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8039.1-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00电磁兼容性(EMC)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6电磁兼容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61000-2-5: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192
页数:39页
标准价格:19.0 元
出版日期:2000-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04-0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聂定珍、邬雄、万保权、郎维川、蒋虹、陈孝康
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组
提出单位:国家电力公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将为那些负责制定设备或系统抗扰度标准的人员提供指导,而不作为技术规范.其目的是对电磁环境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利用装有电气或电子元件的设备抗扰度要求的技术规范,从而获得电磁兼容性。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选择抗扰度水平也给出了基本的指导这些数据适用于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特定场所利用电磁能工作的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不涉及运输设备(车辆、牵引车辆、船舶、飞机)内部的环境,但考虑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GB/Z 18039.1-2000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分类 GB/Z18039.1-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Z18039.1—2000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EC技术报告IEC61000-2-5:1996《电磁兼容第2部分:环境第
分部分:电磁环境的分类》。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电气和电子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分类,从而为获得电磁兼容性提供了技术规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电磁兼容环境》系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之一,该系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目前包括以下内容:GB/Z18039.1一2000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环境的分类GB/218039.2--2000电磁兼容环境工业设备电源低频传导骚扰发射水平的评估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力公司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组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聂定珍、邬雄、万保权、郎维川、蒋虹、陈孝康。618
GB/Z18039.1-2000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足由所有参加国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宗旨足促进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有关标准化的全部间题的国际·致,为此,除开展其他活动之外,还出版国际标准,标准委托由技术委员会制定。任何对制定项月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与IEC有联络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也可参加这·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按照两组织间的协商确定的条件密切合作。2)由于各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对相关制定项日感兴趣的所有国家的代表,所以IEC对有关技术内容作出的正式决定或协议都尽可能地表达国际一致的意见。3)所产生的文件可采用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以推荐的方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致,IEC国家委员会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把IEC国际标准转化为其国家标准和地区标准,对相应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与IEC国际标准之间的任何分歧均应在标准中清楚地说明。IEC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在特殊的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可以出版下列类型之的技术报告。
