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906-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906-2010
中文名称: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林业行业标准(L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09
实施日期:2010-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098253
相关标签:
栽培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20植物栽培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林业>>B67原竹与竹材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2010-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敏、文级强、张弘、王人亮、孟晓红、张娟娟、仇得昌、梁大洪、王遵
起草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主管部门: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金佛山方竹林竹林结构、竹笋产量指标、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金佛山方竹人工林、天然林。 LY/T 1906-2010 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 LY/T1906-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9062010
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Chimonobambusa utilis2010-02-09发布
国家林业局
2010-06-01实施
1范围
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
LY/T1906—2010
本标准规定了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ulilis(Keng)Kengf.林竹林结构、竹笋产量指标、主要裁培技术措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金佛山方竹人工林、天然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0391毛竹林丰产技术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金佛山方竹Ch.utilis(Keng)Kengf.金佛山方竹自然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东南部和云南东北部海拔1000m以上温凉、湿润、多雾山地。秆高5m~10m,直径2cm~5cm,节间圆筒或略呈四方形,基部节间气生根刺状;秆之表面平滑无毛,秆环隆起。鞘厚纸质,矩形或长三角形,背面具淡棕色斑点,无毛;舌全缘;叶微小。秆芽呈卵形至圆锥形,各复以鳞片,形如小笋。每节分枝3枚,近于水平开展;叶片质地较坚韧,长5cm~16cm,宽1cm~2.5cm,次脉5对~10对,小横脉明显。笋期秋季。3.2
金佛山方竹林结构
standstructureofCh.utilis
与竹林生长量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数量组合。3.2.1
树种组成treespeciescompositionof stand竹林建群种的数量组成。金佛山方竹林通常为竹阔混交异层林。适宜的上层乔木郁闭度为0.3~0.4。
立竹密度standingculmdensity
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hm\”表示。3.2.3
立竹大小culmsize
立竹个体的大小,用立竹地径表示,单位“cm”。竹林立竹大小以竹林立竹平均地径表示。3.2.4bZxz.net
立竹年龄ageofstandingculm
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用“年(龄)”表示。新竹长到第2年秋出笋前为1年(龄),种子育苗以种子萌芽出土到第2年同期为1年(龄)。1
LY/T1906—2010
年龄结构
agestructure
金佛山方竹林是由不同年龄立竹所构成的异龄林,其年龄结构用各年龄立竹株数的百分数表示。3.3
竹笋产量shootyieldofbamboostand单位面积竹林当年采带壳鲜竹笋质量之和,用“t/hm\”表示。金佛山方竹林结构因子和竹笋产量指标4
