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795-201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出版日期:2011-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08
起草人:姜玉英、曾娟、商鸿生、姜瑞中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标准简介
GB/T 15795-2011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GB/T15795-201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条锈病发生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病情系统调查、病情普查、越夏区病情调查、预测方法及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病情调查和预测。
本标准代替GB/T15795—1995《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与GB/T1579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次修订增加了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将原标题中的“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测报技术规范”;
———增加了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修改了“发病程度记载标准”,将其中的内容归入“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病情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将“普遍率”规范定义为“病叶率”,删除了“反应型”的定义和相关调查项目;
———增加了“外来菌源空中孢子捕捉监测”内容,主要采用空中孢子捕捉仪监测外来菌源,并对捕捉时间和管理、孢子捕捉仪和载玻片的设置、镜检和记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删除了“冬季麦苗室内病情观察”内容,因不能代表田间实际情况;
———修改了“病点发展系统调查”、“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和“病田定点系统调查”三项条目,将其内容合并为“病情系统调查”;
———修改了“春麦区调查”条目,将其内容分别归入“病情系统调查”和“病情普查”;
———删除了正文中分别出现的各调查项目表格,将其内容编成一系列完整的样表,作为规范性附录A,并在该份样表中增加了“小麦条锈病年度发生情况统计表”;
———增加了小麦条锈病秋季和春季模式报表,作为规范性附录要求定时汇报;
———增加了小麦条锈病跨区流行中关键区域定位的研究成果(“越夏区”、“非越冬区”、“越冬区”、“潜育越冬区”和“冬繁区”的定义和范围),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对照,且按特定区域执行相关的调查项目;
———增加了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和危害损失估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借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曾娟、商鸿生、姜瑞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795—1995。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2
4 病情系统调查 2
5 病情普查 3
6 越夏区病情调查 4
7 预测方法 4
8 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小麦条锈病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 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小麦条锈病模式报表 1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小麦条锈病危害损失估计模型 1
标准内容
ICS 65. 02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795--2011
代替GB/T15795-1995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Rutes for n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the wheat stripe rust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2011-09-2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2-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病情系统调查
病情普查
越夏区病情调查
预测方法
測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麦条锈病小走条锈病流行区划
小麦条锈病模式报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小麦条诱病危害损失估计模型·GB/T 15795—2011
本标准代替 GB/T 15795—1995小麦锈病测报调查规范\。本标准与 GB/T 1579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15795—2011
本次髂订增加了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将原标题中的\测报调查规范”故为“测报技术规范”
