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行业标准(LY) >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LY/T 3260—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260—2021

中文名称: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林业行业标准(L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监测 保护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LY/T 3260—2021.
1范围
LY/T 3260规定了绢蝶的分布调查技术,种群监测技术和保护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中国绢蝶物种的调查﹑监测与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产全成图层
3.1
绢规paTaamatln tutte oo+
昆虫纲lonta_裁励目nepinopserh 凤新apiphoinlo本多蝶亚科PrnassSint o。管性珍稀昆虫。体中型。翅面兰两者黄色助门晃平世奶做。多数物和翻斑纹黑它和具白心了冕斑。前翅径脉4条(R; ,Rz:aR,R,钢臀o⒉乘(软.3A5无臀o朦。后翅臀脉1条42A),无尾或腹密被长毛。
翅脉特征见附录A。r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和分吊见到绿 B,雪组蝶亚科Pahasiino城调译索表见附录C。
3.2
监测monitor
在绢蝶分布区内实施膈。太其郓群罗云闽动凌巿滨法纪的公新媒醮基础数据。
渴减
4分布调查技术
4.1调查地域
植被地带内自然生长有罂粟科 Papaver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川续断科 Dipsacaceae,荷包牡丹科 Fumariaceae ,藜科Chenopodi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绢蝶寄主的地域。
4.2样带设置
以存在寄主植被地带为调查总体,按不同植被地带类型所占的面积5%~10%,设置调查样带。
4.3调查线路
兼顾坡向,坡度、植被类型等因素,于每样带内设置1条~3条调查线路。每线路长 1 km或更长,两侧各宽5.0 m。各线路间距5 km~10 km。

标准图片预览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标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Technique regulations for monitor and conservation Parnassinae(Papilionidae,Lepidoptera,Insecta)2021-06-30发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2-01-01实施
LY/T3260—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晓霞、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陈玲、王桂凤、王国胜、魏松艳、李继平、崔铁花、刘冰、暴峰、刘国荣。防盗隐藏图层
请用积分下载
正常下载
本图隐藏
1范围
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绢蝶的分布调查技术、种群监测技术和保护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中国绢蝶物种的调查、监测与保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
下列术
LY/T3260—2021
防盗隐藏图层
绢蝶pagasign butter
请用积分下载
性珍稀昆虫。
体中型。翅面白色
4条(R.Ra+aRR
斑。前翅径脉
(2A),无尾,腹密被长毛
正常下载
翅脉特征见附录A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和告
监测monitor
爱表见附录C。
本图隐藏
在蝶分布区内实施#
4分布调查技术
4.1调查地域
础数据。
植被地带内自然生长有罂栗科Papaver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川续断科Dipsacaceae、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绢蝶寄主的地域。4.2样带设置
以存在寄主植被地带为调查总体,按不同植被地带类型所占的面积5%~10%,设置调查样带。4.3调查线路
兼顾坡向、坡度、植被类型等因素,于每样带内设置1条~3条调查线路。每线路长1km或更长,两侧各宽5.0m各线路间距5km~10km。4.4调查时间
4月份至9月份的上旬晴天,10:00一15:00。1
