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204-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8204-2011
中文名称:家用和类似用途膜状电热元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062KB
相关标签:
家用
用途
电热
元件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8204-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膜状电热元件
GB/T28204-2011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7.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204—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膜状电热元件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d film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2-09-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命名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28204—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8204—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塞纳电热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高新区健坤电热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嘉兴市欧迅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中山汉诺威电器有限公司、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建江、章国庆、龚旭、杨利东、马德军、李一、谭沉浮、谭锦庭、高骏、李建、陈苏、姚东。
1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膜状电热元件
GB/T28204—-2011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膜状电热元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单相电压不超过250V,三相电压不超过480V,应用于家用或类似用途电器的膜状电热元件。
注:适用于本标准的膜状电热元件包括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和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碳基浆料、碳纤维、金属膜、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材料体系的膜状电热元件的相关要求正在考虑中。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甘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5470—2002家用直接作用式房间电加热器性能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膜状电热元件filmelectricheatingelements种加热体为膜状结构的电加热元件(以下简称元件),其基本结构包括4部分:基体,绝缘层、膜状电加热体以及用于接通电源的电极,绝缘层也可以同时作为基体,注1:元件还可以有其他辅助结构。注2:绝缘基体元件的结构简图如图1和图2,金属基体元件的结构简图如图3.膜状电加热体
膜状电加热体
图1绝缘基体元件(绝缘层做基体)HriKacaOiaiKAca
绝缓体(基体)
GB/T28204—2011
膜状电加热体
绝缘层(基体)
膜状电加热体
膜状电加热体
绝缘层
绝缘层
膜状电加热体
图1(续)
能缘层
膜状电加热体
图2绝缘基体元件
绝缘层
金属基体
绝缘层
膜状电加热体
绝编层
金属基体元件
金属基体
绝缘层(基体)
绝缘层
工作温度workingtemperature
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至稳定时元件上最高温度点的温度。模拟条件simulationcondition
GB/T28204—2011
模拟元件在各类器具中的正常使用状态,并使元件表面最高温度点的最高温度值与工作温度相差不超过士3℃的工作条件。
初始功率initial power
元件在额定电压和模拟条件下工作至稳定时的输人功率值。4分类和命名
4.1分类
4.1.1按产品用途分为:
液体电热元件;
强制对流空气电热元件;
一自然对流空气电热元件。
4.1.2按产品结构和膜状电加热体的材料分为:一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一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
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
4.2命名bzxz.net
元件的型号命名由产品代号、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设计序号代号4部分组成,具体格式如下:品
设计代号
规格代号
-型式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命名所代表的含义规定如下:
