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行业标准(LY) > LY/T 2016-2012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LY/T 201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016-2012

中文名称: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林业行业标准(L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649KB

相关标签: 陆生 野生动物 设计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LY/T 2016-2012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LY/T2016-2012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65.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016—2012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errestrial wildlife corridor design2012-02-23发布
国家林业局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
行业标准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LY/T 2016—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 spe, net, 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概广印制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5学数31千字2012年6月第版
2012年6月第:次印刷
书号:155066·2-23563定价21.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推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LY/T2016—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国发、邢韶华、李玉强、金鼠、杨道德、陈明勇。1范围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通道和生境廊道设计的原则与技术性要求,LY/T2016—2012
本标准适用于陆生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和迁移扩散路线上已建和新建铁路、公路、草原围栏、水架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时的野生动物通道设计;适用于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之间、自然保护区内以及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生境廊道构造和恢复设计,以及森林采伐、矿产开采等改变原生境活动时构造或预留生境廊道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Y/T1685—2007白然保护区名词术语LY/T5126-2004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陆生:野生动物lerrestrialwildife天然分布在陆地环境中的动物种或其种群,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3.2
自标物种objects
拟设置野生动物廊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及其伴生物种,伴生物种是与日标物种的生境利用类型相同或相似,相伴存在的动物种。日标物种一般指保护动物和关动物。3.2. 1
保护动物protectedanimal
国家重点保护、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TheIUCNRedList)中为极危(criticallyendangcred),濒危(endangerect)和易危(vulnerable)的野生动物,以皮《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AppendixI)和附录二(AppcndixT)中的野生动物。3.2.2
关键动物keyanimal
生态系统中,对维护生态平衡利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的野生动物。3.3
野生动物廊道
wildefe corridor
在野生动物的重要活动区域,为保障野生动物移和扩散等活动而建造或保留的通道,分为野生动物通道和野生动物生境道两种类型。-iiiKwcutkAca
LY/T 2016—2012
野生动物通道animal passage;wildlife path为保证野生动物能够穿越铁路、公路、草原国栏,水渠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而建造或保留的通道。3.3.2
野生动物生境廊道wildlife habitat corridor为连接重要的栖息地斑块而划定保护的适宜野生动物生活、迁移和基四交流等活动的生态走廊,般由主廊道和辅廊道两部分组成。3.3.2. 1
主廊道main corridor
野生动物穿过生境廊道时利用的核心这域,能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扩散等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3.3.2. 2
辅廊道 subsidiary corridor
