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行业标准(LY) > LY/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
LY/T 168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683-2006

中文名称: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

标准类别:林业行业标准(L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8-31

实施日期:2006-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85048

相关标签: 野生植物 等级 划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020农业和林业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5植物保护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页数:13/字数:18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划分标准、受威胁等级调整的规定和受威胁等级划分时应提交的文件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野生植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 LY/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 LY/T168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Standard on classifying the threatened status of wild flora in China2006-08-31发布
国家林业局
2006-12-01实施
2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4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类型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指标6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调整目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时需提交的文件记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应用标准的相关要求.+
中国林科院图书馆
000086463
-TrKAONTKAca=
LY/T 1683-2006
LY/T1683--2006
本标准对应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委员会制定的《IUCN红色名录等级标准》,与IUCN红色名录等级标推》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冉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本标推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藏润国、成克武、王春玲、张炜银。1范围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等级划分标准I,Y/T 1683—2006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均分标准,受威胁等级调整的规定和受威胁等划分时应按照附录 A提交的文件记录。本标谁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野生植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受戴胁等级的划分。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分类单位taxonomicmit
物种分类的等级单位,指野生植物中,种或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包括种、亚种、变种、变型。2.2
野生植物 wild flora
生长于其自然分布范围内,通过自然繁殖产生个体的植物分类单位,以及归化的生长于过去栖息地的植物分类单位
popuiation
在间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某-一分类单位的所有个体的集合。2.4
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
.个分类单位中成熟个体的数量。2.5
亚种群suhpopulation
一个种群在地理上或其他方面孤立的群体,各群体之间很少有个体或基因的交流。2. 6
成熟个体mature individuals
已知、估计或推断的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总数。2.7
世代generation
当前群体(如种群中新生个体)的上一代的平均年龄。2.8
减少 reduction
在特定时间段内以百分比表示的成熟个体数量的下降,2. 9
持续素退 continuing decline
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存在的下降,有可能是平稳的、不规则的或零星的,如果不来取补救措施,衰遐将有可能持续下去。
TKAONTKAca-
LY/T1683-—2006
严重破碎severelyIragmented
一个分类单位的大多数个体生活在数量小利相对孤立的亚种群中,这些业种群可能由于繁殖、扩散能力的不断减小而逐步灭绝,
极度波动 extreme fluctuations一个分类单位的种群大小或分布面积所呈现出的大范围,频繁而快速的变化。2.12
分布区extent of escurrence
包括一个分类单位所有已知,推断或估测的发生地点(不包括码现种的发生地点)在内的最短连续边界所围成的面积(图1A,B),分布区通常根据最小凸多边形的面积来度量(该最小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不能超过18℃°,并包括所有出现的位点)。2. 13
