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125-199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空气质量>>13.040.30工作场所空气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1环境卫生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8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6-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2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归口单位:卫生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水蚤生物测试技术中生存及运动影响(急性试验)和生长及繁殖试验方法(慢性效应)。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工业废水及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液的综合毒性;评价废水处理效果;也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毒性评价及水中沉积物的毒性评价。 GB/T 16125-1995 大型水蚤测试标准方法 GB/T16125-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型水蚤测试标准方法
Standard methods for bioassayof daphnia magna straus
GB/T16125-1995
本标准部分参照国际标准IS06341:1982《水质一大型水蚤(甲壳纲、枝角目)活动抑制的测定》(UDC617.777:576.097.2)及美国标准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804B.水蚤(Daphnia)的生物检测步骤。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水蚤生物测试技术中生存及运动影响(急性试验)和生长及繁殖试验方法(慢性效应)。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工业废水及工业固体废物漫出液的综合毒性;评价废水处理效果;也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毒性评价及水中沉积物的毒性评价。2方法原理
2.1测定初始浓度ECs值,此浓度是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24h及48h内使50%暴露在试验液中的大型水蚤失去活动能力的浓度,并指出使所有实验水蚤失去活动能力的最低浓度,及不能使任何实验水蚤丧失活动能力的最高浓度。2.2测定初始浓度LCs值,此浓度是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24h及48h内使50%景露在试验液中的大型水蚤心脏停止跳动能力的浓度,并指出使所有大型水蚤死亡的最低浓度及不引起死亡的最高浓度。2.3测定生长曲线,不同浓度下实验水蚤生长的速度不同,其生长曲线也不同,与对照组生长曲线比较判断其生长影响。
2.4测定生殖量,相同条件的实验水蚤在不同浓度实验液中由于毒性作用,其每胎生出的幼水蚤数量不同,与对照组比较判断其毒性。3试剂和材料
3.1试验生物
采用大型水蚤(Daphniamagnastraus)62Dm纯品系生物株,为同龄同母体后代。ECso及LCs试验用1龄~3龄水蚤,每容器10个,平行2~3组:繁殖及生长试验用刚出生的幼水蛋,每浓度组5~6个水蚤。
3.2稀释水
可采用未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天然水(地面水或地下水)及自来水(自然景气的),pH值为7~8.6,溶解氧4mg/L以上,或空气饱和氧的60%以上,水的硬度为250士22mg/L(以CaCO。表示),也可用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工配制水。
3.3仪器
3.3.1-般实验室玻璃仪器。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1996-07-01实施
3.3.2溶解氧测定仪。
3.3.3体视显微镜。
3.3.4pH计。
GB/T16125-1995
3.3.5试验容器:玻璃制结晶Ⅲ或烧杯。3.4试样及实验的制备
3.4.1试样要求有代表性,采样瓶应充满水,采到的废水样品要求在6h内进行毒性测定,否则必须冷藏。
3.4.2试验溶液的制备
3.4.2.1储备液的制备
