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1664-2008 工作抽样方法
GB/T 2166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664-2008

中文名称:工作抽样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Working sampling method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23

实施日期:2008-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03.100.30劳动资源管理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02经济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989

页数:17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8384-T-317

出版日期:2008-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4-23

起草人:汪志洪、王文有、吴宝良、郑蜀洪、刘福文

起草单位: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抽样主要术语、应用范围、工作抽样程序、方法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时间消耗过程中采用工作抽样方法分析研究时间消耗情况及制定劳动定员定额。 GB/T 21664-2008 工作抽样方法 GB/T2166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抽样主要术语、应用范围、工作抽样程序、方法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时间消耗过程中采用工作抽样方法分析研究时间消耗情况及制定劳动定员定额。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中国北方车辆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志洪、王文有、吴宝良、郑蜀洪、刘福文。
本标准首次制定。

GB/T14163-1993 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工作抽样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1
3.1 应用范围1
3.1.1 工作改善1
3.1.2 制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1
3.2 应用条件1
4 工作抽样方法及要求1
4.1 抽样前的准备1
4.1.1 确定观察项目1
4.1.2 观察项目分类1
4.1.3 确定必要的观察次数1
4.1.4 确定观察时刻2
4.1.5 确定巡回路线2
4.1.6 制定表格2
4.2 观察记录2
4.3 整理分析2
4.3.1 填写结果汇总表2
4.3.2 计算事项发生率3
4.3.3 剔除异常值3
4.3.4 验算抽样误差3
4.3.5 写书面结论或报告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作抽样表4
A.1 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4
A.2 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事项发生率犘y 值对应的犖值5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确定观察时刻的随机时刻表7
C.1 随机时刻表7
C.2 随机时刻表的使用方法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工作抽样方法使用9
D.1 时间计算公式9
D.1.1 作业时间比率犜zb 9
D.1.2 基本(机动)时间比率犜jb 9
D.1.3 辅助时间比率犜fb 9
D.1.4 宽放时间比率犜kb 9
D.1.5 完成系数犜wx 9
D.1.6 单件时间犜d 9
D.1.7 标准时间犜s 10
D.2 使用示例10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3.10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64--2008
工作抽样方法
Workingsamplingmethods
2008-04-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工作抽样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
3.1应用范围
3.1.1工作改善
3.1.2制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3.2应用条件
4工作抽样方法及要求
4.1抽样前的准备
确定观察项目
4.1.2观察项目分类
4.1.3确定必要的观察次数
确定观察时刻
确定巡回路线
制定表格
4.2观察记录
整理分析
填写结果汇总表
4.3.2计算事项发生率
4.3.3剔除异常值
4.3.4验算抽样误差
4.3.5写书面结论或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作抽样表A.1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
A.2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C.1随机时刻表
事项发生率P,值对应的N值
确定观察时刻的随机时刻表
C.2随机时刻表的使用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作抽样方法使用D.1时间计算公式
D.1.1作业时间比率Tb
D.1.2基本(机动)时间比率Ti
D.1.3辅助时间比率Tm
GB/T21664-2008
GB/T21664—2008
宽放时间比率Tkb
完成系数Twx
D.1.6单件时间 Ta
标准时间T,
使用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21664—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中国北方车辆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志洪、王文有、吴宝良、郑蜀洪、刘福文本标准首次制定。
GB/T21664—2008
为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定员工作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作用,本标准规定了劳动定额定员工作中的工作抽样方法及要求。
应用《工作抽样方法》标准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更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它对促进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1范围
工作抽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抽样、应用范围、工作抽样程序、方法及要求。GB/T21664-2008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时间消耗过程中采用工作抽样方法分析研究时间消耗情况及制定劳动定员定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163--1993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3工作抽样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
