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108-1994 原糖
GB/T 15108-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108-1994

中文名称:原糖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Raw sugar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7-06

实施日期:1995-02-01

作废日期:200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2597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67.180.10糖和糖制品

中标分类号:食品>>制糖与糖制品>>X31制糖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15108-2006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1213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4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8-16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甘蔗糖业所起草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原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用甘蔗汁经清净处理制成不作直接食用的原糖。 GB/T 15108-1994 原糖 GB/T15108-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Raw sugar
GB/T15108--94
本标准规定了原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用甘蔗汁经清净处理制成不作直接食用的原糖。2技术要求
2.1感官指标
2.1.1晶粒均、松散。
2.1.2晶粒表面带有薄层的原始糖蜜。2.1.3糖中不应有明显的沙石等杂质。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
项目名称
糖度,%
干燥失重,%
电导灰分,%
色值,IU
不溶于水杂质,mg/kg
3试验方法
3.1感官指标的测定:目测定性测定。3.2糖度的测定
3.2.1仪器、设备
3.2.1.1天平:精确度±0.002g。3.2.1.2容量瓶:100.00±0.02mL。3.2.1.3过滤设备:玻璃无杆漏斗,烧杯,中速定量滤纸。指
3.2.1.4检糖计,应具有国际糖度标尺,按糖度Z刻度,自动检糖计精确度为0.05Z,目测检糖计精确度为0.1。
注:如使用按旧糖度S刻度的检糖计,读数S须乘上一个系数0.99971换算成Z。3.2.1.5观测管:长度200.00±0.02mm。3.2.2试剂
3.2.2.1碱式乙酸铅溶液:称取340g碱式乙酸铅粉,溶解于约1000mL刚煮沸过的蒸馏水,并将浓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7-06批准628
1995-02-01实施
GB/T 15108—94
度调整到54.3°Bx(1.24士0.01g/cm2)。配好的溶液应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3.2.2.2蒸馏水。
3.2.3测定步骤
3.2.3.1检糖计的校准
检糖计的读数要用标准石英片校准。不能用蔗糖溶液校准。对于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应测定温度,并精确到0.2℃,如果这个温度与20℃相差大于士0.5℃,则采用式(1)进行石英片旋光度的温度校正,再用校正值校准检糖计的读数。
α, = α2e[1 + 0. 000 14(t — 20)式中:t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的温度,℃;α20———20℃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α,—t℃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3.2.3.2糖度的测定
称取糖样品26.000士0.002g于干洁的小烧杯中,用蒸馏水40~50mL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分3~5次冲洗烧杯,洗水一并倒入容量瓶。并加入蒸馏水使容积达60~70mL,然后加入1.00士0.05mL碱式乙酸铅溶液,缓慢摇动使溶液混勾,继续摇动并加入蒸馏水至充满容量瓶球体部分为止,至少放置10min使达到室温。然后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下约1mm,确保容量瓶颈部已洗净,小心勿使溶液夹带空气泡,如有气泡时,可用一至二滴乙醚消除之。然后垂直拿住容量瓶颈部的上方,使容量瓶的标线与操作者眼睛成水平,对着明亮的背景观察,用长滴管加水,直到弯月液面的下缘与标线相切为止,用干净的滤纸吸干容量瓶标线上的内壁,将塞子塞紧,充分摇匀。溶液至少静置5min,使沉淀下降,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最初10mL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约50~60mL。过滤时,漏斗上须加盖表面玻璃。用滤液将观测管冲洗2~3次,并装满观测管,注意不使观测管内夹带空气泡。将观测管置于检糖计中,目测检糖计测定5次,取读数至0.05Z以下,如用自动检糖计,测定前应有足够的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测定读数后,立即测定观测管内溶液的温度,并精确到0.1℃。
3.2.3.3计算及结果表示
测定糖度的温度应尽可能接近20℃,一般应在15~25℃的范围。如果糖度不是在20.0士0.2C时测定的,则应校正到20℃。
糖度X,按式(2)和式(3)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位数。有石英补偿器的检糖计:
X, = P,[1 + 0. 000 32(t -- 20)J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X P[1 + 0. 000 19(t - 20)J
式中:P,-一原糖样品的观测糖度,2; 测定 P,时,糖液的温度,℃。
3.3干燥失重的测定
3.3.1仪器、设备
