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337-200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337-2004
中文名称:平面度误差检测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Flatness error detec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4-11-11
实施日期:2005-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19770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长度和角度测量>>17.040.10公差与配合
中标分类号:机械>>机械综合>>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2509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8, 字数:53000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20854-T-604
出版日期:2005-05-1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4-2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李晓沛、张恒
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度误差检测的术语定义、评定方法、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中零件要素的平面度误差检测。本标准是对GB/T 1958 中平面度误差检测的具体规定。 GB/T 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11337-200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17. 04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337—2004
代 GB 11337---1939
平面度误差检测
Measurenent of departures from flatness2004-11-11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蓝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07-01实施
本标准代GB/T11337—189平面度误差检测》。本标准与GB/T1133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考虑了最新标准的制修订情况术语定义根据柑美标推的新概念,作了适当的补充修政;GB/T11337—2004
翻掉了原标准的两个参考件附录:附录A“平面度误差值的近似计算法”和附录B\平面度误差测量应用示例”。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儿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退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张恒。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欲版本情况为:-GB/T 11337—1989.
1范围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 11337—2004
本标准规定平面度读差检测的术语定义,评是打法,检测方法租数据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品中零性要素的平面度误差检测。本标准是对GB/T1958中平面度误差检测的具体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谁达放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2—1996,e1SO/DIS1101:1996)
GB/T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11336直线度误差检测
GR/T 18780.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GB/118780.1—2002.id1 ISo 14660-1:1999)3术语和定义
GB/T1182.GB/T1958和GB/T18780.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难。3. 1
理想苹面ideal plane
其有几何学意义的乎面。
实际乎面real surface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平面(参见GB/T18780.1的2.4工件实际表面)。3.3
得平面(提取苹面)meastered surface(extractedsurface)测量时按规定方法实际平面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平面(参见GR/T18780.1的2.5搬取红成要素)。
注:在评定平面度误差时,用测得平面代替实际平面。3.4
平面度误差(值)departure from Malness实际平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现想平面的位凿应符合最小条件。即用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度于表示的数值,见图1,
GB/T11337—2004
乎面度最小包容区域miniumzoneorTlatness包容实际面,且具有最小宽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3.6
量基面reference plane for measurenent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面。3.7
评定基面 reference plane for assessmenl of departure from flatness评定平面度误差的理想平面,
最小区域面Smminimumzoneplane构成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理想·平面之3.7.2
最小二乘中心平面 Sleast squares mean plane使实际平面上各点到该平面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理想平面。3.7.3
对角线苹面Smdiagonal plane
通过实际平面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对角点,且平行丁另一条对角线的理想平面。3.7.4
三远点平面 Sn thrce paint plane通过实际平面上相距较远的三个点的埋想平面。3.8
极点extreme points
在最小包容区域面上的得点。
4评定方法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最小包容区域法.最小二乘法.对角线平面法和三远点平面法,其中最小包容区城法的评定结果小于或等于其他三种评定方法:4.1最小包容区域法及其判别法
4.1.1最小包容区域法
以最小区域面Swz作为评定基面的方法,按此方法求得平面度误差值fmz,见图2。图2
式中:
d umex d au
fkw =J=dmex dnin
各测得点相对最小区域面SMz的最大、最小偏离值。d,在Smz上方取正值,下方取负值。4.1.2最小包容区域判别法
由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表面时,至少有三点或四点与之接触,有下列三种准则GB/T11337—2004
a)三角形准则,个高极点与一个低极点(或相反),其中一个低披点(或高极点)位于三个高极点(或低极点)构成的三角形之内或位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线上,见图3。o
b)交叉准:成相互交叉形式的两个高极点与两个低极点,见图4。图4
直线准则:成直线排列的两个高极点与一个低极点(或相反),见图5。O
4.2最小二乘法
高极点
低极点
以最小二乘中心平面S作为评定基面的方法,按此方法求得平面度误差值了,姚图6,图6
GB/T 11337—2004
式中:
dmx gedmi.
ftg - dmex - dnc
测得点相对最小二乘中心平面S的最大、最小偏离值。d,在 Sis上方取正值:下方取负值,4.3对角线平面法
以对角线平面S班作为评定基面的方法,按此方法求得平面度误差值fnl.,见图7。图
fat. fanx du.
式中:
cf max i douo
测得点相对对角线平面S叫的最大,最小偏离值。d,在Sm,上方正值,下方取负值。4.4三远点平面法
以三远点平面S作为评定基面的方法,按此方法求得平面度误差值f,见图8。图8
ftr = dux —dmin
c ax dain
测得点相对二远点平面$的最大,最小偏离值。d在S上方取正值,下方最负值,5测量方法
5.1测量方法分类
本标摊中的测量方法按测量源理、测量器具等分类.见阁9。()
(3)
5.2常用符号及说明
直接方法
间方法
组合方法
本标准中所用的各符号及其说明见表1。序号
777797
非序号
平板、平台(或测盘平面)
固定支承
可调支承
连续直线移动
指示器法
光轴法
干涉法
液面法
水平仅法
自准直收法
跨步法
表桥法
反向清差述
GB/T 11337—2004
消几个方向直移动
指示器或记录器bzxz.net
带有指示器的测最无
(测量架的符号根据测量
设备的用遂,可画成其他
式样)
GB/T 11337—2004
5.3测量布点形式
本节给出了三种常用的测量布点形式,十要适用于间接方法,测壁平面度误差时,除选用这三种测最布点形式之进行测量外: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布点方法。5. 3. 1网格布点
这种布点形式呈封闭的网状形式,其测量顺序如图10和图11所示。a)矩形平面(见图1o)
图10a)适用于公差等级较高的平面,图10)适用于公差等级较低的平面。o
测量顺序:
( AB,-C
@ A-→
@ Pi+P:
Pe-+- P.-..
