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9443-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GB/T 39443-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443-2020

中文名称: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eans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0-11-19

实施日期:2020-11-1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063785

相关标签: 公共 信用 信息 交换 方式 接口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服务>>03.080.99其他服务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0综合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出版日期:2020-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周民、汪育明、蒋凯元、冯彩虹、周莉、江洲、王笑、姚智轶、崔园、张志飞、贺德荣、王芸、王东、张春晖、赵燕、李向华、孟翠竹、贾琛珉、李振良

起草单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

提出单位: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39443-2020.Means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1范围
GB/T 39443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总体框架、交换方式及接口等技术及管理要求。
GB/T 39443适用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465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
GB/T 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日 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21062.1-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GB/T 22117-2018信用基本术语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 39441-2020公 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2018和GB 32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2117-2018 和GB 3210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信用主体 subject of credit
参与信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GB/T 22117-2018,定义2.4]
3.2
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
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记录,以及与评价其信用价值相关的各类信息。
[GB/T 22117-2018,定义 2.22]
3.3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一个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
3.4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 mea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公共信用信息在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和处理工具。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总体框架、交换方式及接口等技术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3.08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43—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Means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1-19实施
GB/T39443—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交换总体框架
框架依据
交换结点
交换域
交换模型
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交换方式要求
交换数据要求
交换接口分类
数据交换机制
文件方式接口要求
数据库对接接口要求:
服务方式交换接口要求
文件方式接口实例,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提出并归口。GB/T39443—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中申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民、汪育明、蒋凯元、冯彩虹、周莉、江洲、王笑、姚智轶、崔园、张志飞、贺德荣、干芸、干东、张春晖、赵燕、李向华、孟翠竹、贾琛珉、李振良。I
1范围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GB/T39443—2020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总体框架、交换方式及接口等技术及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干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干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465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21062.1—2007
GB/T22117—2018信用基本术语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32100
GB/T39441—2020
3术语和定义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GB/T22117一2018和GB32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2117—2018和GB3210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
subjectof credit
信用主体
参与信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GB/T22117—2018,定义2.4]
信用信息creditinformation
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记录,以及与评价其信用价值相关的各类信息。
[GB/T22117—2018,定义2.22]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publiccreditinformationexchange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一个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3.4
meansforpubliccreditinformationexchange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
公共信用信息在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和处理工具。1
GB/T39443—2020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实体publiccreditinformationexchangeentity能够在异构环境中实现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3.6
公共信用信交换接口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interface两个交换实体间用以传递公共信用信息的软件接口。3.7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publiccreditinformationcatalog由提供单位、信息分类、信息类别、信息事项、有效期限、公开属性等要素构成的信息目录。3.8
交换域interchangedomain
由中心交换结点以及与其直接交换的端交换结点组成的进行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等各类专属业务的交换环境。
4交换总体框架
框架依据
依据GB/T21062.1一2007,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框架下,本标准对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交换总体框架中的各要素做出约定。交换结点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交换结点是指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传送和处理的系统单元,分为端交换结点和中心交换结点(国家交换结点)两类。本标准约定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结点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
3交换域
4.3.1交换域组成
