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图集 >  结构 >  08SG311-2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08SG31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基本信息

标准号: 08SG311-2

标准图集号:08SG311-2

标准图集名称: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标准图集类别:结构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480003200

实施日期:1235836800

下载格式:pdf zip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代替标准号:-

出版信息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

图集简介

本图集包括地基基础和结构整体加固、建筑结构体系加固、构件延展等内容。 本图集是对已出版的06S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的补充,图集以典型工程形式,针对既有或新建的建筑、地震后经鉴定通过加固可继续使用的建筑,根据不同的加固对象,特别是地基基础部分,按不同适用条件给出了多种加固技术,及其典型工程的构造做法、节点详图。本图集的编制将对规范和方便加固工程设计、施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准图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
(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实行日期二OO八年九月一日
目录,
总说明.…
1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说明.
裂损基础补强注浆加固
条形基础肋梁加固.
柱基肋梁加固
条形基础加胶加固.
预制柱基础杯口加固
地基加固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说明
钢筋混凝土套加宽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套卸荷加宽独立柱基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说明
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建质[2008]125号
GJBT-1074
08SG311-2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设计负责人
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肋梁式铰接)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肋梁式刚接)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剖面详图.
条形基础改十字正交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改筏形基础(肋梁式铰接)条形基础改筏形基础剖面详图.
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加固说明.
锚杆静压桩工作原理及机架组装图机架节点及部件详图
预制桩段及锚杆构造详图
锚杆、压桩孔、桩与原结构的相对位置柱下条形基础加固布桩图
柱下条形基础加固节点详图
审核李东彬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星林达
万墨林
..1-11
..1-13
..1-14
..1-17
..1-21
..1-23
..1-25
图集号
08SG311-2
箱基、筏基加固.
大型独立柱基加固
止倾加固
挑梁法、抬梁法加固,
牛腿法加固..
树根桩法
树根桩法加固说明..
大型独立柱基加固...
大型烟基础加固..
石灰桩法
石灰桩法加固说明
烟窗倾斜加固。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说明.
墙下条形基础加固.
独立柱基加固
注浆加固法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注浆加固法说明..
墙下条形基础加固
独立柱基加固:
2建筑结构体系加固
建筑结构体系加固说明
框架结构增设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增设剪力墙加固平面布置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柱另植筋连接.127
..1-30
..1-34
...1-35
...1-36
..1-47
..1-48
...149
..1-52
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柱焊接连接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梁连接及新旧基础连接排架结构增设侧向支撑
单层工业厂房无吊车情况
单层工业厂房有吊车情况
支撑与柱的连接
新增水平压梁及与原基础的关系双片支撑时210新增水平压梁配筋图(双片支撑时)新增水平压梁配筋图(单片支撑时)支撑参数.
锚板及螺栓规格选用表
3构件延展与接长
构件延展与接长说明
柱子接长
箍扳连接
焊接连接、植筋锚固
剪力墙向上延伸
接墙配筋及连接构造
梁向外延伸
框架梁接长,主梁外接次梁
板展宽
板展宽
审核李东彬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211
..2-14
图集号
08SG311-2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建设部建质【2002】156号“关于印发《二OO二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编制。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民用建筑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17-98《民用建筑修工程施工规程》CJJ/T53-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总说明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GB50086-200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220:2007《建筑物移位约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CECS225:20073本图集主要内容
