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图集 >  动力 >  06R115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
【06R115】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

基本信息

标准号: 06R115

标准图集号:06R115

标准图集名称: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

标准图集类别:动力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480003200

实施日期:1164902400

下载格式:pdf zip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代替标准号:-

出版信息

主编单位: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图集简介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的设计、安装及验收。包括设计选用说明、机房设计实例、系统原理及电气控制、设备选用与安装、施工调试及验收和相关技术六个部分。图集中提供了冷热源机房用水量、用电量、设备明细表及相关数据,给出了土壤源(竖向地埋管)、地表水(江河水、工业废水或中水、海水)和地下水(打井)等多种地源热泵机房工程实例,并按不同工艺的系统形式,不同参数以及不同规模站房的建筑形式进行编制,内容丰富,方案多样化,可供从事空调系统冷热源运行管理及其他有关专业人员参考选用。

标准图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
主编单位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一日目录·
编制说明·
设计选用说明
图例·
工程实例选用索引表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源侧开式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源侧间接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地源侧闭式热泵系统原理图
高温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热回收式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土壤蓄冷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热水梯级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建质【2006】281号
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GJBT-967
图集号
06R115
主编单位负责人mlaml王色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赵睦率
技术审定人女多珠左
设计负责人起略字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空气源热泵耦合式系统原理图
工程实例
地埋管办公楼工程实例简介
地埋管办公楼冷热源机房系统图地埋管办公楼冷热源机房平面图地埋管办公楼室外换热系统平面图地埋管办公楼室外地埋管路连接图地埋管别墅工程实例简介
地埋管别墅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地埋管别墅首层空调系统平面图地埋管别墅二层空调系统平面图多井宾馆工程实例简介,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审核左贤龄九校对赵晓宇起晓辛设计王淑敏级21
图集号
06R115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管道布置图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剖面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生活热水系统图-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生活热水管道平面图多井住宅小区工程实例简介··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系统图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管道布置图·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剖面图·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实例简介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系统图·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平面图·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管道图中水,污水工程实例简介
中水、污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系统图·中水、污水工程冷热源机房平面图·中水、污水工程集水井构造
机房电气与控制
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电气原理图: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控制内容表:机房设备选用
机房设备选用说明·
SGHP(A)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SGHP(A)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SGHP(M)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SGHP(M)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SGHP(L)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SCHP(L)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SCHP(MF)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SGHP(MF)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旋流除砂器管路连接大样图
相关技术
井水室外管线示意图
地埋管的管沟做法
抽水井室示意图:
回灌井室示意图·
抽灌两用井室示意图
施工、调试和验收·
几种典型土壤、岩石及回填料的热物性地埋管外径及壁厚·
常用添加防冻剂热介质性能(乙二醇)国内部分工程概况·
申核左贤龄化校对赵晓宇起晓宇设计王淑敏已通级·55
图集号
06R115
1.编制目的
编制说明