LY/T3260—2021
调查路线
按预设的调查线路,调查人员以2000m/h匀速前行,目测线路两侧2.5m内遇到的绢蝶,记录其种类及数量,并用北斗系统终端(或GPS)定位标记。结果填附录D《绢蝶调查记录表》。4.6物种识别及处理
调查时,为准确识别所见绢蝶,可通过现场拍照或摄像确定物种。如物种确定困难时,可网捕个体鉴定。或拍摄蝶的背面和腹面影像,待调查后依此鉴别绢蝶物种之后,放归成蝶。整个过程须确保个体免受损伤。对发现蝶的现场,包括寄主和栖境也应拍照存档。4.7成虫种群密度计算
样带内调查某种绢蝶种群密度按公式(1)计算。d=n
式中:
样带的密度:
样带内记录的个体数;
样带面积。
平均密度按公式(2)计算
式中:
D平均密度;
第i样带的密度.i=1.2.3·N;
样带总数
以75%的可靠性进行估计,密度误差限按公式(3)计算。AD=t
d?-ND2
式中:
密度误差限:
检验可靠性;
第i样带的密度.i1.2.3..N;
样带总数:
平均密度。
调查总体量按公式(4)计算。
X=(D+AD).SwwW.bzxz.Net
式中:
调查总体量;
平均密度:
密度误差限;
栖息地总面积。
·(2)
*(3)
(4)
5种群监测技术
5.1监测区域
在已知绢蝶分布地,选有代表性的生境,建立监测区域。5.2监测样地
在监测区域内设置样地面积10000m。5.3成虫监测
5.3.1监测样带
LY/T3260—2021
在样地内,按平行线法,每间隔25m设置1样带。样带长度为样地两点最远距离,宽度为路线两侧5.0m内。
5.3.2监测
同3.4。
防盗隐藏图层
5.3.3监测内
请用积分下载
种群密度计
同3.7。
5.4其他虫态监测
5.4.1样方设置
在监测区域内,按棋盘
正常下载
本图隐藏
在样方内发现卵、幼虫
方法同上。
5.4.2监测时间
隔5d监测1次,至成虫期或植物生长期结束。5.4.3监测内容
监测记录各虫期活动状态及个体数量。同时植被生长状况、寄主数量及生长状态。将结果填人附录F中《绢蝶卵、幼虫和蛹状况监测记录表》。6保护
6.1建立保护地
比为中心,再建监测样地,
以保护昆虫多样性,而不是以保护绢蝶具体物种为自标,建立蝶保护地。保护地应有足够的生境3
LY/T3260—2021
梯度以及生境类型
维持保护地的原生境。确保绢蝶栖息地免于人为地被破坏和片断化保护地内应满足于绢蝶全部虫态的生活环境因子,具有完备的隐蔽,活动场所和交尾,产卵的空间和寄主等资源。
保持生境蜜源植物的覆盖度。避免盲目增植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摘草药。保护地内人类与绢蝶和谐生存
没必要因建立保护地而与人类争夺自然空间为达到人类生存、发展与昆虫多样性保护和谐共赢,在确保绢蝶生存环境、繁殖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或对已经破坏的环境采取了修复措施,逐步恢复适于绢蝶生存条件下,不必限制人们正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
建立绢蝶种类长期监测体系
建立绢蝶的长期监测体系,实施并完善本规程的技术应用,逐步提高保护绢蝶措施的有效性。对保护绢蝶种群和生境管理的有效性可通过对当地蝶种群动态变化来监测与评估:本文件第3章和第4章的内容,是监测与评估绢蝶保护效果的基本的、重要的和长期的工作。应经过长期的工作和数据积累,以达到保护绢蝶的目的。4
蝶翅脉特征见图A,1。
附录A
(资料性)
绢蝶翅脉特征
LY/T3260—2021
防盗隐藏图层
请用积分下载
正常下载
本图隐藏
LY/T3260—2021
附录B
(资料性)
中国已知蝶物种及分布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及分布见表B.1。表B.1
学名(species)
Hypermnestra helios (Nickerl,1846)Parnassius acco Gray.1853
Parnassius acdestis Grumm-Grshimailo.1891Parnassius actius Eversmann,1843Parnassius andreji Eisner.1930Parnassius apollo (Linnaeus,1758)Parnassius apollonius (Eversmann,1847)Parnassius ariadne Lederer,1853Parnassius baileyi South,1913Parnassius bremeri Bremer,1864Parnassius cephalus Grumm-Grshimailo,1891Parnassius charltonius Gray.1853Parnassius detphias Eversmann,1843Parnassius epaphus Oberthir.1879Parnassius eversmanni Menetries.1849Parnassius glacialis Butler, 1866Parnassius hannyngtoni Avinoff.1916Parnassius harduickii Gray,1831Parnassius hide Koiwaya,1987Parnassius im perator Oberthur,1883Parnassius jacquemontii Boisduval.1836Parnassius labeyriei (Weiss &Michel,1989)Parnassius lorias Pungeler,1901Parnassius maharaja Avinoff.19166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及分布