本图集主要内容为地基基础加固、建筑结构体系加固及构件延展与接长加固等,其加固原则均应符合标准图集06SG311-1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总则”的有关要求。4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既有的和新建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及构筑物的加固与修复,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2007年版)《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B10114-9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筑,多层与高层建筑,性质包括裂损结构可靠性不足的补强加固(含地震后经可靠性鉴定的适修结构)和完好结构功能改造加固。本图集系典型工程加固构造示意,所注尺寸仅为典型工程的做法,实际工程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并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总说明
审核李东彬专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 万墨林图集号
08SG311-2
5植筋最小有效锚固深度
5.1混凝土基材化学植筋最小有效锚固深度比hetmin/d宜满足表规定。表1混凝土植筋最小有效锚固深度比hef.min/d基材性状及强度等级
连接受力性质
受拉及受拉为主的复合
受力之结构构件连接及
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
受拉及受拉为主的复合
受力之非结构构件连接
受压、受剪及压剪复合
受力之构件连接
开裂混凝土
未裂混凝土
注:植筋系指HRB335级钢筋,对于非HRB335级,锚固深度应作相应增减;d为植筋直径,d<25mm。
5.2混凝土基材开裂否应根据垂直植筋方向(x向,y向)截面的应力状态判定,当下式成立时,截面不存在拉应力,可判定为未裂混凝土基材:否则,截面受拉,应判定为开裂混凝土基材。a+aR0
式中,一外荷载(包括植筋所受荷载)及预应力在基材结构垂直于植筋方向的截面中所产生的应力标准值,拉为正,压为负。O一由于温度、收缩及支座位移等因素在基材结构垂直于植筋方向的截面中所产生的拉应力标准值,若不进行精确计算,可近似取o,=3MPa。
6其他
6.1本图集除表2所列各种专用图例之外,其余均遵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及《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等有关规定绘制。6.2图中原有结构以蓝色线条示出。6.3图中钢筋符号の仅表示钢筋直径。6.4图集中的尺寸,除标明者外,均以mm为单位。7参编单位
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
武汉大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总说明
审核李东彬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图集号
08SG311-2
原有结构
轮廓线
未剖到
预应力钢筋
或钢绞线
不可见的
新旧结构线
带丝扣的钢筋端部
新旧钢筋的连接
连接筋の
细双点长画线,0.25b
表2本图集专用图例
中粗双点长画线,0.5b
粗双点长画线,1.0b
钢筋、螺栓及平面
图中的单线结构构件线,1.0b
构件、墙身及新增
钢筋轮廓线,0.5b
螺杆孔洞、原有
钢筋及管沟轮廓线,0.25b
新·旧0二
焊接组合·00
化学植筋
纤维复合
织物、片材
钢件与混凝土
构件组合剖面
多种钢件组合
注:b为基本线宽
轮廓0.5b,填充0.15b
轮廓0.5b,填充0.15b
总说明
审核李东彬专机校对陈瑜设讯万墨林万星林图集号
08SG311-2
1裂损基础补强注浆加固
当基础由于机械损伤、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非荷载原因引起开裂或损坏时,可采用注浆法(亦称灌浆法)对该基础进行补强加固。浆液材料:对于砖石砌体基础可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1~0.3MPa;对于混凝土基础可采用用于潮湿环境的改性环氧树脂注浆压力为0.4~0.6MPa。如果注浆困难,可适当加大压力。当浆液在10~15min内不再下沉时,则可停止注浆。注浆的有效直径约为0.6~1.2m。注浆施工应先预钻孔,然后插入注浆管。注浆管直径一般取d=25mm钻孔直径为D=d+(2~3)mm。钻孔与水平面倾角以30%~90°为宜。孔距可为0.5~1.0m,但独立基础钻孔,每边不应少于2个。宽大基础一般应布置多排钻孔,孔位、孔距、孔深及倾角等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以浆液能最有效地充满整个基础,尤其是裂损部位或存在缺陷部位的基础为准。条形基础应沿长向分段注浆施工,分段长度一般为1.5~2.0m基础加固说明
2基础承载力不足时的加固
因设计错误或功能改变致使荷载增大而导致基础结构承载力不足时,则应对基础进行加固。对于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因配筋量不足、截面偏小或混凝土强度偏低时,可于原基础顶面采用肋梁加固。肋梁厚150~200mm,根部高取0.8~0.9(l为条基底板悬挑长),条基肋梁间距2~3m,柱基一般采用正交肋梁。当板悬挑长度较小(l<1.5m)时,亦可采用局部加腋办法加固。对于筏板基础,可于板面增浇叠合层加固。对于装配式柱基因杯口(抗弯和劈裂)承载力不足,或因柱子插入深度不够无法对柱子形成有效嵌固时,可采用外包钢板、角钢或钢筋混凝土围套等方法进行加固。对于基础已出现裂损(包括隐形裂缝)时,应先进行注浆补强。当基础本身承载力不足而地基承载力足够时,一般只加固基础,尽量不要扰动地基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说明
审核李东彬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图集号
08SG311-2
有效注浆直径
600-1200
注浆管d=25
有效注浆直径600~1200
I段,注浆完成
1500~2000
5001000500~1000500~1000
原独立基础
注浆孔
D=d+(2~3)
0001~00
0000~000
注浆管d-25
独立基础注浆加固平面图
500~1000500~1000
Ⅱ段,注浆中
1500~2000
