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MR103】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基本信息
		    	标准号:
				
          		05MR103
		    	
				
								标准图集号:05MR103
		    	标准图集名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标准图集类别:城市道路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发布日期:1117555200
		    	实施日期:1117555200
								下载格式:pdf zip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图集简介
		    	
				
				2004年,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46号文,编制完成了05MR102《城市道路立体交叉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3《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深度图样》二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
    在承接上述国标图集编制任务之前,由于我国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图纸各地的图幅不统一,字体大小不统一,内容深度不统一,编排顺序不统一,给施工、管理、市场运作带来较大不便。本次对我国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绘图规范化提供出图样示例,对逐步提高我国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均具有实际意义。
    在承接上述国标图集编制任务之后,考虑到立交有不同型式,所以在国标图集中列出15种较常用且平面布置较对称的立交,并采用典型设计,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的要求,依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文,分别示出其图纸内容和表达深度。以三种不同型式的立交为例,对标准路段和非标准路段,如主线加宽段、主线与匝道合流、分流节点处,其加宽超高匝道与主线标高的衔接、桩号以及外侧边线的曲线渐变均需有具体数据,并且因施工放样需要,必需有立交的线位设计图,所有桩号、交点都用坐标定位,以保证桥梁结构施工的准确。
    纵断面方面比较重要的是由于立交在空间互相穿插,线条复杂,其净空和桥梁结构高度在空间上有否矛盾,对纵坡变化、交叉点桩号、标高均需在图上标明,以便校审时核对之用。
    因立交的车道增减变化,各路段不同,一个立交有许多不同的横断面,宜附在平面设计图中,使看图更为方便。
    由于立交的建立,打破了原有地面道路的交通组织,所以立交与地面的交通组织图宜表达在一张图中,以便于检查该区总体交通的合理性。				
		
				
		     
			
			
					
						 
						
						 
						
						 
					    	图集目录
		    	
				
					目录	1
编制说明	3
城市立交设计概述	4
城市立交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总体设计及线形设计)	
图纸目录	8
工程地理位置图	9
工程效果图	10
预测交通流量流向图	11
总体设计图	12
平面设计图(一)~(五)	13
汶水路高架道路纵断面设计图(一)~(三)	18
WS匝道纵断面设计图	21
WN匝道纵断面设计图	22
典型横断面设计图	23
规划横断面图	24
快速系统交通组织设计图(一)~(五)	25
辅道系统交通组织设计图(一)~(五)	30
立交附近路网交通组织图	35
城市立交初步设计图纸(总体设计及线形设计)	
图纸目录	36
工程地理位置图	37
工程效果图	38
预测交通流量流向图	39
总体设计图	40
平面线位设计图(一)~(三)	41
高架道路平面设计图(一)~(四)	44
地面道路平面设计图(一)~(四)	48
莘县路高架道路纵断面设计图(一)~(三)	52
莘县路地面道路纵断面设计图(一)~(三)	55
A匝道纵断面设计图	58
B匝道纵断面设计图	59
典型横断面设计图	60
立交附近路网交通组织图(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