·类型1,当尽管经过再三努力仍不能作为国际标准出版时;·类型2.当这个主题仍处于技术发展阶段,或者由于任何其他原因在今后而现在不能马上同意作为国际标准时;
·类型3,当技术委员会在例行出版国际标准的过程中,搜集到各种资料、例如“科学发展动态”时。第1类和第2类技术报告自出版时起到决定它们是否能够成为国际标的三年内会受到复审。第3类的技术报告直到认为他们提供的资料不再有效或有用之前,没有必要进行复律IFC61000-2-5是第2类技术报告,它由以下委员会制定:IEC技术委员会77(电磁兼容)的77B分技术委员会(高频现象)。本技术报告是IEC61000的第2部分第5分部分,按照IEC导则107.它具有基础EMC出版物的地位。
本报告文本基于下表中的文件:委员会草案
77B(SEC)122
上表中的表决报告中可找到表决通过本报告的全部信息。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仅作参考。表决报告
77B/142/RVC
GB/Z18039.1--2000
IEC 引言
本标准是IEC61000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的构成如下:第一部分:综述
综合考虑(概述、基本原理)
定义、术语
第二部分:环境
环境的描述
环境的分类
兼容性水平
第三部分:限值
发射限值
抗扰度限值(由于它们不属于产品委员会的责任范围)第四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
试验技术
第五部分:安装和减缓导则
安装导则
减缓方法和装置
第六部分:通用标准
第九部分:其他
每部分又可分为若于分部分,它们作为国际标推或技术报告出版。1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电磁兼容环境
电磁环境的分类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nvironment.-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s1.1范围
GB/7.18039.1-2000
idt IFC:61000-2-5:1996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将为那些负责制定设备或系统抗扰度标准的人员提供指导,而不作为技术规范其日的是对电磁环境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利用装有电气或电子元件的设备抗扰度要求的技术规范·从而获得电磁兼容性。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选择抗扰度水平也给出了基本的指导。这些数据适用下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特定场所利用电磁能下作的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不涉及运输设备(车辆、牵引车辆、船舶、飞机)内部的环境,但考了它们对周围坏境的影响应该注意到,对所选择的设备抗扰度要求不但会受到环境的限制、而且还会受到使用要求(例如可靠性或安全性)的约束,这就使其比一般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更一-般的目的(如通用标和产品标准)在确定抗扰度水平时,也可能要考虑统计的、经济的方面以及某些应用方面的共间经验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义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idtIEC60050(61):1990)1.3方法
电磁环境的分类是根据典型位置占主要成分的电磁现象进行分类或描述的,南不起根据现有的试验规程。然而,在概率相同的现象之间作出选择时,利用现有试验规程(如果合适的话)进行调整会使情况变得简单,并且使推荐值更穿易被接受。在GB/T4365中电磁环境的定义提到了*电磁现象。本指等性技术文件中使用了术语“疆扰度”(disturbanccdegrce),以量化构成电磁环境的现象.mi写试验等级的考虑无关。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使用术语\严酷度水平”(severitylevel)来描述环境,因为在其他标准中,它是作为规定的抗扰度试验等级来使用的。因此,在分类法中,电磁现象的概念和术语是定义电磁环境和选择骚扰度的起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第4章、第5章、第6章即为这一过程的第-步。已经分出了一类基本的电磁现象:低现象、高频现象和静电放电。第步,定义现象的属性(幅值、波形、源阻抗、出现的频率等),确定预期的骤扰度范围,第“步,对指定的位置类别,从这个范围中找出一个单一的值作为某种现象的最有代表性的值,从而规定那类位置的兼容水平