3.3本图集提供的冷热源机房设计实例的地源种类包括地埋管,地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因此设计节能的空调冷热源系统符合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的总自标,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少量的电量从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中提取低品位热能的设备,正确地设计、应用,可以达到运行工况稳定且运行效率较高的效果。地源热泵冷热源系统可利用浅层地热能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为提高冷热源机房的设计水平,按建设部建质函【2006]71号文《2006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要求,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的设计与安装。可供从事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其他有关的专业人员与策划人员使用。3.编制内容及特点
3.1本图集内容包括:设计选用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工程实例、机房电气与控制,机房设备选用、相关技术,施工调试和验收以及附录等八个部分。
3.2本图集提供的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根据地源侧有无换热器分为闭式和开式系统,根据用户侧在供空调冷/热水的同时是否提供生活热水分为组合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并水,湖水,地热尾水和中水。为方便设计选用者使用,查询,根据系统特点和使用范围编制了“工程实例选用索引表”3.4设计实例表示了冷热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对于冷热源机房内有关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及建筑,结构专业的其他设计施工要求,使用者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由相关专业选行补充完善。4.编制依据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2003《蒸气压缩循环玲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2001编制说明
审核左贤龄端校对王淑敏试设计赵晓字趣晓字图集号
06R115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2-2001
《复合热源热泵型螺杆式冷水机组》JB/T7227-94《管壳式换热器》GB151-99
《板式换热器》GB16409-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一87《理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来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压缩机、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一89《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GB/T13663.2-2005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9473.1-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9473.2-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9473.3-2004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5.选用注意事项
本图集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设计示例都是根据一定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设计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参考使用中应注意下列事项5.1本图集仅列举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使用本图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地源侧的条件和用户侧的需求,对系统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擎与修改。
5.2选择设计实例中的水处理系统应根据使用地区水源的水质特点,用户侧的供水参数以及用户末端设备对水质的要求等进行合理的修改增补,5.3使用时必须使各种条件满足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说明
审核左贤龄校对王淑教设计赵晓宇成晓车图集号
06R115
设计选用说明
1.由工程勘察确定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由具有勘察设计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浅层地热能资源勘察包括地理管换热系统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期察及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期察内容应按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一2005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评估采用地埋管,地下水或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及经济性2.水源的选用
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利用的低温热源有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选择水源放满足的要求:水量充足,水温适度,水质造宜,供水稳定,具体工程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水源。当有不同水源可供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2.1自然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源中的热能为可再生能源、有条件场合应积极采用。但地表水(包括河流,潮泊和海洋)的分布受自然条件限制,且含固体颗粒物和有机物较多、含砂量和混浊度较高,其中海水还有一定腐蚀性,须经必要处理方可利用,地表水的应用及其具体形式的确定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现行规范,规定与规划要求,此外,还应作必要的环境分析评估,需考患取水设施,回流设施,水处理措施和经换热后对水体温度的影响等因素。地下水分布广泛,水温随气候变化较小,注意地下水的抽取应符合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并经水务主管部门批准,且必须采取可靠回灌措施,确保置换冷量或热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或污染,2.2再生水源是指人工利用后排放且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废水,油田废水和热电厂冷却水等水源,按所处地理位置分类也属地表水范宜优先选用,可减少初投姿,节约水资源。利用污水作为热源时,引入热泵机组或中间换热器的污水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一2005要求,特殊情况应作污水应用的环境安全与卫生防疫安全评估,并应取得地市级政府环保与卫生防疫部门的批准3.系统形式的选用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适用的系统形式,充分考惠到地源侧增加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并注意地源侧增加水泵的能耗对冷热源系统综合能效的影响。
