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968-2007 无损检测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GB/T 20968-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968-2007

中文名称:无损检测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7-02

实施日期:2007-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65972

相关标签: 无损 检测 目视 辅助工具 低倍 选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100无损检测

中标分类号:机械>>机械综合>>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等同ISO 3058-199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7402-T-604

出版日期:2007-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07-02

起草人:徐国珍、金宇飞、陈亦维

起草单位: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上海上材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片镜放大镜、多片镜放大镜、双系统件放大镜等类型低倍放大镜的特性,并推荐选择用于表面检测。 GB/T 20968-2007 无损检测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GB/T20968-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9.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968—2007/IS03058:1998无损检测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Non-destructive testingAids to visual inspection-Selection of low-power magnifiers(ISO3058:1998,IDT)
2007-07-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2-01实施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3058:1998《无损检测本标准等同翻译ISO3058:1998。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增加了附录A中的章条号。
GB/T20968-2007/ISO3058:1998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英文版)。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上海上材电磁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国珍、陈亦维、金宇飞。I
http://foodmate.ne1范围
GB/T20968—2007/ISO3058:1998无损检测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1.1本标准规定了下列类型低倍放大镜的特性,并推荐选择用于表面检测。单片镜放大镜,典型放大率达4倍钟表匠套在眼宽上的小型放大镜和眼镜;透镜或透镜架可以放在被检物体表面上的单片镜放大镜、球面或圆柱面透镜放大镜(包括装有用于测量的各种分度标尺的放大镜);充有液体,塑料透镜液囊;
一用于内表面检查的放大镜。
2类型说明
2.1所有类型放大器的透镜框架或支架上均装有一个照明器。支架可以是一个定距件、三脚架、支柱或其他支撑物。
2.2“读数放大镜”型放大镜,A型,通常应为手持式。A型和B型可以是手持袖珍式放大镜。2.3双系统放大镜,C.1型,通常装在一个支架上,但当被检表面难以接近时,也可以从支架上卸下来使用。C.2型是装在支架上的。
2.4C.1型和D型可用于双目观察,伴随有扩大视场和焦深。D型的使用仅限于小物体。3放大率
3.1放大率应以线性放大率来表示(见附录A)。若合适,A型和B型放大镜应在透镜框架上具有永久额定放大率。
3.2若生产厂家习惯用屈光度评定透镜放大率,也应标出相当的线性放大率。否则,应在书面证明中确认放大率。
4材料
透镜用光学玻璃制造,或使用尺寸稳定、颜色不因年久而改变的光学性能相当的塑料材料制造。5光学和其他特性
5.1透镜应无细纹、条纹或其他制造缺陷。整个观察区域应无变形和条纹。1)双目镜观察与立体观察之间的区别定义见附录A。1
GB/T20968—2007/ISO3058:19985.2A型、B型和C型放大透镜的框架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座架应确保自由移动,以便于观察整个表面。
5.3焦距或放大率与其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6放大镜选择的制约条件
放大率为2倍一4倍的手持式单片镜或多片镜放大镜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范围,操作简易。因有以下原因引起的错觉,可能削弱了高放大率的优点:高放大意味着较短的眼晴到透镜的距离和较短的工作距离;工作距离短,只能用一只眼镜,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的疲劳,由于视角被大大减小,由此增加了检测时间;焦深变得更小,被检表面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变得难以评定。注:附录B给出目视检测中最常用的放大率范国,透镜最佳尺寸。附录C是使用放大镜的一些注意事项。7照明
