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8089-1987 天然生胶 烟胶片
GB 8089-198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8089-1987

中文名称:天然生胶 烟胶片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Natural raw rubber smoked rubber sheet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7-07-10

实施日期:1988-01-01

作废日期:2007-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596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83.040.10胶乳和生橡胶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林业>>B72林产化工原料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8089-2007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邓平阳

起草单位: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归口单位:农牧渔业部农垦局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熏烟干燥而制成的胶片。烟胶片胶包中不允许有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烧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的胶片和其他杂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 GB 8089-1987 天然生胶 烟胶片 GB8089-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天然生胶
烟胶片
Raw natural rubber-
Smoked sheets
UDC 678. 4. 032
GB 8089-87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熏烟干燥而制成的胶片。烟胶片胶包中不允许有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撒泡胶、弱胶、烧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的胶片和其他杂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2技术要求
2.1级烟胶片(No.1RSS)
每个胶包在包装时必须无霉,但允许在交货时发现包皮上或者在包皮与胶包表面连接处有极轻微的干霉痕迹,但未透入到胶包内部。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清洁、强韧、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树脂状物质(胶锈)、火泡、砂砾、污移包装和任何其他外来物质。但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分散的屑点和分散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
2.2二级烟胶片(No.2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于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5%。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清洁、强韧、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任何外来物质。
2. 3 三级烟胶片(No. 3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截。如胶包上出现有明显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1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色泽深浅的差异、小气泡和小树皮屑点。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强韧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2.4四级烟胶片(No.4 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2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半透明的斑点、轻度发粘和轻度的熏烟过度橡胶。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熏烟过度胶(超过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1987-07-10批准活装
1988-01-01实施
烧焦胶片。
GB8089-87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移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2.5五级烟胶片(No.5RSS)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3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大树皮颗粒、气泡和小火泡、斑点、熏烟过度胶和缺陷。允许有轻度的熏烟不透胶。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和烧焦胶片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火泡、砂砾、污移包装和上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3检验规则
3.1抽样方法
将标志有同批货号的胶包按等级分别堆放。以同等级的胶包总数的5%进行随机抽取大样胶包,不得故意挑选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胶包。将抽取出的大样胶包整齐排列,以20包为1单元,并将每1单元的胶片顺序编号。检验时从每1单元抽取小样胶包1包。抽样人一经决定抽取小样胶包的编号时,每单元一律按该编号抽取胶包。每批大样胶包尾数不足20包时,也抽取小样胶包1包。将抽取出的小样胶包放在铺有清洁的塑料薄膜或帆布的地面上,打开胶包,从每包中随机抽取八张胶片,放置在原胶包上备验。
可以用刀切开胶包取样,如遐气温很低,胶包变硬时,允许将胶包置于暖房加温,但温度不得超过60℃。
3.2检验方法
所交货物的质量与产品标志的等级是否相符,只有通过外观检验予以确定。检验时,必须以实物标准样本册中的单张胶片和从小样胶包内部剥出的单张胶片的外观,结合技术要求的文字规定,进行相互比较。如果小样胶包无法剥出单张胶片,在不存在变色现象的情况下,应予以考虑橡胶在压紧后具有较深的色泽。检验时,应有明亮的光源,以便透视胶片内部的缺陷。检验人员在小样胶包每包随机抽取出的8张胶片中,选取1片外观质量中等的胶片,代表8片的平均质量作为评级胶片。在确定平均质量的8片中允许有1片低一个级别的胶片,但如有低两个级别的胶片则取该片作为评级胶片。
然后,检验人员逐片衡量评级胶片,评定等级。降级处理的评级胶片应当妥善保存,并附上检验结果和说明,供有关方面进行复验。3.3检验结果的评定
以每张评级胶片代表20包的数字计算该批货号的胶包中符合各等级的包数,作为检验结果。4包装、涂包和标志
4.1包装规格
4.1.1每个胶包连包皮胶净重为50kg。胶包长为60士2cm,宽为40士2cm,高为30士2cm。4.1.2胶片在加压打包时,允许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滑石粉,以便加压后的胶包能顺利脱离打包箱。
4.1.3每个胶包的各个面和角,必须使用同种类、同级别或较高质量的胶片作包皮进行裹包。如果包皮有洞孔,要使用双层包皮。禁止在包皮的内外捆绑金属带、金属线或非金属绳索。66
