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311.2-1983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GB 311.2-198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311.2-1983

中文名称: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实施日期:198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168151

相关标签: 电压 试验 技术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0输变电设备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6927.1-1997代替

采标情况:IEC 60-1-1973 NEQ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311.2-1983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GB311.2-198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1983-12-26发布
高电压试验技术
High voltage
etest techniques
GB311.2~6—83
国家标准局批准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High voltage test techniques1985-10-01实施
Partl: Generaltest condition and requirementsGB311.2—83
1引言
1.1适用范围
IEC60—1—73代替
GB 311—64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kV及以上设备的下列试验:a.直流电压绝缘试验;
b.交流电压绝缘试验;
c.雷电冲击电压绝缘试验
d.操作冲击电压绝缘试验;
e.上述电压联合的绝缘试验:
f.冲击电流试验。
1.2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提出关于试品的一般要求并规定通用的试验条件。1.3
名词术语
本标准所用的名词术语的定义见GB2900.19一82《电工名词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2试品布置和试验条件
2.1试品
试品应完整装上对绝缘有影响的所有部件并按照规定的工艺处理。2.2试品与周围接地体的距离
设备或部件(如套管、绝缘子等)试验时,其电场应尽可能和运行情况相似。试品与接地体或邻近物体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试品高压部分与接地部分间最小空气距离的1.5倍。
在湿试及污移试验或试品上的电压显然不受外部影响时,在保证对邻近构件不发生闪络的条件下,可取较小的距离。注:如试品和邻近物体的距离受到限制,允许在试品高压出线端装设特制的屏蔽或防晕装置以防止产生严重的放电,但此类装置不应影响试品内绝缘的电场2.3试品的模拟
在出厂试验时,允许在模型上或未完全装配好的设备上进行外绝缘试验,但其外绝缘的电场与完全装配好的设备的电场应没有显著差别。2.4 干试验。
试品应干燥、清洁。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户内试验的环境温度一般为10~40℃。
试品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后方可进行试验,保证此项要求的措施(如试品在试验环境中的放置时间等)在各设备标准中规定注:某些地区当试验条件受到限制时,允许试验环境温度的下限为5℃。3大气条件
3.1大气校正因数
外绝缘的破坏性放电电压与试验时的大气条件有关。通常,给定空气放电路径的闪络电压随着空气密度或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相对湿度约大于80%时,闪络电压会变得不规则(特别是当闪络发生在绝缘表面时)。利用校正因数可将测得的闪络电压值换算到参考大气条件下的电压值;反之,也可将参考大气条件下规定的试验电压值换算到试验条件下的数值。需要考虑两个校正因数:
a.空气密度校正因数Kd;
b.湿度校正因数Kh。
破坏性放电电压正比于Ka/Kh
耐受试验时加在外绝缘上的电压由规定的耐受电压乘上Kd/Kh来确定。同样,将实测的破坏性放电电压值除以Kd/Kh就校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电压值。在同时包括外绝缘和内绝缘的情况下,电压值是否需要校正,由有关设备标准规定。
在试验报告中一般应注明试验期间的实际大气条件,并须说明是否作了校正。
注:参考大气条件是为了比较试验结果而选取的一种特定大气条件。3.2标准大气条件
标准大气条件是:
温度to=20℃
压力bo=1.013×10'N /m2=1013mbar湿度 ho=11g/m3
注:1013mbar的压力相当于0℃时水银气压计上汞柱高度为760mm。若以mm计的汞柱高度为H,则以毫巴表示的压力:这里,略去了温度对汞柱高度影响的修正。3.3空气密度和湿度的校正因数
如果大气压力b用毫巴表示,温度t为摄氏温度,空气密度校正因数:湿度校正因数:
K=(K) w
因数K列于图1中,它是绝对湿度的函数,根据电压形式分别采用曲线a或b;指数m、n和w与电压的形式和极性以及闪络距离d有关,如表1和图2所示。由于缺少更确切的资料,假定m和n相等。图1湿度校正因数K与绝对湿度的关系曲线(其用法见表 1)图2空气密度校正用的指数m和n值以及湿度校正用的w值与放电距离(以m为单位)的关系曲线(其用法见表1)表1大气校正因数的应用