产品名称代号用M表示:
型式代号由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是用途代号,第二个字母是结构材料代号,其中:用途代号:
液体电热元件—Y;
强制对流空气电热元件一Q;
自然对流空气电热元件一Z。
结构材料代号:
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
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一B
HriKacaOnaiKAca
GB/T28204—2011
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一Y。规格代号由额定电压值和额定功率值组成,额定电压值和额定功率值包括单位。设计代号应由两位数字表示,
型号命名示例:
MYJ220V2000W-01,代表某公司生产的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用于加热水的器具,额定工作电压220V,额定输人功率2000W,设计代号01。5技术要求
5.1使用条件
元件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可靠工作:a)环境温度-25℃~+50℃;
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0%环境温度为25℃时);b)
周围环境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和导电粉尘;e
d)没有明显的冲击和振动。
5.2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元件在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应符合GB4706.1—2005中13.2的规定不超过0.5mA。5.3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
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应符合GB4706.1一2005中13.3的规定,元件的绝缘应能经受频率为50Hz的1000V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出现闪络击穿现象。5.4潮湿试验后的泄漏电流
元件经潮湿试验后的泄漏电流应符合GB4706.1-2005中16.2的规定不超过0.5mA。5.5潮湿试验后的电气强度
元件经潮湿试验后的电气强度应符合GB4706.1—2005中16.3的规定,元件的绝缘应能经受频率为50Hz的1250V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出现闪络击穿现象。5.6输入功率偏差
元件的初始功率和额定输人功率的偏差在额定输人功率的一10%~十5%范围之内。5.7非正常工作
非正常工作试验按6.7进行,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元件不应喷射出火焰和熔融金属,不应产生电击危险。
5.8电阻分布均匀性
元件的膜状电加热体的电阻分布应是均勾的,不同部位的电阻值偏差不大于20%。5.9干烧耐温能力
对于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和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应能承受干烧耐温试验,冷却后膜层不脱落或损坏,玻璃管不破裂,绝缘性能仍符合5.2和5.3的要求,冷态电阻的阻值变化≤5%。4
5.10冷热交变承受能力
GB/T28204—2011
对于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应能承受冷热交变试验,试验后,元件不应产生变形,仍能正常工作,膜层不脱落。
5.11膜层抗冲击能力
对于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元件的膜层应能承受钢球跌落冲击试验而不损伤。5.12功率豪减率
元件的功率衰减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功率衰减率
膜状电热元件种类
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
玻璃氧化锡膜电热元件
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
5.13使用寿命
功率衰减率
以%表示
元件的使用寿命不小于3000h,寿命试验后,元件应能正常工作,电气性能符合5.2和5.3的要求,功率衰减率不大于20%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及试验用仪表
6.1.1元件的通电加热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元件装在电器内或在模拟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0℃士5℃,无风无强烈热辐射,相对湿度不大于85%;b)
电源电压的偏差不超过规定值的士1%。6.1.2试验用仪器仪表:
试验所用的仪器仪表其准确度要求见表2。表2测量仪器准确度要求
电工测量仪表
温度测量仪表
时间测量仪表
长度量具
电阻表
准确度要求
误差为士1%,分辨率0.1℃
走时精度±0.5s/d,分辨率0.015误差为鼓测长度的王0.5%
误差为±0.1Q.分辨率为0.01,表第接触点直径g0.3mm~g0.5mm
rrKacaOiaiKAca
GB/T28204—2011
6.2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测试
