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967-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67.220.10香料和调料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发酵、酿造>>X66调味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793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6, 字数:27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2004-07-19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沈阳味精厂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谷氨酸钠(99%味精)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99%的产品。 GB/T 8967-2000 谷氨酸钠(99%味精) GB/T8967-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8967—2000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1994年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六版中的“谷氨酸钠”标准。
本标准是对GB/T8967—1988《谷氨酸钠》的修订。本标准与GB/T8967-1988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谷氨酸钠(99%味精)”;-取消了对锌的限量规定;
-将“重金属(以Pb计)”指标改为“铅”,最高限量不得超过1mg/kg;将硫酸盐指标由小于(或等于)0.03%修改为小于(或等于)0.05%;增加了测定于燥失重的快速法(第二法);对其他有关试验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将半成品L-谷氨酸(酸)质量要求列入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967—1988。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栖静、张世根、俞儒钧、苏振玉、花惠颖、陈继高、徐爱菌。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1范围
GB/T8967-—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谷氨酸钠(99%味精)
MonosodiumL-glutamate(99%WeiJing)GB/T8967-2000
代替GB/T8967-1988
本标准规定了谷氨酸钠(99%味精)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99%的产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一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一1988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一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1354—1986大米
GB/T5009.11—1996食品中总的测定方法GB/T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6543—1986瓦楞纸箱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9687一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
QB/T1840—1993工业薯类淀粉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算监督规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谷氨酸钠(99%味精)sodiumL-glutamate;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monosodiumL-glutamatemonohydrate;缩写式:MSG(99%WeiJing)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4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化学名称: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或L-α-氨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分子式:CsHsNNa04·H2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 8967—2000
结构式:NaOOC—CHCH2CH—COOH·H,ONH2
相对分子质量:187.13(按1995年相对原子质量)5技术要求
5.1原料要求
玉米淀粉:应符合GB/T12309的规定。薯类淀粉:应符合QB/T1840的规定。大米: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5.2外观及感官要求
本品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明显杂质,具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5.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谷氨酸钠含量,%
透光率,%
比旋光度,[al
氯化物(以C1计),%
干燥失重,%
铁,mg/kg
硫酸盐(以SO?-计),%
砷,mg/kg
铅,mg/kg
6试验方法
谷氨酸钠理化指标
+24.9~+25.3°
本试验方法中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或三级以上水规格。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为分析纯。6.1外观和感官检查
将样品撒在白色滤纸上,目视法检查其颜色和杂质品尝其滋味。同一单位包装,100g样品中不得超过1个(0.5mm以上)肉眼可见杂质。6。2谷氨酸钠的鉴别
必要时,可按附录B鉴别。
6.3谷氨酸钠含量
6.3.1第一法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6.3.1.1方法提要
在乙酸存在下,用高氯酸滴定样品中的谷氨酸钠,以电位滴定法确定其终点,或以α一萘酚苯基甲醇为指示剂,滴定溶液至绿色为其终点。6.3.1.2试剂和溶液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a)高氯酸标准溶液[c(HCIO4)=0.1mo1/L]:按GB/T601—1988中4.23配制和标定;
b)乙酸(GB/T676);
c)甲酸(HG/T3-1296);
d2g/Lα-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称取α-萘酚基甲醇0.1g,用乙酸[b)]溶解并稀释至50mL。
6.3.1.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土5Mv);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用电磁搅拌器。6.3.1.4分析步骤
a)第一法电位滴定
先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处理电极和校正电位滴定仪。用小烧杯称取样品0.15g,精确至0.0001g,加甲酸[c)13mL,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加乙酸[b)]30mL,摇匀。将盛有试液的小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插入电极,开启搅拌,从滴定管中分次滴加0.5mL高氯酸标准溶液[a)],同时记录电位E(或pH值)和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当滴定将至终点前,则每次滴加0.05mL高氯酸标准溶液,记录一次电位E(或pH值)和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V,突跃点过去,仍继续滴加高氯酸标准溶液,直至电位E(或pH值)无明显变化为止。