图1中说明了这-过程,指出了如何使用两套表格:一套是与现象有关的输人表,对给定的现象确定其骚扰度的范围;另一套是与位置有关的输出表,即对在输人表中确定的每种现象,在每…类位置推荐个兼穿水平值的表格。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3批准2000-12-01实施
GH/Z 18039. 12000
环境最终按位置类别分类并与兼容水平对应,这在第7章中讨论,并在附录A中给出位置类别的具体示例。这些位置类别的属性是以该位置的主要电磁特性为基础。润不以其地理或结构方扇的特性为基础,例如,用术语“广”对位置进行分类是不够的,在-个工厂中,将存在不同的位置情况,例如计算机房、普通办公室,专门的生产车间,最终分类的位置标志意味着对主要电磁属性的明确规定,与附录A中所列位置不同的位置奖别也可分类,并按需要增加表格
应注意这种分类法的依据是在1990年前后收集的、具有可接受的概率因案的环境数据,附录A中给出的骚扰度作为兼容水平的例子为其他标委会提供指导,而不作为标准的充许水平戒抗扰度要求,这些值会受到不确定度的影响,而且不能描述极端的环境。输人表
与现象有关
根据骚扰度分类,对每
种现象用·个表:
A=受控的环境
白然环境
X-萨刻的环境
现象abc
输出表
与位置有美
每种现象和端口的单值
参数,对衔一种位置类
别用一个表
位置类别xyz
图1用与现象有关的输入表和与位置有关的输出表进行分类的“两步法示意图2定义
关于电磁兼容一般主题的定义参见GB/T4365。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使用下述定义。2.1带有注解的电磁兼容定义
2.1.1(电磁)兼容水乎(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level预期加在工作于指定条件的装置、设备或系统上的规定的最人电磁骚扰水平。注:实际上电磁骚扰水平并非绝对最大水平,但可能以小概率超出。2. 1. 2 骚扰度 disturbance degree在所关注的环境中,与特定电磁现象相对应的骚扰水平范围内所规定的量化强度:2.1.3骚扰水平disturbance levelGB/Z18039.1--2000
给定的电磁骚扰水平,用规定方法测量。2.1.4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装置、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1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注:为简化,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使用术语\设备(item)\代替重复出现的“装置、设备或系统(tevict.etuipmtnsyhien\
2.1.5(电磁)环境(elecrromagnetic)environment存在十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江
1来说,这种总和是与时间有关的,对它们的捕述可能爵要统计的方法。2不要把电磁环境和位置术身相混淆是非常重要的。2.1.6(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注: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2.1.7(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注:嫩感性高,抗扰优度低。
2.1.8(对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toadisturbance)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2.1.9抗扰度水平immunity level将某给定电磁骚扰施加于某装置、设备或系统而其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所需性能等级讨的最人骚扰水平。
2. 1. 10 位置(EMC) location(EMC)按电磁特性划分的位置或场所。2.1.11位置类别locationclass
写使用的电气利电子设备的类型和密度有关的(包括安装条件和外部影响方面)具有共性的位置的集合(见附录A):
2.2缩略语
AST)调速传动装置(也称变速传动装置)cw
连续波
静电放电
受试设备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信息技术设备
磁共振成像(也称为核磁共振)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辐射保护协会
民用电台频段
3用户指南
3.1分类体系的基本理论
分类体系的目的是确定一组个数有限的参数以及相关的数值,当确定性能要求时.可以选择这此GB/Z 18039.12000
值,这种体系的意义主要在经济力面,即减少了制造商所生产设备的骚扰度类别。该体系还确定对适当连接(如果有的话)的要求
推荐的分类体系相当广泛,包罗了绝大多数的电磁现象。这绝不意味着个给定设备的抗扰度成以所有这些现象为背景来进行试验,但足可以根据所关注的环境和设备固有的特性来选择有限的现象3.2环境现象
预计电子系统在电磁环境中工作而不受干扰是非常复杂的,对本分类法来说,已经定义广类环境现象来描述所有的骚扰:
