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图集 >  弱电 >  03X102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03X102】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基本信息

标准号: 03X102

标准图集号:03X102

标准图集名称: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标准图集类别:弱电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480003200

实施日期:1070208000

下载格式:pdf zip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代替标准号:-

出版信息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弱电专业专家委员会

图集简介

系统的组成方式、线路敷设、机房设备等

标准图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批准部门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弱电专业专家委员会2003 年 12月 1日
编制说明
系统设计说明()~(七)
图形和文字符号
中国移动通信频率配置(一)、(二)系统技术要求
系统设备技术参数(一)、(二)移动通信覆盖三种主流直放站应用情况比较移动通信网络基本框架组成
典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同频无线传输直放站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21
建质[2003|211号
GJBT-677
03X102
主编单位负责人三净色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曾n花
技术审定人曾私经风页
设计负责人
光纤传输直放站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光纤传输方式(—)~(三)
微蜂窝有线接入电传室内直放站(千放)覆盖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一)、(二)信号无线接入移频直放站结构框图信号有线接入移频直放站结构框图页
无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30有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31光电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肉覆盖组网方式(一),(二)
无线接入无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目录
32、33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须风问校对朱立形味呈州设计段震囊夜究案页
03X102
盖组网方式
无线接入光电混合(光纤一一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蜂窝直放站光纤传输室内覆盖系统组网方式蜂窝接入光纤传输室内覆盖系统组网方式泄漏电缆覆盖系统
多信道,多系统综合接入原理框图地铁全线移动通信多信号接入及信号覆盖系统电梯井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BP机地下室信号覆盖直放倍增系统组网方式覆盖区域场强预测、分析、计算直放站无线集中监控系统
室内分布有线集中监控系统
移动通信及其他通信OSI分层结构以及网络接口蜂窝系统联网中的OSI模型及接
某智能大厦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三)48~50某智能大厦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标准层平面图51
高层住宅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三)52~54
高层住宅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夏盖标准层平面图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图55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框图(一)557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框图(二)558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置系统框图(三)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平面图大型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专覆盖系统示例大型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频率配置及电平值示例
吸顶式天线安装
相关技术资料
信号合路器技术参数
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技术参数()、(二)室内吸顶式天线技术参数
室内板状室外天线技术参数
65、66
500皱纹铜管同轴电缆性能及技术参数(—)~(三)69~71500泄漏同轴电缆性能及技术参数目录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缅风质校对朱立形宝试设计段震囊险常率。页03X102
1设计依据
由于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发展迅速,技术先进,且涉及电信、建筑1.1建设部建质2002156号文:关于印发《2002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1.2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国无管199419号文《关于公众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的通知》。1.3YD5104-2003《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穆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1.4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5YD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1.6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筑物室内移动通信手机、BP机盲区和移动通信现有服务的边界地区(边缘地区)的信号覆盖系统工程。