增加了小麦茶锈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改了“发病程度记载标准”,将其中的内容归人“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病情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将“普遍率\规范定义为“病叶”,剧除了“反应型\的定义和相关调查项目;一增加了“外来菌源空中孢子捕提监测\内容,主要采用空中孢子捕捉仪蓝测外来菌源,并对捕提时间和管理,孢子摘提仪和载玻片的设置、镜检和记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删除了“冬季麦苗室内病情观察”内容,因不能代表田间实际情况修改了“病点发展系统调查”“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和\病田定点系统调查”三项条目,将其闪容含并为“病情系统调查”;·改了“春麦区调查”案目,将其内容分别归入“病情系统调查\和“病情替查”;谢除了正文中分别山现的各调查项目表格,将其内容编成·系列完整的样表,作为规范性附录A并在该份样表中增加了“小麦条锈病年度发生情况统计表”,一增加了小差条锈病秋季和春季模式报表,作为规范性附录要求定时汇报;一-增加了小支条锈病跨区流行中关键区域定位的研究成果(\越夏区”、“非越冬区”、“越冬区”、“潜育越冬区”和\冬案区”的定义和范围},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对照,且按特定区域执行相关的调查项目:
增加了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和危害损失估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借鉴本标准的附录 A,谢录 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都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曾娟、商鸿生、姜瑞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795—1995。
1范固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GB/T 15795—2011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条锈病发生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病情系统调查、病情普查、越夏区病情谢查、预测方法及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等方面的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条簇病病情调套和预测。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病叶率 incidence
发病叶片数卢调查叶片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替程度,2.2
严直度 severity level of disease病叶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率,用分级法表示,设8经,分别用1%、5%、10%、20%、40%,60为,80%,100%表示,对处于等级之间的病情则取其接近值,虽已发病但严重度低于1%,按1%记,对群体叶片,需按式(1)计算病叶平均严重度。平均严重度的使用,在病害初发期可严格计数计算;当病害处于盛发期且需调查点数繁多时,某点的平均严重度则根据目测估计给出D-x
式中·
D病叶平均严重度;
i——各严重度值;
一各严重度值对应的病叶数,单位为片,L
调查总叶数,单位为片。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r
病害发生的评遍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摘害发生的平均水平。按式(2)进行计算:I=F×D× 100
式中;
I -病情指数;
F—病叶率;
D—病叶平均严重度。
病田率 diseased fleld rate
调香发现茶锈病的母块数占全部调香由块教的百分率。2.5
传编中心disease transmission center(2)
由病菌潜育的病叶及其产生的孢子再侵染形成的相邻病叶构成。实标操作中,小麦苗期调查,条摊变田单行33cm内或撤播麦田0.11m(33cm×33cm)内有3片以上条锈病病叶时即为1个传病中1
GB/T15795—2011
心。转病中心用密度(个/667 m\)、面积(m\>和中心内病叶数目等指标量化。2.6
单片病叶individualinfectedleares调查面积内分散孤立出现的病叶,单片病叶数量用密度(片/667m\)表示。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以普查田块的加权平均病情指数为主要指标,以地区内的病田率为参考指标确定。发生程度划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
表1小壶条锈瓣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程度指标
病情指数
病田率/%
5x≤10
10≤20
10X≤20
往: I病措指数;X痫田率。其中病田率为参考指标、4 病情系统调查
4.1系统调查田或观测同调查
4.1、1调查时间
秋苗期至春季条锈病能持续发腰为的冬策区,由秋苗发病后开始定点谢查。在小麦条绣病非越冬区和潜育越冬区,由春季发病后开始定点调查。春麦区,在田间发现病叶后开始定点澜查。4.1.2调查田
选发病条件较好、发病较早的代表性感病品种的麦田作为系统调查田。若当地普追种植抗病品种,则应预先在发病条件较好、观察方便的地块播种感病品种,建立观测围,用于系统调查。4. 1. 3 调变方法
在系统竭香由或魂切面内标定3个已有病叶的凋香点,每点2m行长(条插地区或1加(载播地区),每5 d调查一次,至小麦成熟期或条锈病病情停止增长为止。发病初期,检查点内全部叶片发病情况;病叶率达5%以上时,调查200个叶片,将调查结果记入小麦条锈病系统调查表(见表A1)。4.2外来离源空中孢子捕捉监测
4.2.1调查范国
本项内容在小麦条锈病非越冬区和潜育越冬区春季监测外来菌源时实施。4. 2. 2捕捉时间和管理Www.bzxZ.net
春季小麦返青始至5月上旬止。
捕捉时间为每天9+00~-11,00,及时收片并镜检。4.2.3孢子捕捉性的设置
主要用孢子捕捉仪来捕捉条锈病荫空中夏孢子,以空中孢子的相对浮游量来表示菌源量的多少。采用电动回转式孢子捕捉仪。孢子捕捉仪在麦田设置高度为1.2m,捕捉仪臂长15 cm~17 cm,转臂距地面I.5m+微型电动机转速为1500r/min。4.2.4粘疤载玻片
采用厚度为1mm~~1.5mm的载玻片2片,分别安装在转臂两端,上转臂呈45角,在回旋迎风面上鸡勾涂上白凡士林薄膜。
4.2.5镶检和记裁
GB/T 15795—2011
镜检时在片中央滴一小滴无菌水,仔绚益上18mm×18mm盖玻片,用10×10倍带十字推进器的生物显微镜计,镜检18mm×18mm盖玻片璜益范围内的条诱病菌夏孢子数量,镜检结果记入杂锈病菡空中孢子捕捉记裁表(见表A,2)。5病情普查