金佛山方竹林结构因子和竹笋产量指标见表1。表1金佛山方竹林结构因子和竹笋产量指标因子
土层厚度
廣殖质
土壤湿度
土壤结持力
上层乔木覆益度
立竹密度
株/hm2
平均地径
竹笋产量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5.1苗木培育
5.1.1圃地选择
山谷台地、山麓
12000~15000
1600m~2000m
山坡中下部
较丰富
15000~24000
海拨高度
<1600m,>2000m
山坡中上部
稍紫密
24000~30000
山谷台地、山麓
24000~30000
山坡中下部
较丰富
27000~35000
海拔1200m1300m,交通方便,水源充沛,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pH5~7。5.1.2面地整理
精细整地,结合施用有机肥(饼肥2t/hm~3t/hm2或展肥20t/hm~30t/hm)。圃地整理、消毒、作苗床按照GB/T6001执行。5.1.3种子采集
应在种子成熟脱落前及时采集。金佛山方竹种子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成熟种子种皮较厚,光亮,呈黄绿色,种仁饱满,呈白色。种子应具备发芽率>75%,千粒重240g~310g,净度>90%。
5.1.4种子处理
采回的种子经净种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3h~4h即可播种。5.1.5播种
5.1.5.1播种期
随采随播。
5.1.5.2播种方法
采用穴播,株行距15cm×20cm,播种后覆土1cm~1.5cm,再盖草或盖膜。5.1.5.3播种量
每穴播种3粒~4粒,200kg/hm250kg/hm2。5.1.6移栽
LY/T1906—2010
播种当年10月至11月或次年早春移栽幼苗,播种1hm,按25cm×30cm株行距可移栽幼苗3hm。
5.1.7苗期管理
播种后10天左右幼芽逐渐出土,幼苗大部出土约需30天。此期间应适时保持苗床湿润,注意虫岛窃食种子。
从出真叶至分檗前约50天左右。要适当遮荫,遮光率控制在40%50%为宜。幼苗刚出土时,宜手除杂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持苗圃无草、土寰疏松、湿润。苗期追肥按GB/T6001执行。竹苗分檗期主要以氨肥为主,施肥时间在分檗苗出土前10天左右。人秋后停止施用氮肥。
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螃蜡、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5.2人工林营造
5.2.1造林
5.2.1.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气候年平均温度7℃~14℃,7月平均温度16℃23℃,年降水量1100mm以上,常年多雾,相对湿度80%以上。
一土壤土层厚·40cm以上,疏松、混润、排水良好的壤土,pH5~7。一地形海拔1300m~2000m,背风向阳的山谷、山截和山腰地带。5.2.1.2林地整理
整地在造林前进行。砍去造林地上杂灌,保留适量乔木,培育竹阔混交林。根据造林地坡度和劳力供应情况选用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全面开星造林地。适用于坡度0°~15°的造林地。带状整地:沿等高线采用水平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和带距1.0m~1.5m,适用于坡度16~25的造林地。造林后1年~2年内将未开垦带轮流垦完。块状整地: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开垦,块状大小一般为1.0m×1.0m。适用于坡度25°以上的造林地。造林后1年~2年内将未开垦地轮流垦完。5.2.1.3整地要求
开垦深度25cm以上,清除土中树莞、树根、伐桩等。在整地时应挖好种植穴,移母竹造林要求穴长80cm,宽60cm,深40cm;实生苗造林穴长60cm,宽50cm,深40cm。5.2.1.4造林季节
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和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避开凝冻期。5.2.1.5造林密度
移母竹造林,株行距为3m×3m,1110穴/hm2。实生苗造林,株行距为2m×2m~2m×3m3
LY/T1906—2010
1650穴/hm~2500穴/hm。
5.2.1.6树种组成
造林时应配置适生阔叶乔木树种,或保留现有林地内的乔木树种,形成上层乔木郁闭度0.30.4。5.2.1.7竹苗规格
母竹选择2年~3年生、地径>2cm、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健壮立竹,且所连竹鞭具有5个以上健壮鞭芽。