3.1地源侧水系统
3.1.1系统形式
1)地源侧水直接进入地源热泵机组,称为开式直接利用系统,应用形式参见本图集P14“地源侧开式热泵系统原理图”,由于不设换热器和定压装置,减少了设备,机房管道也较为简单,该方式只适用于水温合适、水量充足和水质经处理后满足热泵机组要求的地下水和地表水。2)地源侧水通过中间换热器换热后返回,由换热介质进入地源热泵机组,称为间接利用系统,应用形式参见本图集P15“地源侧间接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热泵机组蒸发/冷孕疑器健水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需要设置水泵并单独定设计选用说明
图集号
审核赵庆珠校对周乐群阅路设计赵晓宇走晓车页
06RI15
压,该方式地源侧水与冷热源机房系统隔开,可以调节进入热泵机组的水温和水量。适用于水质不满足进入热泵机组要求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如有较强蚀性的海水,污水,不允许进行化学处理且必须回灌的地下水等,需要注意水温变化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
地源侧水系统由换热器隔开分为两个环路,进入热泵机组的水环路为阅式,面地源水环路仍为开式。对于腐蚀性水源,应对地源水环路的管道及部件采取防腐措施。
3)地源侧没有水的强制循环,将封闭换热器浸入地源中,由换热介质进入地源热泵机组,称为闭式系统,应用形式参见本图集P16“地源侧闭式热泵系统原理图”,该方式管路布置比较简单,封闭换热器大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适用于岩土体(印地埋管换热系统)和水质不满足进入热泵机组要求的地表水,如有较强腐蚀性的海水,污水等,本系统形式因为应用封闭换热器可不受现场水资源状况的影响。其中:地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取热量差别很大,宜根据现场试验法取得岩土体的热物性参数:浸于地表水体中的换热器特性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形状规格等参数也需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3.1.2水质
可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水质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见下表)。有害物
充许值
有害物
充许值
含砂量
<1/200000
<100mg/L
<200mg/L
<200mg/L
矿化度
当水源的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过滤,沉淀,灭藻,阻垢除垢和防腐等措施经过水处理后仍达不到规定时,应在地源水与热泵机组之间加设中间换热器:若水源不允许直接或间接利用,可考虑设置封闭换热器3.1.3水温
热泵机组正常工作的冷热源温度范围应特合《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2003的规定(见下表):机组型式
地下水式机组
地下环路式机组
制冷工况进入冷凝器的水温制热工况进入蒸发器的水温10~25℃
10~40℃
10~25℃
-5~25℃
如水源水温度不能满足热泵机组使用要求时,可设置中间换热器或采用三通阅,混水器和混水池等方式进行调节,以满足机组要求。3.1.4水量
1)夏季地源侧需水量的确定:
Gs=0.86(QL+NL/4ts
式中:Gs夏季地源侧需水量,m/hQL系统最大需冷量,kW;
NL—热泵机组制冷工况电功率,kW;0.86-单位换算系数
Ats—地源侧水进出热泵机组的温差,C:一般为5~11℃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2)冬季地源侧需水量的确定:
Gw=0.86(Qr-Nr)/Ats
设计选用说明
图集号
申核赵庆珠庆珠校对周乐群贴设计赵晓宇志晓字06R115
式中:Gw-冬季地源侧需水量,m/h;Qr一一系统最大需热量,kW:
Nr热泵机组制热工况电功率,kW;0.86单位换算系数:
4ts地源侧水进出热泵机组的温差,℃;—般为5~11℃,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地源侧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3.1.5传热介质
对于设置中间换热器和封闭换热器的系统,传热介质以水为首选:如果运行工况有结冻可能,传热介质应添加防冻剂。可选用的防冻剂有:氯化钙、氧化钠乙烯基乙二醇、丙烯基乙二醇、甲醇、异丙醇、乙醛、醋酸钾和碳酸钾等。防冻剂的添加浓度根据传热介质的冰点比设计最低使用水温低3~5℃确定,注意传热介质物性对设备传热性能和管路摩擦阻力的影响,设备选型和管路设计中需进行相应修正,且系统中金属部件应与防东剂兼容,3.2用户侧水系统
3.2.1暖通空调的冷热水系统为闭式,其设计应特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一2003的规定:地源热泵系统只为暖通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源,参见本图集P14~P16原理图,
3.2.2地源热泵系统在具备为暖通空调供热,供冷功能的同时,还可提供(或预热)生活热水,称为组合式系统,其中生活热水部分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的规定,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生活热水时,应采用换热设备间接供给:热泵机组可采用高温型专门提供生活热水,参见本图集P17“高温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同时存在空调冷/热负荷与生活热水供热负荷时,应优先选用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热泵机组,参见本图集P18“热回收式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3.3负荷冷热平街间题
3.3.1地源热象系统害要在复季向地源仅排放热量、冬季吸取地源侧的热量,为保持长期可靠的运行效果,必须进行一个玲热周期的热量平衡校核计算,最小计算周期不得少于一年,在此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的总释热量和总吸热量宜相平衡。