5.1苗期病情普查
5. 1. 1 调查时间
冬麦,小麦条锈病潜育越冬区和冬区在秋苗发病盛期调查;非越冬区在春季小麦拨节前调查。春表,在苗期发病盛期谢查。
同一地区各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5. 1. 2调查地点
依据小麦裁培区划和常年秋苗发病情况选定若干代表性区域,各代表性区域内选感病品种早播适期播种麦田调查。依据距越夏和越冬菌源远近和常年苗期发病普遗程度确定调查田块数量,距越夏和越冬菌源较近、苗期发病较曾遍,调查总数不少于10块;距越夏和越冬菌源较远、苗期发病不菩遍,调查总数不少于 20块。每由块面积应大于334 m。5. 1.3调查方法
条锈病处于点片发生期,且田块面积667m以上的田块,随机5点取样,每点实查67m田块面积不足667m,则全田实查。实查采用低头慢步路查(观察幅1m)和发现病叶聘下细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发生情况。每块田还需选取1m行长(条播田)或0.5m(撤播田)的代表性样点,计算叶片数目,用以估计叶片密度(片/667m*)。已全田普遍发病的田块,5点取样,每点2 m,各点随机检查100个叶片的发病情况。5.1.4记载项目
按调查田点片发病或普遍发病两种情说分别记载。点片发生阶段.如观察到传病中心,则记载传病中心密度、传病中心平均面积和传病中心平均病叶片数,如仅出现单片病叶,则记载单片病叶密度。普发病阶段,则记裁病叶率和严重度。以上各项均按田块取实查诸点的平均值,将调查结果记人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和返青拨节期普查表(见表A,3)。另外,还需由发病田块数和调查田块总数计算病田率,记入表格的左下角栏内。5, 2返青按节期病情查
冬麦,在小麦返肯后 15 d~20 d调查一次,具体时间依据系统谢查见病后开始。小麦无明显越冬现象的地区在早春病情开始上升后进行。以外地菌源为主,春季发病较迟的地区在拔节期进行,春差,在拨拔节期依据系统调查病情上升时调查一次。调查田块,调查方法、记载项目和表格与苗期相同。
5. 3生长后期病情普查
5. 3. 1 调查时间
在冬,春小麦乳热期或当年病情处于高蜂期时(病情停止发展前)进行普查。5. 3. 2 调查由
主裁品种调查早、中、晚播各类麦田或具代表性裁培条件的差田,田块数按品种的培面积定,一般不少于10块。裁培面积较小的品种只调壹代表性麦田。5.3.3调查方法
每块调查田5点取样,每点2m行长或1m,各点随机检查100个叶片(旗叶或旗下一叶)。5.3.4记载项目
分品种记获、计算病叶率和平均严重度,品种总平均的病叶率和严重度是该品种所有调查田块加权3
GB/T15795—2011
平均值,结果记入小麦条锈病后期调查表(见表A.4)。6 越更区病情调查
6. 1 调查范围
本项谢查仅在小妻条锈病越豆区(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参见附录B)实施。6. 2 调查时间
依越重地区不同,在每年8月下前或看晚熟春麦,冬墨及其自生差苗等越见舒主发病感期进行。6. 3 调查
每年按一定的邀回路线,选晚熟春、冬麦愿病品种代表田块和滋生自生麦苗的麦茬复种由、休闲田作为调查田。调查田块数按各类型田块的实标面积酌定,但每个调查地点实查的田块数应不少于10块,总面积不少于5×667 m*。6.4调查方法
晚熟春、冬麦调查田采用目测法估计条锈病发病情况,自生麦苗调查田采取踏查估计和取样细查相结合的方法估计自生苗密度和病情,具体方法见5.1.3。调查结果记人小麦案锈病越夏调查表(见表 A. 5)。
项离方法
7.1冬前预测
根据全国秋苗发病普遍程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主要越冬区气温和降雪条件及第二年3月~5月雨情况的气象预报,经过专家会商,进行综合分析,在年底之前完成第二年条锈病流行程度的预测。7. 2早春预测
根据主要超冬区茶锈病冬季发展情况(即春季菌源量),主产麦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着季气温毯定回升的快慢和降水象件,进行当年条绣病春季流行程度的预报。各地可依据历年资料建立项式进行统计预报。
8 测报资料收集、汇拒和汇总
8. 1测报资料收集
收集如下测报资料:
a)小麦裁培管理资料,包括:主要品种及不同品种种植面积.播种期及不同播种期小麦面积、小麦生育期水浇地面积、髓藏次数及时间;主要品种抗锈性或对当前条诱病流行小种抵抗能力;b)
c)越夏区晚熟春、冬壶裁培面积,自生苗发生面积;d)当地主要气象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翻量及结露情况)的预测值和实测值。8.2测报资料汇报
及时汇总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填写小麦条绣病模式报表(见附录乙),定期报上级业务部门。B.3资料汇总
对小麦条锯病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统计汇总,记载小走种植和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估计产量损失情说(方法参见附录D),总结发生特点,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记人小麦茶病年度发生情况统计表(见表A.6)和小麦条绣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费表(见表A,7)。站
(北纬:
测报员
负责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衰册
小患条锈病
东经:
海拨:
(益章)
GB/T 15795—2011
GB/T15795—2011
生育期
谢查日期
++++++
设置地点
叶嫩/
表 A,1小麦条锈病统调查表
调查点1
叶数/
测查点2
叶数/
制查点3
小麦条锈病菌空中孢子捕捉记裁表A2
类型田
玻片1
夏孢子数母/个
玻片2
累计数
表 A 3 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和返青拔节期整查表点片发病
面积/
667 m数目/
数目/
普遍发病
(调查田地点、
地势、品种、
播期和长势等)
取玻片前 24 h
天气情况
(地势、梅技
高度,遵商等)
类型田1
囊A, 4
类室田2
小麦条锈病后期替查囊
类塑田3
类型田4
类型田5
5小变条锈病越更调查表
晚熟小麦
病叶率/
品种播期
平均严
置度/
面积/
前糕小
667 tnt
变品种
自生变苗
自生麦
苗霉度/
(栋/m\)
表 A. 6小麦条矫病年度发生情况统计衰秋苗病情
平均每
病田率/
657 m2
单片病
叶效/
平均每
667 m2
传病中
心数/片
返青拨节期病情
平均每
病田率/
注,变收后各站上报省站,省站汇总后及时上报。667 m
单片病
叶数/
平均每
传病中
心数/片
GB/T15795—2011
品种总平均
蒋叶率!