占有面积areaofoccupancy
个分类单位在其分布区之内实际占有的面积(不包括偶现种的占有面积)(图1C)。占有面积的人小与测定时图幅的比例尺大小成函数关系,应当根据该分类单位的生物学特性、所受威胁的类型和可利用的数据选择适宜的比例尺。A
表示已知、推断或预测的物种的目前空间分布;一表示分布区的可能逆界·逆界内的面积即为物种的分布区面积,B
“——表示占有面积的一种计算方法.即各个分布地点所在的方形样格的面积总和。图1分布区与占有面积的两个示例2
地点lucation
LY/T1683—2006
地理上或生态1独特的面积区域,某一单独的威胁事件(如污染)可以很快影响到处于此区域的分类单位的所有个体。一个地点的人小敢决于感胁事件发生时所覆盖的面积,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亚种群的所有或部分个体。在一个分类单位受到多个威胁事件影响时,地点的确定需要考虑最严重的威胁的覆盖面积。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根据已知的生活史,生境要求、威胁因素和任何真体的管理施,估计一分类单位灭绝的可能性的任何一种分析形式。
生境habitat
一分类单位生存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矿物质,湿度,温度和地形在内的一组特定的环境条件。2. 17
历史分布范围lhistoricTange
已知的或推断的分类单位在过去分布的地理范围。2.18
个体individual
一分类单位中的一个成员。
观测 ohserved
根据对种群巾所有己知个体的观察记录料雨直接获取的億息2.20
估计 estimated
根据计算获取的信息,计算过程中可能包括有关取样的统计学假设,或观测变量(如丰富度指数)与目标变量(如成熟个体数量)的生物学假设。2.21
预测projected
与估计相同,但是外推的日标变量为将来时间段,预测变量过程需要对外推方法进行讨论(如证明统计假设或种群模型是合理的),也要将日前的或潜在的威胁外推到将来,包括它们的变化速率,2.22
推断 inferred
根据与目标变量间接相关的变量获取信息,变与日标变量其有相同的单位类型(如个体数量或面积)。
清测 suspected
依据环境方面的资料证据或者根据不同单位类型的变量获得信息,如根据生境质量下降或疾病的发生获得的种群减少百分数,
偶现种yagrani
一个分类单位(或种群)在某个区域偶尔出现极少数个体。3
TKAONTKAca-
LY/T1683—2006
挽救效应rcseue effect
通过自然或人为等方式将繁殖体移入到目标种群的分布区域,从而挽救该种群脱离灭绝风险。2.26
降级与升级downgrading andupgrading根据一分类单位少的或增加的灭绝危险来调整其受威胁等级,降级指灭绝危险的减少,升级指灭绝危险的增加,
3基本规定
3.1本标准在受威胁等级划分时,所有的物种都以同样的重要性对待,它提供了对野生植物进行有效保护的一个基准。
3.2对于一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进行受威胁等级划分时,不考虑该分类单位的异地裁培及扩繁状况。
3.3应用本标准对一个分类单位受威胁等级划分时,须提交附录A所规定的相关的文件记录。3.4应用本标准对一个分类单位受威等级划分时,相关指标的确定见附录B。4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类型
本标准将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为灭绝extinct(Ex)、野外灭绝extinctin ilewild(EW),极危criticaly endangered(CR)、濑危endangered(EN),易危vulrerahle(VU),渐危near threatened(VT),低危least conccrn(LC)7个等级类型。5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指标5.1灭绝与野生灭绝
5.11当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和非野生种群都满足下列5.1.2~5.1.3中任意--个条件时,其受威胁等级可确定为灭绝;当一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非野生种群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该分类单位属丁野生灭绝。5.1.2所有证据表明该分类单位的最后个个体(包括根茎,种实和其他部分)已经死亡;5.1.3在该分类单位生命周期中合适时间范围内(包括夜、季节性及年度变化),在其已知或期望的生境中通过详尽调查而没有发现其个体的存在。5.2极危
5.2.1当分类单位满足下列5个条件(5.2,2~5.2.6)之一时该分类单位面临非常高的野外灭绝危险,其受威胁等级确定为极危。5.2.2种群数量减少状况符合表1中极危等级的4种类型条件之一吋。5.2.3地理范围满足表2中极危等级的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指标之一,上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满足表2 中条件 1 ~3 之任意两项。
5.2.4种群大小及衰退状况满足表3中极危等级的种群成熟个体数量指标和条件1~2之一。5.2.5估计种群的成熟个体数满足表4中极危等级的数量指标,5.2.6定量分析表明,野生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满足表5中极危等级的数量指标。4
种群数量
减少状况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受威胁等级
地理范围
分布范围
占有面积
表1种群数量减少情况划分指标
导致种群
过去 10 年或 3 个
世代内《以较长者为
推)。
过去10年或3个
世代内(以较长者为
准)。
今后10年或3个
世代内(以较长者为
准,低不超过 100
年)。
包括过去和将来!
的任何10年或3个
世代内(以较长者为
准、但不超过 100
年)。
减少的因子
可知、可消除并巴
经停止。
可能还没有停止、
是末知的,或是不
可逆转的。
可能还没有停止、
或是未知的、或是不!
可逆转的。
表2地理范围划分指标
受战逊等级
100 kin*
10 km2
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须满足下列3项条件 1~3中任意2 项)条件1:分布生境严重被碎或
已知分布地点数
条件 2;1)~5)项之--继续下
降或减少
条件3:1)~4)项之—发生极!