3.3.1.1电热恒温箱:测定过程中,离干燥Ⅲ上面2.5士0.5cm处的温度要保持在105土1C。3.3.1.2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3.3.1.3称量瓶:直径为6cm,高度为3cm。3.3.2测定步骤
3.3.2.1干燥
(2)
(3)
将干燥箱预先加热到105℃。将空的称量瓶连同打开的盖子一并放入干燥箱中,至少干燥30min。629
GB/T 15108—94
然后将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出2(),尽快称量,准确到0.1 mg。
尽快地在称量瓶中放入9.5~10.5g样品,加盖,称量准确到0.1mg,称量瓶中糖层的厚度不应超过1cm
取下盖子,连同称量瓶放入干燥箱中,在105C下准确地干燥3h。盖上称量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出2℃)。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3.3.2.2计算及结果表示
干燥失重X。按式(4)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敢两位小数。w。W×100
式中:w,一称量瓶的质量这
W.称量瓶及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W.称量瓶及干燥后样品的质量,。3.4电导灰分的测定
3.4.1仪器、设备
3.4.1.1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500μS/cm,测量准确度不应大于满量程的1.5%。3.4.1.2容量瓶:100±0.05mL。3.4.2试剂
3.42.1纯水:电导率低于15uS/cm,并应实际测定之。(4)
3.4.2.20.01mol/L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分析纯)加热至500℃(呈暗红炽热),脱水30min,准确称取745.5mg,用纯水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3.4.2.30.0025mol/L氮化钾溶液:吸取0.01mol/L氯化钾溶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在20C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3.4.3、测定步骤
称取原糖样喆5.0g于干洁小烧杯中,加纯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多次冲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水并移入容瓶中,加纯水至标线,充分摇句。用样液分2一3次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干洁小烧杯,然后倒入样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样液的电导率,并立即测定样液的温度,同时测定溶糖用纯水的电导率。
电导池常数应用0.0025mol/L氯化钾溶液校核计量。3.4.4计算及结巢表示
电导灰分X:按式(5)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X 18 × 10-4(C - 0. 902)
式中:C,-—5g/100mL糖液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C,溶糖用纯水在20℃时的电导率,S/cm。3.4.5度校正
测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若不在20℃则按式(6)校正,但测量温度般不应超过15~25℃的范围。至于溶糖用的纯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因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C, Cu1 + 0. 023(20 - r)J
式中:C--在C时糖液的电导率,μS/cm+测定电导率时糖液的激度,℃。3.5色值的测定
3.5.1仪器、设备
3.5.1.1分光光度计:在420nm处波长误差不大于土1nm。630
GB/T15108—94
3.5.1.2比色Ⅲ:比色的厚度应选择使仪器透光度读数在20%~80%之间,般用1cm比色Ⅲ,配套使用的比色间间-光径透光度之差不大于0.2%。3.5.1.3阿贝折射仪:糖量浓度测量范围0~95%,分划板上糖量浓度(%)最小分度值为0.5。3.5.1.4pH计,分度值或最小显示值为0.02pH。3.5.1.5滤膜过滤器,使用孔径为0.45m的微孔膜。3.5.2测定步骤
按照较好的过滤速度和比色Ⅲ厚度,选用适当的浓度(般可用10Bx)称取一定量的糖样品,用蒸馅水溶解之。糖液用约0.01mol/氢氧化钠或0.01mol/L盐酸溶液调整其pH至7.0士0.1。倾人已预先铺好0.45m微孔膜的过滤器中,在真空下抽滤,将最初的部分溉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不少于50ml。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滤液的折光锤度,然后用滤液将比色皿冲洗三次,再盛满之,在分光光度计上用42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并用经过滤的蒸馏水调零。3.5.3计算及结果表示
色值X,按式(7)进行计算,单位为IU,计算结巢取到个数位。X
式中:一在420nm波长测得样液的吸光度;h
折光键度
比色血厚度,cm;
X 1000
样液浓度(由修正到20C的折光锤度查表2求得),g/ml表2蔗糖溶液折光锤度与每毫升含蔗糖克数(在空气中)对照表浓度
0. 056 03
0. 059 16
0. 072 79
0. 077 01
0. 078 07
0. 081 25
折光锤度
0. 084 44
0. 087 63
0. 088 69
0. 091 90
0. 094 04
0. 099 40
折光锈度
0,1442
折光锤度
3.6不溶于水杂质的测定
3.6.1仪器、设备
GB/T 15108--94
3.6.1.1式玻璃滤器:孔径40~80μm。3.6.1.2电热恒温箱:125~130℃。3.6.1.3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3.6.1.4天平:精确度达到±0.001g。3.6.2试剂
3.6.2.11%α-萘酚乙醇溶液。
3.6.2.2浓硫酸。
3.6.3测定步骤