4.2涂包和涂包溶液
GB 8089--87
为了克服胶包在贮运时互相粘结,以及保证胶包的标志具有明亮的底色,必须在包好包皮后的胶包的六个面都涂上一层本标准规定的涂包溶液。涂包溶液是用天然生胶溶于溶剂中,制成胶粘溶液,然后加入溶剂和滑石粉混合液,充分搅拌均匀后而成。
4.2.1胶粘溶液的配制
称取0.5kg清洁而干燥的碎胶片,放入盛有10kg石油溶剂(馏程为143~275℃)的容器中,浸泡36h以上,经常搅拌,待天然生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5kg石油溶剂,充分搅拌直至均勾混合即成胶粘溶液,将容器加盖后备用。
4.2.2滑石粉石油溶剂混合液的配制在另一个容器内盛石油溶剂20kg,加入细滑石粉15kg,边加边搅拌,配制成均勾的浆糊状液体,将容器加盖后备用。若滑石粉的单位重量的体积比较大时,可适当降低用量,使涂包溶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利于涂包。
4.2.3涂包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将上述4.2.1和4.2.2配制好的两种溶液放入一个容器中混合,充分搅拌即成涂包溶液。使用时须防止滑石粉下沉,应边涂包边搅拌,确保涂包均匀。这种配方的涂包溶液,足够涂刷50kg的胶包100包。涂包要均匀,每个胶包表面粘结涂包溶液干后的固体重不得超过250%。4.3胶包标志
4.3.1标志溶液的配制
将4.2.1规定配制的胶粘剂1份与炭黑1份混合,经充分搅拌成浆糊状,要求达到有明显的黑色和易于涂刷的流动性为度。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3.2在每个胶包最大面积的一面上,用漏印板涂刷上标志溶液,使胶包标明有橡胶的种类、等级、净重、生产厂名或代号、生产日期。在每个胶包的两个小侧面上标明等级标志。4.3.3标志字体的大小,由制胶生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定,并统一制备漏印板,发售给制胶生产单位。5贮存和运输
5.1胶包贮存要分种类和级别堆放,置于离地面高度30cm以上和距离墙壁50cm以上的木板上。堆叠高度为4~6层胶包,堆长不限。在各堆胶包之间留有通道,以便取出和运输。5.2堆放胶包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仓库内气温不应超过35℃,并尽量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胶包不得受阳光直射。5.3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得与铜和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得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一起贮放。5.4胶包运输时须用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布,以防阳光照晒或雨水淋湿导致橡胶发霉变质。67
撒泡胶(Skimmings)
GB 8089--87
附录A
名词解释
(补充件)
胶乳加酸凝固时,从液面撤出的泡沫而制成的胶片。A. 2 弱胶(Weak rubber)
又称脆胶。当胶片受急剧拉伸时,容易撕裂或断裂的橡胶,A,3 烧焦胶片(Burnt sheets)
由于熏烟时太靠近烟火,已烧焦氧化变黑的胶片。A.4夹生胶(Virgin rubber)
仍然保留有大量原有水分,表面呈灰白色的橡胶。A.5 返生胶(Bleached rubber)
已经受潮和吸收了过多水分的橡胶。A.6 胶清(Skim latex)
胶乳通过离心机浓缩时得到干胶含量约60%的浓缩胶乳,另一部分含干胶约5%的液体称为胶清。A.7 氧化胶(Oxidized rubber)
橡胶中的橡胶烃、乳清物质与氧化合,导致破坏或降解的橡胶。A. 8 过热胶(Heated rubber)
出现变软和发粘的斑点或条痕的橡胶。A.9熏烟不透胶(Ungef-cured rubber)在熏烟或干燥过程中,部分未彻底干透的橡胶。A. 10 熏烟过度胶(over-smoked rubber)在无烟过程中,由于烟分过浓,致使胶片变得几乎不透明状态。本说明不包括由于熏烟时太靠近烟火,已轻微烧焦的橡胶。
A. 11 不透明胶片(Opaque sheets)呈不透明状态的胶片(四级和五级烟胶片,大体上是属这种状态)。A.12干燥的橡胶(Dry 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看不出有任何水分迹象的橡胶(参阅返生胶、夹生胶和熏烟不透胶)。68
A.13 清洁(Clean)
GB 8089 -87
根据外观分级鉴定与一、二级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比较,杂质量不超过样本所示的程度。A. 14强韧的橡胶(Strong rubber)具有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的橡胶A.15坚实的橡胶(Firm 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与弱胶的状态大不相同,是均勾、强韧和结实的橡胶。A.16缺陷(Blemishes)
除在压片时辊压损伤外,在分级时不允许有任何缺点、斑点或损伤的胶片A. 17树脂状物质(胶锈)(Resinous matter “rust\)烟胶片表面覆盖一层由于细菌分解橡胶中的非胶组分而形成带有褐色如铁锈状的物质。A.18 火泡(Blister)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橡胶分解而生成气体,使胶片表面和内部形成内表面发粘的气泡。A.19 砂砾(Sand)
橡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是石英组分的松散小颗粒。A.20树皮屑点或颗粒(Bark specks or patticles)橡胶中存在树皮和其他外来有机物的屑点或颗粒。A.21 气泡(Bubbles)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胶乳混进了空气或轻微发酵,使胶片内部形成内表面不发粘的圆形小气泡。A.22污移包装(Dirty packing)
在胶包内夹杂有外来杂物如草、麦秸、藤丝、纸、碎布、木屑或其他外来物质的胶包。A. 23 外来物质(Foreign matter)天然橡胶中,除橡胶烃和胶乳中固有的天然物质之外,无论任何物质均称为外来物质。A.24完好的檬胶(Sound rubber)经外观分级鉴定,无任何缺点和弱点的橡胶。A. 25 发酵胶片(Frothy sheets)胶乳在凝固过程中过度发酵,致使整张胶片布满气泡和发粘气泡而变软和变质的胶片。A. 26 斑迹胶(Mottled rubber)有较深色的斑点、污迹或条痕以及由于真菌而形成的斑点的橡胶。69
A.27发粘的橡胶(Stickyrubber)有发粘的、粘滞的或胶粘的橡胶。A.28酸奥味(Sourand foulodors)由于橡胶腐败而产生的气味。
A.29变色(Discoloration)
GB8089-87
指形成色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胶包内有未干透的橡胶而引起的生化降解,这种现象或许伴有发霉、过热斑点或秽臭物分解的气味。70
B.1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包括:
GB8089—87
附录B
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
(补充件)
一级烟胶片(No.1 RSS)实物标准样本,二级烟胶片(No.2 RSS)实物标准样本:三级烟胶片(No.3 RSS)实物标准样本;四级烟胶片(No. 4 RSS)实物标准样本;五级烟胶片(No. 5 RSS)实物标准样本。B. 2 采用\复制国际样本\(Copy International Samples)作为本标准的实物标准样本的母本。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牧渔业部农照局归口。本标准由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平阳。
本标准等效采用《天然橡胶等级质量和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1979)。标准搜麦网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