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651-202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GB/T 43651-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651-2024

中文名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he quality of thermal power infrastructure and requirements for plant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3-15

实施日期:2024-03-15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684013

相关标签: 智慧 城市 基础设施 火电站 质量 评价 方法 运营 维护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环境保护>>13.020.20环境经济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褚景春、阎毛毛、何鲲、杨锋、王海、常程、朱伟、石立斌、贾彦伏、虞国明、邢立强、杜青峰、宋景慧、林志峰、许恒、孟衍、袁飞、刘千、卞雨凡、王宏林、查思怡、常猛等

起草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能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国能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

提出单位: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的评价方法,并规定了运营维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单机总量在100 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站运营者,以及有意保持和改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的利益相关方。 其他容量机组的火电站运营者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020.20
CCS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GB/T43651—202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
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SmartcommunityinfrastructureMeasurementmethodsforthegualityofthermalpowerinfrastructureandrequirementsforplantoperationsandmanagement
(IsO37160:2020,Smartcommunityinfrastructure—ElectricpowerinfrastructureMeasurementmethodsforthegualityofthermalpowerinfrastructureandreguirementsforplantoperationsandmanagement,MOD)2024-03-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15实施
GB/T43651—2024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运营阶段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评价4.1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
4.2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要素4.3评价指标
5火电站基础设施运营维护
5.2测量
5.3数据管控
5.4分析
风险应对与预控
5.6运营控制
综合管理
附录A (资料性)
附录B (资料性)
附录C (资料性)
附录D (资料性)
附录E (资料性)
参考文献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次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示例火电站基础设施运营控制智能模块选项与应用场景火电站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自我提升参考方案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术语和指标中文、英文对照表Ⅱ
GB/T43651—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37160:2020《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
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本文件与ISO37160:2020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一附录B对应ISO37160:2020中的附录A。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删除了引言中的部分内容,以适应我国现行能源政策和可持续低碳发展目标;c
删除了3.2的注2;
删除了4.1的注1,因为中文表述不涉及该英文缩写;删除图1、图2中的英文缩写,因为中文表述不涉及该英文缩写;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增加了4.3中表1~表10后的注,以说明各项指标详细信息在附录A中的对应位置;修改了附录B中的货币单位,统一修改为人民币“元”表示;g)
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火电站基础设施运营控制智能模块选项与应用场景”;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火电站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自我提升参考方案”;i)
j)增加了附录E(资料性)“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术语和指标中文、英文对照表”。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7)提出并归口。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能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国能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国能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三才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重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通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能国华(北京)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褚景春、阎毛毛、何鲲、杨锋、王海、常程、朱伟、石立斌、贾彦伏、虞国明、邢立强杜青峰、宋景慧、林志峰、许恒、孟衍、袁飞、刘干、下雨凡、王宏林、查思怡、常猛、王新安、余佳琳、代增丽、刘向民、夏锡刚、陈登升、王晓明、袁晓舒、刘中华、陈方平、夏云、李克玉、范宁、柯胜金、黄文杰、郭洪义、赵楠、李德波、杨新新、范菊艳、徐卓知、张俊、庄伟、黄国胜、刘文平、张喜、廖阳春、刘建波。I
GB/T43651—2024
