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863-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863-2013
中文名称: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864KB
相关标签:
转盘
油机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863-2013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
JT/T863-201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13.030.40:13.030.5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863—2013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
Disc/drum/brushskimmer
2013-07-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3-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型号
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强度试验
垃圾适应性测试
整机运行试验
回收速率、回收效率试验
耐波浪性试验
JT/T863--2013
JT/T863—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言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万海、张勇、徐峰、孙卫东、程晓、童磊、徐强、于健、张春昌、周尊山、耿红、张正非、郭建伟、李国斌、赵俊颖。I
1范围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
JT/T863-2013
本标准规定了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的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转盘/转筒/转刷回收水面溢油的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B/T191
GB/T16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连接尺寸焊接式或快换式
GB/T9065.3
GB13365
GB/T13853
CB/T3754
3术语和定义
液压软管接头
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
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disc/drum/brushskimmen利用转盘/转筒/转刷回收水面溢油或油水混合物而不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的机械装置。一般由动力站、收油头、传输系统、浮体等部分组成。3.2
动力站powerpack
为收油头和传输系统及其他执行构件提供动力的机械装置。通常以柴油机或电动机为动力部件。3.3
收油头oilrecoveryhead
可将水面溢油或油水混合物直接回收的机械装置。3.4
recovery rate
回收速率
JT/T863—2013
单位时间内回收油水混合物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3.5
recoveryefficiency
回收效率
单位时间内回收的纯油量与油水混合物总量的百分比。3.6
传输系统tramsmissionsystem
将回收的油水混合物输送到储存装置的系统,主要包括传输泵和传输管。4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示例:
最大回收速率,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收油机类型;ZP-转盘式;ZT-转筒式;ZS-转刷式:收油机代号。
最收油速率为20m/h的转盘式收油机型号表示为:SZP20。5技术要求
5.1外观
产品铭牌清晰完整、涂层完整,无碰伤、划伤、锈斑等。5.2结构
5.2.1整体结构设计应紧凑,部件可整体更换,便于安装和维修。5.2.2动力站、收油头及辅助设施应有吊装结构。5.2.3根据工作环境,整体结构可设计成移动式或固定式。5.3装配状态
5.3.1产品的加工、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零部件齐全,装配正确、完整。紧固部件牢固、可靠,管线接头不得有松动,管线无泄漏。
5.3.2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和异常声响。5.4主要技术性能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如表1所示。2
动力站
收油头
5.5安全性
表1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的主要技术性能项目
最大回收速率
回收效率
柴油机
电动机
电气设备
液压系统
传输系统
启动电流
控制装置
液压泵组
滤油器
调压阀组
船用环境
液压胶管
液压管路
传输泵
传输管
垃圾适应性
耐波性
漂浮平稳性
运转平稳性
5.5.1有皮带传动机构时应设有皮带防护罩。达到其标称值要求
≥70%
性能指标
JT/T863-2013
排烟口应安装符合GB13365规定的火花熄灭器应满足GB3836.2中dⅡIBT4防爆要求启动电流控制符合CB3836.1的规定应符合CB/T3754中的规定
在GB/T13853中规定的工况下,泵站应能正常工作应符合CB/T9065.3的规定
应在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下,保压不少于5min,不得有任何泄漏、永久变形等损坏
扬程不小于12m
应符合GB/T1690的规定
满足附录A的要求
满足附录B的要求
在长周期波浪中和波高与转盘/转筒/转刷直径相同的短波浪中运行,应不影响收油头的可控性和机动性;不发生明显倾斜、滚动的现象;收油头无明显变形、损坏;收油机能正常回收溢油
收油头外周边各处吃水深度差别应不大于转盘直径的0.08倍
轴向跳动不大于直径的0.02倍,径向跳动不大于直径的0.01倍
能进行无级调节
5.5.2设备外露部件及需常拆卸的部件,应尽量避免有易伤人的尖锐结构等。易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位置,应设有醒目警示。5.5.3
5.5.4动力站应带有固定连接装置。5.5.5
动力站应配有风雨罩。
JT/T863-2013
6试验方法
6.1整机
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的整机试验方法如表2所示。表2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的整机试验方法项目
外观检查
装配状态
最大回收速率、回收效率
柴油机火花熄灭器
电动机
电气设
动力站
收油头
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用系统
传输系统
启动电流
控制装置
液压泵组
滤油器
调压阀组
船用环境
液压胶管
液压管路
传输泵扬程
垃圾适应性
耐波性
浮体浮力
转盘/转筒/转刷转动平稳性
7.1.1产品出厂前应经过出厂检验。日测
按附录 C
按附录 D
试验方法
按照CB13365规定的方法测试
按照GB3836.2规定的方法测试
按照CB3836.
