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行业标准(LY) > LY/T 1895-2010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LY/T 1895-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895-2010

中文名称: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林业行业标准(L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09

实施日期:2010-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8114769

相关标签: 杨树 速生 丰产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40绿化和造林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林业>>B64森林经营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4.0 元

出版日期:2010-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黄秦军、苏晓华、方升佐、万杰、高娜

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的栽培区划分、经营模式及产量指标、定向培育技术、造林品种(无性系)选择、抚育管理、采伐更新方式以及检查验收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 LY/T 1895-2010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LY/T1895-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0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895—2010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
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ast growing andhigh yielding poplar timber plantation2010-02-09发布
国家林业局
2010-06-01实施
1范围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LY/T1895—2010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的裁培区划分、经营模式及产量指标、定向培育技术、造林品种(无性系)选择、抚育管理、采伐更新方式以及检查验收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001—1985
GB/T15776--2006
LY/T10781992
LY/T1195—1996
LY/T1495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LY/T1716-2007
3栽培区划分
育苗技术规程
造林技术规程
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裁培品种苗木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
杨树裁培技术规程
全国适宜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地区划分为13个裁培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栽培区I
裁培区Ⅱ
裁培区Ⅲ
栽培区IV
裁培区V
裁培区И
裁培区И
栽培区面
裁培区区
栽培区X
栽培区XI
裁培区XI
裁培区
松嫩及三江平原栽培区
松辽平原栽培区
海河平原及渤海沿岸栽培区
黄淮平原栽培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栽培区
内蒙古高原裁培区
黄土高原栽培区
渭河流域栽培区
河西走廊栽培区
北疆栽培区
伊犁河谷裁培区
南疆裁培区
青海高原栽培区
各栽培区行政范围、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参见附录A。经营模式及产量指标
4.1经营模式
4.1.1单板材经营模式
以培育单板类原料林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模式,轮伐期10年~20年,密度310株/hm~200株/hm。
LY/T1895—2010
4.1.2纤维材经营模式
以培育纤维类原料林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模式,轮伐期4年~10年,密度1667株/hm2。500株/hm2。
4.2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产量指标4.2.1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产量指标见表1,生长指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按LY/T1495一1999执行。
4.2.2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规模:一片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不得少于1.0hm\,单一无性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不超过20.0hm2。
表1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低限产量指标轮伐期
经营模式
纤维材
单板和纤维材
5定向培育技术
5.1造林地选择
5.1.1般原则
栽培区
I、X、XI、XI
V、IX
I、、XI
II、IV、V、V
I、X、XI、XI
I、I、
、V、V、