实生竹苗为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植株,地径>0.5cm,分巢2苗以上,苗高>50cm。5.2.1.8起苗和运输
母竹每2株~3株为一丛掘起。挖掘母竹时,先仔细找到母竹鞭的走向,然后截断竹鞭,留来鞭20cm、去鞭30cm,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掘起母竹。挖母竹时注意不要损伤鞭芽、鞭根和竹根,也不要摇晃竹秆以免损伤“螺丝钉”。竹多带宿土。砍去母竹梢部,留2盘~3盘枝叶,且适当疏叶,切口如马耳状,平滑不裂。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竹苑。实生苗整丛掘起,带10cm~20cm竹鞭,砍去枝梢,留2盘~3盘枝叶,适当疏叶。用稽草或其他材料包扎竹菀。运输途中要覆盖保湿。5.2.1.9栽植
随起随裁,防止竹苗失水干枯。宜在阴天或雨后裁植。裁植应把握“穴大、浅裁、根舒、紧围”技术要点。母竹2株~3株为一丛栽植,实生苗3株~4株为一丛栽植。栽植时,先将表土垫于穴底与基肥混匀(每穴施展肥5kg~10kg或饼肥3kg,复合肥0.1kg~0.2kg),再回填5ctn~10cm表土并压实,将解除包扎的竹子根盘置于穴中,根盘表面比穴面略低,然后填土,分层压实,使鞭根与土壤密接,填土接近根盘表面时浇一次透水,待水渗完后再覆土,在立竹周围培成龟背形。填土压实时不要损伤鞭芽,裁植时竹根盘保持原有的状态。
5.2.2幼林管护
5.2.2.1保护
严禁放牧,及时防治病虫害。
5.2.2.2套种
新造竹林1年~2年内可套种农作物,以耕代抚。套种作物以豆类、绿肥等为宜,不宜种耗肥量大或高秆作物及攀缘性作物,以抚育竹林为主。中耕不能损伤竹鞭和鞭芽。农作物收获后秸秆铺于林地,让其腐烂成肥。
5.2.2.3除草、松土、施肥
若未套种农作物,每年应除草松上1次~2次,分别于4月至5月、10月至11月进行,直到竹林郁闭。杂草铺于林地腐烂成肥。为加速成林,定植后结合松土、除草施肥。根据林地坡度选择施肥方法,定植后2年至3年内,采用穴施或沟施,随着竹鞭的扩展逐步采用撒施。每次每公倾施肥量为含氮60kg,含磷20kg,含钾20kg。4月至5月施肥以速效肥为主,10月至11月以迟效有机肥为主。施肥时注意不要损伤新竹。
造林后根盘处盖草覆土保墙。若久旱不雨,土壤干早时,应及时灌溉。若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需及时排水。
5.2.2.4疏笋疏竹、留笋养竹
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保留盛期出土生长健壮竹笋长成新竹。幼林期间,常有局部地方竹株过密,影响更新生长,应于春末夏初择伐。每年新竹展叶前后钩梢,以减少雪压、冰挂、风倒损失。5.2.3成林管护
5.2.3.1竹林生长环境调控
强化竹林抚育。清除病、腐、枯立竹,砍除林内杂灌藤蔓,视其用途运出林外焚烧或铺于地表腐烂成肥,清除石块、老竹鞭和竹伐莞,改善竹林卫生状况。4
5.2.3.2留笋养竹
LY/T1906—2010
盛期出土生长健壮的竹笋应选留育竹,后期及其他时间出土的竹笋不宜留育竹,应及时采取。当年选留育竹竹笋的数量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确定(见表1),并使新竹均匀分布。5.2.3.3竹林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调整根据立地条件、经营需要,确定培育竹笋径级,择伐调整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达到表1中指标。择伐时间宜在竹林发笋、新竹抽枝展叶之后室次年竹林孕笋之前进行。择伐时遵照“欲老留幼、欲密留稀、砍小留大、欲弱留强、不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的原则,使林中无病虫竹、无老弱竹、无枯立竹、无伤残竹、无高伐桩。对稀疏、老化竹林和林中空地,应进行适当补植,尽快恢复成林。原生金佛山方竹林立竹密度一般较大,择伐要分年度逐步实施,分3年~4年完成。5.2.3.4保护林冠层
保护好竹混交林林冠。适宜的上层养木都闭度为0.3~0.4。对郁闭度天的要适当间伐或欲去部分枝丫;对郁闭度过小或方竹纯林,应补植一些适生阔叶乔木。5.2.4促笋技术
5.2.4:1竹林施肥
每年采笋结束后,每公顷施概肥或堆肥、土杂肥20t~30t,开沟施人或撒施。每年4月至5月于鞭芽分化前施速效肥一次,撤施,每公项用量,含氮150kg~200kg,含磷30kg~40kg,含钾50kg~80kg。
5.2.4.2林地覆盖
于5月至6月用杂灌木及择伐竹材枝叶或农作物秸秆、锯末、糠壳等覆盖林地,约8cm~10cm。5.2.5病虫害防治
竹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让、综合治理的方针。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6竹笋采收