低频现象(传导的和辐射的,除ESI)以外):高频现象(传导的和辐射的,除ESD)以外);静电放电(ESID)现象(传导的和辐射的)。为了识别在特殊媒质中出现的电磁骚扰,这种划分是必要的。研究电磁环境时,所考虑骚扰的波长人,形式上用“长和知或“大和小”来衡量,如果波长比系统(或线路)尺寸大很多,那么这个系统暴小系统或这条线路是短线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频率是低的,因为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当其尺小与波长的比值大于1,则采用大、长和高来描述系统。然而,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所说的低频是指在骚扰频谱中要成分,低于9kHz;而高频是指其频率(大大地)高于9kHz。辐射骚优出现在设备周围的媒质中,而传导骚扰出现在各种金属性媒质中。端口(骚扰通过端口对设备产生影响)的概念允许在以下几种媒质中加以区分:1)外壳:2)交流电源;3)直流电源;4)控制/信号线;5)系统和地或参考地之间的连接,源、耦合和传播特性与媒质的类型有关,附录A的最终表格给出厂各种位置类别的兼容水平,是按照相应端口的概念作出的。3.3环境基本数据的简化
全面地描述电磁环境既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因此,任何描述都被限制到对环境的某些特性进行描述。描述的第步宜选择与能够产生电磁骚扰各种现象相对应的电磁特性,表1列出了现象的类型。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分界线般认为是9kH;然而,当·种骚扰有小的过冲而进人另频率范围,勋确定其骚扰类型时,占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的分界线川能要梢竹移动以保持该现象在所描述的范围之内。如果选择的日的也被规定,那么这种合适的选择是唯一有效的。考虑到设备和电磁环境之间叫能有很多的耦合机理·为了雅确地评估设备必需的抗扰水平,很显然,将需要更多的有关坏境的信恩资料:磁环境描述的准确度必然会受到如下的限制:由于得不到资料而忽略了某些方面的环境;—由于所考虑的分类体系会变得太复杂,从而忽略了某些方面的环境;……为了只考虑那些可能出现的事件,统计的方法可能是必需的,在选择骚扰类型时会受前两种限制,统计方法用于确定环境的类别和选择兼容水平的单·值,而不是值的范隔。
在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时,现有的基本数据表明:在设备使用时所遇到的各种环境下.预计出现的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变化很大。利用基本数据的综合,能通过实验室试验方便地评估设备耐受这此环境的能力或减缓骚扰措施的有效性。这种综合使选择很少几个有代表性的骚扰现象成为可能,这样使试验唯有意义和可重复。
为了帮助设备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在确定抗扰度试验水平时进行合适的选择,分类法表明对·利现象,每类位置只有个兼容水平。每一种现象的特性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根据表格能进行选择。这种方法对预计安装在各类位置的设备,给出了规定其性能要求的公共的基准,并且还为保守的设计和有意降低成本裕度的两者之间提供了合适的折中尺度。对特定设备的这些要求的技术规范属产晶标滩的范畴,因此,不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论述。对给定的设备,其运行的周围环境是由骚扰源的存在和特性以及所采用的安装条件形成的。典型的GB/Z18039.12000
安装惯例考虑了减缓骚扰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通过隔离、屏蔽和抑制来实现。因此站对有各种安装惯例的特定位置推荐其骚扰度时,考虑这些安装惯例的影响是重要的,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这些位置可能遇到的各种安装情况给出了有代表性的骚扰度。表1产牛电磁骚扰的基本现象
低频传导现象:
谐波、谐间波
·信号电压
电压波动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电压不平衡
电源频率变化
低频感应电压
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低频辐射现象:
高频传导现象:
\感应连续(CW)波电压和电流单尚瞬态
·振荡瞬态
高频辐射现象:
:电场
电磁场
·连续波
·瞬态
静电放电(ESID))现象
核电磁脉冲(NEMP)\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不考虑。
骚扰度列表含有“A”级(对于这种环境,为广满足规定的要求,可能需要采取某些减缓措施和控制措施)和X\级(即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例外的情况可能会占优势而需要特别重视)。\A\级对应了那此环境多少有点由建筑物类、或者由特殊位置所固有的安装惯例所控制的情况。“X\级对应于骚扰度比一般遇到的更高的情况。
任一分类法,其分类取决于它们的大多数。本分类法承认对任规定的位置可能有例外的要求。这种情况的结果是设计时必须考虑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运行。例如,在某类位置,不经常出现的特殊型式的操作瞬态。对于这种特殊的骚扰,设备是否应设计成“抗扰\型将取决了它们所受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例如,衰减的接收量,尽管这个量是不希望有的,但是可以接受的),还是永久的和不可接受的(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引起不能接受的后果)。在给定位置,如果预计没有特别的性能要求(这是一般情况),那么程序就简化为:a)根据第7章和附录A中规定的位置类别选择合适的位置;b)按照第8章所述的原理选择所需的抗扰度。GB/718039.1.2000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目的不是规定抗扰度,但允许其他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缺乏设备扰扰度时,在合理、有根据的基础上作出选择。下述表格中所列出的数据沙及到熟知的环境条件,如低频现象,在其他情况下,只推荐分类法用的代表值。4低频电磁现象
