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871.3-2006 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GB/T 3871.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71.3-2006

中文名称: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2-06

实施日期:2006-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8861

相关标签: 农业 拖拉机 试验 规程 动力 输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65.060.10农业拖拉机和牵引车辆

中标分类号:车辆>>拖拉机>>T61拖拉机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3871.3-1993

采标情况:MOD ISO 789-1:199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开, 页数:11, 字数:17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计划单号:20031200-T-604

出版日期:2006-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3-09-30

起草人:解志桥、钱琴飞吴俊卿、陈兰芳、柳玲文

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中策拖拉机有限公司、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GB/T 3871的本部分规定了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在动力输出轴(PTO)上以及在皮带或皮带轮轴处有效功率的试验程序。动力输出轴(PTO)的标定功率按6.3规定。 GB/T 3871.3-2006 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GB/T3871.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71.3—2006
代替GB/T3871.3-1993
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Agricultural tractors-Test procedures-Part 3:Power tests for power take-off(ISO789-1:1990,MOD)
2006-02-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4-01实施
GB/T3871《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分为19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整机参数测量;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第4部分:后置三点悬挂装置提升能力,第5部分:转向圆和通过圆直径;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一第7部分:驾驶员的视野;
第8部分:噪声测量;
-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第10部分:低温起动;
第11部分:高温性能试验;
第12部分:使用试验;
一第13部分:排气烟度测量;
-第14部分:非机械式传输的部分功率输出动力输出轴;第15部分:质心;
第16部分:轴功率测定;
第17部分: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第18部分:拖拉机与机具接口处液压功率;-第19部分:轮式拖拉机转向性能。本部分是GB/T38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789-1:1990《农业拖拉机(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修改;“1SO789这一部分”一词改为“本部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
录E,
GB/T3871.3—2006
试验规程第1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试验用油改为符合JB/T7282的规定,取消了ISO789-1资料性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增加了发动机台架试验。
为与我国标准协调一致,本部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差异用垂直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面空白处。
本部分代替GB/T3871.3—1993《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修订时除作了编辑性修改外,本部分与GB/T3871.3--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中由原来的“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改为“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取消了3.1、4.1、6.1、6.2、6.3;-GB/T3871.3—1993中的5.2和5.3合并为6.1.4;一最大功率试验增加了没有装备能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的动力输出轴的拖拉机的试验程序,以指导试验;
GB/T3871.3-2006
一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中增加了燃油消耗率(质量)同功率的曲线关系;使得燃油耗同功率的关系更加直观,以便于可靠性试验中对负荷系数的查定;-增加了皮带或皮带轮轴功率试验(选做)。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中策拖拉机有限公司、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解志桥、钱琴飞、吴俊卿、陈兰芳、柳玲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871.3—1983.GB/T3871.3—1993。Ⅱ