注浆孔D=d+(2~3)
Ⅲ段,预钻孔
1500~2000
条形基础注浆加固平面图
00010050000000001000
500~1000500~1000,500~1900
基墙或基柱
有效注浆边界线
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灰土垫层
裂损基础补强注浆加固
注浆管d=25
原基码
图集号
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 万星林审核李东彬
08SC311-2
00000000
100/1200
基础墙
原条形基础
原基础墙
肋梁竖筋
肋渠横筋
边梁箍筋
原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肋梁加固平面图
注:1.键槽(200~300)×200×250400~600,α≤30%2.边梁箍筋60200~300口,每隔一根植入基础3.助梁竖筋80200~300口,每隔一根植入基础4.肋梁横筋2g14@200~300,穿墙或植入原基墙2
边粱箍筋
1004200
原条形基础边界
边梁纵筋4012
100200元
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原条形基础
边梁纵筋
4412,通长
原条形基础
基墙属
原基墙
边梁纵筋4#12,通长
隐形裂缝,注浆
原基墙
肋梁机筋
肋梁竖筋
隐形裂缝,注浆
基墙属
条形基础肋梁加固
000000
1200,4100
图集号
乡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果林审核李东彬
08SG311-2
柱围套辅筋
助梁整筋
柱围套纵筋
肋梁机
柱混凝土围套
柱基肋梁加固平面图
注:1.键槽(200~300)×200×250400~600,α<30%2.边梁箍筋6200~300口,每隔一根植入基础二3.助竖筋8@200~300口,每厢一根植入基础二4.肋梁横筋2148200~300,两端错入固套和边梁。5.柱国套鐘筋08@200~300
6.柱围套织筋8014,植筋方式锚入基础。2
边梁蕴筋
边梁纵筋412
边染纵筋412
000-000
原柱基础
柱混凝土围套
桂国套缝筋
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隐形裂缝,注浆
柱基肋梁加固
边粱髓筋
柱围套纵筋
肋粱横筋
肋梁坚筋
原柱基础
图集号
专机胶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审核李东彬
边梁纵筋
08SG311-2
原板式条形基础
原承重墙摩
条形基础加腋加固平面图
注:1.键槽(200~300)×25@(400~600),α<3002料筋0120300~400口穿墙,且植入原基础。3.纵筋80200~300,通长
1≤1500
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原承重墙厚
原承重墙
隐形裂缝,注浆
1<1500
条形基础加腋加固
审核李东彬
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林
原条形基础
图集号
08SG311-2
原杯口基础
横拉结扁钢-60×4
口,与箍板焊接
原预制柱
纵拉结扁钢-60×4
,与箍板焊接
锚栓4d10
杯口外包箍板,厚一(4~5),纵横互焊,后灌环氧外包钢板
原杯口基础
外包混凝土套
888150口,其中四角及中部88植入原基础4012
原杯口壁
预制柱
纵拉结扁钢-60×4
,与箍板焊接
后浇混凝土,>C30
原杯口壁
原杯口基础
原预制柱
160150
4栋125
891500
外包混凝土套
注:1.柱嵌固深度ht=max(h,l,0.05H)000
原预制柱
外包混凝土套
为规范规定的插入深度,为柱受力筋在杯口中的锚固长度,日为预制柱吊装时的长度2.钢板表面应抹>25mm高强水泥砂浆保护层,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横拉结扁钢-60×4
口,与箍板焊接
杯口外包箍板,厚-(4~5),
纵横互焊,后灌环氧
链栓4d10
20120环形图粱
4附12口
8幢8、植入原基础
杯口基础
预制柱基础杯口加固
审核李东彬
专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图集号
08SG311-2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说明
1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
2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2.1当基础承受偏心荷载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荷载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2.2为提高加固效果,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小新加部分与原基础间的应力应变滞后。对于条形基础,可每隔1.5~2m间距设置卸荷短钢梁,用千斤顶将原基础所受荷载按一定比例转移至新增钢筋混凝土接边踏台梁;对于独立柱基,可通过钢管斜撑,用钢板楔将原基础所受部分荷载转移至新增钢筋混凝土环梁。2.3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凹凸深度5mm左右),并刷洗千净,涂一层混凝土界面结合剂,以增强新旧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2.4对加宽部分,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相同的垫层地基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进行夯实压密处理。
2.5当采用混凝土套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沿基础高度每隔900mm,用化学植筋方法设置锚固剪力短筋12@400~600。2.6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与原基础一般采用铰接,亦可采用刚接
2.7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进行施工。
3无筋条形基础加宽基础底面积构造做法,详见《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本图集略。
地基基础加固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说明
审核李东彬机校对陈瑜设计万墨林万墨林图集号
08SG311-2
小提示:此图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图集文档。