在玻璃滤器滤板上面铺一层约5mm厚的用稀盐酸溶液洗涤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的玻璃丝,玻璃滤器再用较大量的蒸馏水减压过滤洗涤,然后将之干燥称量。称取样品250.0g于1000mL烧杯中(如混有包装物纤维、绒毛等应除去然后称量),加入约700mL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倾入上述已准备好的玻璃滤器中进行减压过滤,并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滤渣至洗涤液不含糖分为止。将玻璃滤器连同滤渣于125~130℃下烘干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以后每继续烘干约30min,冷却称量一次,直到相继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3.6.4计算及结果表示
每干克原糖样品所含不溶于水杂质的毫克数X,按式(8)计算,计算结果取到个数位。X, = (W, - W.) X 4 000
式中:W,—-干燥后玻璃滤器连同过滤介质共重,gW,-干燥后玻璃滤器连同过滤介质与滤渣共重,g。4检验规则
4.1每一次交货的原糖为一个交付批,每批糖必须附有产地的质量证书。买方凭质量证书收货,并在交付现场进行抽样检验。
4.2每个交付批的原糖为个检验批。4.3抽样方法
4.3.1抽样前应先验明交付批及批量、产地,并确定交付批的份样个数。4.3.2份样数见表3。
表3每批原糖应取份样数
批量Q,t
Q≥20 000
15000≤Q<20000
10000≤Q<15000
5000≤Q<10 000
Q<5000
4.3.3份样量
每个份样的量一般为100~150g,所抽的份样量应大致相等。4.3.4采样
份样数n,个
原糖的采样有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和二级抽样法三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一种方法。4.3.4.1系统抽样法
GB/T 15108-94
在一批散装原糖装卸、加工或衡重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质量或时间间隔抽取份样,份样间的间隔可根据表3规定的应取份样数和实际批量按式(9)算出。或t
式中:-一抽样质量间隔,t:或时间间隔,min;Q检验批的批量,;
n -应取的份样数,个;
G-每小时装卸量,t。
*(9)
抽第一个份样时,可在第一间隔内随机确定。但不可在第一间的起点开始,以后继续抽取的份样按计算好的间隔抽取,抽取间隔不得大于计算所得间隔。如果固定间应抽取的份样数已经完成,而原糖的装卸,加工或衡重仍在进行,应按原定间隔继续抽取份样,直至整批原糖移动完毕为止。如在输送带或输送带落口处抽取份样,需截取原糖流的全截面。如在抓斗、铲车或其他工具装卸或堆垛过程中,抽样应在装卸或堆垛过程中,用抽样铲载抽样托,在新露出的糖层面上,均匀布点抽样。抽样点应均勾分布在整批原糖的各个部分,而不是其表层或局部。4.3.4.2分层抽样法
批原糖在装卸、加工、堆过程中,例如在船舱中,可分儿层抽样(不少于三层),根据每层所载原糖的质量,按比例在新露出的面上,均匀布点,并在该点表面先刮去约3cm厚,抽取份样。每层应取的份样数,按式(10)彝出。n = nX Q/Q
式中:-每层应抽取份样数个;
n整批原糖应取的份样数,个,
Q:每层质量,t
Q一检验批的批量,。
4.3.4.3二级抽样法
*(10)
在装卸或加工衡重过程中,概据表3规定应抽取份样数,按质量(袋数)间抽取样袋,再将样袋平放,拆开袋口一部分缝线,用抽样纤背部向上,成对维线斜插至袋底角,旋转180°,拌动样袋使样品填满抽样拆槽,然后小心抽出,倒入带盖的盛样器中为一个份样。4.3.4.4遇批量大、装御时间长、气温高等情况,应尽快抽样并保管好,以防止水分蒸发。若雨天卸货,应防止雨淋和吸潮。
4.3.5制样
4.3.5.1在制样过程中,应防止样品的成分发生变化和污染。4.3.5.2将样品置于混样盘上混合。用分样铲将样品堆成测锥形,每铲应自圆堆顶尖落下。使均勾地沿堆尖散落,注意勿使圆堆中心错位。如此反复三次转堆混合,使充分混匀,然后将圆锥顶点压平,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四等份,任取二个对角的等分。重复操作,缩分至所需留样量。4.3.6样品缩分成分析样品及留存样品各1000g装入密封样品瓶中,或用三摆厚食品级塑料袋密封包装,分别附以标签。标签上注明下列各项。精。
编号及批号:
样品名称、产地:
批量,wwW.bzxz.Net
抽样地点(船名);
抽样、制样人;
抽样、制样日期。
4.4分析样品分成三份,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用两个最接近的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该633
GB/T15108-94
检验批的最后测试结果,或如果两个测定值与个中间值之差相等时,则用这个中间值作为该检验批的最后测试结果。检验结果即作为该批原糖的平均质量。4.5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指标应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作为该检验批的最终结果,复检结果不合格,即判该检验批不合格。4.6分析样品应妥善保管以备查核,保管期可根据有关规定,但不得少于3个月。5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5.1每批交付原糖的证书上应有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净重(t);
c.生产国家;
d.生产批号。
5.2原糖可以用无污染、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散装或袋装。5.3运输的车厢、船舱或车斗应当干净清洁,没有破漏。5.4不许使用曾运载煤炭、灰土或刚装过石灰、盐、咸鱼、油料及其他恶臭、有毒或易污染的货物而未经清理的运载工具装运。
5.5运载途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糖堆上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严防日晒、雨淋或落上尘土。5.6原糖尽量不在露天存放。确需露天存放时,需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严防日晒、雨淋或落上尘土。5.7仓库贮存时尽量采用散装贮存。糖堆上需用干净帆布或塑料薄膜盖好。5.8贮糖的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温度不超过40℃。5.9入仓时应尽量避免骤冷骤热。根据先入仓先出仓的原则,依次调拨运出。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长庚、陈骏佳、张玲玲。63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