以电位E(或pH值)为纵坐标,以滴定时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为横坐标,绘制E-V滴定曲线,以该曲线的转折点(突跃点)为其滴定终点。b)第二法指示剂法
称取样品0.15g,精确至0.0001g,加甲酸[c)]3mL,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加乙酸[b)]30mL、α-萘酚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d)]10滴,用高氯酸标准溶液[a)1滴定试液,直至颜色变绿即为终点,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c)高氯酸溶液浓度的校正
若滴定样品与标定高氯酸溶液时温度之差超过10℃,则须重新标定高氯酸溶液的浓度;若不超过10℃,则按式(1)加以校正。Co
cj=1+ 0.0011x(t-1)
式中:c
-滴定试液时高氯酸溶液的浓度,mo1/L;co
标定时高氯酸溶液的浓度,mo1/L;滴定试液时高氯酸溶液的温度,℃:标定时高氯酸溶液的温度,℃;0.0011——乙酸的膨胀系数。
6.3.1.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2)计算:0.09357×(V-V.)××100
式中:X一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1)
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一试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i
Vo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1/L;0.09357——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IO4)=1.000mo1/L]相当于谷氨酸钠(CsH:NNaO4·H20)的质量,g;样品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3.1.6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3%。6。3.2第二法旋光法
6.3.2.1方法提要
谷氨酸钠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能使偏振光面旋转一定角度,所以,可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度。根据旋光度换算成谷氨酸钠的含量。
6.3.2.2试剂
盐酸(GB/T622)
6.3.2.3仪器
旋光仪(精度土0.01°)备有钠光灯(钠光谱D线589.3nm)。6.3.2.4分析步骤
a)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001g,加少量水溶解并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20mL,混匀,待冷却至20℃,补加水至刻度,摇匀。b)在恒温室(20℃)里,先用标准旋光角校正仪器。然后,将上述试液置于旋光管中(不得有气泡),观测其旋光度,同时记录旋光管中试液的温度。6.3.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3)计算:a
X,=25.16+0.047(201)
式中:Xz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a
实测试液的旋光度;
L旋光管长度(即液层厚度),dm;-1mL试液中含谷氨酸钠的质量,g/mL;25.16—谷氨酸钠的比旋光度,[a];一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47——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3.2.6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3%。6.4透光率
6.4.1仪器
分光光度计(精度土0.5T%)。
6.4.2分析步骤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3)
2000—09—01实施
GB/T 8967—2000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液。用试液冲洗并注入10mm比色血中,以溶解样品的同批水调仪器零点,于波长430nm处,测定其透光率。
测定结果准确至整数。
6.4.3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1%。6.5比旋光度
6.5.1方法提要
同6.3.2.1。
6.5.2试剂
同6.3.2.2。
6.5.3仪器
同6.3.2.3。
6.5.4分析步骤
同6.3.2.4。
6.5.5分析结果的表述
若采用钠光谱D线,1dm旋光管,在20℃测定(液温为20℃)时,可以直接读数;若试液温度为t℃时,则须按式(4)换算:X, =[a]-0.047(20-t)
式中:X3样品的比旋光度,al20;[al—在t℃时试液的比旋光度;t—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47—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5.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2°6.6氯化物
6.6.1方法提要
试液中含有的微量氯离子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其浊度与标准氯离子产生的氯化银比较,进行目视比浊定量。6.6.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氯化物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氯):按GB/T602—1988中4.30配制。
c)10%(V/V)硝酸溶液: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9体积水中;d)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1mo1/L]:按GB/T601—1988中4.21配制。
6.6.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液。
吸取试液10.00mL于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摇匀;准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吸取氯化物标准溶液[b】110.00mL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摇勺;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10%(V/V)硝酸溶液[c)1mL、硝酸银标准溶液[d】]1.00mL,立刻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取出,立即进行横向或纵向目视比浊。
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氯化物含量等于或低于0.1%。6.7pH值
6.7.1方法提要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构成一原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皇直线关系,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6.7.2试剂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值为6.86):称取预先于12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PO4)3.40g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5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摇匀。