1范围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GB/T3871.3--2006
GB/T3871的本部分规定了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在动力输出轴(PTO)上以及在皮带或皮带轮轴处有效功率的试验程序。
动力输出轴(PTO)的标定功率按6.3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8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92农业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轴1、2和3型(GB/T1592—2003,ISO500:1991,IDT)JB/T7282拖拉机用油品种、规格的选用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871的本部分。3.1
rated engine speed
发动机标定转速
拖拉机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持续满负荷运转时的转速。3.2
动力输出轴功率
PTOpower
测功器连接到拖拉机厂设计的用于功率输出的任一轴上(拖拉机静止状态)所测得的功率。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不止一个时,应予注明(见6.3)。3.3
皮带轮功率beltpower
在皮带测功机上所测得的功率。3.4
燃油消耗率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单位功所消耗的燃油量。
4测量单位和允许测量误差
本部分使用下列单位和允许测量误差:转速:
时间:
距离:
转矩:
m或mm,
±0.2s;
±0.5%;
±1%;
±1%,
GB/T 3871.3—2006
质量:
油耗:
大气压力:
温度:
干/湿球计温度:
5通用要求
kg/h,
kPa,
±0.5%;
±1%;
±0.2kPa;
±2℃,
±0.5℃。
5.1技术要求
被试拖拉机应与试验报告中的技术规格相符(见附录A),并应在制造厂推荐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试验。
5.2预热和初调
拖拉机试验前应进行预热。对于可调节油气混合比的火花点燃式发动机,试验时发动机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比应调整到正常使用条件下制造厂推荐的调整位置。发动机应在标定转速、油门全开的状态下进行预热。
5.3燃油和润滑油
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和火花点燃式发动机试验时所用燃油应符合JB/T7282的规定。试验用的润滑油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的润滑油的类型和黏度级别。如果使用其他种类的润滑油,应明确说明它们使用的部位(如发动机、传动系等)。5.4辅助设备
所有试验,凡驾驶员在常规操作中按照使用说明书不用工具就能脱开的附件,如液压泵或空气压缩机等,均应脱开。否则,应使它们在最小负荷下运转。如果拖拉机装有能产生可变的附加功率损耗装置,如可变速的冷却风扇、间歇式液压或电子装置等,该装置不应断开或改动。如果使用说明书中允许驾驶员脱开上述装置,试验时应将其脱开,并记人试验报告中。
如果试验中由这些装置引起的功率误差超过士5%,则试验报告中应记录功率偏离平均值的百分比。
5.5环境条件
转矩或功率等测量值不必进行环境状态或其他因素方面的修正。大气压力应不低于96.6kPa。如受海拔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要求的气压时,允许调整化油器和燃油泵,并应详细记录在报告中。环境温度应为23℃±7℃。
在每种试验工况开始测量前,拖拉机都应达到稳定运转状态。5.6燃油消耗
安装油耗测量装置,应使化油器或输油泵处的油压相当于拖拉机油箱一半油时所具有的油压。燃油油温应相当于拖拉机全负荷运转2h后油箱出口的燃油温度。用容积法测量燃油消耗时,应按某一温度的燃油比重来计算单位功的油耗质量。通常用15℃时的燃油比重来计算容积值。
用质量法测量燃油消耗时,用15℃C时燃油密度(比重)来计算容积值。6试验规程
6.1动力输出轴试验
对所有装有符合GB/T1592所规定动力输出轴的拖拉机,应对拖拉机厂所给定的一根或多根动力输出轴进行试验。当其中一根动力输出轴能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时,还应包括对该动力输出轴的试验。2
6.1.1总则
各种试验通常应连续进行。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同测功机之间的连接轴的歪斜度应不大于2°。如果试验场使用废气排放装置,它不得影响发动机的性能。6.1.2功率
6.1.2.1最大功率
GB/T3871.3—2006
发动机预热达到稳定运转工况后,在动力输出轴最大功率工况下,拖拉机进行2h试验,测量转速、转矩和油耗等。
在试验报告里所提供的最大功率,应是2h试验期间以均匀的时间间隔,进行至少6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如果某一测得功率与平均值比较功率变化超过2%,则试验应重做。结果同上,则应报告这个偏差。
对于没有装备能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的动力输出轴的拖拉机,则应在工厂给定的功率下进行2h试验。如有可能,应每隔5min在功率增大20%时运转1min。如果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不能增大20%,则进行发动机全负荷间歇性试验。略去在6.1.3和6.1.4中所述的试验。6.1.2.2发动机标定转速下最大功率(选做)如果在发动机标定转速下不能产生最大功率,可按6.1.2.1中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任选附加1h试验。
6.1.3全负荷下变速试验
在全负荷下以约10%的转速递减间隔,测定每一转速下的功率,转矩和油耗,试验的最低转速应达到最大转矩时的转速。如果可能,试验时应达到比最大转矩转速低15%的转速。6.1.4发动机标定转速和PTO标准转速下最大功率时变负荷试验调速器调到最大功率处。首先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运行,然后在接近PTO设计的(或者在540r/min或1000r/min:见GB/T1592)标准转速下,于下列转矩值时测量转矩、转速和油耗等:a)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和PTO标准转速下最大有效功率时的转矩;b)a)项所得转矩的85%;