最大释热量=E[冷负荷(1+1/EER)]+E输送过程得热量+Z水泵释放热量最大吸热量=习热负有×(1-1/COP)I+以价送过程先热量-Z水泵释放热量3.3.2如系统的最大释热量和最大吸热量相差不大,对于地埋管换热系统应分别按供冷与供热工况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长度计算,并取其较大者确定地理管换热器的长度:对于地表水换热系统应限制地表水体的温度波动范围在:周平均最大温升不超过1℃,周平均最大温降不超过2℃。3.3.3如系统的最大释热量和量大吸热量相差较大,宜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增设辅助热源(如太阳能加热器,锅炉等)或冷却塔等辅助散热的措施来解决。也可以通过热象机组的间款运行来调节:或采用热回收机组,以降低供冷季节的释热量,增大供爱季节的吸热量。
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夏季释热量大于冬季吸热量,可以采用土接冷提高供冷量和冷却塔辅助散热来弥补夏季地埋管换热器长度不足的情况,参见本图集P19“土填蓄冷热泵系统原理图”。3.4其他应用
3.4.1对于有地热资源的地区,为充分提高地热的利用薇率,可以采用热泵系统对地热尾水进行能量回收,同时可以降低尾水温度,使尾水排放特合环保要求(不得高于30℃),参见本图集P20地热水梯级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设计选用说明
图集号
审核赵庆珠庆珠校对周乐群公红形设讯赵晓宇走睦室页
06R115
3.4.2对于无条件利用水源和岩土体热能的地区,可以采用水源热泵与风冷热泵机组联合使用。水源热泵机组在夏季利用冷却塔散热,冬季进一步将风冷热泵的低温热水升温,参见本图集P21“空气源热泵耦合式系统原理图”,4.主要设备的选用
4.1热泵机组
4.1.1热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根据总供冷负荷和总供热负荷的较大值选取,不另作附加。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供冷负荷和供热负荷根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计算,生活热水负荷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规定计算,机组的实际供冷量和供热量应根据地源侧和用户侧供,回水温度进行修正4.1.2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类型,宜根据制冷量范围经过性能价格比进行选择,当单机容量Q1758kW时,宜选用高心式:Q=1054~1758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高心式:Q=700~1054kW时,宜选用爆杆式:Q=116~700kW时宜选用往复式或螺杆式:Q≤116kW时,宜选用往复式,渴旋式。机组之间应考虑互为备用和轮换使用的可能性。4.1.3热泵机组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气调节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一般不宜少于2台。小型工程选用一台机组时应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机组之间应考患互为备用和轮换使用的可能性,同一站房内,可以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机组搭配的组合式方案以节约能耗:并联运行的机组中至少应选择一台自动化程度较高,调节性能较好,保证部分负荷下能高效运行的机组:但机组种类不宜超过2种。4.1.4热泵机组的制冷剂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制冷剂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中国禁用时间表的规定,例如R22和R123,我国到2040年完全禁用。1)用户侧只为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水时,应优先选用以R22为制冷剂的普通型机组,可以提供7/12℃的空调冷水和40/45℃的空调热水。供热水温度降低会提高热泵机组的制热量和能效比,但需要对空调末端设备供热能力进行详细校核:在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确定设备容量和供热参数,2)用户侧还需要提供生活热水的组合式系统,可选用以R134g为制冷剂的中高温型机组(供水温度可达60~65℃),或带有冷凝热回收器的热泵机组但设备投资有所增加。用户侧的空调水与生活热水管路应分开设置,热泵机组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冬夏工况空调与生活热水的不同负荷特性3)对于有工业热和地热水热源的改造工程,需要为末端散热器提供70~90℃的高温热水,可选用特殊工质的高温热泵机组,但不能提供空调冷水,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慎重选用,
4.1.5热泵机组的性能指标应特合相应冷水机组标准规范的要求,应选用性能可靠。能效高的产品。
4.2水处理装置
若水源便水质不满足本图集3.1.2的规定时,可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水质处理,使其特合机组要求。常用的水处理装置如下:4.2.1除砂器与沉淀池,当水源中含砂量不满足要求时选用,主要用于去除较大直径的题粒:旋流除砂器可在水系统中加装,体积小,安装方法简单,但运行中有阻力需耗一定能量。若工程场地允许,也可修建沉淀池:沉淀池费用低,节能,但占地面积大,可根据实际处理精度串联使用。4.2.2净水过滤器,当水源混浊度较大时,为避免管道堵塞需要安装,可根据过滤精度选择过滤网的目数,主要用于去除较小直径的颗粒,也可与除砂器串联使用以提高实际处理精度。
4.2.3电子水处理仪。当水源水质硬度大或运行过程中冷凝器的循环水温高(常在50C以上)时,为防止管路结垢,需要安装。同时也可辅助处理藻类或细菌,设计选用说明
图集号
审核赵庆珠故久珠校对周乐群设计赵晓宇起感车页
06R115
4.2.4除铁设备。对于同时供应生活热水的组合式系统,为防止溶于水中的铁在卫生洁具表面形成黄褐色污渍,对于铁含量超标的水源需选用除铁专用药物或设备:
4.2.5安装换热器,当水源水不充许直接利用或水质有较强属蚀性(指标CI-超标)时,如海水,污水等,宜采用加装换热器中间换热的方式,把水源水与机组隔高开。
4.3中间换热器
4.3.1水质要求应符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的规定:
1)选用板式,翅片管式换热设备的水中悬浮物不宜大于10mg/L,其他换热设备不宜大于20mg/L
2)当水源水C/-含量低于300mg/L时,可采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当水源水C/含量为300~1000mg/L时,应采用碳钢壳管式换热器。3)当水源水总矿化度为3~5g/L时,可安装不锈钢换热器:当水源水矿化度大于5g/L时,应安装钛合金换热器。4.3.2水温:
1)用于调节水温的换热器,根据冬季/夏季可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水温要求选择换热器两侧温度,
2)其他用途的换热器应注意控制换热器两侧的换热温差,以使热泵机组尽量运行在高效率工况。
4.3.3污垢热阻:
1)开式系统的污垢热阻值宜为1.72X10~3.44×10*mz.K/W。2)阅式系统的污培热阻值宜为0.86X10*m2-K/W4.4辅助加热/散热设备