6.7.3仪器
a)pH计(酸度计):精度为土0.02pHb)电极,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
6.7.4分析步骤免费标准bzxz.net
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在25℃下,校正pH计的pH值为6.86,定位(或采用两点定位法),用水冲洗电极。称取样品5g,精确至0.1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作为试液。用试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试液中,调整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25℃,测定试液的pH值。重复操作,直至pH值读数稳定1min,记录结果。
测定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7.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5pH。6.8干燥失重
6.8.1方法提要
用干燥法测定失去的易挥发性(附着水分等)物质的质量,以百分含量表示。
6.8.2第一法常规法
6.8.2.1仪器
a)电热干燥箱:温控98℃土1℃;b)称量瓶:50mm×30mm;
c)干燥器:内盛硅胶干燥剂
d)分析天平:感量0.1mg。
6.8.2.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0.0001g,置于98℃土1℃电热干燥箱中,烘干5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量。
6.8.2.3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的干燥失重按式(5)计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X4=ml-m2x100
式中:X4—样品的干燥失重,%;称量瓶的质量,g;
干燥前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mr
干燥后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6.8.2.4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10%。6.8.3第二法快速法
6.8.3.1仪器
a)电热干燥箱:温控(103土2)℃;b)称量瓶、干燥器、分析天平:同6.8.2.1。6.8.3.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0.0001g,置于103℃土2℃电热干燥箱中,烘干2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量。
6.8.3.3分析结果的表述
同6.8.2.3。
6.8.3.4允许差
同6.8.2.4。
6.9.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样液中的铁离子与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其颜色的深浅与铁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可以进行比色测定。6.9.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1+1硝酸溶液: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1体积水中;c)硫氰酸铵(GB/T660);
d)150g/L硫氰酸铵溶液:称取硫氰酸铵[c)]15.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e)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铁):按GB/T602—1988中4.55配制储备液。使用时,准确稀释10倍,即为铁标准使用溶液(1mL溶液含有0.01mg铁。)
6.9.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1g,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0mL,摇动溶解,再加硝酸溶液[b)]2mL,摇匀;准确吸取铁标准使用溶液[e)]0.05mL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9.5mL、硝酸溶液[b)]2mL,摇匀。将上述两管同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0min,取出,用流水冲冷至室温,同时向各管加硫氰酸铵溶液[d)10.00mL,补加水至25mL刻线,摇匀,以白纸为背景,进行目视比色。
若样品管颜色不高于标准管颜色,即铁含量等于或低于5mg/kg。6.10硫酸盐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6.10.1方法提要
GB/T8967—2000
样液中微量的硫酸根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与标准浊度比较定量。
6.10.2试剂和溶液
a)盐酸(GB/T622)
b)10%(V/V)盐酸钡溶液:量取1体积盐酸[a)],注入9体积水中:c)氯化钡(GB/T652);
d)50g/L氯化钡溶液:称取5.0g氯化钡[c)],加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00mL;
e)硫酸盐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硫酸根):按GB/T6.21988中4.28配制。
6.10.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0.5g,精确至0.01g,置于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8ml溶解,再加盐酸溶液[b)2mL,摇动混匀;准确吸取硫酸盐标准溶液[e)]2.50mL,置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5.5mL、盐酸溶液[b)]2mL,摇动混匀。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氯化钡溶液[d)]5.00mL,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后,取出,进行目视比浊。
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硫酸盐含量等于或低于0.05%。6.11砷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01g,置于测砷的锥形瓶中,加水25mL摇动溶解,作为试液。以下按GB/T5009.11一1996中砷斑法(第二法)测定。6.12铅
称取样品1g,精确至0.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不经消化作为试液。以下按GB/T5009.12一1996原子吸收光谱法(第一法或第二法)或者二硫粽比色法(第三法)测定。6.13单位包装质量检查
将单位(内)包装袋提起,封口向下,轻轻抖动3次,不得撒漏内容物。7检验规则
7.1组批
凡同一生产厂名、同一产品名称、同一规格、同一商标及批号,并具有同样质量合格证的产品为一批。
7.2抽样
按表2规定抽取样本及单位包装,样品总量不应少于500g。不足500g时,可按比例加取。
批量范围
2~25
151~1200
1201~35000
35001以上
抽取样本数
抽取单位包装数
袋、瓶或桶
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
抽样后,先进行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的逐件检查。7.2.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R
