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5-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L 55-2005
中文名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
标准类别:水利行业标准(S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04-18
实施日期:2005-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026102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140水力工程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P59水电工程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数:70页
标准价格:27.0 元
出版日期:2005-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管部门:水利部
标准简介
为进一步统一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明确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内容和方法,保证勘察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9章27节127条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定了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勘察程序和勘察精度;明确了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规定了各勘察阶段必须提交勘察报告及报告的编写提纲。 SL 55-200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 SL55-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27.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55-2005
替代 SL55—93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rmedium-small water conservancy andhydropower development
2005-04-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一2005的通知水国科【2005】149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L55一2005,替代SL 55-.-93。
本标准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二〇〇五年四月十八日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和《水利技术标推编写规定》(SL1一2002),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一93,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9章27节127条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一一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一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勘察程序和勘察精度作了统一规定;
明确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一规定了各勘察阶段必须提交勘察报告及报告的编写提纲。
对原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前引部分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勘察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一一增加了移民迁建新址勘察的内容和要求:修改了各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一删掉了原规范中有关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独立成节的内容,将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内容、方法和要求移至基本规定中;
增加了部分附录内容
一其他的结构性和文字性修改。本标推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L55-93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讨计总院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本标准参编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
广西水利电力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左重辉刘辉蔺如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明寿
陈丁发
陈云长左小平
邢丁家
曾晓阳宋意勤米德才
梁天津
司富安胡唐伯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李广诚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登毅1
基本规定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区域地质勘察
水库区勘察
坝(闸)址区勘察
引水、排水线路勘察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区域及水库区地质勘察·.
坝(闸)址区勘察
4.4厂房、溢洪道及其他地面建筑物区勘察4.5
地下洞室区勘察
引水、排水线路勘察
5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水库区勘察·
坝(闸)址区勘察
厂房、溢洪道及其他地面建筑物区勘察地下洞室区勘察
5.6引水、排水线路勘察
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专门性工程地质熟察
6.3施工地质
7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勘察
7.1一般规定
7.2安全鉴定勘察
7.3除险加固设计勘察
8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8.1一般规定
8.2勘察方法
勘察成果
一般规定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附录A
附泉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E
附录 F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边坡工程地质分类
软弱夹层工程地质分类
岩土渗透性分级
水库病险类型划分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附件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进步统一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明确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内容和方法,保证勘察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和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且坝高超过70m的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其工程地质勘察宜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一1999)执行。
1.0.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宜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四个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小型工程,其勘察阶段可适当合并。
1.0.4本标准的引用标准有: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一199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一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一20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一200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一95)1.0.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基本规定
2.0.1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1充分了解规划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地质勘察。
2按照由区域到场地,由一般性调查到专门性勘察的原则进行勘察工作。
3以地质测绘为主,优先采用轻型勘探和现场简易试验:综合利用重型勘探,加强资料的综合分析。4抓住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经验,重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和经验分析方法。5重视施工地质工作,加强对不良地质问题的预测和处理研究。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勘察技术水平和勘察质量。
2.0.2勘察工作应按勘察任务书(或勘察合同)的要求进行。勘察任务书应明确设计阶段、规划设计意图、工程规模、天然建筑材料需用量及有关技术指标、勘察任务和对勘察工作的要求。2.0.3开展勘察工作之前,应收集和分析工程地区已有的地形地质资料,进行现场查勘,根据勘察任务书,结合设计方案,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2.0.4勘察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
勘察阶段、勘察目的及任务。
工程区地形、地质概况及工作条件。勘察依据。
勘察工的内容、方法和计划工作量。6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技术对策。2
7主要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措施。8
勘察成果及其完成时间。
勘察工程布置图。
2.0.5选择工程场地应尽量避开存在严重渗漏和大型滑坡体、崩塌体等重大不良地质问题地段。2.0.6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库勘察方法应以收集分析资料和地表地质调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高部地质测绘和勘探。对重要的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水库,则应进行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2主要建筑物区的勘察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可只进行剖面地质测绘和必要的物探或坑(槽)探。
2.0.7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小型工程基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和经验判断方法确定,必要时应进行室内试验或现场试验。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则应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方法确定。2.0.8勘察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各阶段勘察工作结束时,应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时,规划阶段可不编制工程地质专题报告,工程地质仅作为规划报告的一章。3
3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3.1任务
3.1.1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对河流开发方案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进行地质论证。
3.1.2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了广解规划河流(段)或地区的区域地质、地震概况。2了解各规划方案水库、坝(闸)址(段)区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建库、坝(闸)的可能性。3了解引水、排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4了解规划方案中的其他水利工程地质概况。5了解各规划方案所需天然建筑材料概况。3.2区域地质勘察
区域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3.2.1
1了解河流(段)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特别是阶地发育情况和分布范围,规划河流(段)与邻谷的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地貌特征。
2了解地层岩性的分布、形成年代,特别是可溶岩层、软弱岩层、膨胀岩(土)、软土、湿陷性黄土、分散性土、冻土等不良工程地质岩(土)体的分布。3了解地质构造特征、区域性褶皱,断层的分布、规模、产状、性质;收集活断层、历史地震及地震动参数等资料。4了解规模较大的滑坡体、崩塌体、蠕变体、泥石流、移动沙丘等分布情况及区域岩体风化特征。5了解主要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喀斯特地下水的出露高程、流量及区域补给、径流、排泄概况。3.2.2区域地质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4
1收集本区已有的地形、地质资料,结合航(卫)片解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编绘河流(段)或地区的综合地质图,比例尺可选用1:200000~1:100000。2对可能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进行地质调查。3.3水库区勘察
3.3.1各梯级水库区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了解水库区的基本地质条件。
2了解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的可溶岩层及洞穴系统、古河道、贯穿库外的大断裂破碎带、低矮口、单薄分水岭、低邻谷等的分布情况和附近泉、并水位及流量。3了解库区规模较大的变形边坡、潜在不稳定岸坡、泥石流、浸没、塌陷和珊岸等的分布范围。4对利用堤防作库岸的平原型水库,了解堤基的稳定性及渗漏情况。
S了解水库区内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3.3.2水库区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收集有关区域地质和航(卫)片解译资料,结合进行路线地质调查。
2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水库,库区地质图可与区域地质图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型水库,宜单独编绘库区地质图,并应对重点地段进行专门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100000~1:50000。
3对可能存在严重渗漏、大型滑坡体和崩塌体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布置少量勘探工作。4对利用堤防作库岸的平原型水库,应收集有关堤防工程地质资料。
3.4坝(闸)址区勘察
3.4.1各梯级坝(闸)址区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