3编制说明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用户数量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复杂的建筑结构使大型建筑物内(尤其是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形成信号盲区,为此需解决信号覆盖问题,以保证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等行业的设计、施工与产品制造多个部门。限于水平,在本图集介绍的内容中,可能存在不够确切的地方,请使用者审核、指正。图集的内容:
3.1常用直放站系统
包括有线、无线、光纤直放站系统。3.2室内分布系统
包括全射频处理系统(无源分布方式)、全同轴电缆分布系统(电分布方式)、光纤分布系统(光分布方式),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分布系统(光电混合分布方式)、泄漏电缆覆盖方式3.3工程实例
3.4相关技术资料
编制说明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题贞校对朱立形主心设计段震赛设,03X102bZxz.net
1设计原则
1.1保证系统能达到优良的覆盖效果,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系统性价比。
信号传输损耗,文便于工程安装,同轴电缆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能量估算根据国家环保局的要求,每个天线入口电平控制在15dBm左右为宜。在实际工程中,1.2综合考患天线的数量、位置、输出功率及覆盖的范围。保控制在10dBrm左右为宜。证信号的均匀分布。
1.3综合考虑建筑物楼层的结构、功能、建筑装修及吊顶设置,合理布置馈线系统
2蜂窝室内信号分布系统设计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就是蜂窝基站加上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包括有源和无源分布)两个部分,常大型工程同时包括有源和无源分布两个部分,而小型工程收为无源分布部分。2.1.2有源型室内延伸信号分布系统若面积大于15000m2的建筑物无源型覆盖系统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增加放大器,以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即设置有源型室内延伸信号分布系统。
有源器件主要有十线放大器,延伸放大器和有源天线等。干线放大器增益在30~40dB,有源天线增益一般为5~10dB。它们与同轴电缆、耦合器、功分器组成有源型同轴电缆室内信号分布覆盖根据用户不同需要,结合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覆盖方式系统如采用同轴电缆方式,光纤方式或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方式2.1同轴电缆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2.1.1、无源型室内信号分布系统2.2光纤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同轴电缆布线困难、线路损耗大,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信号。使用光缆传输损耗小,布线方便,光分路容易,也便于扩展,被厂无源型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是伺轴电缆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一种,泛应用于大型或分散型室内环境的干线分布。选取不同耦合度的耦合器、功分器,经由同轴电缆将信号送达建筑物内的各个区域,再经过天线系统的分布,使信号得到均勾的覆盖。这种覆盖方式适合于15000m2以内的建筑物。2.3.混合式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混合式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由光纤和同轴电缆,结合有源及无源器件组成,用于大型建筑物内的覆盖系统。系统配置灵活,系统可同轴电缆通常采用如1/2英寸阻燃馈线,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链路可自动调整
系统设计说明()
图集号
审核须风须风校对张宣上设计段震寰发究室页
03X102
3蜂窝直放站的设计
3.1直放站的基本组成
直放站最少要有两副天线,即源天线和转发天线,3.6.1地下车库等大型民用建筑可以采用普通基站使用的高蜂窝直放站邸直放站(文名射频信号增强器、中继站,转发器)增益定向天线作为转发天线。由一对天线、两个线性宽带射频放大器和两个具有适当带通滤波特性的双工器组成。
3.2直放站的功能
3.2.1直放站通过上下行链路的信号来提高链路余量,用于网络中需要扩大覆盖范围而不需增加容量的场所,3.2.2直放站通常用于填补蜂窝小区的空白区,如无线电信号3.6.2在隧道中通常选用Yagi天线或螺旋状天线。3.6.3在室内环境下通常使用室内全向吸预天线或构筑转发天线网络来完成覆盖室内各个相互隔离的部分。4室内覆盖系统话务量分析、信道估算、电平计算分析示例4.1活务量分析、信道估算(示例)4.1.1人流量估算:假设某智能大厦共有十九层,每层有50人:裙楼共有五层,每层有80人:地下一层,有150人:地下二,被山丘等自然物遮挡的场所,无线电波不能穿透的建筑物室内等。3.3直放站的类型
根据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射频直放站,有线(电)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无线射频直放站又分为带宽和选频直放站3.4直放站的级联