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7.2.2将单位包装袋打开,迅速混匀,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磨口瓶中,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名称、生产厂名、商标、生产日期(批号)、取样日期、地点和取样人姓名。一瓶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另一瓶封存3个月备查。7.3交收检验
7.3.1产品出厂前,须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7.3.2交收检验项目
外观及感官、谷氨酸钠含量、透光率、比旋光度、pH值、干燥失重、铁、硫酸盐、单位包装质量,标签和净含量。7.4例行检验
7.4.1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7.4.2一般情况下,例行检验每委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须进行。
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
b)更改关键工艺和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停产生,重新恢复生产时;d)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例行检验要求。7.5判定规则
7.5.1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同样判定。7.5.2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按表2判定。7.5.3标签、净含量和其他理化指标,当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8.1.2外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包装)日期(或批号)、规格、总净含量,并应标有“防水、防潮”、“轻拿轻放”等字样。8.1.3销售包装上应按GB7718规定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谷氨酸钠含量、生产(包装)日期、净含量及执行的产品标准号。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生产(包装)日期可采用喷码或压印两种方式标注至年、月、日,但字迹必须清晰可见。8.2包装
8.2.1销售产品必须用符合GB9687要求的塑料薄膜袋或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容器进行包装,无包装产品不得上市销售。包装纸箱须符合GB/T6543要求。8.2.2销售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的规定。8.2.3包装袋应应封口严密。
8.3运输、贮存
8.3.1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扔、砸、磕碰。8.3.2产品在运输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染物混装、混运。8.3.3产品在贮存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染物混合贮存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A1定义
GB/T 8967—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质量要求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L-谷氨酸(麸酸)L-glutamicacid以面料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纯制成,带特征酸味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A2技术要求
A2.1主要原料要求
玉米淀粉:应符合GB/T12309的规定。薯类淀粉:应符合QB/T1840的规定。大米: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糖蜜:须制定企标,对其含糖量及杂质进行控制。A2.2外观及感官要求
本品为类白色、浅黄色(系指以淀粉、大米等为原料)或棕黄色(系指以糖蜜为原料)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带特征酸味,无异味。A2.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L-谷氨酸含量,%
比旋光度,[al
透光率,%
硫酸盐(SO-),%
1)以糖蜜为原料的。
A3试验方法
A3.1L-谷氨酸含量
A3.1.1第一法旋光法
A3.1.1.1方法提要
同6.3.2.1。
A3.1.1.2试剂
同6.3.2.2。
A3.1.1.3仪器
同6.3.2.3。
A3.1.1.4分析步骤
a)试液的制备
L-谷氨酸(麸酸)理化指标
优等品
合格品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001g,加水20mL,在搅拌下加入盐酸(GB/T622)16.5mL,使其全部溶解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待溶液冷却至20℃时,用水定容,混匀。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 8967—2000
若试液颜色较深,可加入活性炭0.1g(以糖蜜为原料颜色很深时,最多可加入活性炭0.3g),搅拌脱色。用滤纸过滤,弃去前5mL滤液,收集其余滤液作为试液。
b)测定
按6.3.2.4b)测定。
A3.1.1.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L-谷氨酸含量按式(A1)计算:a
XA=32.00+ 0.06(201)
式中:Xu
样品中谷氨酸含量,%;
实测试液的旋光度;
旋光管长度(即液层厚度),dm;-1mL试液中含谷氨酸的质量,g/mL;32.00
谷氨酸的比旋光度,[a]20;
t——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0.06——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A3.1.1.6允许差
同6.3.2.6。
A3.1.2第二法中和滴定法
A3.1.2.1方法提要
谷氨酸具有两个酸性的一COOH基和一个碱性的一NH,基,可以用碱液滴定其中一COOH基,以消耗碱的量间接求得谷氨酸含量。A3.1.2.2试剂和溶液
a)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0H)=0.1mo1/L]:按GB/T601—1988中4.1配制和标定:
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0H)=0.05mo1/L]: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a)]准确稀释1倍。
A3.1.2.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
A3.1.2.4分析步骤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处理电极和校正自动电位滴定仪。b)粗称样品10g,用乳钵研细,作为试样。c)准确称取试样0.25g,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高脚烧杯中,加水70mL加热使之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采用电位滴定法,以0.05mo1/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滴定,终点pH值控制在7.0,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d)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的体积(V)。A3.1.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L-谷氨酸含量按式(A2)计算:0.1471xcx(V-V)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A2)
2000—09—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