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43500-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500-2023

中文名称: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1-27

实施日期:2024-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547616

相关标签: 安全 管理体系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200事故和灾害控制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0社会公共安全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三江、石坤、罗云、钟茂华、郑鹏、张宝春、尹燕福、陈全、董成文、秦挺鑫、丁日佳、孙有力、毛强硕、史冰洁、刘照容、姜华、寇丽平、张楠、袁宏永、黄弘、朱伟、陈涛、翁文国、杨威、贺永利、孟超、张超、王亚飞、史聪灵、张华、李炎、施颖、邬洪波、段志祥、霍中刚等

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天津理工大学、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1)

提出单位: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预览

标准简介

本文件确立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提供了整体和通用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 a)有意向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b)生产安全、社区安全、功能区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c)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可以应用于所有级别的任何活动,包括内部和外部活动。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标准化文件”简称为“文件”。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500-2023
安全管理体系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2023-11-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6-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及环境
4.1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4.4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5.1领导作用
5.2安全方针。
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5.4全员参与
6策划
6.1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确定6.2应对风险的策划
6.2.1总则..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和评价
6.2.4措施的策划...
6.3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安全目标.
实现安全目标的策划,
6.4变更的策划
7支持
7.1总则....
7.2资源
7.2.4设备设施与物资
7.2.5知识与技术,
7.2.6外部资源.
7.3安全文化...
7.3.1组织安全文化.
7.3.2个体安全文化.
7.4沟通
7.4.1总则.
7.4.2内部沟通
7.4.3外部沟通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创建和更新
管理和控制
GB/T 43500-2023免费标准bzxz.net
8运行
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1.1总则...
安全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评价
....总则...
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程序
9.3管理评审
9.3.1总则
10改进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出.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持续改进
....19
....20
1范围
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43500-2023
本文件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控制风险并改进安全绩效,但是它既不规定具体的安全绩效准则,也不提供详细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有意向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本文件适用于生产安全、社区安全、功能区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等领域,但不适用于信息安全、产品安全、公安等行业领域。本文件提供了一种整体和通用的方法,而不是行业或领域特有的要求。本文件可以在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并可以应用于所有级别的任何活动,包括内部和外部活动。
本文件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组织改进和优化安全管理。然而,只有当本文件的所有要求均被包含在了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并全部得到满足,有关符合本文件的声明才能被认可。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组织organization
为实现目标(3.12),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个体工商户,或者上述组织的某部分或其组合,无论其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或私有。
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可影响或者受到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者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3.1)。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游客、居民、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工作人员。3.3
工作人员staff
在组织(3.1)管理下开展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人员。注1:在不同安排下,人员有偿或无偿地开展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定期的或临时的、间歇性生的或季节性的偶然的或兼职的等
注2:工作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3.8)、管理类人员和非管理类人员。注3: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在组织控制下所开展的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可由组织雇佣的工作人员、外部供方的工作人员、承包方、个人、外部派遣工作人员,以及其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组织共同控制的其他人员来完成。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满足的需求或期望。GB/T 43500-2023
注1:“通常隐含的”是指,对组织(3.1)和相关方(3.2)而言,按惯例或常见做法,对这些需求或期望加以考虑是不言而愉的。
注2:规定的要求是指经明示的要求,如文件化信息中所阐明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legalrequirements andother requirements组织(3.1)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3.4)。注1:对本文件而言,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是与安全管理体系(3.7)相关的要求。注2:“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包括集体协议的规定,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
管理体系managementsystem
组织(3.1)用于建立方针(3.10)和目标(3.12)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针对单个或多个领域。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注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包括:整个组织,组织中具体且可识别的职能或部门,或者跨组织的一个或多个职能。3.7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managementsystem用于建立和实现安全方针(3.10)和目标的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8