当一个直放站无法完全对某一个区域进行覆盖时,可来用级联方式即后级直放站接收并放大前级直放站的向前输出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延伸覆盖,级联段不超过2个。3.5直放站最大增益选择
三层各有30人:则大厦内总的人流量约为:P50×19+80×5+150+30x2=1560人.
4.1.2用户量估算:假设楼内人员GSM手机普及率为90%,其中70%为中国移动用户,30%为中国联通用户。则楼内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为:1560×90%×70%=983人:中国联通的用户数为:1560x90%x30%=421人.
4.1.3信道数估算:假设用户很忙时每线话务量为0.015Erl,,呼损率为20%,从ErlangB表(爱尔兰B负载时阻塞率表)中可以直放站的最大实际增益主要取决于源天线和转发天线的隔离程度。得知:四载波可支持用户数为20.04/0.015=1336人:二载波可3.6直放站天线选择
支持用户数为8.20/0.015一546人·所以本大厦内四载波基站即系统设计说明(二)
申核领风贞须风点校对张宜设计段震寰设家图集号
03X102
能满足中国移动GSM用户的需求:二载波基站可满足中国联通GSM-B3dBm,以满足CDMA系统室内信号边缘场强大于-85dBm用户的需求。
4.2GSM,DCS信号室内覆盖电平及室外泄漏电平计算分析示例
4.2.1室内覆盖电平
1)设定中国移动公司GSM900MHz信号场强在距天线30米处为-72.9dBm:DCS1800MHz信号场强在距天线30m米处大于-77.9dBm。
2)设定中国联通公司GSM900MHz信号场强在距天线30米处大于-80dBm。
4.2.2信号外泄分析:若大厦位于繁华地段,外泄信号过强会引起室外手机用户在通话时切换掉线。所以需确保室内信号的外泄在楼外周围20m处低于一90dBm。为了满足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边缘最低场强和控制室内信号外泄两方面的要求。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1)多天线,低功率。
2)合理选择天线位置,充分利用建筑体本身遮挡3)来用室内定向吸顶天线等,
4.2.3CDMA信号室内覆盖电平及室外泄漏电平分析示例1)室内覆盖电平:大厦内CDMA信号覆盖边缘场强大于的要求。
2)信号外泄分析:大厦内GSM信号在室外20m处的泄漏控制在小于-9OdBm,由于CDMA与GSM频段相近,馈线传输损耗与空间自由损耗相近,当CDMA与GSM信源输出功率相等时,CDMA信号在室外10m处的场强约87dBm。因此,每个天线口CDMA信号应比GSM信号低3dB,即可保证CDMA信号在室外10m处的场强就可低于-90dBm。
5与其他系统共存的干扰分析
5.1杂散、互调的指标
5.1.1杂散(也称之为无用发射):在9kHz~1GHz范围内≤0.25μV(-36dBm);在1GHz~12.75GHz范围内≤1uV(-30dBm):5.1.2 互调;
三阶互调产物≤0.25uV(一36dBm)。6设备安装及机房的要求
6.1蜂窝基站机房位置要求
6.1.1蜂窝基站机房(包括室内直放站机房以下同)应设在所属室内覆盖系统的主体建筑内,且能保证基站设备全天候安全,稳定的运行。
系统设计说明(三)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须风校对 张宜设计段兼贵统军。页03X102
6.1.2当信号为无线接入时设备安装用房宜接近源天线安装位置。
6.1.3当信号为有线接入时、设备安装用房应设在建筑物下部,可与通信进线室合一或相邻。
6.2.2安装场所应十煤、灰尘少、且递风良好。6.2.3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放。6.2.4主设备附近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6.2.5室内的温度、度不能超过主机正常工作温湿度的范6.1.4主机、分合路器、功分器、接口模块等系统设备可以安围。直放站安装在室外时,应高出室外地坪(楼板面)0.3m,以装在弱电间内或电话进线室、配线间内。6.1.5直放站安装地点应满足接收信号场强的要求。直放站安装地点的接收信号应大于要求的场强(大于-73dBm),并应满功率输出。以确保直放站的覆盖范围。6.1.6住宅小区直放站位置应选择在基站与覆盖盲区之间,距离覆盖盲区边缘200~500m为宜,要避免源天线与转发天线方向夹角小于90。的情况。
6.1.7城市边缘处密集住宅小区的直放站应避免设在楼群的正面(或后面)而应设在楼群的侧面。可使信号从楼群间穿过,并借助反射达到覆盖效果。
6.1.8直放站一般应安装在靠近源天线的位置。当接收的信号小于要求的场强时,宜考虑安装在靠近转发天线的位置。6.1.9室内直放站,应设在没有屏障的位置,6.2设备(机房)安装位置环境要求6.2.1安装位置应无强电场、强磁场于扰和无强腐蚀性的位置。防雨侵入。
6.3蜂窝基站和直放站机房面积要求蜂窝基站和直放站机房面积应≥4m2(长2m、宽2m),净高不低于2.2m,以确保设备的安装空间。6.4机房交流供电要求
机房用电设备包括直放站、光(电)端机、信号放大器等,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单相三线(相、零、PE)220V专线,设独立开关控制,设单独的计费电表。设备供电负荷按2.5kW计,供电线路允许最大电压波动220V+20%。系统设备箱安装处设置250V单相三孔、二孔插座。
6.5机房其他要求
6.5.1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防尘条件。机房线缆出入口要做好密封处理。
6.5.2机房内要保证无渗漏,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6.5.3机房内要保证至少有1只40W灯作为机房照明系统设计说明(四)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源风质校对张宜设计段震囊没家装页03X102
6.5.4机房为独立机房时,要配置有干粉灭火器。6.5.5机房内地面、墙面平整,室内无杂物、无易燃物。6.5.6机房内不得安装暖气、水等系统。6.5.7机房为独立机房时、要有正规出口,安装标准单锁眼、宽应大于900mm的防盗门,以保证设备正常出入和设备安全。7天线的安装
7.1直放站天线的安装
7.1.1天线安装位置最好是制高点,前方无阻挡物,附近无干扰源。
7.1.2源天线与转发天线完全背靠背的最小水平距离12m左右,通常应大于10倍波长的距离。此距离是指安装地点场强仅达到要求的最小强度(即一73dB)源天线和转发天线方向相反,且两天线连线与基站到盲区连线平行(这就是上述的完全背靠背,两天线间没有建筑物或物体隔离情况卜的距离)。7.1.3源天线与转发天线完全背靠背的最小垂直距离一般为6m左右,应大于4倍波长。此距离是指安装地点信号场强仅达到要求的最小强度(即一73dBm),源天线和转发天线方向相反两天线间没有建筑物或物体隔离情况下的距离。通常天线垂直安装在铁塔上.