圆形平面(见图11)
测望顺序
QA+BC:
② A-D:
P,--+P'-.
测量顺序与矩形平面相似,著需要可从ABCE)矩形外延仲布点,见图11b),说明,月)横向测置线P,P的数自可随被测平面的大小及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增减。2)必要时,可适垩增纵向测量线,如图!0和图!户的(QQ线。! P.
5.3.2对角线布点
这种布点形式星封闭的米字形状,其测量顺序如图12和图13所示。a):矩形平面(见图12)
测量聊序:
DA-→C;
@ D-Ct
@ P+Pt
P,-P’t
P.-1 +Ph-1!
圆形平面(见图13)
GB/T11337—2004
测量顺序与矩形平面相似,荐需要可从ABCD矩形向外延伸布点,见图13b)。说明:1)横向测景线P,P,的数目可随被测平面的大小及测虽精度求进行增减。必要时,可适当增如纵向测量线,如图12和图13中的QQ线。2)
对于小平面,可直接简化成图14所示的布点形式。3)
4)对角线方向的分段数一般应为假数。CB/T 11337—2004
5.3.3圆环形平面布点
a)方式-(圆环布点,见图15)
测量顺序:
AA 圆环线;
② B-→B圆环线;
A-→+B.
b)方式二(见图16)
测量顺序:
A-B-C;
2) A-→L-C;
Pr→P,
P.-i - P,-..
e)方式三(见图17)
测量顺序:
A-B--C;
②) A-+D-→C.
注1,方式一,方式二适用圆坏面较宽的表面,圆环线数日可根据圆环面宽度和测量精度要求进行适当增减·但不能少于两环。
注2:方武兰适用于圆环面较窄的表面。注3,圆环布点一般仅适用于用水平仪或与水平仪工作原理相似的仪器进行测量的场合:5.4直接方法
通过测量可直接获得测得平面务点坐标值或直接评定平面度误差值的测量方法,5. 4. 1间隙法
5.4.1.1将被测直线和测量基线间形成的光隙与标准光隙相比较,测望不同方向的若干个截面上的直线度误差,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平面度误差近似值的方法,见图18。该方法适用于磨削或研磨加工的小平面平面度误差测量。1
T um2um3um4um
标准光
样板直尺;
被测工件,
3·灯光箱:
毛玻璃;
-光源,
量块:
测量步骤
测量原理
使量大光隙为最小
GB/T11337—2004
d)测蛋不同截面
将量基线与被测直线直接接触,并置于光源和眼睛之间的适当位暨,见图18a);调整样板直尺,使最大光尽可能最小,见图18b),与标准光源[见图18c)相比较,估读出单个截面的直线度误差值!根据被测平面形状,沿多个方向进行测量,E见图18d)],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乎面的平面度误拳近似值。
注1测量基线常用样板直尺(刀口尺)、平尺类量具体现;注2:标准光击样板直足,量块和平晶组合产生.见摔18c);注3:应在相同条件下观察标准光酬和被测工件的光隙。5.4.1.2用量块(或塞尺)测最被测直线和测量基线之间的间隙,见图19,测得不同方向上若干截面的直线度误差值,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平面度误差近似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低精度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测量。a)
GB/T11337-2004
测量步骤:
1)将平尺类量具体现的測量基线置于被测直线上,并在离平尺两端约音长1为平尺长度)处垫上
等厚缺;
2)用片状塞规或塞尺直接测出平尺工作面与被测直线之间的距离;3)测得的最大距离减等厚量块厚度即为该截面的直线度误差近似值:4)根据被测平面的形状,滑多个方向进行测量,见图19b),敢其中最大值作为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近似值。
5. 4. 2 指示骼法
用带指示器的测量装置或坐标测量仪测出被诞面相对测最基面的偏离量,进而评定平面度误差值的方法见图20。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测量,&
最步:
1)将两对角线的角点分别调成等高或大致等高(也可调整任意三远点);2)
按一定布点形式(便于数据处理)逐点移动测望装置(或移动工件),同时记录采值h,,即可获得各测量点相对测量基面的坐标值Z:;二h。注1:测量基面常用平板体现,也可用坐标测量仪体现;注2:如两对角线点的示值分别相等,则:Fru. - ha - hm
注3:如任意至远点的瘀值相等,期:fap - hmuxhnin
5.4.3光轴法
以儿何光轴建立测量基面,测出被测面相对测量基面的偏离量,进而评定平面度误差值的方法,见图21。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精度大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测量1-一瞄准靶:
一推直望远镜:
转向棱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