立木器积
m*/(hm2,年)
采伐时年均
树高生长盐
采伐时年均
胸径生长量
杨树是喜光、喜水的树种,生长的最适环境温度是20℃~30℃,适于丰产的土壤为湿润的冲积士或自然淤积的河摊地。造林地应选择最适宜造林无性系生长的立地造林,选择地势平坦、土坡深厚、水源充足、相对集中连片的平原,河流的滩地、阶地或废弃河道、采伐迹地、次耕地以及退耕还林地均可选用。
5.1.2培育纤维材的立地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容重在1.4g/cm”以下的沙壤、轻壤,在丘陵、岗地造林,坡度10\以下;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应分别在0.06%和0.5%以上;土壤有效层厚度在1.0m以上;
洪水季节不被水淹,常年平均地下水位不超过1.0m。5.1.3培育单板材的立地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囊容重在1.3g/cm以下的沙壤和轻壤;土壤肥力较高,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应分别在0.10%和0.8%以上;土壤有效层厚度在1.0m以上;
洪水季节不被水淹,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在1.0m~2.0m之间。5.2造林品种(无性系)选择
5.2.1品种(无性系)选择的原则选择适宜立地条件的造林树种,做到适地适品种(无性系);2
选择造林成活率高、速生、高产、优质、符合培育目标的优良品种(无性系);选择抗病虫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无性系)造林;大面积造林选用多品种(无性系);繁育技术成熟,苗术来源充足。5.2.2适宜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杨树品种(无性系)LY/T1895-—2010
各裁培区的主要杨树品种(无性系)可参考LY/T1716一2007的附录B和本标准的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B是新的、可用于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杨树品种(无性系)。5.3造林苗木
5.3.1苗木培育
苗术繁殖方式、苗地建立、管理以及育苗技术执行GB/T6001一1985。5.3.2苗木分级
苗木分级标准执行LY/T1195一1996,在LY/T1195--1996中没有涉及到的新品种(无性系)的分级标准可参照相同栽培区中同一组别杨树品种的分级标准。5.3.3苗木调运
在本地苗木无法满足造林需求的情况下,按照最短距离、最少时间原则,在品种(无性系)适宜裁培区调运。
苗木调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森林植物检疫制度、种苗质量检验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要采用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合格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的苗木及其他材料。5.4整地
5.4.1整地时间
根据造林季节而定,具体时间参照GB/T15776-·2006执行,5.4.2整地方式
5.4.2.1机械整地
5.4.2.1.1机械全垦
适用条件:坡度8°以下的林地。作业规格:垦深30cm~50cm。作业要求:坡度5°以下的林地,直接下型作来回平行犁松。5°~8°的林地,应从坡面最高处开始,沿等高线直接下犁作水平带状来回型松。
每次下型与收犁的距离不应大于1m,如大于1m时,应与原犁向垂直再犁一行,以达全面松土的目的。
农田、水库、沟渠上方的林地,应保留宽约15m50m之缓冲带,配合人工挖穴,以保持水土。机全垦作业时,应考虑台风、暴雨情况,避免水土流失。5.4.2.1.2机械带星
适用条件:坡度小于15的林地。作业规格:沿等高线作业,带宽150cm,垦深30cm50cm。严禁在坡地顺坡带垦作业。
5.4.2.1.3机械挖大穴
适用条件:坡度小于15°,地形地貌较复杂,母岩较硬或留存树头直径大于20cm的林地。5.4.2.2人工整地
利用人力进行整地,分为人工挖大穴、人工带垦、人工挖小穴三种整地方式。5.5植苗和补植
5.5.1尽量做到随起随载,经长途运输的苗木,在栽植前,应在水中浸泡2~3天,使苗木充分吸水,揽高造林成活率。
5.5.2应将苗木逐株送至穴旁轻放,不得远距离抛挪,以防折断苗木。5.5.3每穴裁植一株,同时剔除不合格苗,苗木要垂直栽植于穴中,不要曲根,再培土踏实固定,凹陷处3
LY/T1895—2010
应再覆土。
5.5.4栽植后,有条件的地方,应马上尧透水次,使土壤与根系密结。5.5.5栽植后第-生长季结束后进行12次查苗补植,保证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对虫害、旱死等缺苗要补植,补植时应选用大苗,以免形成被压木。5.6回土施肥
5.6.1回土
第一次回表土:将植带上方或穴周表土铲下回至植穴中,土块应敲碎,土粒直径应不大于2cm,捡净石块及草根,回土至穴深的二分之一。第二次回表土:施肥后,再将穴周表土回至满穴,要求同第-一次回表土。根据地形的差别,其回土后植穴形状有以下区分:
—平缓地:回土应至面包型,可防雨后塌陷。一沟谷地:回至面包型,可防雨水冲刷及积水。—低丘、台地:应回成凹型,可保蓄水分。一坡地:回土后穴面应呈水平状,以保蓄水分及防止冲剧。5.6.2施基肥
根据造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安排施肥,除黑土、黑钙土、湖淤土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可以不施基肥,一般均应施基肥,尤其是重茬造林地上,施肥量应该酌情增加,提倡施农家肥。施肥量:一般磷肥作基肥,配以适量氮肥和钾肥,施肥量根据立地条件而定,一般每株100g~30og。
施肥方法:造林地施基肥,一次性地施人穴里,然后回土造林。5.7抚育管理
5.7.1松土和除草
造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和除了,每年1~3次。松土除草深度5cm~10cm,里浅外深,扩穴部分松土深度10cm~15cm。在农林间作的情况下,行间的松土除草结合农作物的松土除草进行。在郁闭后的林分,每年松土除草是不可忽略的措施,尤其在高温、高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为重要。5.7.2施追肥