7.1概述
最佳照明等级主要取决于如下因素:工件、眼睛和光源的相对位置,例如被检表面是否容易接近;一表面的特性和光反射性;
一照明方向,即直射或斜射;bzxZ.net
一光学系统的聚光能力和光损失。7.2工件的相对位置
理想状态是:被检表面或物体可以在光下倾斜,以便能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照明强度下进行检测。相反,若工件本身不可移动,眼和光源需要变换位置。7.3表面的特性和光反射性
7.3.1尽管检测锻钢件或电弧焊焊波表面上的裂纹要求光照度大约50001x,但是,磨光金属表面上的裂纹在光照度仅稍高于环境照明就可以检测到。7.3.2避免眩目的光很重要,A型和一些B型放大镜可能装有漫射遮光屏,降低光照度的强烈差异。有时需要配有柔光镜(漫射片)的独立照明器。7.3.3若可能,其他强烈反差的光源也应避免,以降低眼晴疲劳,特别是通常需要高光照度的小物体检测。透镜周围的护眼罩应是半透明的,物体和放物体的表面应有大约相同的光反射性。7.4照明方向
正如光照度,照明方向应受光反射性和检测目的支配。照明应扩展至视场外围,光照度从中心到外围区域的变化不应超过3:1。
7.5聚光能力和光损失
7.5.1装有大型物镜透镜的C,1型放大镜能有效地聚光,因此特别适用于照明较差的情况。如,在相对难以接近的场所进行现场作业。7.5.2多片镜系统中的光损失有时可以通过使用镀膜透镜来减少。2
品伙伴网
bi-ocular viewing
双目镜观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GB/T20968-—2007/IS03058:1998指的是可以使从一个单物镜得到的同一个图像通过一种光学器件呈现在两个目镜上的设备。注,该术语不可与双简镜观察混滑。A.2
binocular viewing
双筒镜观察
同时用两只眼镜观察一个视场,可以使用一个较大直径的透镜或使用一个双简显微镜,每只眼镜获得一个关于视场的适合于其位置的独特图像。A.3
焦深depthof focus
景深depthoffield
被检区或放大器可以向观察方向移动而不改变所获图像焦点的理论距离。A.4
屈光度dioptre
表示透镜折射强度的一种装置,基于球面折射基本方程式。注:届光度表示的透镜光学能力不可与线性放大率混滑。A.5
焦距focal length
对于无限远距离物体,由透镜的光束中心到成像点(焦点)的距离A.6
焦点focus
平行光线,即来自远距离物体的光线落到透镜,经折射后会聚的一点。A.7
线性放大率或放大率
linearmagnification ormagnifying power所观测物体的线性尺寸的表观尺寸的增加,由公式表示:2-1+号
式中:
图像到透镜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3
http:
GB/T20968--2007/IS03058:1998D一一标准或矫正的清晰图像的距离2,单位为毫米(mm);f-透镜的焦距,单位为毫米(mm)。A.8
立体观察stereoscopic viewing两个单眼图像合并成一个图像,以表现视觉深度。注:立体观察的质量取决于被观察表面或物体的平直度,以及其他一些因素。A.9
工作距离workingdistance
由距离物体最近的透镜下表面到被检物体的表面的距离。有时标准规定为250mm,但实际应用中更实际的值为350mm。2)
http://foodmate.ne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透镜最佳尺寸
GB/T20968—2007/ISO3058:1998表B.1给出的透镜最佳尺寸,覆盖了目视检测中最常用的放大率范围。表B.1透镜最佳尺寸
线性放大率
透镜直径(视场)/mm
工作距离(大约)/mm
注:上述尺寸量度物理上具有相关性,因此,不可能得到可以用在工作距离显著大于表中所列数字的放大镜。5
http://foodmate.netGB/T20968—2007/IS03058:1998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使用放大镜的一些注意事项
C.1不考虑为某一特殊目的而选用的放大率范围,重要的一点是保证选用的放大率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都与规定的相一致。
C.2检测速度有要求并且需要搬动被检物体时,最好是将放大镜装在一根柱子上,柱子上有一个调节装置,可调节到眼晴高度,操作简易,例如,球窝式夹具情钳。换句话说,小物体最容易的检测方法是放在工作台上,用装在一个定距片或三点支架上的透镜去观测,定距片或三点支架上配有照明器。C.3若难以接近被检物体或表面(如现场作业),特别是若没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时,C.1型放大镜是最佳选择。
C.4如果检测速度和焦深是次要的,可要求高达15倍的放大率。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C.2型放大镜,以便于检测。
C.5可以对双目镜放大镜的光学系统进行改进,以便产生立体图像。关于立体放大镜,使用者应当清楚,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担保这种设备是精选品。6
GB/T20968-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无损检测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GB/T20968-2007/ISO3058:199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9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0于字
2007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9840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k网httn://wwufood
/0896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