按照GB4706.1一2005中13.1、13.2的规定,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试验电压调整到使输人功率等于额定输人功率的1.15倍,在元件工作到稳定状态后,测量泄漏电流。对于有明显正温度系数电阻的元件,其试验电压的确定是通过按额定电压给元件供电,直至元件达到工作温度,然后让试验电压迅速增加到试验所要求的输人功率值,整个试验中一直保持该电压值。注:工作稳定判定条件:在观测间隔内,最高温度点的温度变化小于2K时,元件已工作至稳定,对手水加热元件,观测间隔为10.5;对于空气加热元件,参照GB/T15470—2002,观测间隔为15min,6.3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试验
按照GB4706.1一2005中13.3的规定,试验在6.2的试验后立即进行,电气强度试验设备的整定电流为5mA,试验电压为1000V。6.4潮湿试验后的泄漏电流测量
潮湿试验按照GB4706.1—2005中15.3的规定进行,将元件放人相对湿度(93士3)%,温度为20℃~30℃的潮湿箱中48h,取出后使元件恢复至室温,测试按照GB4706.1—2005中16.2的规定进行,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6倍,在施加试验电压后的5s之内测量泄漏电流。6.5潮湿试验后的电气强度试验
按照GB4706.1一2005中16.3的规定,试验在6.4的试验后立即进行,电气强度试验设备的整定电流为5mA,试验电压为1250V。6.6输入功率偏差的测量
元件在额定电压及模拟条件下工作至稳定时读取输入功率值,该功率值即为初始功率Ps,输人功率偏差按式(1)计算:
式中:
△P输人功率偏差,%;
AP=(P=P)× 100%
Ps——初始功率,单位为瓦(W)P。—额定输人功率,单位为瓦(W)。6.7非正常工作
(1)
试验按照GB4706.1一2005中19.1和19.3的规定进行。元件按正常工作条件工作,试验电压应调整到使输人功率等于额定输人功率的1.24倍。对于有明显正温度系数电阻的元件,其试验电压的确定是通过按额定电压给元件供电,直至元件达到工作温度,然后让试验电压迅速增加到试验所要求的输人功率值,整个试验中一直保持该电压值。试验持续至工作稳定或元件损环。6.8电阻分布均匀性的测量
6.8.1金属基体陶瓷浆料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该类元件选取不少于5组测点。
对于膜状电加热体是连续的元件,如图4所示,在膜状电加热体的整个长度方向,等距离分成6段,以每个分段处的宽度方向的中点沿电加热体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各延伸2em,作为该段电加热体的6
GB/T28204—2011
两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电加热体长度为4cm,去除测量点处表面的绝缘层,用电阻表测取该段电加热体的电阻值,以此类推,得到五个电阻值,测量点的位置示意图如图4。绝缘层
膜状电加热体
第三组测点
金属基体
第二组溅点
第四组凝点
图4连续的膜状电加热体
第一组测点
第五组测点
对于膜状电加热体分成多段的元件,选取测量点的方法为:不考虑长度小于5cm的段,剩余段数少于5段时,则尽可能按长度比例分摊测量点组数,每组测量点的确定参照连续膜状电加热体同样的方法。不考虑长度小于5cm的段后,电加热体仍有5段或超过5段,则在每段的中部用同样方法选取一组测量点。多段的膜状电加热体的测量点选取可参考示意图5和图6金属基体
绝缘屋
腰状电加热体
大组额量点
图5多段的膜状电加热体
rnKacaaiKAa
GB/T28204—2011
第四组测点
不考虑的段
第六组测点
第三组测点
第五组翘点
第一组测点
第七组猫点
图6多段的膜状电加热体
第二组副点
第八组群点
膜状电加热体
绝缘层
金脑基体
对于如下元件,其长度小于5cm的段的总长超过电加热体总长的一半,或电加热体的总长小于60cm,则测量点之间的电加热体长度选为2cm,不考虑的段的长度小于2.5cm。6.8.2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该类元件选取5组测量点。
沿玻璃管轴线方向将膜状电加热体等距离画成6段,在每个分段线上选取距离最大的两点(直径位置)作为电阻的一组测量点,从而得到5个电阻值,图7是测量点选取示意图,玻璃管
第一组
边缘轮席
第二组
满微点
第三组
第四组
大等分
第五组
边缘轮施
膜状电加热体
图7玻璃管氧化锡膜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示意图6.8.3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确定元件的几何中点,按膜状电加热体的轮廓形状画两条中点与轮廊之间的等距离线,过中点画正交十字线,形成8个交点,以每个交点沿等距离线的切线方向向两个相反方向各延伸2cm,作为该部位加热体的电阻的两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电加热体长度为4cm,去除测量点表面的绝缘层,测取该部位的电阻值,以上共测得8个电阻值,图8是测量点选取示意图。8
第五组
测量点
第六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七组
膜状电加热体
第八组
图8云母基体氧化锡膜电热元件的测量点选取示意图6.8.4电阻值偏差的计算
电阻值偏差按式(2)计算:
maxR,]
式中:
电阻值偏差,%:
R,——每个测量点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2);n
一选取的测量点数。
6.9干烧耐温能力试验方法
GB/T28204—2011
边缘轮廊
云母基体
用耐火砖将元件的边缘架空于室温环境中,对元件施加10%的额定电压,用热电偶表面温度计测量温度最高点的温度,达到工作稳定时,记录该温度值,计算与耐温温度的温差比例,按式(3)计算:t,-t
式中:
温差比例;
t—耐温温度(见表3),单位为摄氏度(℃):于烧温度,单位为摄氏度(℃)。riKicaOiaiKAca
..(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