图集目录

08SG311-2: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目录
总说明
1 地基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说明 (1-1)
裂损基础补强注浆加固 (1-2)
条形基础肋梁加固 (1-3)
柱基肋梁加固 (1-4)
条形基础加腋加固 (1-5)
预制柱基础杯口加固 (1-6)
地基加固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说明 (1-7)
钢筋混凝土套加宽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1-8)
钢筋混凝土套卸荷加宽独立柱基 (1-9)
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说明 (1-10)
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肋梁式 铰接) (1-11)
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肋梁式 刚接) (1-12)
独立基础改条形基础剖面详图 (1-13)
条形基础改十字正交条形基础 (1-14)
条形基础改筏形基础(肋梁式 铰接) (1-15)
条形基础改筏形基础剖面详图 (1-16)
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加固说明 (1-17)
锚杆静压桩工作原理及机架组装图 (1-21)
机架节点及部件详图 (1-22)
预制桩段及锚杆构造详图 (1-23)
锚杆、压桩孔、桩与原结构的相对位置 (1-24)
柱下条形基础加固布桩图 (1-25)
柱下条形基础加固节点详图 (1-26)
箱基、筏基加固 (1-27)
大型独立柱基加固 (1-28)
止倾加固 (1-29)
挑梁法、抬梁法加固 (1-30)
牛腿法加固 (1-31)
树根桩法
树根桩法加固说明 (1-32)
大型独立柱基加固 (1-34)
大型烟囱基础加固 (1-35)
石灰桩法
石灰桩法加固说明 (1-36)
烟囱倾斜加固 (1-39)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说明 (1-40)
墙下条形基础加固 (1-47)
独立柱基加固 (1-48)
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说明 (1-49)
墙下条形基础加固 (1-52)
独立柱基加固 (1-53)
2 建筑结构体系加固
建筑结构体系加固说明 (2-1)
框架结构增设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增设剪力墙加固平面布置 (2-2)
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柱另植筋连接 (2-3)
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柱焊接连接 (2-4)
新增剪力墙与原框架梁连接及新旧基础连接 (2-5)
排架结构增设侧向支撑
单层工业厂房无吊车情况 (2-6)
单层工业厂房有吊车情况 (2-7)
支撑与柱的连接 (2-8)
新增水平压梁及与原基础的关系(双片支撑时) (2-10)
新增水平压梁配筋图(双片支撑时) (2-11)
新增水平压梁配筋图(单片支撑时) (2-12)
支撑参数 (2-13)
锚板及螺栓规格选用表 (2-14)
3 构件延展与接长
构件延展与接长说明 (3-1)
柱子接长
箍扳连接 (3-2)
焊接连接、植筋锚固 (3-3)
剪力墙向上延伸
接墙配筋及连接构造 (3-4)
梁向外延伸
框架梁接长,主梁外接次梁 (3-5)
板展宽
板展宽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