最高管理者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3.1)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1:在保留对安全管理体系(3.7)承担最终责任的前提下,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授权和提供资源。注2:若管理体系的范围仅覆盖组织的一部分,则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和控制该部分的人员。3.9
领导作用Leadership
确立战略方针目标,建立管理体系,并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有效实施,达到目标的能力。
方针policy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3.8)正式表述的组织(3.1)的意图和方向。3.11
安全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3.8)发布的安全宗旨,体现内部的安全追求和行为准则,以及对外部的安全承诺。
注:安全方针,是组织防止人员伤害和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并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的表述。3.12
目标objective
要实现的结果。
注1:目标可以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运行层面的。2
GB/T 43500-2023
注2:目标可涉及不同领域(如财务的、健康安全的和环境的目标),并可应用于不同层面(如战略层面、组织整体层面、项目层面、产品和过程层面)。注3:目标可按其他方式来表述,例如:按预期结果、意图、追求、目的、运行准则来表述目标,注4:安全目标,是由组织设定的,与安全方针一致的,与安全相关的目标。安全目标Safetyobjective
组织(3.1)为实现与安全方针(3.11)相一致的特定结果而制定的目标(3.12)。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
组织(3.1)运行或管理过程形成的对安全的态度、理念、意识、行为方式,以及安全制度的总和。注: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3.1)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源头。3.16
风险risk
不确定因素对目标(3、12)的影响。注1:影响是指对预期的偏离一一正面的或负面的。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缺乏甚至部分缺乏相关信息、理解或知识的状态注3:通常,风险以潜在事件(3.24)和后果,或两者的组合来描述其特性。注4:通常,风险以某事件(3.24)(包括情况的变化)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述,注5:本文件中风险指安全风险(3.17)3.17
安全风险Safetyrisk
发生人员伤害和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可能性与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3.18
隐惠Hiddenperil
可导致安全事件(3.24)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或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监视monitoring
确定体系、过程或活动的手段和过程。注:为了确定状态,可能需要检查、监督或批判地观察。3.20
审核audit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和文件化的过程。
注1:审核可以是内部(第一方)审核或外部(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也可以是一种结合(结合两个或多个领域)的审核。
注2:内部审核由组织(3.1)自行实施或由外部方代表其实施。注3:“审核证据”和“审核准则”的定义见GB/T19011。3.21
绩效performance
可量化的结果。
注1:绩效可能涉及定量或定性的发现。结果可由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来确定或评价。注2:绩效可能涉及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体系或组织(3.1)的管理3.22
符合conformity
满足要求(3.4)。
不符合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3.4)。
注:不符合与本标准的要求和组织(3.1)自已确定的安全管理体系(3.7)附加的要求有关。3.24
事件incident
可能或已经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情况。注1:发生伤害、损失或破坏的事件有时被称为“事故”。GB/T43500-2023
注2: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伤害、损失和破坏的事件在英文中称为“near-miss”、“near hit\或\closecal1”,在中文中也可称为“未遂事件”、“未遂事故”或“事故隐患”等。注3:尽管事件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不符合(3.22),但在没有不符合(3.23)时也可能会发生。3.25
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提高绩效(3.21)的循环活动
注1:提高绩效涉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3.7)以实现与安全方针(3.11)和安全目标(3.13)相一致的整体安全绩效的改进。
注2:持续并不意味着不间断,因此活动不必同时在所有领域发生4组织及环境
4.1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价。注1:内部和外部因素可能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包括能影响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条件、特性或变化情况,注2:为利于理解外部环境,可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政治、法律法规、文化、社会、经济或金融技术、市场竞争、自然环境等有关的因素。注3:为利于理解内部环境,可考虑与组织的属性、特征、价值观和文化等有关的因素。4.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
相关方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需求和期望:c)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或将可能成为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这些需求中哪些将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来解决。4.3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见4.2);c)所计划或实施的活动。
GB/T43500-2023
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在组织控制下或在其影响范围内可能影响组织安全绩效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组织应将范围形成文件化信息。4.4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组织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安全管理体系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组织应确定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获得;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按照策划(见6)实施过程保留文件化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有效评价过程,及时整改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改进过程和安全管理体系。
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5.1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并承诺: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绩效全面负责并承担责任;a)
明确建立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并与组织战略方向相一致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之中: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就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指导并支持保持和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行为:确保并促进安全绩效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支持和监督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在组织内建立、引导和促进安全文化;保护各种有利于安全保障的做法和行动,保护相关方不因报告隐患、违规行为、事件等而遭受报复;
强化对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惠以及新型风险的关注和控制确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安全需求和期望,必要时,建立、实施其协商和参与的过程;5
必要时,支持在组织内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委员会或工作组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