造林后第二年开始施追肥(氮、磷、钾复合肥或单施氮肥),氮、磷、钾施肥参考比例为3:1: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氮素用量一般为每株50g200g。追肥时间在树叶展叶后进行,每年的施肥次数1~2次,宜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确定。追肥时沿树行和树冠投影开环状沟(20cm~30cm深),将肥料撒施于沟内、盖士。有条件的可追施有机肥。
5.8单板材经营模式
5.8.1造林密度
营造片林:根据立地条件,造林株密度为可采用200株/hm2~310株/hm,单株营养面积不低于24m。
农林间作:采用宽-窄行配置模式,造林株行距为(2m~4m×2m~4m)×(15m~40m)。5.8.2整地方式和规格
先机械全星,再人工或机械挖大穴,穴规格要求达到1m×1m×1m,不得低于0.8m×0.8m×0.8m
5.8.3苗木规格
采用1根1干苗造林,苗木应为I级苗;采用2根1于苗造林,苗木应为Ⅱ级苗以上;4
采用2根2千苗造林,苗木应为Ⅱ级苗以上。5.8.4造林方法和造林季节
5.8.4.1造林方法
LY/T1895—2010
植苗造林:常规造林方法,提倡“三大一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大苗和深栽技术,裁植深度在60cm~80cm;
插干造林:用截根的大苗进行造林,在土壤质地较疏松的沿河滩地和阶地宜推广此法。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小穴,或用钢钎打孔至地下水,插入截根苗。裁桩造林:该方法适合于秋季造林,在土壤上冻前用截干后的根造林,根部留20cm干,采用常规造林方式,造林后露干2cm~5cm,再进行第二次培约10cm左右的小土堆,翌年春扒开土堆。在春季多风、干燥较冷的地区可使用该方法。5.8.4.2造林季节
春季造林:适用于绝大部分裁培区,但不同裁培区造林时间不尽相同,具体造林时间视气温和土壤温度而定,但不能晚于当地杨树萌动期。秋冬季造林:适合与龙江、青林、辽宁三省部分地区以及江淮、黄淮流域部分地区。北方地区秋季造林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进行。但在江准、黄准流域造林时间在11月下旬到1月上旬。5.8.5修枝技术
为了培育无节良材,应及时进行修枝和修剪萌条。修枝强度:1年~3年,少量整形修剪;4年~6年修枝到树高1/3处;7年以后,可修枝到1/2。修剪萌条:修枝以后,下部主干上还可能再长出萌条,这些萌条应及早剪去。修剪可在秋冬生长停止时进行,也可在春季进行。修剪应贴近树于,不应留崔。使用的工具应锐利,伤口应平滑,不得撕伤树皮。5.8.6采伐更新
5.8.6.1采伐方式
采伐方式为小块状皆伐。小班面积在10hm以下,以小班为单位伐。小班面积超过10hm时每块面积控制在1hm左右,带状背伐。待来伐带更新1年~2年后再采伐保留带。采伐时尽量靠地面砍伐,伐根高度:伐7cm10cm,电锯、油锯5cm~7cm,保持树的树皮不撕裂,5.8.6.2更新方式
更新采用植苗更新。重新挖树桩、整地、植苗造林。植苗更新时,同一小班应更换无性系苗木。5.9纤维材经营模式
5.9.1造林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和轮伐期长短,造林密度一般为500株/hm2~1667株/hm,株行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也可用宽窄行模式,造林株行距为:(2m~3m×2m~3m)×(10m~20m)。也可参照GB/T15776---2006执行。
5.9.2整地方式和规格
在此立地上,林分郁闭前一般采用林农复合经营,先机械全垦后,再人工或机械挖大穴,穴规格要求达到0.8m×0.8m×0.8m,不得低于0.6m×0.6m×0.6m。5.9.3苗木规格
采用1根1干苗造林,苗木应为Ⅱ级苗以上;采用2根1干苗造林,苗木应为Ⅱ级苗以上;采用2根2千苗造林,苗木应为Ⅱ级苗以上。5.9.4造林方法和造林季节
5.9.4.1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常规造林方法,裁植深度在50cm~60cm;5
LY/T1895-—2010
插干造林:用截根的大苗进行造林,在土壤质地较疏松的沿河滩地和阶地宜推广此法。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小穴,或用钢钎打孔至地下水,插人截根苗。裁桩造林:该方法适合于秋季造林,在土壤上冻前用截干后的根造林,根部留20cm干,采用常规造林方式,造林后露干2cm~5cm干,再进行第二次培约10cm左右的小土堆,翌年春扒开土堆。在春季多风、干燥较冷的地区可使用该方法。5.9.4.2造林季节
春季造林:适用于绝大部分裁培区,但不同栽培区造林时间不尽相同,具体造林时间视气温和土壤温度而定,但不能晚于当地杨树动期。秋季造林:适合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部分地区以及江淮、黄淮流域部分地区。北方地区秋季造林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进行。但在江准、黄准流域,秋季、冬季和春季造林可以连续进行。5.9.5采伐更新
5.9.5.1采伐方式
采伐方式为小块状皆伐。小班面积在10hm2以下,以小班为单位皆伐。小班面积超过10hm时,每块面积控制在1hm左右,带状皆伐。待采伐带更新1年~2年后再采伐保留带。采伐时尽量靠地面砍伐,伐根高度:弃伐7cm~10cm,电锯、油锯5cm7cm,保持树桩的树皮不撕裂。5.9.5.2更新方式
5.9.5.2.1更新原则
更新可分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对林相整齐、生长优良的林分或无性系植苗造林的优良林分,轮伐期在7年以内的小班,采伐后可用萌芽更新,否则用植苗更新。可萌芽更新2~3代。5.9.5.2.2萌芽更新
a)作业方法
萌芽更新的小班,伐桩高度以离地面5cm左右为宜,并注意保护树桩不烂裂。在萌出新枝后及时去除多余萌条,留2~3株即可。b)萌芽林管理