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活动的基础。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创新化发展,支撑和推动着城市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和网格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智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国家大力推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要求下,能源基础设施在“新型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保持城市经济发展、日常生活需要充足和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力新型基础设施包含了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化”和以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本文件立足安全稳定供电需求,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城市数字技术应用的统筹衔接,推进传统电力基础设施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强化能源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件所描述的方法,用于评价在运营阶段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thequalityofthermalpowerinfrastructure,QTPI),并提出指导运营和管理活动的要求以维护和改善其质量,为使在中长期实现能源保障、环境保护、安全和经济效率等方面的目标,来确保火电站在其运营阶段的基础设施质量。在火电站运营管理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社会成本、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所需的成本,以及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自标致力于减少与火电站基础设施相关排放[例如温室气体(GHG)]的环境影响等全球议题。通过保持和提高火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有效运行,推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设计、采购、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提高基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其运营成本。本文件旨在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包括目标7(廉价与清洁能源)、目标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自标13(气候行动)、目标14(海洋环境)和目标15(陆地生态),预期通过采取适当的运营和管理措施以维持和改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使社会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推动节能提效与智慧城市等建设统筹规划,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一定参考,具有指导意义。H
1范围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GB/T43651—2024
本文件描述了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的评价方法,并规定了运营维护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单机总量在1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站运营者,以及有意保持和改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的利益相关方。其他容量机组的火电站运营者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火电站基础设施thermalpowerinfrastructure利用石油、天然气、煤或生物质能作为燃料发电的机组(3.2)或电站(3.3)。3.2
机组unit
一组运转一台发电机所需的设备。注:这可能包括发电机、(汽)涡轮机、锅炉和平衡装置(辅助设备)等。3.3
电站plant
包括机组(3.2)和与机组相关的公共设施、土地及建筑物在内的整个场所。毛最大容量
grossmaximumcapacity;GMC
单元(一组)发电机组(3.2)在给定时间内可能发出的最大机组总输出功率。量netmaximumcapacity;NMC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净最大容量
由毛最大容量(3.4)减去机组(3.2)辅助系统消耗的功率计算得出的输出功率。注:根据采用NMC数据的不同目标,以下两种计算方法均能使用:a)电站NMC:电站(3.3)毛最大容量(3.4)减去电站内部总能耗(3.6)而计算出的输出功率;b)机组NMC:机组(3.2)毛最大容量(3.4)减去特定机组辅助系统的功耗而计算出的输出功率。totalinternalconsumptionoftheplant电站内部总能耗
各辅助系统能耗与电站(3.3)内总能耗的合计。注:总能耗包括行政办公用电量,如照明、空调等。1
GB/T43651—2024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equivalentunitderatedhours;EUNDH机组降低出力运行期间少发电量除以毛最大容量(3.4)的计算值。3.8
可用小时
availablehours;AH
机组(3.2)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3.9
统计期间小时
fperiodhours;PH
机组(3.2)统计的运行时间。
注:不包括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意外停机小时数。3.10
运行小时servicehours;SH
机组(3.2)并网运行的供电小时数。3.11
非季节性降低出力的等效可用系数equivalentavailabilityfactorexcludingseasonalderatingsEAF,XS
在既定运营周期内的部分时间内,发电机组(3.2)无任何停机的运营时间占比。3.12
热耗率heatrate;HR
机组(3.2)产生单位发电量消耗的热量。3.13
强迫停运小时forcedoutagehours;FOH机组(3.2)处于强迫停运状态时间的小时数。3.14
强迫停运率forcedoutagerate;FOR机组(3.2)处于强迫停运状态的比率。3.15
按需调整电力供应的能力abilityto adjustpowersupplytodemand机组(3.2)具备根据需求变化而调整输出功率的能力。3.16
restrictedtimeoftheabilitytoadjustpowersupplytodemand按需调节供电能力的受限时间
根据需求变化调节供电输出功率的受限时间。注1:总时间包括以下各项:
a)由于计划外原因,限制使用自动频率控制(AFC)或负荷频率控制(LFC)的时间b)由于计划外原因,机组(3.2)输出功率恒定的时间。注2:AFC是指使用自动频率控制设备调整输出功率,以使电力系统的频率保持在标准值内。注3:LFC是指为检测由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化和相互关联的功率变化,并控制输出功率,使频率和功率流保持在标准值内正常运行。
排放率emissionrate
在一定时间内,每台机组(3.2)单位输出功率所排放的特定污染物。示例:用年排放量除以年发电量的计算值注:(烟窗口的)排放率一般指一台机组排放的硫氧化物(SO)、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CO2)和颗粒物(PM)。2
工业安全事故率industrialsafetyaccidentrateGB/T43651—2024
每20万人工时或每100万人工时中,由事故导致人员不能工作、人员工作受限、人员死亡的人工时数量占比。
运营阶段的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评价4.1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是指火电站在以下方面持续达到要求或超出预期的程度:一初始运营能力;
供电稳定性;
一可靠性;
一环境和社会因素;
一安全性;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LCC)。
注1:火电站基础设施特有的能源保障的三个子要素是:一初始运营能力;
一供电稳定性;
一可靠性。
注2:与环境和社会相关的因素均能用于指示基础设施质量的通用指标。4.2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要素4.2.1通则
为了在运营阶段保持和持续改进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电站运营者应关注4.2.2~4.2.7所列的要素,如图1所示。
初始运营能力
火电站基础设篮
质量(QTPD)
4.2.2初始运营能力
环境保护
经济效率
供电稳定性
可靠性
环境和社会因素
安全性
全生命展期成本
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要素初始运营能力是指火电站基础设施根据机组现状(或特定条件),并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能按照计划和预定的方式启动运营的能力。4.2.3供电稳定性
供电稳定性是指火电站基础设施能够按需提供持续电力的能力。3
GB/T43651—2024
4.2.4可靠性(可靠运行和快速恢复)可靠运行是指切实有效地尽可能减少火电站基础设施的内部强迫停运,并在不损坏设备的情况下安全停用基础设施。
快速恢复是指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能尽快从强迫停运中恢复运行。注:内部强迫停运是指在电站控制范围内的停机或输出功率受限,可能是由外部和内部事件引起的,不包括诸如按期维护等情况而引发的停机或限制输出功率。4.2.5环境和社会因素