中文名
云绢蝶
爱珂绢蝶
蓝精灵绢蝶
中亚丽绢蝶
安度绢蝶
阿波罗绢蝶
羲和绢蝶
爱侣绢蝶
巴邑绢蝶
红珠绢蝶
元首绢蝶(头绢蝶)
姥瞳绢蝶
翠雀绢蝶
依帕绢蝶
艾雯绢蝶
冰清绢蝶
赫宁顿绢蝶
联珠绢蝶
西狄绢蝶
君主绢蝶
(领袖绢蝶、双珠
大绢蝶、康定绢蝶)
夏梦绢蝶
(雅克碟)
蜡贝绢蝶
孔雀绢蝶
马哈绢蝶
分布(distribution)
甘肃、四川、青海、新疆、云南、西藏新疆,青海、四川、西藏
新疆、西藏、四川
甘肃、四川、青海
新疆、西藏
新疆、西藏
四川、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
山西、河南、山东、青海、陕西、宁夏、新疆、甘肃
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西藏、新疆
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吉林、新疆、内蒙古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浙江、安徽西藏
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台湾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西藏青海、新疆、西藏
青海、新疆、西藏
学名(species)
表B.1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及分布(续)中文名
小红珠绢蝶
Parnassius momion won Waldheim.1823Parnassius phoebus (Fabricius,1793)Parnassius przetealskii(Alpheraky,1887)Parnassius schulteri Weiss & Michel.1989Parnassius simo Gray.1853
Parnassius staudingeri A.Bang-Haas,1882Parnassius tenedius Eversmann,1851Parnass
Parnassit
Parnassius
nassius chou
珍珠绢蝶
福布绢蝶
普氏绢蝶
师古绢蝶
西猴绢蝶
西睡绢蝶
微点绢蝶
LY/T3260—2021
分布(distribution)
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西、四川、新疆、甘肃、青海
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新疆、青海、云南、西藏
新疆、青海、四川、西藏
新疆、甘肃、四川、青海、西藏新疆
吉林,内蒙古
防盗隐藏图层
请用积分下载
正常下载
本图隐藏
青海、甘肃、
LY/T3260—2021
附录C
(资料性)
中国绢蝶亚科Parnassinae物种检索表表C.1中国绢蝶亚科Parnassiinae物种检索表1前翅M,脉与R,脉基部分开,不相接近;雄性爪对称;雌性腹末端无角质的臀袋云绢蝶Hypermnestra helios
前翅M,脉与R,脉基部接近或共柄不相接近;雄性爪不对称;雌性腹末端有角质的臀袋…...绢蝶属Parnassius2
2后翅正面有成列的亚缘蓝色眼斑后翅正面无成列的亚缘蓝色眼斑3后翅亚缘有5个椭圆形黑斑,其内侧有蓝色鳞,形如孔雀翎斑;R~R。脉共柄后翅亚缘有蓝色斑2个~5个,外围有黑色的框;R2脉独立.*后翅的橙色斑大,并有黑色框和白色心;亚缘的孔雀翎状蓝色斑较小……·19
媲瞳蝶P.charltonius
后翅的橙色斑退化,小而无白色心,有时只1个;亚缘的孔雀翎状蓝色斑大孔雀绢蝶P.loxias
5后翅有亚缘蓝色斑5个
后翅有亚缘蓝色斑2个~4个
6前翅cu2室有红色斑
前翅cuz室无红色斑·
:联珠绢蝶P.hardwicki
7前翅cu2室有2个红色斑;前缘斑有红色鳞;后翅中室外眼斑卵形,特别大;臀角有1条红色横纹.周氏绢蝶P.choui
前翅cu室只有1个红色斑;前缘斑无红色鳞;后翅中室外眼斑正常,臀角无红色横纹·.88前翅前缘斑2个,红色·.
前翅前缘斑退化,黑色,或只1个,有红色鳞9前翅亚外缘暗色横带弧形弯曲
前翅亚外缘暗色横带2次波状弯曲:四川绢蝶(周氏绢蝶)P.szechenyi珍珠绢蝶P.orleans
普氏绢蝶P.przewalski
10后翅亚缘2个蓝色眼斑及前缘与中室外2个红色眼斑均大而圆,特别显著君主绢蝶P.imperator
后翅的蓝色眼斑及红色眼斑均小11翅绝大部分暗而透明:后翅亚缘斑三角形·翅绝大部分白色,不透明;后翅亚缘斑圆形.12触角短小,不到前翅中室长度的1/2*触角粗大,超过前翅中室长度的1/211
爱珂绢蝶P.acco
巴裔绢蝶P.baileyi
13雄蝶后翅基部灰色,雌蝶后翅基部蓝灰色;中室外红色斑有极宽的黑色外框,斑外暗色带通到前缘与后缘,
蓝精灵绢蝶P.acdestis
无上述特征
14后翅亚缘斑至少2个清楚
后翅亚缘斑都模糊不清·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