1)松土:采伐后--个月内松土一次。适宜机耕作业的地方,可机垦行间松土,松土宽度为行距60%,深度20cm以上。不宜机耕作业的地方,人工在树桩周围松土。定株:皆伐更新后,萌芽条高达1.5m~2.0m开始定株,去弱留强。每树桩保留目的萌2)
条2~3株;
施基肥:定株后个月内在树桩间开穴施基肥,穴规格为30cm×30cm×30cm,每株施3)
氮磷钾混合肥100g~150g,混合有机肥施下。以后的施肥和抚育管理措施同植苗更新造林一样,并可结合定株进行。5.9.5.2.3植苗更新
重新挖树桩、整地、植苗造林。无性系植苗更新时,同一小班应更换无性系苗木。6检查验收
6.1检查验收方式
6.1.1验收造林全过程,并按各个作业阶段分别进行验收,按年度进行全面验收。6.1.2每一作业工序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验收。检查验收后由验收单位填写验收单,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会签。验收不合格的要书面通知限期6.1.3
返工。
6.2检查验收内容
6.2.1施工设计文件是否齐全。
6.2.2造林面积用GPS测量或用施工设计图逐块核实。6
LY/T1895-2010
6.2.3施工作业质量包括:种苗、整地挖穴、回土施肥、裁植、造林成活率、造林面积等验收核实。6.2.4环保要求包括:依施工设计的整地方式,保留适当原生植被,野生动物、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农药使用、施肥、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置等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6.2.5幼林阶段包括:抚育、追肥、管护、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量测定等。6.2.6成林阶段包括:保存面积、株数保存率、林木生长量和蓄积量测定等。6.3检查验收标准及时间
检查方法执行LY/T1078—1992。7营林经营档案
7.1小班档案
7.1.1小班测量记录
其内容包括:测量单号、测量日期、测量类型、承包单号、工序名称、测量面积、测量员等。7.1.2小班用苗记录
其内容包括:领苗单号、领苗日期、小班编号、造林年度、苗木无性系、领苗数量、经办人等。7.1.3小班用肥记录
其内容包括:领肥单号、领肥日期、小班编号、造林年度、肥料名称、领肥数量、经办人等。7.2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要专人管理,如实按时填写。要有业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审查签字。应将技术档案输人电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LY/T1895—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杨树各栽培区的地理位置、行政范围及气候和土壤条件A.1I栽培区松嫩及三江平原栽培区A.1.1地理位置
位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吉中平原地区,地处北纬43°11~49°35'东经102°30~13500。A.1.2行政范围
A.1.2.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及所属72市区县。A.1.2.2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长春市、吉林市(呼兰市、蛟河市)、四平市及所属27个市区县。A.1.2.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兴安盟的扎资特旗4个旗市。A.1.3
3气候条件
气候带:中温带
≥10℃积温:1750℃~2500℃。年平均气温:松嫩、三江平原0℃~4℃,吉中平原5℃~6℃。A.1.3.3
极端最低气温:松嫩及三江平原—44℃~-31℃,吉中平原一35℃~-30℃。极端最高气温:38℃~42℃。
无霜期:松嫩及三江平原116d~140d,吉中平原120d~150d。A.1.42
水分指标
A. 1.4. 1
等级:半湿润。
千燥度K值:0.80~1.20。
A.1.4.3年降水量:370mm~590mm。A.1.5
5土壤
松嫩及三江平原: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盐碱土、风沙土、沼泽土。吉中平原:暗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栗钙土。A.1.5.2
呼伦贝尔:草甸土、风沙士、冲积沙土、栗钙土、盐碱土。A.2
Ⅱ栽培区松辽平原栽培区
A.2.1地理位置
东连长白山,西邻内蒙古高原,包括西辽河丘陵区,辽河中下游,浑河流域平原及东北部山地丘陵区,松花江下游及浑发河、二道白河流域平原,地处北纬39°40°~4400\,东经119°~129°。A.2.2行政范围
A.2.2.1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磐石市)、延吉市、辽源市、白山市、通化及所属计20个市区县。A.2.2.2辽宁省: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丹东市、营口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及所属计59个市区县。
A.2.2.3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科右中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通辽市、赤峰市及所属24个旗县。
A.2.3气候条件
A.2.3.1气候带:中温带。
2≥10℃积温:2300℃3000℃。
A.2.3.3年平均气温:4℃~6℃。A.2.3.4极端最低气温:-41℃~39℃。A.2.3.5极端最高气温:40℃~42℃。A.2.3.6无霜期:130d~160d。
A.2.4水分指标
A.2.4.1等级:半湿润~半干旱。A.2.4.2干燥度K值:1.00~2.00。LY/T1895—2010
A.2.4.3年降水量:辽河西部丘陵350mm~450mm,其他地区500mm~800mm。A.2.5土壤