4.1低频传导现象
4.1.1谐波(≤3kHz)
谐波电压是由非线性负荷的谐波电流流过网络阻抗(频率为谐波频率)并引起相应的电压降前引起的。出各种源(例如相控整流器)作用的电流和电压矢量相加,使得合成电压小于或等于所有作用电压的代数和。可区别两种类别的源::·在低压网中,来自于各种带整流器输人的电子负荷(家用电器,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等)的人量小型源;
在低压、中压或高压网中,来白工业负荷(例如调速传动装置)、牵引整流器等人型独立源大量的小型源是在公用配电网络中引起谐波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区大型源是主要的·在那里还要加上来白居民这的谐波。表2列出了预期的骚扰度范围、各次谐波及谐波总畸变率。要注意到这样·个事实,并不是所有的谐波都将同时达到相应的值。有关谐间波的数据正在考虑之中。4.1.2电力系统中的信号电压
电力网是为传输电能设计的,但是,它们还可以通过“电网信号系统”用于传送信息,有关的标准化文件考虑了类系统:
在公用配电网中由电力部门使用的纹波控制系统,范围为100HIz~3k1z、般低于500Hz.信号最高可达到标称电压的9%。这类系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使用;表2低压电力系统中谐波骚扰度的范围(单位:与基波电压的百分比)骚扰度
A(被控的)
X(苛刻的)
畸变率
奇次(非3的倍数)
1113.17,1923~25
3的倍数
≥2531911521212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0.2+12.5/n(n为谐波次数)*=3.3~1.0(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注
1.50.30.20.2
根据情况逐项考虑
1A级适用于对谐波敏感的设备(可能为计算机类、测量仪表、医疗器械等)的有保护的电源。偶次
21级对应于低压公用配电网规定的兼容水平(见IEC61000-2-2),它也适用于轻度骚扰的工业网络(中、小型工厂,商业大楼)。
32级适用于工业网络和大型商业大楼。1X级适用于强骚扰工业网络(钢厂等)。上述值代表根据对时间的统计分布,在网络最多暴解点不超过时间的95※的水平,它们对应IEC610002-2和IEC61000-2-4中给出的兼容水平。在公用配电网中由电力部门使用的电力线路载波系统,范围为3kHz~95kHz,信号电平最高允许达到标称电压的2.5%。然而,这些信号在网络中被强烈地衰减(>40dB)。这类系统主要在美国便用·其他地区正在发展中:
GB/718039.1--2000
用于以终端用户(居民或工业)为前提的信号系统,在欧洲频率范闹为95kz118.5kHz(ITUI类地区);在美国和日本为500kHz,信号电平允许达到标称电压的0.6%或5%表3电力系统中信号电压骚扰度的范围(单位:与标称电压的百分比)频率范围,kHz
骚扰度
A-无信号网络
1-发射机附近的发射水
X-特殊条件下(谐振)
*在考恐中。
0.1kHz~0.5kHz:5%
55-- 148. 5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3 kHz---9 kHz:
619 kHz~95 kHz:5%
0. 5 kHz~- 3 kHz :5% ~- 1. 3%根据情况逐项考虑
般:6元
上业区:5路
118. 3 ~-506
2 -. 0. f(nV)
1A级:可能存在残余信号,是由附近有特殊借号的系统耦合的。这个级别与其他表格中的不间.八级不是受控制的环境。而且,有些类型的安装对这种骚扰现象可能会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当骚扰来自邻近网络,可能需要安装阻波电路或吸收电路。
21级:对于频率范围为0.1kHz~3kHz.其值对应于实际设备中正常注入电平;对于其他频率范围,其值是在参考阻抗上测得的最大允许注人电平。这些值只在ITU的【类地区采用、其他的值可在IIU的!类或类地区采用。
3X级:正常情况下信号在网络中多少会被衰减。然而,在定的谐振条件下,信号可能被加粥,在!!kHz3kHz的范围内,充许的最大信号为标称电压的9%。4.1.3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变化
4.1.3.1幅值