1规定的方法测试
按照CB/T3754规定的方法测试
按照CB/T13853规定的工况测试
按照GBAT9065.3规定的方法测试X按附录C.2.3
按附录C.2.6
按附录A
按附录B
按附录E
按附录C.2.4
按附录C.2.5
7.1.2出厂检验项目为5.15.2、5.35.5及收油头的漂浮平稳性和运转平稳性。7.2型式检验
7.2.1正常情况下每五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4
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a)
当材料、结构、工艺等有重大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后,再恢复生产时;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所列的全部项目。7.2.2
7.2.3抽样
检验样品采取随机抽取,抽样数量为一套同一型号产品。7.3判定规则
JT/T863-2013
转盘/转简/转刷式收油机在试验中指标有两项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可进行二次检验,若仍不合格,判定该产品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包装标志应待合CB/T191的规定,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注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和发往8.1.1
单位。
应在动力站和收油头的明显位置设置包含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额定压生产日期的产品铭牌。
力、制造厂名
8.2包装
宜用木箱包装箱内附件、备件、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应完整。8.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8.4储存
应储存在洁净、通风的场所中并避免高温和接触腐蚀性物质。!收油机上面不允许放置重物。
JT/T863-—2013
A.1原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强度试验
A.1.1跌落试验:根据自由落体原理,将收油头从一定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水面发生撞击,依此测试收油头强度。
A.1.2侧碰试验:根据单摆原理,将收油头做四分之一周期单摆运动,与侧壁发生侧碰,依此测试收油头强度。
A.2试验环境
强度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5℃的平静水面进行。A.3试验步骤
A.3.1跌落试验:将收油头升高至3m,自由落至水面,无裂缝、无明显变形,仍可正常工作。反复三次。
A.3.2侧碰试验:用3m长绳索吊起收油头,使之离混凝土或钢板墙面0.5m,将收油头拉离其垂直线1m,自由释放,收油头撞击墙面,无裂缝、无明显变形,仍可正常工作。不同角度反复三次。6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按以下要求准备: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垃圾适应性测试
聚丙烯绳索,直径1.5cm,切断成10cm~50cm长短;软木材,截面尺寸5cm×5cm,长度10cm~50cm范围内;泡沫海绵类,尺寸10cm~50cm;
碎冰,直径3cm~10cm;
海草,长度达10cm;
塑料制品或铝处置容器;
吸油毡、围油栏等其他适当的原料。试验步骤
JT/T863—2013
向试验池分别抛撒准备好的试验材料,在收油头进口附近形成50%表面覆盖。连接并启动收油机。
观察并记录影响收油头操作性的垃圾种类、尺寸和垃圾对收油头运转的敏感度。JT/T863-2013
C.1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
a)各部分连接是否顺畅和紧固;b)
紧固部件是否牢固、可靠: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整机运行试验
液压泵、柴油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各部位有无异常温升,表面有无渗漏;运动零部件动作是否灵敏、协调、准确,是否有卡阻和异常声响;d)
各胶管、集成块及各密封面是否有漏油现象和击穿现象;e
f)压力表显示的最大值。
C.2试验步骤
C.2.1动力站、液压系统、收油头及连接管线实施整体连接C.2.2启动动力站将动力站功率分别调至低功率、额定功率最大功率,各运转5minC.2.3将动力站功率维持在额定转速,启动液压泵,将液压系统压力调到液压系统额定压力,保压不少于5min。
C.2.4 将系统压力调整到额定工作压力,将收油头放人试验池甲,用卷尺量转盘恼水水迹或标记线的方法,测量转盘/转筒/转刷吃水深度和收油机周边吃水差,应保证半径的1/3~1/2部分浸在液体中。收油机外周边各处吃水深度,差别应不大于转盘直径的0.08倍。C.2.5启动收油头,低速转动转盘时,用带磁性座的百分表检验转盘/转筒/转刷径向和轴向跳动,轴向跳动不大于直径的0.02倍,径向跳动不大于直径的0.01倍。C.2.6在泵的出口安装压力表,将进水管放人水中,启动动力站,逐渐增加功率,压力达到最大值即为泵的最大扬程。
D.1试验条件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回收速率、回收效率试验
回收速率的测定按照以下工况进行:a)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15℃的平静水面;b)排油泵吸程和扬程不大于1m;JT/T863—2013
c)以额定转速运转:
水面油膜厚度电盘片/转筒/转刷浸没深度决定,油膜厚度约等于盘片/转筒/转刷浸没深度的d)
一半,并保证油膜厚度的相对稳定;e)不同结构特征最佳适合回收油的黏度范围:1)中、低黏度试验用油:180号燃料油:2)高黏度试验用油:380号燃料油。B
D.2试验步骤
连接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将收油头放在试验水池中D.2.1
D.2.2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在上述特定工况下运转。D.2.3计时,将回收的液体排到标准儿何形状容器中。D.2.4测量容器中液体的体积Q。将上述回收液体静置12h,达到油水分离,量取回收油的体积Q。D.2.5
试验结果计算
式中:
回收速率计算方法如下:bzxZ.net
回收速率,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一测量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一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D.3.2回收效率计算方法如下
1=Q/0×100%
式中:n
回收效率:
Q——回收油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D.4试验次数与误差
试验三次,每次试验时间不少于2min,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最小值的20%,并取三次的平均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