A.2.5.1松花江下游、浑发河、二道白河流域的山前丘陵波状平原为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河流两岸为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盐碱土。A.2.5.2西辽河丘陵为栗钙土、褐土;河流两岸平原为石灰性冲积土、浅灰色沙土。A.2.5.3辽河中、下游及浑河流域平原为草甸土,草甸棕色森林土、黑钙土、褐土、熏土。A.3Ⅱ栽培区海河平原及海沿岸栽培区A.3.1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及辽东半岛,地处北纬36°30°~4100,东经114°20°~12400。A.3.2行政范围
A.3.2.1辽宁省:大连市及所属计5个市区县。A.3.2.2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宣化县、万全县、赤城县、崇礼县、怀来县、杯安县、涿鹿县、阳泉县、蔚县)、承德市(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平泉县、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宽城满族自治县)、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及所属计130个市区县。A.3.2.3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乘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共计10个区县。
A.3.2.4天津市: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定区、萄县、宁河县、静海县共计9个区县。
5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德州市、东营市、淄博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滨州市及A.3.2.5
所属计80个市区县。
A.3.3气候条件
A.3.3.1气候带:暖温带。
≥10℃积温:3200℃~4100℃。
年平均气温:8℃13℃。
极端最低气温:-40℃~-35℃。
极端最高气温:40℃~43℃。
无霜期:150d~210d。
水分指标
A.3.4.1等级:半湿润。
干燥度K值:1.00~1.50,
年降水量:500mm~900mm。
A.3.5土壤
A.3.5.1海河平原:褐土、潮土、褐土化潮土、砂姜黑土。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棕壤、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潮棕壤。A.3.5.2
LY/T18952010
A.4V栽培区黄淮平原栽培区
A,4.1地理位置
位于黄淮平原和鲁中南低山丘陵,豫西黄土丘陵,晋南盆地,伏牛山北坡及太行山南段,东至黄海,西至黄河风陵渡,地处北纬32°3036°30,东经110°20°~12000。A.4.2行政范围
A.4.2.1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菏泽市及所属计49个市区县。A.4.2.2河北省:邯郸市所属19个市区县。A.4.2.3山西省:晋城市、运城市及所属计19个市区县。A.4.2.4河南省:郑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商丘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周口市、驻店市、信阳市、济源市及所属计158个市区县。A.4.2.5
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及所属计18个市区县。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及所属计33个市区县。A.4.2.6
A.4.3气候条件
A.4.3.1气候带:暖温带。
≥10℃积温:3900℃~4700℃。
年平均气温:12℃~11℃。
极端最低气温:一25℃。
极端最高气温:44℃。
6无箱期:180d~240d。
A.4.4水分指标
等级:湿润~半湿润。
2干燥度K值:0.8~1.50。
A.4.4.3年降水量:700mm~1000mm。A.4.5土
黄淮平原:黄泛冲积母质上发育的潮土(典型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沼泽化潮土、风A.4.5.11
沙土、两合土、砂姜黑土;西部太行山册前平原为褐土。A.4.5.2鲁中南低山丘陵:棕壤、褐土、河流下游为潮土。A,4.5.3豫西黄土丘陵及晋南盆地:典型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草甸褐土、河流附近为草甸土。A.5V栽培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栽培区A.5.1地理位置
位于淮河以南的江淮平原,长江中、下游沿岸平原及低丘谷地平原,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潮平原,长江三角洲,钱塘江下游及沿岸平原,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地处北纬28°30'~33°20°,东经106°50°~121°45。
A.5.2行政范围
A.5.2.1江苏省:南京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及所属计76个市区县。
A.5.2.2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六安市、巢湖市、池州市、宣城市及所属计66个市区县。A.5.2.3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及所属计28个市区县。A.5.2.4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襄樊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威宁市、荆州市、宜昌市、随州市、仙桃市、天山市、潜江市及所属计84个市区县。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