在无离子水中将已知量的被测物质溶解,先配制高浓度的实验原液,按10的倍数连续稀释成各不同浓度,用mg/1表示,对不溶性物质配高浓度原液时可加少量有机溶剂助溶(如丙酮),但各实验液有机溶剂的最终浓度不得超过0.5mg/L,同时须加溶剂对照。3.4.2.2工业废水原水样为实验原液,作为100%,用稀释水按百分数(百分率)配制成各浓度。3.4.2.3工业固体废物。首先磨碎,按固液1:10比例加入无离子水,摇匀后浸泡24h,滤纸过滤,其溶解部分为被测工业固体废物的浸出原液(100%),再用稀释水按百分数配制成各浓度。4试验步骤
4.1大型水蛋EC5o及LCs实验
4.1.1预试验bzxz.net
确定正式试验的浓度范围,要求得知试验藻全部存活(或无影响)的浓度以及全部死亡(或不动)的浓度,确定被测样品是否稳定,实验水是否健康。4.1.2正式试验
由各浓度中实验水蚤的死亡数得出LCso结果。由各浓度中实验水蚤的不活动数得出ECso结果。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实验液的pH值、水温和溶解氧(DO)。对不稳定性实验液采用定时更换的措施,实验期间实验水蛋不喂食。4.2大型水蚤的繁殖及生长实验(慢性效应)4.2.1预试验
做48hLCso试验·由48hLCs。×0.1得到不引起水蚤死亡的浓度,在水蛋的生存安全浓度范围内选择2~3个生长繁殖试验浓度。4.2.2正式试验
按预试验选好的浓度配制各浓度实验液,平行4~6组,每组设一对照,实验在正常实验室光照下进行,防止直射阳光。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pH及DO,用最高、最低温度计记录实验全程的气温。实验期间,每24h在固定时间用吸管取出实验幼水蚤,分别移入相对应的栅藻藻液缸中喂1h后,移回中缸,即时更换中毒液。
4.3实验水蚤的敏感度测定
用分析纯重铬酸钾测定大型水蚤24hECs在2mg/L以下,表明本实验水蚤的敏感度合格。4.4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4.4.1EC及LC5试验
用半对数纸或概率纸获得ECs及LCs值,也可用计算机LCs程序处理数据。实验结果用mg/L或百分数表示,实验中对照组应无异常。4.4.2繁殖及生长试验
以观察时间为横坐标,平均体长为纵坐标,画出各浓度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生长曲线做比较,判断出作用浓度及不作用浓度。统计各实验液中幼水蚤总数,得出生殖总量及生殖量(每胎平均生幼水蚤数),600
GB/T16125-1995
比较是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实验期间对照组应无异常。5
试验报告
在明确采用本标准方法情况下,还包括:a.
浓度。
实验用大型水蚤的来源、种名、品名、数目、年龄、驯养时间、健康状况等等;被测物质的名称、来源、理化性质、采样时间及储藏等,以及实验液的配制;实验方法、条件、稀释水等;
数据处理,及24h、48h的ECso,LCs结果。生长曲线以及生殖量,中毒症状,0%及100%影响601
GB/T16125---1995
附录A
大型水蚤的培养繁殖技术
(补充件)
A1在1~2L的圆玻璃缸或烧杯中,加入500mL~1000mL培育水(自然曝气三天以上的自来水或未经污染的过滤地面水),加入10~20个大型水蚤,投喂新鲜栅藻藻液,使藻浓度为(6~8)×105个/mL最佳,在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避免阳光直射,培养温度15~25℃·pH值为7.5土0.5,溶解氧2mg/L以上,每周全换培养液1~2次。A2实验幼水蚤的分离
选择怀卵量高的水蚤10~20个,投喂充足的饵料,在实验前24h用孔径为1mm的筛子将幼水蚤滤去,在实验前6~12h进行第二次过筛,所得到新出生的幼水蚤为出生6~24l大小的幼水蚤,将此水蚤再继续培养两天即得出生72h的实验水蛋。A3栅藻(Scenedesmus)的培养
采用人工培养的栅藻藻液喂养大型水蚤,用下列无机盐作为栅藻藻种的养液。硫酸铵(NH),SO)
硫酸镁(MgSO,·7H,0),
碳酸氢钠(NaHCO,),
磷酸二氢钾(KHPO,),
氯化钙(CaCl,·2H2O),
无离子水
1000mL
栅藻种可在大三角瓶中、在15~25℃水温49W日光照下(8h~16h)进行培养,每天搅拌5~6次。经上述配方培养的栅藻藻种用稀释水扩大培养,按1:1(藻液与稀释水比)或1:2接种,并每3天追加脲素1次.使脲素最终浓度不超过10mg/L,可用此栅藻藻液直接喂大型水蚤。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修瑞琴、高世荣、许永香、任改英、郭琪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Ⅱ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6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