b)项所得转矩的75%;
d)b)项所得转矩的50%;
e)b)项所得转矩的25%;
f)空负荷[如果测功机剩余转矩大于b)项规定转矩的5%,则应将测功机脱开]。6.1.5发动机台架试验
对无动力输出轴或不宜做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的小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改为发动机台架试验。
试验时,将发动机曲轴直接与测功机相连,并应在发动机规定位置处装上拖拉机正常工作时所应带的发动机附件(如空气滤清器、排气消声器和水箱等),然后参照6.1.2~6.1.4(除PTO标准转速下最大功率时变负荷试验外)所规定的各项进行试验。6.1.6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从6.1.1~6.1.4的试验结果,应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如果以曲线图的形式表达(任选),则应包括所试验的整个发动机转速范围内的下列各曲线关系:一功率同转速的曲线关系;
转矩同转速的曲线;
油耗(质量)和燃油消耗率(质量)同转速的曲线关系:燃油消耗率(质量)同功率的曲线关系。记录发动机空载最高转速。
GB/T3871.3—2006
6.1.7辅助测量
除上述规定的性能测量外,还应记录下列数据:在拖拉机前或侧面约2m,在拖拉机风扇进气口的前方,距地面高约1.5m处有代表性的点测量环境温度。当拖拉机装有向前鼓风的风扇时,该点应设在拖拉机后约2m,并离地高1.5m处;
一在空气滤清器进口处5cm迎风面气流中测量发动机进气口处温度,温度感应头应有防辐射热装置;
大气压力;www.bzxz.net
大气相对湿度,
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测量冷却液温度(如用风冷发动机时,在有代表性的一些点测量气缸体温度);
汽化器或喷油泵进口处燃油温度;在发动机油底壳内油液面深度一半处测量发动机机油温度。6.2皮带或皮带轮轴试验(选做)按制造厂要求,测量拖拉机的皮带或皮带轮(如果装有)上可利用的功率。用一根挠性的并具有适当的功率和转矩传输性能的皮带,将拖拉机的皮带轮和测功机的皮带轮连起来,当用下面公式计算时,皮带打滑率不应超过2%,在此前提下皮带的张紧度应尽可能小。用下面公式测定皮带打滑率:
式中:
打滑率,%,
100(n。—n)
从动皮带轮没有打滑时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从动皮带轮在负荷下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1)
除在动力输出轴标准转速下及动力输出轴不能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的拖拉机上做试验的条款外,所有主动力输出轴试验项目都应用于皮带或皮带轮轴试验。如果发动机的标定转速与皮带标准速度不一致,则按15.75m/s士0.25m/s的皮带标准速度时的发动机转速,检测发动机性能。6.3标定功率
拖拉机标定功率应规定为在某一能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的后动力输出轴上测得的最大功率,如果拖拉机未装有能传输发动机全功率的后动力输出轴,可使用在其他动力输出轴位置处所测得的功率,但必须在试验报告中标明。
拖拉机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磨合地点:
磨合持续时间
A.2拖拉机技术规格
拖拉机
型号:
发动机
牌号:
型式:
标定转速:
缸数:
冲程:
燃油和供油系统
油箱容量:
喷油泵的牌号、型式和型号:
制造厂调整的喷油量:
喷油嘴的牌号、型式和型号: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动力输出轴试验报告
产品编号:
型号:
产品编号:
缸径:
排量:
磁电机、点火线圈和分电器的牌号、型式和型号:汽化器的牌号、型式和型号:
点火或供油提前角(手动或自动):空气滤清器
型号:
粗滤器(如装有):
型号:
冷却系统
型式:连续/间断
如果间断,试验期间的型号:
动力输出轴
位置:
驱动型式:
离地面高度:
型式:
型式:
尺寸:
花键数目:
相应的发动机转速:
(如果动力输出轴不止一个,则每个都按上述各项重填)GB/T3871.3—2006
GB/T3871.3-2006
皮带轮
位置:
驱动型式:
皮带轮线速度:
相应的发动机转速:
离地高度:
离拖拉机中心线:
燃油和润滑油技术规格
牌号:
辛烷值和十六烷值
型号:
发动机润滑油
牌号:
黏度等级:
传动系润滑油
牌号:
黏度等级:
A.4试验结果汇总表
室内试验
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结果汇总表见表A.4。1)RON研究辛烷值数。
尺寸:
辛烷值(RON\)数:
15℃时的比重:
型号:
型号:
mm(直径和宽度)
试验地点:
测功器型号:
功率/kw
表A.4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结果汇总表试验日期:
燃油类型及密度(15°):
转速/(r/min)
发动机
最大功率试验(6.1.2.1)
全负荷下的变速试验(6.1.3)
发动机标定转速下最大功率时变负荷试验a)
PTO)标准转速下最大功率时变负荷试验(6.1.4)a)
空载发动机最高转速:
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等效曲轴转矩:最大等效曲轴转矩:
转矩储备系数!
GB/T3871.3—2006
N·m;最大等效曲轴转矩时发动机转速:-最大等效曲轴转矩时转速与发动机标定转速比:动力输出轴变负荷平均燃油消耗gdp:试验时平均大气状况:环境温度:℃
进气温度:
试验时最高温度:燃油:
进气: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冷却液最高温度:
发动机润滑油:
注:表A.4经过适当修改也可用于记录皮带试验和皮带轮轴试验结果。r/min
kw·h/L
GB/T3871.3-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
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GB/T 3871, 3--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bzcbs.com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6年4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7千字
2006年4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