备注(地势、
海拔高度、
薇等)
备注(海
平均产
孟度/
生长后期病情
流行病叶
毅高度,
面积/
CB/T 15795—2011
小竞种植情况:
小麦面积/hm
主裁品种
抗病品种面积/hum
早播而积/hm2
灌混面积/ hm2
小变条诱病发生情况:
发病面积/hm
要灾(送防治指标)面积/hm
衰 A. 7 小变条诱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表耕地面积/hm*
成灾(减产30%以上)面积/hm2
断治情况:
防治面积/hm
最终发生差度
越夏区情况:
晚熟冬麦面积/h*
晚熟春索面积/hm
壶在复种田自生麦苗面积/hrn
变荐体闲田自生麦苗面积/htn*
发生和防治概况与原因简递
其中拌种面积/hm
实际失/t
注:麦收后各站上报省站,省站汇总后及时上报。8
小麦面熬占耕地面积比率/%
占小麦面积比率/%
占小麦面积比率/%
占小走面积比率/%
占小走面积比率/%
占病田面积比事/%
占发病田面积比率/%
安药面积/hn
挽回摄失/t
占小麦面积比率/%
占小麦面积比率/%
自生麦苗密鹿/(株/667m)
自生麦苗密度/(株/667 tm*)
B. 1 越夏区
附景B
(资料性附录)
小壶条锈病流行区划
GB/T 15795-—2011
夏季最热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3记,存在自生麦苗、晓冬麦、春麦和其他越夏寄主(如黑麦和未本科杂草等)的高海接玲凉山区,小差条锈病菌可在其寄主上生存而度过季,这样的区域称为小麦条铸病越夏区,主要分为5大区:
a)西北越夏区,包括甘肃的陇南、天水、平凉、庆阳、临夏和定西,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彭阳、滩原、泾源和隆德,青海东部麦区的循化、西宁和温源,b)川西北越夏区,包括四川的阿坝,甘孜源山3个州;c)云南越夏区和贵州西都越夏区,云南越夏区夏季最热旬甸均温13.0记~18.9它和月均温13,6 ℃~1&. 4 芒的地区都能越夏,包括昆明、玉读、曲靖,楚雄,大理和丽江等地,越夏海拔高度为2200m~3100m,主要在白生麦、秋麦、晚熟冬麦、春麦上越夏:贵州在毕节海拔1600m~2020m,六盘水市1700m~2200m和黔西南州1600m~1900m不同苗的自生麦苗上可摄转设染渡过夏季;
d)新疆越夏区,主要包括在伊犁河上游的昭苏、新源、特克斯、尼勒克,喀什谢近山区的乌恰、阿克陶,以及马普、轮台、新和、拜城、阿克苏及和田等地;e)华北越复区,包括晋北、内蒙古和河北坝上等地。B. 2越冬区
冬季最冷月均温不低于一7亡~一6亡,或气温低于一10亡但有积需盖,麦苗能保持绿色或正常生长的地区,小麦条锈病菌可以在寄主体内存活,这样的区域为小差条锈病越冬区。通常年份,华北以石德线到山西介休,陕西黄胶一线为界,以南每年均能越冬且越冬率较高,以北虽能越冬而越冬率很低。B.3冬兼区
在越冬区中,人冬后小麦仍能正常生长,条锈病菌可持续逐代侵染的地区,为小麦条锈病冬繁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四川盆地、西南和西北川坝区,江汉、郭北,豫南和陕南等地。B. 4潜宵越冬区
在越冬区中,人冬后小麦显有部分麦叶枯死、但麦田仍皇绿色,条锈病菌以侵人后未显症的潜伏荫丝状态在走叶组织内休眠越冬,这样的区域为小麦条锈病潜育越冬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低纬度,低海拔地区,条锈菌能否安全越冬取决于冬季气候条件。B.5非越冬区
小麦返青明显地区,即入冬后小麦的地上部分全部枯死、翌年重新萌发新叶的地区,小麦条锈病菌因缺走寄主而不能存活,这样的区域为小麦条锈病菌非越冬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高纬度、高海拨地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