6.1采笋时间
8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开始时间海拨较高处早于海拔较低处。6.2采笋数量
除按表1中1年竹数量和质量选留竹笋育竹外,全部采收。6.3采笋方法
采笋时应从竹克处切断。采笋高度根据笋径大小确定。竹笋高度在20cm~35cm采收较好。金佛山方竹林竹笋产量计算
用各样地竹笋质量和样地面积,计算出样地平均单位面积竹笋产量,再乘以竹林面积,即竹林竹笋产量,由式(1)计算。
式中:
W—竹林竹笋产量,单位为吨(t)。S竹林面积,单位为公项(hm\)。M-—样地平均单位面积竹笋产量,单位为吨每公项(t/hm\)。(1)
LY/T1906—2010
病虫害名称
立枯病
猝倒病
靖、地老虎
、矮站
蚜虫、红萄蛛
轿壳虫
病虫害名称
竹丛枝病
竹秆绣病
竹煤污病
竹笋夜
竹象鼻虫
竹织叶野頭
华竹毒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金佛山方竹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A1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症状
该病发生在幼苗根颈部,即出土后至分案前,苗袜根部呈黑色,颈根皮层腐烂,地上部分枯委倒伏。
咬断竹苗嫩茎,并在土中挖据隧道,咬断苗根,导致竹苗死亡。
咬食竹苗嫩叶,影响竹苗生长。防治方法
及时挖除病株荧烧。
用1%波尔多液每周喷酒1次,连续2次3次。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酒2次~3次,间隔10天1次,
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按1:100比例与麦麸或米嫌制成毒饵撒于苗床诱杀。
辛硫碎50%乳油制成毒土施入土填中,表面履土。
松脂合剂10~25倍液喷等
马拉疏磷50%乳油500~1500倍液喷雾。辛硫磷50%乳油8001000倍液在伤晚喷募。表A,2竹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症状
病竹生长衰弱,病枝细弱,叶形变小,有的病枝节数增多,延伸较长。病枝侧枝丛生,丛生枝节间缩短,叶退化成鳞片状。病竹数年内全部枝条逐渐发病全株枯死。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发病位黑福色,材质变脆。
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叶表面布有黑色煤污斑点,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病叶常易脱落。该病由蚜虫或壳虫为害引起。幼虫蛀食竹笋。
幼虫吐丝卷叶取食。
咬食竹叶。
防治方法
及时砍除病枝、病竹楚烧。
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立竹密度,及时砍除病竹楚烧。
喷波美度0.5\Bé1\Be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周喷1次,连续2次~3次。
同防治蚜虫和壳虫方法,
及时挖去被害竹笋,杀死幼虫。成虫别化时用黑光灯诱杀,
敌百虫50%可虚性粉剂稀释成1000倍液喷酒林地2次~3次,间隔7天1次。
成虫期灯光诱杀。
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杀填松50%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灯光诱杀。
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马拉硫磷50%乳油500~1500倍液喷雾等。[]
参考文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周芳纯,易世基.笋用竹林培育及竹笋加工.竹类研究,1987.LY/T1906—2010
马乃训,张文燕,楼一平,等.竹林丰产裁培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蓝开敏.柏等喀斯特台原森林区科学考查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张弘,桐梓县金佛山方竹开花结实的初探.竹子研究汇刊,1994.(2),张喜,张佐玉.林地覆盖糠壳对金佛山方竹笋量的影响.竹子研究汇刊,1997.(3).文级强,辉朝茂.提高金佛山方竹人工造林成活率技术初探.竹子研究汇刊,2003.(3)。桐梓县林业局,林业部竹子研发中心.桐梓县金佛山方竹资源及今后经营利用.竹子研究汇刊,1997.(3).
喻理飞.贵州桐梓柏箐自然保护区金佛山方竹林类型.竹子研究汇刊,199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