试验电
压形式
直流电
交流电
雷电冲
击电压
电极形状
球对球间隙
棒对棒间
悬式绝缘子
棒对板间
支柱绝缘子
球对球间隙
支柱绝缘
子,悬式绝缘子,
棒对棒间隙
棒对板间隙
球对球间隙
棒对板间隙
支柱绝缘
子,悬式绝缘子,
棒对棒间隙
空气密
度校正
指数m
见图2
曲线c
因数K
见图1
曲线b
见图1
曲线a
见图1
曲线b
湿度校正
指数w
见图2曲线
见图2曲线
a当 h>11g/m3
取w=0
操作冲
击电压
球对球间隙
支柱绝缘
子,悬式绝缘子,
棒对板间隙棒对
棒间隙
见图2
曲线a
见图1
曲线a
见图2曲线
对于不属于表1中所述类型的电极装置,不作湿度校正,只对空气密度进行校正,其指数取m=n=1。
湿试验和人工污秽试验不作湿度校正:这种试验的空气密度校正问题正在考虑中。
3.4湿度测量
湿度测量通常用通风式精密干湿球湿度计。绝对湿度是干、湿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函数,可由图3查出;同时也可查到相对湿度。测量时应在达到稳定的数值后仔细读数,以免在确定湿度时造成过大的误差。只要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其他确定湿度的方法亦可采用。图3空气湿度与干、湿球温度计读数的关系表2 在试品上的淋雨条件 
所有测量点的平均淋
垂直分
水平分
单独每次测量和每个分量的极限值收集到的雨水温度
收集的水校准到20℃的电阻率1(见图4)
mm/min
mm/min
mm/min
1.0~1.5
1.0~1.5
0.5~2.0
周围环境温度
100±15
注:1)对操作冲击,如果得不到规定的水电阻率,可使用较低的值,但在试验报告中须说明实际值。
4湿试验
本标准的规定旨在模拟自然雨对外部绝缘的影响,并用于所有类型的电压试验和各类设备的试验。
4.1淋雨条件的规定列于表2。
4.2表2中淋雨率的测量用一个量雨器,它具有两个隔开的开口均为100~750cm2的容器。其深度均不小于直径的1/2;一个开口测水平分量,一个开口测垂直分量。测定时间应不小于1min。量雨器在一足够大的范围内缓慢移动,以消除单个喷嘴喷射不均匀的影响。
另一个不精确的作法是只测量垂直分量,用目测来判断淋雨方向与水平面是否成45°角。
4.3湿试验时,试品的安放位置应与其工作条件一致;在试品上降下均匀的滴状雨,雨滴淋到的区域应超出试品的外形尺寸范围注:如试品有几种工作位置,则湿试验允许只在一种位置和一种淋雨方向下进行,此时试品在淋雨状态下的电气强度应是最低的。图4雨水电阻率的温度校正因数α与温度的关系p 20= p, a
式中:P20和β一一20℃和2℃的电阻率;α——温度校正因数。
4.4试品的高度超过1m时,应在接近试品的顶部、中部和底部测量淋雨量。试品的水平尺寸很大时,应采用类似的测量方法。4.5试品按上述规定条件至少预淋15min后再施加电压。预淋时间可以包括调整喷射所需要的时间。如果采用特殊的方法能保证有效均匀的淋雨,或者在较短时间间隔后重复进行试验时,预淋时间可以缩短。4.6湿试验的试验程序一般和本标准相应的干试验所作的规定相同。通常,对所有交流和直流湿耐压试验,如在重复试验中不再发生闪络,建议允许闪络一次。4.7只要能满足本标准表2规定的淋雨条件,任何形式的喷嘴均可采用。图5是实际应用中认为比较满意的一种喷嘴型式。附加说明:
图5喷嘴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提出本标准由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和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昌远、靖洪民、王济德、罗卓林、陆宠惠、张仁豫、王文端。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 试验程序 
HighVoltagetest techniques
Part2: Test procedures
3IEC60—2—73
GB311—64www.bzxz.net
GB311.383
1引言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kV及以上设备的下列试验:a.直流电压绝缘试验;
b.交流电压绝缘试验;
c.雷电冲击电压绝缘试验:
d.操作冲击电压绝缘试验:
e.上述电压联合的绝缘试验;
f.冲击电流试验
注:本标准不包括污秽试验,
1.2 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定试验电压和电流的产生及试验方法;规定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并提出试验是否合格的判据。1.3名词术语
本标准中冲击电压绝缘试验和冲击电流试验的有关名词术语的定义见GB2900.19一82《电工名词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2直流电压试验
2.1直流电压试验的有关定义
2.1.1脉动
脉动是指对电压算术平均值的周期性波动。脉动幅值是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的一半。脉动因数则是脉动幅值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值。2.1.2试验电压值
试验电压值是指算术平均值。
试验电压
对试验电压的要求
除在有关设备标准中另有规定外,试品上的电压应是脉动因数不大于3%的直流电压。要注意接入试品可能影响脉动因数。2.2.2试验电压的产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