3.1应用范围
3.1.1工作改善
a)研究时间消耗的构成比例,分析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各类时间消耗的构成比例;b)分析工时消耗和浪费的原因,改进工时利用和消除工时损失;分析研究各岗位工作负荷情况,调整岗位负荷量和人员配备比例,为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及合c
理的人员配备提供依据;
d)调查工作班内各类设备的利用情况,研究设备开动状况,为合理组织生产提供依据。3.1.2制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根据劳动过程中各类定额时间的消耗比例和完成的产量,制定时间定额、产量定额。3.2应用条件
a)适用于观察对象相对集中的生产,工作场所;b)需要得到生产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和被观察对象的配合,维持原有的生产工作状态;c)观察人员必须经过事先的培训,熟悉活动事项分类,掌握工作抽样的方法、要领。4工作抽样方法及要求
4.1抽样前的准备
4.1.1确定观察项目
观察项目根据抽样项目确定。
4.1.2观察项目分类
项目确定后,随即按工时消耗分类方法确定对观察项目的分类,其工时消耗代号应符合GB/T14163—1993的规定。
4.1.3确定必要的观察次数
必要的观察次数是根据抽样调查时规定的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而定。采用绝对误差时,必要的观察次数按公式(1)计算;采用相对误差时,必要的观察次数按公式(3)计算。N=4P,(1-P)
..(1)
GB/T21664--2008
式中:
N—必要的观察次数;
P,事项发生率;
E绝对误差。
式中:
S-相对误差。
N=4(1-P)
(2)
事项的发生率(P,)开始是通过较少的预备抽样或估计获得。随观察次数的不断增加,需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计算P,值,直到计算的P,值基本稳定为止。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在1%、3%、5%、10%时,P值对应的N值见附录B。4.1.4确定观察时刻
4.1.4.1确定必要的巡回观察次数工作抽样适应观察众多观察对象,例如:对车间全部操作工人进行观察,去现场作一次巡回,可以获得许多次观察。
巡回观察的总次数(K)按公式(4)计算。K=N/m
式中:
一次巡回观察对象数。
4.1.4.2确定计划观察工作日数
(4)
每工作日安排的巡回次数除以巡回观察的总次数(K),便得到计划观察工作日数。例如:必要巡回观察总次数为100次,一名观察员一-工作班内巡回观察25次,则计划用4个工作班时间完成全部观察。4.1.4.3确定观察时刻。方法有:a)不等间隔观察时刻
查表法:可用附录C中确定观察时刻的随机时刻表。一一用卡片抽取:抽样前准备一套按一定时间间隔作成的卡片,间隔时间应大于巡回一次所需时间。卡片使用前应充分混合,根据要求确定巡回观察次数,随意从卡片中抽取相应的张数,然后,将抽出的卡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便是一张随机观察的时刻表。b)等间隔观察时刻
第一次观察时刻是随机的,其方法同上。以后各次观察时刻是按一定时间间隔确定。例如:每隔10min、15min观察一次。
4.1.5确定巡回路线
巡回路线可选“7”形、环行、直线形等,因为观察次数多,走的路线又长,为了便于观察,应预先研究并确定最佳路线。
4.1.6制定表格
制定《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格式见附录A。4.2观察记录
按预先规定的观察时刻和巡回路线进行巡视。当观察人员到达固定的观察位置时,立即将每一瞬间看到的作业活动事项,用代号记录在《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上。4.3整理分析
4.3.1填写结果汇总表
每工作日观察终止,将一工作日观察结果汇总,填写到《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2
4.3.2计算事项发生率
按公式(5)计算每工作日观察事项的发生率:4.3.3剔除异常值
P。=二工作目的观察次数×100%事项发生次数
GB/T21664—2008
(5)
在完成全部观察次数后,利用公式(6)对抽样数据进行检验。当事项发生率控制界限P,大于上控制值或小于下控制值时,属异常值,予以剔除。P,=P.±3
式中:
PL—事项发生率控制界限;
n——每工作班观察次数;
P。-按工作日计算平均事项发生率。4.3.4验算抽样误差
根据剔除不正常数据后进行的观察次数和事项发生率计算抽样误差,计算出的抽样误差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误差,则可行;大于事先规定的误差,则要继续进行抽样观察,直至满足条件为止。可靠度为95%时抽样误差计算公式如下:E
式中:
P,—事项发生率。bzxZ.net
4.3.5写书面结论或报告
P,(1-P)
按抽样的目的,根据抽样结果推断出总体,写成书面结论或报告。(7)
(8)
GB/T21664—2008
A.1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时刻
设备名称
第一组
时间消耗代号
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作抽样表
表A.1工作抽样观察记录表
设备型号
观察时刻
分类(组)
第二组
时间消耗代号
工作抽样结果汇总表
观察日期
观察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观察结果
观察时刻
第三组
编号No
时间消耗代号
事项发生率%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事项发生率P,值对应的N值
事项发生率P,值对应的N值
3960000
1960000
1293000
960000
760000
626667
531429
460000
404444
360000
323636
293333
267692
245714
226667
210000
195294
182222
170526
160000
150476
141818
133913
126667
120000
113346
108148
102857
440000
217778
143704
106667
GB/T21664-2008
单位为次
158400
GB/T21664—2008
注:①N。绝对误差计算的必要观察次数。②N,相对误差计算的必要观察次数。6
表B.1(续)
14 054
单位为次
随机时刻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确定观察时刻的随机时刻表
C.1.1最小时间间隔为5min的随机时刻表(见表C.1)。C.1.2最小时间间隔为10min的随机时刻表(见表C.2)。C.2随机时刻表的使用方法
C.2.1在“时刻代号”栏内,将数字大于巡回观察次数的代号所对应的时刻去掉。C.2.2结合时间安排,按顺序号排列,形成观察时刻表。C.2.3使用实例:
GB/T21664—2008
某日,对白班工作的操作工进行抽样。工广规定,上午八时室千二时,下午十四时至十八时为工作时间。根据计算,在一个工作班内需巡回观察10次。假设从表C.2中随机选择第组来确定观察时刻,则从第二组时刻代号栏内,将数字大于10的各栏对应的时刻去掉,然后按顺序号的顺序排列,形成的观察时刻是9:22、9:39、10:20、10:54、14:15、14:40、16:02、16:52、17:05、17:42。表.1
最小时间间隔为5min的随机时刻表组别
0:11
o:30
o:29
4:25
1:35
o:19
4:27
4:36
单位为分钟
0:15
Q:27
0:36
3:49
0:08
0:41
3:47
4: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