB601-77之规定配制。2.6.1.3盐酸(GB622-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77之规定配制。2.6.1.4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按GB603-77之规定配制。2.6.2测定方法
称取2g样品,称准至0.01g,溶于2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2.6.1.4),加2滴酚酥指示剂(2.6.1.1),如溶液无色,加0.3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6.1.2),应显粉红色。如溶液粉红色,加0.3ml盐酸标准溶液(2.6.1.3),粉红色应褪去。2.7氟化物的测定
2.7.1试剂和溶液
2.7.1.1高氯酸(GB623-77):70%溶液。2.7.1.2
氢氧化钠(GB629-81):10%溶液。2.7.1.3
酚酞(HGB3039-59):1%指示液,按GB603-77之规定配制。乙酸(GB676-78):0.2N标准溶液,按GB601-77之规定配制。丙酮(GB686-78)。
氢氧化钠(GB629-81):0.1N标准溶液,按GB601-77之规定配制。茜素氨羧络合剂。
冰乙酸(GB676-78)。
无水乙酸钠(GB694-81)。
2.7.1.10氧化镧。
茜素氨羧络合液:称取0.04g茜素氨羧络合剂,加入少许0.1N氢氧化钠溶解,以稀高氯酸液中和至橙红色(但不能生成乳浊),以水稀释至200ml,摇勺匀。稀高氯酸:以70~72%高氯酸和水配成(1+100)体积比溶液。2.7.1.12
2.7.1.13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称取11.0g无水乙酸钠,加入30ml99%乙酸及170ml水摇至溶解。
2.7.1.14高氯酸液:称取0.04g氧化,加0.25ml70~72%高氯酸,温热溶解,以水稀释至50ml,摇匀。
2.7.1.15复合试剂:量取60.0ml茜素氨羧络合液及6.0ml高氯酸镧液、20.0ml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液,用水稀释至200ml。2.7.1.16氟化物杂质标准液:按GB602-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
2.7.2测定方法
称取5g样品,称准至0.01g,放入50ml支管蒸馏瓶中,加5ml高氯酸(2.7.1.1),15ml水及几粒玻璃珠,支管接冷凝器,蒸馏瓶装一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入一支200℃的温度计,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一孔装一小分液漏斗,下接一毛细管,毛细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温度达到135℃,接受管一端接冷凝器出口,一端插入接受瓶液面下,保持液体温度在135~140℃下(由分液漏斗滴加水控制)收集蒸馏液70ml,用氢氧化钠(2.7.1.2)中和至酚酞(2.7.13)变浅粉色,然后用乙酸(2.7.1.4)中和至无色,稀释至80ml,取8ml,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5ml复合试剂(2.7.1.15)及6ml丙酮(2.7.1.5),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5min后转入干燥比色管中,所呈蓝紫色不得大于标准。标准是取0.015mg的氟化物杂质标准液(2.7.1.16),加氢氧化钠(2.7.1.2),即中和样品时所耗用氢氧化钠(2.7.1.2)用量的十分之一和8ml水,加1滴酚酞(2.7.1.3),与加酚酰(2.7.1.3)后样品溶液同时同样处理。2.8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8.1仪器条件
光源:镁空心阴极灯
波长:285.2nm;
火焰:乙炔-空气。
2.8.2测定方法
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1g,溶于水,稀释至100ml,取1.0ml,共四份。按HG3-1013-7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第二章第2条第(2)款之规定测定。2.9砷的测定
2.9.1试剂和溶液
2.9.1.1盐酸(GB622-77):6N溶液。碘化钾(GB1272-77)溶液:称取16.5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2.9.1.2
氯化亚锡(GB638-78)溶液:称取4g氯化亚锡,溶于125ml盐酸中,稀释至250ml,2.9.1.3
密闭保存,一月内有效;
2.9.1.4无砷金属锌(HGB3073-59)。2.9.1.5砷杂质标准液:按GB602-77之规定配制。2.9.2测定方法
称取0.5g样品,称准至0.01g,加水至5ml,加5ml盐酸(2.9.1.1),加5ml碘化钾溶液(2.9.1.2),放置2~3min,加5min氯化亚锡溶液(2.9.1.3),放置10min加40ml水及2g无砷金属锌(2.9.1.4),在暗处25℃放置1h。碑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0.00075mg的砷(As)杂质标准液(2.9.1.5),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2.10重金属的测定
2.10.1试剂和溶液
2.10.1.1冰乙酸(GB676-78)。
2.10.1.2稀乙酸溶液:取6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ml。2.10.1.3
硫化钠(HG3-905-76)溶液:称取1g硫化钠(Na2S·9H2O),溶于10ml水。铅杂质标准液:按GB602-77之规定配制。2.10.2测定方法
称取2g样品,称准至0.01g加2ml稀乙酸(2.10.1.2),溶于30ml水中,稀释至50ml,加2滴硫化钠溶液(2.10.1.3),放置5min.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0.02mg的铅(Pb)杂质标准液(2.10.1.4),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3
检验规则
3.1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均符合本标准要求。出厂产品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保证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净重、产品质量、本标准编号和“食品添加剂”字样。3.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食品添加剂丙酸钙进行验收。
3.3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有关条例处理。
3.4本产品每批重量不超过500kg。4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4.1包装: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用内衬食品级塑料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净重10kg和1kg两种规格。
4.2标志:包装袋上应涂刷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3出厂产品内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净重、生产质量、本标准编号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4运输和贮存:贮运时应注意保持包装完整、不破不漏,避免有毒物质的污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化工厂和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孙炯、俞雅文、陈华。国家标准局1986-03-26发布
1986-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