环境和社会因素是指要考虑到预防或控制因火电站基础设施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与当地城市与社区共存的需求。
注1: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对空气污染物、污水、废液、噪声、其他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
注2: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参与、操作透明度和公开披露。有关社会因素的详情,请参阅GB/T36000—2015。4.2.6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具有防止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的能力。4.2.7全生命周期成本(LCC)
火电站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是指在满足上述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要素所有要求的条件下,在火电站基础设施整个生命周期所发生的成本总和。全生命周期成本(LCC)通常可分类为工程、采购和建设(EPC)成本,运营和维护成本以及拆除成本,包括处置成本。对火电站基础设施而言,燃料成本通常占运营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全生命周期成本(LCC)还包括其他费用,如因强迫停运引起的费用,或因未能满足减排或限污要求而产生的补偿或处罚费用。
4.2.8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的绩效指标和评价电站运营者收集4.3所述表1~表10中规定的评估人员开展评价所需的数据。评估人员可包括利益相关方,如保险承保人、政府监管部门、电力供应者、非政府组织和环境组织。评估人员可利用4.3中所述的指标,在火电站基础设施运营阶段对火电站基础设施质量(QTPI)进行适当的测量。应情审查评价方法和公式,使评价能够适应要求或情况的相应变化。4.3评价指标
供电稳定性
4.3.1.1可用性
表1列出了按计划定期评价火电站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能力和机组质量所需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
评价方法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表1供电稳定性评价指标:可用性计算发电机组非季节性降低出力的等效可用性系数(EAF,XS)FEAF,xs = (tAH -tEUNDH)/tpH × 100式中:
FEAF.xs一机组非季节性降低出力的等效可用性系数;tAH一可用小时;
tuUNDH一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tpH
一统计期间小时
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
注:指标参考阅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1的A.1.2。4.3.1.2
热耗率(HR)差值
GB/T43651—2024
表2列出了对发电机组或电站热耗率变化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表2供电稳定性评价指标:热耗率差值评价方法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计算热耗率测量值和初始性能测试值之间的差异值。由于性能测试通常在定期维护期间进行,应采用最近性能测试中的测量值DHR = HR,PEV - HR,1PEV
式中:
一热耗率差值;
HR.PEV一在评价期内的性能测试(性能评估)期间进行的热耗率评测值;HR.1PEV一热耗率初始性能测试值由评估方确定
kJ/(kW·h)
注:指标参考阅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1的A.1.3。按需调节供电能力
表3列出了评价机组根据需求变化而调节输出功率的能力所需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
GB/T43651—2024
评价方法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表3供电稳定性评价指标:按需调节供电能力计算发电机组根据需求调节供电的时间占运行小时(SH)的百分比RDSA = (1-tpSA.NA/tsH) × 100式中:
RosA一电力供需调节比率;
tosA NA一电力供需调节能力受限制的时间;tsH
一运行小时
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
注:指标参考阈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1的A.1.4。4.3.2可靠性(可靠运行和快速恢复):强迫停运率(FOR)表4列出了评价电站的可靠性和从任何事件中快速恢复能力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
表4可靠运行和快速恢复评价指标:强迫停运率(FOR)评价方法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计算发电机组强迫停运期的百分比RFOR = tFOH/(tsH +tFOH) × 100式中:
RFOR一强迫停运率;
toH一强迫停运小时;
一运行小时
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
注:指标参考阅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1的A.1.5。4.3.3环境和社会因素
4.3.3.1硫氧化物(SO)、氮氧化物(NO)和颗粒物(PM)排放率表5列出了评价大气污染物排放率所需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表5环境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率计算发电机组有关烟窗口所排放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率。建议以GMC用于评估目的;但如果GMC不可用,NMC也可接受。SO将基于燃料中硫的浓度或由硫化物排放监测来测算。评价方法
NO将基于常规废气测量的结果来测算。如果一年进行多次测量,则使用平均值。PM将基于常规废气测量的结果来测算。如果一年进行多次测量,则使用平均值。负载频率不以最小影响计。
注:在对不同设备进行比较时,根据辅助功率的不同,该比值会有所不同。公式
GB/T43651—2024
表5环境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率(续)Usox=Msox.AEM/Pg.A
UNOx=MNOx.AEM/Pg.A
UpM = MPM.AEM /Pg.A
式中:
UsOx.UNOx.UPM
一发电机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率;Msox.AEM,MNOx.AEM,MpM.AEM一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年排放量(mg);Pg.A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一年发电量(kW·h)
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mg/(kw·h)
注:指标参考阅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2的A.2.1~A.2.3。4.3.3.2
二氧化碳(CO,)排放率
表6列出了评价二氧化碳排放率所需的评价方法、公式、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表6环境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二氧化碳排放率评价方法
评价周期
评价范围
计算机组所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率。建议使用GMC进行评估;但如果GMC不能使用,NMC是可以接受的Uc02 = Mc02.AEM /Pg.A
式中:
一发电机组二氧化碳的排放率;Mco2.AEM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kg);一年发电量(kW·h)
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kg/(kw-h)
注:指标参考阈值等详细信息见附录A中表A.2的A.2.4。4.3.3.3水质
表7列出了评价火电站基础设施对水质产生影响情况的评价方法、数据要求、评价周期、单位和评价范围。
表7环境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水质评价方法
数据要求
评价周期
对电站排水的水质进行多方面的测量。一年内多次进行水质测量的,取其平均值。例如,需要测量的项目包括pH值、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正己烷量、总氮量、总磷量、悬浮物量(SS)、大肠杆菌含量及进水和排水温差等。由评估方确定(例如,每5年为一个周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