度波动
5.3额危
5 000 km2
500 kn
-2~- 3
信息获取
估计、推
断或猜
LY/T 1683—2006
信息指标
1)直接观察;
2)适合该分类
单位的丰富度
指数:
3)占有面积,分
布范圃减少和
(或)生境质量
下降:
4)实际玻措在
的开来利用影响:
5)受外来生物
杂交、病原体、
染,竟争者或寄生
物带米的不利
影响。
20 00 km2
2 000 km2
-6---1们
1)分布范围;2)占有面积3)生境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4)地点或惑亚种群的数目*5)成熟个体数。
1)分布范围:2)占有面积,3)牛长地点数战业种群数;4)成熟个体。5. 3. 1 当-~个分类单位满足下列 5个条件(5. 3. 2~5. 3. 6)之一时,该分类单位被认为面临很高的野外灭绝危险,其受威胁等级确定为顏危。5
-ITKAONiKAca=
LY/T 1683—2006
种群大小及衰退状况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成熟个体数量
种群大小及囊返状况划分指标
受戴胁等级
同时满足条件:(满足下列2项条件中任意1项)条件 1:估计种群数量持续减
条件2:成熟个体数壁持续减
少,且满足条件1)~2)项之
一者。
在3年或1个世代内
(以较长者为准,将来时
问不超过100年)≥25%
在 5 年或 2 个过代内
(以较长者为准,将米时
间不超过100年)20%
10 000
在 10 年或 3 个世代内
(以较长者为准,将来时
间不超过100年)210%
1)估计所有亚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均≤50,或者≥90%的成熟个体存在于-个亚种群中;2)成熟个体数量极度波动。表4
成熟种群数量或受限制情况划分指标成热种群数量或受限制情况
成熟个体数
占有面积及分布地点数受限
野外灭绝的可能性
成熟个体数
受威胁等级
表5种群野外灭绝的可能性划分指标受威胁等级
10年或3个世代内(以
较长者为准,如果在将来
时不超过100年)≥50%
20 年或 5 个世代内(以
较长者为准,如果在将来
时不超过100年)≥50%
5.3.2种群数景减少状况符合表1中濑危等级的4种类型条件之一。易危
占有面积<2n km2,或
分布地点数5个,很容
易受外界影谢而导致极
危、甚茎灭绝。
100 年内不超过≥10%
5.3.3地理范围符合表2中濒危等级的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指标之一,且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满足表2条件1~3中任意两项,
5.3.4种群大小及衰退状况满足表3中濒危等级的种群成熟个体数录指标和条件1~2之一。5.3.5估计种群的成熟个体数满足表4中颜危等级的数量指标。5.3.6定量分析表明.野生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满足表5中濒危等级的数量指标。5.4易危
5.4.1当:个分类单位满足本标准中下列5个条件(5.4.2~5.4.6)之-时,该分类单位被认为面临较高的野外灭绝危险,其受威胁等级确定为易危。5.4.2种群数量减少状况符合表1中易危等级的4种类型条件之一5.4.3地理范围符合表2中易危等级的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指标之一,且分布范围或占有面积满足表2 条件 1 3 中任意两项。
5.4.4种群大小及衰退状况满足表3中易危等级的种群成熟个体数量指标和条件1~2之-5.4.5“种群的成热个体数”,或“占有面积或分布地点数”两项之一满足表4中易危等级的数量指标,5.4.6定量分析表明,野生种群绝灭的可能性满足表5中易危等级的数量指标。6
5.5渐危
LY/T 1683--2006
一个分类单位经评估未达到易危等级标准,但是较为接近,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达到易危标准时,其受威胁等级确定为渐危,该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面临灭绝的可能性较。5.6低危
一个分类单位未达到灭绝、极危、题危、易危和渐危的标准,其野生种群在10年或3个世代内(以较长者为准,在将来不超过100年)灭绝的可能性很低,该分类单位的受威胁等级确定为低危。6我国野生植物受威助等级的调整6.1一个分类单位的受威胁等级确定后,一般应在 5 年~10 年后重新进行评审,除非提前主动进行受胁等级的变动评律。
6.2已确定受威胁等级为灭绝的物种,如果被重新发现,应立即撤消其灭绝等级并重新进行确定ITKANiKAca-
LY/T1683—200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时需提交的文件记录A,1学名及正式的细节描述、英文名称和其他广泛使用的普通名称。A.2符合本标准的受威胁等级及其指标。A.3分布地点记录及地理分布范围图示。A.4确定受威胁等级的依据,包括任何数据、推断或与标准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及其最低限度。A.5月前的种群趋势(.\升、下降、稳定的或术知)。A.6
适宜生境类型及特征,
包括病虫害在内的目前正在避受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威谢,保护措施(包括目前已经实施的和提设的)。A.8
A,9物种受威胁等级发生变化的信息及原因。A,10资料来源及引证(全部引证,包括未出版的资料来源和个人通信地址)。A.11评价者的姓名和联系地址。A.12定量分析的数据、假设和结构等式。A,13灭绝等级的生效H期、火绝的可能原因以及搜寻该分类等级的详细调查情况,A,14未定等级的相关信息资料。8
B.1成熟个体的确定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应用标准的相关要求
B.1.1始终不能产生新成员的自然个体不能计算在内.B.1.2在种群成体存在有偏性比或生殖性比时,应采用较低估计较为适宜。B.1.3在种群大小产生波动时,应采用较低种群数量估计。B1.4个无性系的繁殖单位应以个体来计数,除非该个体不能独自生存。LY/T 1683—2006
B.1.5在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失去部分或全部成熟个体时,估计应该在成熟个体可以用来繁殖的合适的时间进行。
B:1.6重新引人的个体只有产生了能生育的后代,才能算作成熟个体。B.2分布区的确定
B,2.1偶现种不包括在分布区之内。B,2.2分布区可以不包括在该分类单位整个分布区范围内不连续或不接合的地方(如明显不适合栖息的较大区域)。
B.2.3分布区经常通过最小凸多边形的面积来度量(该最小多边形的各个内角不能超过180°并要包括所有要出现的位点)。
TKAO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