本标准约定的交换域是由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共同组成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环境。4.3.2中心交换结点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交换域的中心交换结点,也称国家交换结点。4.3.3端交换结点
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直接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信息交换。
交换模型
4.4.1交换模型组成与功能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由交换信息、交换关系、交换服务、共享信息库组成。可通过共享信息库进2
行信息交换,也可通过中心交换结点进行信息交换。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如图1所示。端交换结点
省级信用信息平台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端交换结点
4.4.2交换信息
中心交换结点
(国家交换结点)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共享信息库
交换服务
图1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
交换信息是端交换结点用干存储、参与交换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4.4.3交换关系
GB/T39443—2020
端交换结点
国家部门信用信息系统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端交换结点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中心交换结点,管理交换域内端交换结点信息交互服务,提供点到点、一点到多点的信息路由和信息可靠传输等功能,并根据需求形成国家信用信息数据库。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汇聚垂直部门的信息,完成垂直业务领域信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部门的信用信息库。
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汇聚辖区内政务部门信息,完成业务信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省信用信息库。
4.4.4交换服务
交换服务是交换结点传送和处理信用信息资源的操作集合,交换方式的具体体现。每个交换结点都应部署交换服务。
4.4.5共享信息库
共享信息库是可以为多个端交换结点提供一致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集中存储区,任意一个端交换节点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访问共享信息库。在交换体系中,共享信息库是可选的。3
GB/T39443—2020
5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5.1交换方式要求
信息交换应采用文件交换方式、数据库对接方式、服务调用方式三种交换方式,a)文件交换方式是通过可靠文件传送服务,进行数据文件的传送。大量数据记录要求使用XML文件、EXCEL文件、TXT文件进行传送,并要求数据提供结点给出文件格式及数据资源描述。数据库对接方式是库到库的数据交换。要求各端交换结点向中心交换结点提供建表脚本(供b)
中心交换结点建立同等结构表),并将交换信息导入各自交换前置机数据库中,利用传送服务实现库到库的交换,同时还要求各端交换结点提供数据库服务IP、数据库实例名、用户名、密码、建库脚本。
c)实时少量数据访问或传送要求使用通过WebService服务接口访问或传送信用信息目录、数据记录的服务调用方式。
2交换数据要求
交换数据应遵循以下内容:
a)交换数据中,汉字使用中文半角,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使用英文半角b)交换数据应采用UTF-8编码格式。SZIC
c)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式,数据提供单位需为每条交换数据记录增加设置两个数据项:记录ID(GUID)、记录人库时间。其中:记录ID为数据记录指纹,由记录原始生成单位赋值,采用GUID机制,以标识记录的全局唯一性,是每一条信用信息的信息主键。对于文件交换方式,记录入库时间指数据传送文件成的时间;对干数据库对接方式,记录人库时间指数据加载到端交换结点前置机数据库的时间。5.3交换接口分类
5.3.1接口类型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接口有数据上报、数据共享两类。5.3.2数据上报类
数据上报类接口指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端交换结点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报信用数据。
5.3.3数据共享类
数据共享类接口指国家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省级信用信息平台等端交换结点共享、检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信用信息数据。5.4数据交换机制
交换结点数据交换机制如图2所示。4
数据传输
数据生成
数据确认
数据接收交换结点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
③对账确认
交换结点数据交换机制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向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报送数据主要流程包括:GB/T39443—2020
对账数
据库表
获取反馈
数据生成:根据约定的报送周期,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按本标准要求,将报送信息生成需要传送a)
的数据,见图2中①。报送数据起始时间、报送周期可在工作细则中约定。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为端交换结点、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为中心交换结点时,初次传输应为数据集全量传输,之后按增量传输。
数据传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通过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数b)
据传送服务应能支持断点续传,并要求记录传送成功的标志,见图2中②。数据确认: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传送来的数据时,应就数据的内容c)
(具体内容见表1)进行确认,见图2中③。获取反馈: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后,按照表1内容生成对账数据库表d)
记录,并将记录反馈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见图2中④。e)
对账确认: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传送来的对账数据库表记录时,应就记录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进行对账确认,如确认无误则数据传输成功,如对账存在出人则数据传输失败,需要重新传输,见图2中③。表1反馈数据库表
字段名称
FILE_NAME
REV_TIME
FILE_SIZE
FILE_NUM
FILE_TYPE
数据类型
VARCHAR(64)
DATETIME(16)
VARCHAR(16)
NUMBER(16)
VARCHAR(32)
中文注释
交换文件名称
接收时间
交换文件大小
交换文件数量
交换文件格式
仅用干文件交换方式
GB/T39443—2020
字段名称
TABLE_NAME
INSERT_TIME
DATA_SUM
SOURCE
FEEDBACK_TIME
文件方式接口要求
文件交换方式
数据类型
VARCHAR(32)
DATETIME(16)
NUMBER(16)
VARCHAR(16)
DATETIME(16)
表1(续)
中文注释
数据库表名称
人库时间
人库记录数量
交换数据来源
时间戳
仅用干数据库对接方式
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
式复用
文件交换方式是指交换结点通过文件传送服务将规范化的数据文件传送到指定的结点5.5.2
文件交换格式
XML文件交换格式
XML交换数据由声明、包头和包体三部分组成:a)
顺序号
交换数据文件符合XML1.0规范。声明部分使用XML语言表述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数据包包头放置数据资源描述信息,包括:数据资源名称、单位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交换日期、加载标志、更新频率、数据量、共享范用、主体类别,如表2所示。表2包头数据资源描述信息
SJZYMC
ZZJGDM
长度(字符)
数据资源名称
单位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名称
交换日期
加载标志
更新频率
数据量
共享范用
主体类别
说明及要求
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的名称
中央部门按照GB/T4657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表;省市级单位按照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法人及社会组织按照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如果有组织机构代码,可填写。非必填项信用信数据归属单位名称
yyyymmdd
加载标志(0:全量加载;1:增量加载)更新频率(年;季;月;周;日;实时;其他)包体所含数据记录数量
数据信息所能公开的范用(0:社会公开;1:政务公开;2:授权公开)
按照GB/T39441—2020中7.1的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