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行业标准(SL) > SL 323-2005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 SL 323-2005
SL 323-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L 323-2005

中文名称: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 SL 323-2005

标准类别:水利行业标准(S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05-20

实施日期:2005-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18248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1编码、字符集、字符识别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75页

标准价格:3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L 323-2005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 SL 323-2005 SL323-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5.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23—2005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
标识符标准
Standard for structureand identifierinreal-time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2005-05-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2005-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一2005的通知水国科[2005」195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实时与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L323一2005。本标准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日
为了推动水情工作的技术进步,统一技术标准,加强科学管理,更加适应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水情信息,提高水情信息的共享水平,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1989年4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2003年3月实施的《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确立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一规定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标识符命名的基本原则:给出了降水、蒸发、河道、水库、闸坝、泵站、潮汐、沙情、冰情、地下水、摘情、特殊水情、水文预报等13大类实时雨水情数据的存储结构。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金平程益联李根峰林成华周新春陈祖华程海云闵要武王金星殿阳春毛学文张建新周励黄藏青李学春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金兴平赵卫民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牟广丞3
2.1基本内容
2.2数据类型.
3.1基本原则
3.2表标识符命名
3.3字段标识符命名
4.1测站基本属性表
4.2站号对照表
4.3库(湖)站关系表
4.4堰闸站关系表
4.5河道站防洪指标表
4.6库(湖)站防洪指标表
4.7库(湖)站汛限水位表
4.8洪水传播时间表
4.9典型洪水水位流量关系表
4.10综合水位流量关系表
4.11库(湖)容曲线表
4.12水位(流量)频率分析成果表.4.13洪水频率分析参数表
目藍次
4.14多年平均蓄水量、降水量系列信息表.4.15库(湖)蓄水量多年同期均值表4.16旬月降水量多年平均值表
4.17断面测验成果表
4.18水文预报发布单位编码表
5.1降水量表
5.2降雪表,
5.3冰電表
5.4日蒸发量表
总则1
表结构设计2
.标识符命名5
.基本信息类表结构7
.实时信息类表结构27
5.5河道水情表
5.6水库水情表,
5.7堰闸水情表
5.8闸门启闭情况表
5.9泵站水情表,
5.10潮汐水情表.
5.11风浪信息表.
5.12含沙量表,
5.13气温水温表.
5.14定性冰情表
5.15定量冰情表..
5.16土壤情表,
5.17地下水情表
5.18地下水开采量表
5.19特殊水情表
5.20暴雨加报表
5.21堰闸(泵)站时段均值表
5.22河道水情多日均值表
5.23水库水情多日均值表
5.24堰闸水情多日均值表
5.25潮汐水情多日均值表
5.26气温水温多日均值表
5.27地下水情多日均值表
5.28蒸发量统计表
5.29降水量统计表
5.30引排水量统计表,
5.31输沙输水总量表
5.32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5.33河道水情极值表
5.34水库水情极值表
5.35堰闸水情极值表
5.36泵站水情极值表
5.37潮汐水情极值表
5.38气温水温极值表
5.39地下水水情极值表
6.1降水量预报表
6.2河道水情预报表
.预报信息类表结构67
6.3水库水情预报表
6.4堰闸水情预报表
6.5闸门启闭情况预报表
6.6潮汐水情预报表
6.7含沙量预报表
6.8冰情预报表.
6.9土壤摘情预报表
6.10地下水情预报表
6.11时段径流总量预报表
6.12输沙输水总量预报表
附录A表标识符及字段标识符索引A.1表标识符索引
A.2字段标识符索引
本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有效存储和科学管理实时雨水情信息,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防汛抗旱决策对实时雨水情信息的需要,统一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和标识符,提高水利信息化、水情信息共享的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规,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水利、水文部门,防汛抗旱部门、水利水电工程部门可参照执行。