50/60Hz电源电压幅值会遭受各种骚扰a)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连续或随机重复的快速波动(出现的频率范围为25次/s~1次/min):电压波动的主要骚扰影响是使灯光发生闪烁(主要是小功率的凹炽灯),引起牛理上的不适,一般而言,波动来自工业负荷,例如电弧炉(高压网),电焊机(低压网),投切大负荷和电容器组,这些快速波动应与正常情况下慢速变化分开,后者不能作为EMC问题考虑。b)电压暂降(U的范围为标称电压的10%99%)和短时中断(△=100%标称电压)可持续率个周期到若干秒。当中断持续时间超过1min时,就不再作为低频EMC问题考虑,而认为是电源中断。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有各种的起因:一熔断器动作(几毫秒)以消除低压网络中的短路;中压和高压线路或其他设备的故障,有或无自动重合闸(100ms~600)nis);-投切大负荷,尤其是电动机和电容器组。c)电压不平衡是三相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相的幅值不同,或者偏离正常的相位关系(3×120°)。不平衡度通常是根据对称分量法、按负序分量(或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比值定义的。电压不平衡是由不对称负荷或大型单相负荷(例如牵引系统或单相电弧炉)引起的:4.1.3.2频率
电力系统频率一般是非常稳定的,其变化小于0.1H2。然而,当电网受到骚扰时.它会在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最高可达3%,大的频率下降是由于系统受到较大扰动的结果。骚扰度
现象(源)
A(被控的)
x(岢刻的)
GB/Z 18039. 1 -2000
表A电力系统电压幅值和频率的骚扰源(现象)和骚扰度范围正常运行范围
的电压波动
低频感应电压
电压暂
((10%~99%0n)
(续时间)
短时中断
C99%00)
(持续时间)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患
600 ms
根据情况逐项考虑
电压不平衡
电源颜率
邻近电缆中流过的低频电流(与实际电流、物理尺寸、电缆类型和其他参数有关)可能在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中感应出低频共模电压:耦合阻抗随邻近电缆的距离和有效平行长度变化。表5描述了共模感应电压。还会出现差模电压,而且与电缆和终端的类型有关,信号和控制电缆中低频共模感应电压的骚扰源和骚扰度(单位:V)表5
现象(源)
骚扰度
A(被控的)
X(苛刻的)bzxZ.net
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电力电缆载波网的频率和谐波50 Hz~1 kHz2*
0. 15~~3
1 ~~20
1)其值可能受到ITU-T或其他指定的减缓方法的限制。2)在所示范围内骚扰水平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1 kHz-20 kHz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根据情况逐项考虑
3)可能受到间隙绝缘击穿的限制。在不接地回路中会出现较高的电压。4.1.5交流网中的直流电压
正在考虑之中。
4.2低频辐射现象
4.2.1磁场
电力系统故障条件下
50 Hz1 kHz
50/60Hz的工频磁场由几种源产生:靠近电力线路,尺其是架空线路:变压器或其他电力系统设备以及工业、办公和家用电器的杂散磁场。在有电气牵引设备的地区,还将遇到电气铁道频率的磁场。能起作用的谐波频率磁场只在特殊坏境下(换流站及类似情况)出现,它对信号和控制线路的影响比对电源的更加显著。表6没有考虑电方系统中出现的瞬变故障状态。表6低频磁场的扰源和骚扰度(单位:A/m,直流或方均根值)现象(源)
骚扰度
A(被控的)
电气铁道
频率16%3
电力系统频率
50/60Hz3
电力系统谐波
0. 1 kHz~3 kH2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男电力系统无关
骚扰度
现象(源)
x(苛刻的)
GB/Z18039.1—2000
表6(完)
电气铁道
频率163g2)
电力系统频率
50/60H233
根据情况逐顶考惠
1)在地面方1m处,应再加上地磁场约20A/m~60A/m,与位置有关,电力系统谐波
0. 1 kHz~3 kHz
与电力系统店
2)在距机车20m处,愈靠近机车,磁场增加愈显著。在地面上方1m处,距离3000kW牵州机车23ri1处的磁场为1A/m。某些铁道机车的信号系统还可能出现比1级更高的磁场强度。3)对于架空线路,在地面上方1m处测量。在线路中央下方、磁场的幅值有一个范围。对于家用和商业环境,在距离源0.3m处测量,磁场幅值的范围为1A/m~10A/m4)式中!是谐波的次数。
5)在有音频感应线圈的地方,频率在100Hz~5kHz范围内的长期平均磁场可能为0.1A/m(3级),参吧IEC 60118-4。
在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下方和变电站内存在较强的电场。位于线路下的建筑物对电场的衰减系数为10至20。山家用电器产生的电场一般很小,表7低频电场及其骚扰度的范围(在地面上方1m处)现象(源)
骚扰度
A(被控的)
x(苛刻的)
1)住宅环境,远离架空线路。
DC线路
16Hz线路
根据设备要求逐项考虑
根据情况逐项考息
2)户外,在高达30kV的架空线路下方;户内,在高达765kV的架空线路下方。3)户外,在高达400kV的架空线路下方。4)高达400kV的高压电站内及高达765kV的架空线路下方。5高频电磁现象
高频传导现象
(单位km)
50/60Hz线路
般认为这种扰出现在系统的一组导体中,这组导体既可以足在供电网(交流或向流)中,也河以在现代化设备中使用的各种信号/控制线中。常见的情况是,这些系统为独立的装置,不考彼此靠近的不同系统的导体间出现的电压差。因此,认为地耦合路径(或参考地)是出现骚扰的媒介之。这些骚扰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每类由以下的组属性表示其特性连续现象(感应CW的电压和电流)属性:·幅值
源阻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