在主廊道外侧划定的用于缓冲外界对主廊道于扰的区域。3.4
群系formation
由相同的建群种或共意种所构成的植物群落的联合,是我国植被分类系统的主要中级单位,例如华北落叶松林、蒙古栎林、南方红豆杉林、大针茅草原、白梭梭荒漠等。[LY/T 1685—2007,定义 4. 3]
4设计原则
4.1针对性
应针对目标物种设计专门的野生动物谢道,4.2科学性
应按照目标物和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特性以及栖息地特征等因素,通过野外调查或模拟试验等科学方法,确定野生动物道的位置及各项参数。4.3自然性
应充分利用天然的植被、地貌和水系等自然环境;对已经遐化的天然植被,应进行恢复和重建,禁止使用外来物种;对于人工植被,应仿照天然植被进行改造。4.4可行性
在确保野生动物摩道的长期安全性和持久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4.5协调性
野生动物通道的形式、体量和颜色等应保持与自然景观的协调;野生动物生境廊道的范围应与周边社区相协调。
5设计依据
5.1基础资料
5.1.1自然环境资料
5.1.1.1地质地貌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地形等资料。5. 1.1.2土壤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土类、各土类特征及其分布状况,5.1.1.3气候
3J.Y/T 2016--2012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气候要素资料,特别是大气降水和灾害天气等资料。5.1.1.4:水系及水文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水系概况,水体类型,径流量、不同季节流速、水面积、水位、水质和结冰期,以及水灾害等资料。5.1.1.5地质灾害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已发生或潜在发生的多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发生额赖率、分布和影响程度等资料。
5.1.2社会经济资料
5.1.2.1行政区划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行政建制及区划,居民点的分布,村界、乡界及基他相关地界等资料。
5.1,2.2人口与社会生活状况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社区常任人口的数量、分布、民族、宗教、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水平、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以及当地居民对生动物保护利利用的态度。5.1.2.3产业和经济状况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地方财政收人,居民经济收人和经济发展规划等资料。
5.1.2.4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地权属拟处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变更资料: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现权资料,其中林权应具体到林地权属和林术权属。5.1.2.5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助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利用量、利用程度及利用规划方面3
-iiiK wcut KAca
LY/T 2016-2012
的资料。
5.1.2.6基础设施
拟建野尘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资料。5.1.2.7社区生活配套设施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给排水、生活能源、医疗卫生等配套基础设施状况。5.1.2.8历史与文化景观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改其分布资料。5. 1.3遥感资料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图片利航空像片等遥感影像。5.1.4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料
5.1.4.1植被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等资料.植被分类单位应细化到群系。5.1.4.2野生植物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阁边地区的植物种类,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资料。5. 1. 4. 3野生动物
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资料5.2目标物种调查分析资料
5.2.1调查范围
5.2.1.1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时的调查范围应调查铁路、公路、草璟围栏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直接影响区,调查范画一般不小于构筑物两侧各1km。当项目的建设区域附近有高陇山坡、峭壁、端急河流.潮拍等天然隔离地貌时,调查范围宜取这些离地貌为界;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界距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心线不足5km时,应将调查范围扩大至自然保护区边界;对于受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的天然植被,应以其植物群落的完性为基准确定调查范围。