7.1.4如果两天线之间有隔离物,如楼顶水箱,小屋等,安装时要做到两天线互相看不见,如图1所示,发射信号
转发天线
建筑物
源天线
基站信号
7.1.5安装源天线的竖杆(抱杆)净高度,距离竖杆的固定点(楼板面、地面、墙上)应大于1.2m。安装业务天线的竖杆(抱杆)净高度,距离竖杆的固定点(楼板面、地面、墙上)应大于2.2m.
7.2室内天线的安装
7.2.1室内天线安装要求
1)天线的安装应美观、牢固,与周围墙体和天花板协调。2)室内天线布放时尽量注意金属结构和墙体对信号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位置。
3)吸顶天线安装过程中应将天线保持与地面垂直。4)天线安装完毕后,应对每一处天线所处的位置、频段等做详细的标识。
7.2.2室内吸预天线
1)天线吸吊顶安装时,天线必须紧靠吊顶,并将天线的紧固系统设计说明(五)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风校对张宜我设计段震寰按系系页
03X102
螺母拧紧。
2)安装过程中,天线尽量远离附近的金属体,以减少对信号的反射及阻挡。
7.2.3室内平板天线
所安装的承重体必须满足平板天线的承重,8附件(动分器、耦合器等)安装8.1功分器等小型无源射频器件尽量妥善安装在线槽上或弱电间肉。
8.2当线槽安装在弱电间时,要求将附件安装于托盘上,然后将托盘固定。合路器原则上必须放置在主设备附近,一般建议放置在附近弱电间内。若无条件,也可固定在走线架上,但固定时必须安装美观,尽量安装于隐蔽处。9、管线、线槽设计及安装
9.1馈线安装敷设
9.1.1馈线走线要求牢固,美观、避免交又、扭曲,裂损情况,9.1.2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表1中的规定。9.1.3馈线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线、确保无电磁干扰。
9.1.4馈线尽量在弱电间和吊顶内布放,且牢固固定。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线码或馈线夹牢固固定。馈线弯曲要求
1/2\软馈
1/2”
1/2\馈
5/8\馈
7/8\馈
1-1/4\馈
1-5/8\馈
二次弯曲半
经应大于
一次弯曲半
径应大于
穿管内直径
大于或等于馈馈线初次弯曲半
线外径的2倍
径应大于或等于
电缆外径的6倍
9.1.5对于不在机房、弱电间和吊顶内布放的馈线,应套月PVC管。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处要使用转弯头连接。
9.1.6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如表2所示。
馈线固定间距要求
布线方式
馈线垂直走线
馈线水平走线
<1/2\线径馈线
系统设计说明(六)
>1/2\线径馈线
图集号
审核须凤贞源风点校对张宜设计|段震衰页
03X102
9.2引至机房的管线
9.2.1信号为无线接入时,从室外源天线架设处预埋2根DN32(内径)镀锌钢管引入设备安装用房内。9.2.2信号为有线蜂窝接入时,从电话进线室或配线间到设备安装用房应提供2对电话传输实线的管路。9.2.3信号接入为光纤引入时,从电话进线室到设备安装用房内应提供2根DN50镀锌钢管或线槽到设备安装用房内,室外进线要考虑光纤接入的管路。
9.2.4弱电间内应预留无线覆盖设备安装箱及线槽安装位置10避雷与接地
本系统的避雷与接地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要求。系统设计说明(七)
图集号
审核须凤贞颂风页校对 张宣统设计段震衰夜究页
03X102
图形和文字符号
蜂窝基站
移动合用户
接入综合合分路平台
审核须凤贞颂凡贞校对朱立形味主出设计段震囊第图形和文字符号
图形和文字符号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调制解调器
天线,一般符号
图集号
03X102
1直放站
对基站和移动电话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双向放大的设备(又叫射频信号增强器、中继器、转发器等),根据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有线射频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无线射频直放站又分为带宽直放站和选频直放站。
2基站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是相对于移动台而言,一般来说基站是固定的(也有半固定或车载、船载、机载)。基站(BS)由基站收发信台和基站控制器(BSC)两部分构成。3蜂窝
把一个服务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近似正六边形。多个正六边形拼接在一起,形状酷似蜂窝。移动电话网由此得名,称为蜂窝移动电话
4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
依据小区蜂窝结构分为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不同的蜂窝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FDD、TDD)。蜂窝类别
宏蜂窝
微蜂窝
微微蜂窝
传输速率
用户可用最大数据速率
384kbit/s
384kbit/s
2kbit/s
2kbit/s
适用范围
大面积、高速移动通信场所
室内外及狭长地段的覆盖
5源天线
用于接收来自基站(BS)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同时转发上行链路信号至基站的天线。
6转发天线
用于将下行链路信号发至覆盖点,并接收移动台(手机)的上行链路信号。
7泄漏同轴电缆
在电缆外导体纵方向以一定间隔和不同形式开槽的特制同轴电缆。
8合/分路器
将多种制式的信号混合在一起或分离进行综合覆盖处理的器件。9耦合器
把电波从天线端传到接收机进行分解组合的器件。10双工器
能使一个天线互不影响同时进行发射和接收的器件。11波分复用器
能使一路光纤传输多种信号的综合和分离的器件。波分复用器可实现基站下行信号、移动台上行信号的共同传输,术语
图集号
审核须风贞颈风校对朱立形未设计段震囊爱军究页03X102
小提示:此图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图集文档。