辅助设备的选用需要综合考患以下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4.4.1系统的最大释热量和最大吸热量的偏差:4.4.2系统供冷工况与供热工况运行时间及偏差:4.4.3地源水侧温度对设备出力的影响:如冬季小于10C或夏季高于40℃,或者该水源温度下设备出力不足,
5.相关技术
室外并水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参见本图集P65~66。5.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5.1.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的规定。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一殿为管井型式,5.1.2热源井的设计单位应具有水文地质勘察资质,热源井的设计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的规定。5.1.3地下水供水管和回潼管均不得与市政管网相连,5.1.4抽水井和回灌井宜能相互转换。抽水管与回灌管上均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蓝测口。
5.1.5抽水井的总供水量应能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供冷量/供热量的要求,并有10%~20%的备用,
5.1.6回灌井数量的确定应能满足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地下同层。5.1.7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水井,根据功能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抽水井,回灌井抽灌两用井(内有两根水管,分别接拍水和回灌管,但不同时使用)、单井回灌(同时抽取和回灌,本图集不作介绍):前三种井的井室示意图参见本图集P68~705.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5.2.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的规定。
设计选用说明
图集号
审核 赵庆珠来校对周乐群用科设计赵晓宇走晓牢页06R115
5.2.2取水口应位于回水口的上游并尽可能远高,应避免取水与回水短路5.2.3取水口应设置污物初步过滤装置和杀菌、防生物附着装置,并方便清洗。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应采取阻止冰素堵塞的措施。5.2.4取水口的流速一般宜采用以下数据(格概的阻塞面积应按25%考虑):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有冰案时为0.2~0.6m/s;无冰案时为0.4~1.0m/s;
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有冰素时为0.1~0.3m/s;无冰案时为0.2~0.6m/s.
5.2.5海水取水口的位置应考虑退潮、船只的航行等影响因素,取水口应固定在:距高海底2.5m以上,以防止吸入海底杂物:与海平面距离24m,以防止过往船只碰撞。
5.3封闭换热器
5.3.1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作为换热器,固定于岩土体或地表水中,5.3.2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应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竖直地理管换热器的设计可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一2005附录B给出的方法进行计算。5.3.3为确保地理管换热器及时排气和强化换热,管内流体应保持紊流状态,单U形管内的流速不宜小于0.6m/s,双U形管内的流速不宜小于0.4m/s,水平环路集管应款设不小于0.002的坡度。5.3.4封闭地表水换热器的换热特性与规格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一般南方地区换热器夏季设计进水温度可取31~36C,北方地区可取18~20℃:南方地区换热器冬季设计进水温度可取4~8℃,北方地区可取0~36.节水措施
在满足热泵设备要求水温、水质和最小水量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下列措施减小地源侧水用量:
6.1尽量加大水源侧水温差:
6.2在系统中安装混水设备,可以采用容积式混水馨或射流式混水器。前者占地大但费用低,后者占地小但费用高,6.3地源侧水泵加设变频调速器,可以进一步减小水量和耗电量。7.运行控制
7.1监测参数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用以下内容:7.1.1地源侧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和流量,以及并水位的变化:7.1.2用户侧:暖通空调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供回水干管压差:生活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供水最远端压力;7.1.3载冷剂侧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浓度7.1.4热泵机组的进出水温度、压力及流量(或水流状态)7.1.5水泵的流量(或水流状态),进出口压力:7.1.6过滤器前后压差:
7.1.7换热器两侧的温度,压力和流量:7.1.8热泵机组,水泵,阀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故障报警:7.1.9补水水位或压力,以及高低位报警;7.1.10室外空气的温度,湿度,7.2控制内容应考虑以下因素:
7.2.1主要设备如热泵机组和水泵等的联动,联锁和保护功能:7.2.2冬季,夏季及过渡季的运行模式的切换:7.2.3地源侧水泵宜变流量运行,用户侧根据需要可选用变流量系统,热泵机组宜为定流量运行,可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运行台数,以本图集P19“热回收式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为例,冷热源机房的电气原理图和控制内容表参见本图集P53~54。图集号
设计选用说明
审核赵庆珠马杂校对周乐群圆在设计赵晓宇胶车页
06R115
用户侧空调供水管
用户侧空调回水管
水源侧供水管
水源侧回水管
冷却侧供水管
冷却侧回水管
生活热水供水管
生活热水回水管
游泳池热水供水管
游泳池热水回水管
自来水管
软化水管
补水管
膨胀管
循环管
排水管
管道坡度及坡向
压差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
电动开关阀
安全阀
止回阀
截止阀
浮球阀
自动放气阀
防污隔断阀
图集号
审核赵庆珠来 校对赵晓宇走晓字 设计沈斯博页
06R115
压力表
温度计
Y型过滤器
流量限制器
管端封头
软接头
流量计
热量计
水流开关
落发器
水流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差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液位计
旋流除砂器
换热器
热泵机组
审核 赵庆珠双蛛校对越晓宇晓字设计沈斯博图集号
06R115
小提示:此图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图集文档。