5.2.1.2设置野生动物生境廊道时的调查范围应调查拟设置野生动物生境廊道及周边区域范围内自标物种种群的完栖息地,包括觅食地、饮水地、卧息地、越冬地、繁殖地、育幼地、迁移扩傲路线等,5.2.2活动规律调查分析
应调查不向季节野生动物在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域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地点和频度,结合现有的日标物种研究成果,分析野生动物的迁移规律,明确辽移路线以及潜在的可利用路线,制作“野生动物活动路线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1。4
野生动物活动路线可按目标物种的出现频度分为以一级:a)一级,主要活动路线:目标物种活动频繁,活动痕迹密度大,遇见率高。b)二级,一般活动路线,有日标物种活动,活动痕迹较少,避见率。LY/T 2016—2012
c)三级,非活动路线:没有或很少有目标物种活动,活动痕迹零屈,遇见率很低。5.2.3栖息地调查分析
5.2.3.1栖息地分布状况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调查评价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的栖息地质量,以及目标物种对不同类型栖息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的时间利季节等,制作“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等级分布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2。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等级按利用状况和停留时间分为以下三级:a)一级,适宜柄息地:日标物种经常利用、长时间停留的栖息地;也包括暂时没有被利用的典型栖息地,即潜在栖息地。
b)二级,较适宜栖息地:目标物种偶尔利用、短暂停留的栖息地。c)三级,不适宜息地:不适宜目标物种生存和生活的栖息地。5.2.3.2食物分布状况
根据植被图和主要食物的分布,分析食物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征,制作“野生动物食物丰常程度分布图”,制图要求见录A中 A.2.3野生动物食物分布状况可按离程度分为以下三级:a)·级,食物丰高:标物种的主要取食物种密集分布,咨易采食。b)级,食物较丰富:目标物种的主要取食物种分布密度较低,采食较围难。c)三级·食物货乏:日标物种的主要取食物种零星分布,不易采食。5.2.4阻隔因子状况调查分析
应说查居民点、农凹和人工密植纯林等阻隔因子的数量和分布,制作“野生动物阻隔因丁分布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4。
阻隔因子可按其对目标物种的阻隔程度分为以下三级:a)一级,长期阻隔:水久性居民点、基本农口和未列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的农田等。b)二级,短期阻隔:列入搬迁计划的居民点,列人退耕还林还草还瀑的表田,以及人工密植纯林。c)三级,光阻隔:没有居民点和农田。5.2.5伤亡情况调查分析
在建道路、草原围栏.水渠等建筑物构筑物上修建野生动物通道时.应采用样线法调查建筑物和构筑物造成的野生动物伤亡情况,对每个伤亡个体记录其种名、伤亡状况、发现时间、位暨、附近生境,个体间距等信息(谢调查表格见附录B)。制作\野生动物伤亡情况分布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5。野生动物伤亡情况可按调查中目标物种伤亡个体的数量分为以下三级:a)一级,伤止严重:目标物种伤了个体多,个体间距近。b)二级,伤亡较严重:日标物种伤亡个体较多,个体问距校近。c)三级,伤亡不严重:目标物种伤亡个体很少。5.2.6对已有桥涵的利用情况调查对已建成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调查野生动物对已有桥涵的利用状况。5
-iiiKwcutKAca
LY/T 2016--2012
6设计方法
6.1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
通道的位置
根据野生动物活动路线,栖息地适宜性、食物半富程度、阻隔因了及野生动物伤亡情况,应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地段设置野生动物通道:a)处于野生动物级活动路线的地段。b)栖息地适宜性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地段,c)食物半富程度为--级的地段。d)野生动物伤亡情况为一级,二级的地段。6.1.2通道的数量
通道的数量应根据目标物种的数量和迁移能力,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隔断性等因素确定。在经济和礼会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可能在符合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条件的地段都建设通道,如果已有桥涵处于应设置野生动物道道的地段,且白标物种利用率较高,应予以利用,6.1.3通道的形式
通道的形式应根据目标物种的种类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类型确定:6. 1.3. 1 天桥(overpass)
在铁路或公路的上方修建跨越式的桥,作为野生动物的通道(见图1和图2):一般适用于山地动物和喜开阔环境的动物。
图 1 天桥示意一
图2天桥示意二
应根据目标物种的行为学特点确定天桥的坡度,桥面应模仿附近同质植被土种植,边缘应密植与天桥两侧同质的植被,必要时边缘还应设置栏杆、防护网。6、1.3.2高架桥下通道(nderpass)在草原、草甸、地以及深山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可设置高架桥,其桥洞作为野生动物穿越的通道(见图3)。一般适用于乎地及河滩等平缓环境动的动物、6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图3高架桥下通道示意