1.0.3根据表中存储数据的更新频度和内容,实时雨水情数据库中的表分为三类:1
基本信息表:存储与实时水情应用密切相关的、描述水文测站的基本信息及统计信息和防汛抗旱任务信息。
2实时信息表:存储水文测站报送的实时雨水情信息。3预报信息表:存储各级预报部门发布的水情预报信息。1.0.4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以使常用数据查询中表链接最少为原则。1.0.5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1995)1.0.6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表结构设计
2.1基本内容
2.1.1本数据库中应能存储降水、蒸发、河道、水库、闸坝、泵站、潮汐、沙情、冰情、地下水、情、特殊水情、水文预报等13大类信息的实时值和各种统计均值、极值、特殊水情信息等。
2.1.2本数据库中每个表结构设计中应描述的内容包括中文表名、表主题、表标识符、表编号、表体、字段描述6个部分。2.1.3中文表名是每个表结构的中文名称,应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该表所描述的内容。
2.1.4表主题用于进一步地描述该表存储的数据内容及其目的和意义。2.1.5表标识符是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的表名。2.1.6表编号是设计时给每一个表指定的一个索引编号,它由三位数字组成1表编号的编码格式:ABB。
2说明:
一一A表类,1位数字。表类代码按表2.1.6规定执行:—BB表序号,2位数字。
表2.1.6表编号分类代码表
表分类
基本信息表
实时信息表
预报信息表
2.1.7表体以表格的形式按字段在表中的次序列出表中的每个字段及其中文名称、标识符、数据类型、有无空值、计量单位、是否主键和在索引中的次序号等。1字段的数据类型采用2.2节中定义的抽象数据类型符号描述2有无空值一栏中,“无”表示表中该字段不允许有空值,保留为空表示表中该字段可以取空值;
3主键一栏中,“Y”表示该字段是表的主键,或联合主键之一;保留为空表示该字段不是主键;
4索引序号一栏中,数学表示数据库建设时应按该学段建立一个索引,保留为空表示不按该字段建立索引;若一个表有多个字段要建立索引,则表中数字表明字段在建立索引时的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2.1.8字段描述用于描述每个字段的意义及取值范围、数值精度、计量单位等。2.2数据类型
2.2.1本数据库的表结构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共有字符串、数值、时间和时段4种。2.2.2字符串数据类型主要用来描述非数值型的数据,它所描述的数据不能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计算,只有描述意义,如测站编码、名称及注释性的描述等。字符串数据类型的描述格式:C(d)。2说明:
C为类型标识,固定用来描述字符串类型;一()为括号,固定不变:
一d为十进制数,用来描述字段最大可能的字符串长度。3本数据库中所有中文字符串的汉字编码标准采用GB2312-80。2.2.3数值数据类型用来描述两种数据,一种是带小数的浮点数,另一种是整数。数值数据类型的描述格式:N(D[,d])。1
2说明:
N为类型标识,固定用来描述数值类型:()为括号,固定不变;
「1为表示小数位描述可选;
-D为描述数值型数据的总位数(不包括小数点):d为描述数值型数据的小数位数;,为固定符号,用来分隔总位数及小数位数。3
除特别说明外,数据库中使用到的水文要素的单位及数值精度按表2.2.3规定执行。
常用水文要素计量单位和精度表表2.2.3
水文要素
库容或蓄水量
雨量或降水量
蒸发量
含沙量
计量单位(英文符号)
米(m)
米(m)
立方米每秒(m2/s)
百万立方米(10%m)
毫米(mm)
毫米(mm)
摄氏度(℃)
千克每立方米(kg/m2)
米每秒(m/s)
百万立方米(10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2.4时间数据类型用来表示一个时刻。时间数据类型采用公元纪年的北京时间,精度计至分钟。
1时间数据类型的描述格式:T。2对于只需描述年月日的时间,统一采用北京时间的8时作为一日内的时刻值。2.2.5时段数据类型用来描述一段时间,它在数据库的实现上是一种数值数据类型!但在逻辑含义上是对时段数据进行特殊编码而形成的数值。1时段数据类型的描述格式:DR。2时段数据类型定义为N(5,2),其整数部分表示小时数,小数部分表示分钟数,不足10min时,数据十分位用0表示。2.2.6表结构中各字段的取值范围有两种描述方式:1可以采用抽象的连续数字描述的,在字段描述中给出它的取值范围。2字段的取值只允许采用指定的若干选项之一,在字段描述中采用枚举的方法描述取值范围,如果属于代码的,应给出每个代码的具体解释。3标识符命名
3.1基本原则
3.1.1本数据库中的标识符分为表标识符和字段标识符两类,标识符由英文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首字符应为英文字母。英文字母应采用大写表示。3.1.2标识符应按组成表名或字段名的中文词组对应的术语符号或惯常使用符号命名,也可按表名或字段名的英文译名缩写命名;如果采用汉语拼音缩写命名更加容易理解,也可按汉语拼音缩写命名。3.1.3标识符与其名称的对应关系应简单明了,应体现其标识内容的含义,且具有唯一性。
3.1.4当标识符采用英文译名缩写命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组成表名或字段名的汉语词组英文词缩写及在名称中的位置顺序排列。2英文单词或词组有标准缩写的应直接采用;没有标准缩写的,取对应英文单词缩写的前1~3个字母,缩写规则为仅顺序保留英文单词中的辅音字母,首字母为元音字母时,应保留首字母
3当英文单词长度不超过4个字母时,可直接取其全拼。3.1.5当标识符采用中文词的汉语拼音缩写命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表名或字段名的汉语拼音缩写顺序排列。2
汉语拼音缩写取每个汉字首辅音顺序排列,当遇汉语拼音以元音开始时,应保留该元音;当形成的标识符重复或易引起异义时,可取某些字的全拼作为标识符的组成成份。
3.2表标识符命名
3.2.1表标识符应具有唯一性;表标识符与中文表名一一对应。3.2.2表标识符应按相应表名的中文词序组合。表标识符由前缀”ST”、主体标识及分类后缀三部分用下划线(“_”)连接组成。其编写格式为:ST_x_a。说明:
一一ST为固定前缀;
一一x为表标识符的主体标识,按本章前述条款有关规定命名,其长度不宜超过8个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