图集目录

06R115: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
目录
编制说明
设计选用说明
图例
工程实例选用索引表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源侧开式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源侧间接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源侧闭式热泵系统原理图
高温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
热回收式热泵组合式系统原理图
土壤蓄冷热泵系统原理图
地热水梯级利用热泵系统原理图
空气源热泵耦合式系统原理图
工程实例
地埋管办公楼工程实例简介
地埋管办公楼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地埋管办公楼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地埋管办公楼室外换热系统平面图
地埋管办公楼室外地埋管路连接图
地埋管别墅工程实例简介
地埋管别墅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地埋管别墅首层空调系统平面图
地埋管别墅二层空调系统平面图
多井宾馆工程实例简介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管道布置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剖面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生活热水系统图
多井宾馆冷热源机房生活热水管道平面图
多井住宅小区工程实例简介
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管道布置图
多井住宅小区冷热源机房剖面图
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实例简介
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夏季湖水、冬季地热尾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管道图
中水、污水工程实例简介
中水、污水工程冷热源机房系统图
中水、污水工程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中水、污水工程集水井构造
机房电气与控制
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电气原理图
水源热泵组合式系统控制内容表
机房设备选用
机房设备选用说明
SGHP(A)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SGHP(A)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
SGHP(M)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SGHP(M)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
SGHP(L)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SGHP(L)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
SGHP(MF)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SGHP(MF)型机组制冷制热变工况运行参数
旋流除砂器管路连接大样图
相关技术
井水室外管线示意图
地埋管的管沟做法
抽水井室示意图
回灌井室示意图
抽灌两用井室示意图
施工、调试和验收
附录
几种典型土壤、岩石及回填料的热物性
地埋管外径及壁厚
常用添加防冻剂热介质性能(乙二醇)
国内部分工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