图集目录

03X102: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目录
编制说明
系统设计说明(一)~(七)
图形和文字符号
术语
中国移动通信频率配置(一)、(二)
系统技术要求
系统设备技术参数(一)、(二)
移动通信覆盖三种主流直放站应用情况比较
移动通信网络基本框架组成
典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同频无线传输直放站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
光纤传输直放站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
光纤传输方式(一)~(三)
微蜂窝有线接入电传室内直放站(干放)覆盖组网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一)、(二)
信号无线接入移频直放站结构框图
信号有线接入移频直放站结构框图
无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有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光电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一)、(二)
无线接入无源电(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无线接入光电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蜂窝直放站光纤传输室内覆盖系统组网方式
蜂窝接入光纤传输室内覆盖系统组网方式
泄漏电缆覆盖系统
多信道、多系统综合接入原理框图
地铁全线移动通信多信号接入及信号覆盖系统
电梯井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BP机地下室信号覆盖直放倍增系统组网方式
覆盖区域场强预测、分析、计算
直放站无线集中监控系统
室内分布有线集中监控系统
移动通信以及其他通信OSI分层结构以及网络接口
蜂窝系统联网中的OSI模型及接口
某智能大厦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一)~(三)
某智能大厦移动通信室内信号标准层平面图
高层住宅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一)~(三)
高层住宅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标准层平面图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图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框图(一)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框图(二)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框图(三)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平面图
大型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示例
大型机场航站楼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频率配置及电平值示例
吸顶式天线安装
相关技术资料
信号合路器技术参数
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技术参数(一)、(二)
室内吸顶式天线技术参数
室内板状室外天线技术参数
50Ω皱纹铜管同轴电缆性能及技术参数(一)~(三)
50Ω泄漏同轴电缆性能及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