LY/T 2016—2012
桥的结构应保证野生动物视觉贯通;对于易受惊扰的野生动物,必要时在临近野生动物通道的道路和桥梁两侧应采取隔音措施。6. 1. 3. 3涵洞(eulvert)
分无水涵桐和排水涵洞两种,多采取金屑涵管或混凝土箱涵形式,一般适用于夜行性动物以及两橱类和爬行类动物(见图A、图5)。图4单孔涵洞示意
图5多孔涵洞示意
无水涵洞是在铁路和公路等建筑物下方修建的供野生动物穿越使用的桥洞或干爆管道;排水痫润适用于铁路利公路穿越地,或雨季用于排水的区域。如渠目标物种主要是两栖类动物,应保障通道内有常流水;如果日标物种主要是爬行类动物,应在通道中梁设悬空的可供攀的结构。6.1.3.4其他辅助设施
在通道人口附近,设置围栏,围墙、挡板或单向门等辅助设施,以诱导野牛动物顺利找到通道入口。在临近野生动物通道的路段,应设置限速、禁止鸣笛、灯光控制等方面的标志牌,6.1.4通道的宽度
根据月标物种的种群数量和行为特征,以及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等因素,或者通过野外实验的方法确定通道的宽度。
6.1.5通道的高度
应根据目标物种的生态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以及穿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宽度和深度确定通道的高度,
在有草原围栏的地段,应根据月标物种的跳跃能力确定围栏的高度,确保目标物种的幼年个体也能跃过。
-iiiKwcutKAca
LY/T 2016—2012
6.1.6通道的地面基质
构建通道地面的材料宜就地取材,使通道铺面基质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两侧栖息地的基质基本一致。6.1.7通道开口处的植被器盖
通道开口处的植被应与周围柄息地的天然植被一致,根据月标物种的生态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确定开口处的植被覆盖率,
6.2野生动物生境廊道的设计
6.2.1生境廊道的路线确定
根据目标物种活动路线,栖息地适宜性,食物丰宫程度,阻隔因子情况,应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区域设暨野生动物生境廊道:
)栖息地适宜性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区域。h)食物丰富程度为级、二级的区域。e)阻隔程度为二级,三级的区墩。6.2.2
生境廊道的功能区划
野牛动物生境廊道可划分为主廊道和辅廊道。生境廊道功能区划间参见图6。辅随道
栖总随单获
销牌道
栖总地斑块
图6 生境廊道功能区划示意
6.2.3生境廊道的宽度确定
根据目标物种的行为学特征,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适宜性等级确定主廊道的宽度;根据周边阻隔因子的阻隔程度,确定辅廊道的宽度。6.2.4生境廊道的完善工程
6.2.4.1根据野生动物的最适宜辆息地特征,各区域范册内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简林林相改造、人T造林、居民点搬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指施对生境廊道内的柄息地进行恢复和改造。6.2.4.2在林区居民点附近,生境癖道边缘应密植树木,设置生物隔离带,必要时在生境廊道边缘可设置围栏,护栏或者沟道,以缓种外界人类干扰,减少野尘动物的侵扰和逃逸。6.2.4.3各野牛动物牢境睡道的注廊道和辅廊遵应设文界碑、界脏等标志物(规格参照LY/T5126一2004)。同时,还应设置宣传和警示标牌。6.3野生动物廊道的维护措施
应板据野生动物廊道特征,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设计野生动物廊道维护方案,如围栏修补、通道淤积物清理等,确保生物廊道能长期发挥作用。7设计成果
7.1野生动物通道
7. 1. 1 布局方案
IY/T 2016--2012
针对已建或拟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明确每个野生动物通道的具体位置、形式,制作“野生动物通道布局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 中 A.2. 6。7.1.2单体通道设计方案
针对每个野生动物通道,提出详细的设计方案,明确高度、宽度和深度等参数,制作“单体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7。7.2野生动物生境廊道
7.2.1功能区划方案
针对拟设置的野生动物生境廊道,明确各功能区的位置、范围和边界,制作“野生动物尘境廊道功能区划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8。7.2.2生境廊道完善方案
针对拟设置的野生动物生境廊道,明确各项完善工程的位置,范围和L程措施,制作“野生动物生境廊道究普工程布局图”,制图要求见附录A中A.2.9。7.3设计报告
应编制详细的陆尘野生动物道初设计报告》,编写提纲参见附录C。8监测评估与改造设计
8.1野生动物痴道监评估
在建成的野生动物廊道内,对野生动物进行至少一年的调查监测,评估野生动物廊道的有效性。野生动物廊道的有效性评估可分为三级:a)良好:野生动物能顺利通过,使用率较高,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目标物种伤亡不严重。b)般:生动物能通过,使用率较低;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目标物种伤亡较严重。C)较差:野生动物不能顺利通过,使用率很低;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口标物种伤亡严重。8.2墅生动物廊道的改造设计
根据对野生动物廊道有效性的评估结果,提出野生动物廊道的改造设计方案,确保道能长期发挥作用。
-iiiKwcu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