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76.29-2015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Z/T 0276.29-2015.Regulation for test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Part 29 : Test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of rock mass(Bearing plate method).
1范围
DZ/T 0276的DZ/T 0276.29规定了承压板法测定岩体强度。
DZ/T 0276.29适用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I级及II级以下的岩体强度承压板法试验。
2原理
通过刚性承压板对半无限空间岩体表面施加压力,量测出岩体的抗压强度。
3基本要求
3.1试点选取
试点受力方向宜与工程岩体实际受力方向一致。
3.2承压板要求
3.2.1承压 板取直径300mm的圆形。
3.2.2试点边缘至洞壁边缘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1.5倍,至洞口或掌子面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2倍,至临空面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6倍,试点间距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3倍。
3.2.3试点表面以下3倍承压板直径范围内的岩性宜相同。
3.2.4试点表层受扰动的岩体应清除干净。
3.2.5承压面应加凿平整,并用砂轮打磨,起伏差应小于承压板直径的1%。承压面以外1.5倍承压板.直径范围内岩体表面应平整,无松动块石。
4一般规定
4.1刚性承压板法 试验加压系统与传力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清洗试点表面,铺垫一层水泥浆,放置刚性承压板并挤压出多余水泥浆,使承压板平行试点表面。水泥浆厚度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边长的1%。
标准内容
ICS1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76.29—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Regulation for test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Part 29:Test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of rock mass(Bearingplatemethod)
2015-02-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5-04-01实施
DZ/T0276《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分为31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第2部分:岩石含水率试验;
第3部分:岩石颗粒密度试验;
第4部分:岩石密度试验;
第5部分:岩石吸水性试验;
第6部分:岩石硬度试验;
第7部分:岩石光泽度试验;
第8部分:岩石抗冻试验;
第9部分:岩石耐崩解试验;
第10部分:岩石膨胀性试验;
第11部分:岩石溶蚀试验;
第12部分:岩石耐酸度与耐碱度试验;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
第14部分:岩石热导率试验;
第15部分:岩石击穿电压和击穿强度试验;第16部分:岩石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第17部分:岩石放射性比活度试验;第18部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第19部分: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第20部分:岩石三轴压缩强度试验;第21部分:岩石抗拉强度试验;第22部分:岩石抗折强度试验;第23部分: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第24部分:岩石声波速度测试;第25部分: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第26部分:岩体变形试验(承压板法):第27部分:岩体变形试验(钻孔变形法);第28部分:岩体强度试验(直剪试验);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第30部分:岩体锚杆荷载试验;第31部分: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本部分为DZ/T0276的第2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DZ/T0276.29—2015
本部分由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负责起草,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参加起草。本部分起草人:谭睿、陈华、刘军、石丙飞。I
1范围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DZ/T0276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板法测定岩体强度。DZ/T0276.29—2015
本部分适用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血级及Ⅱ级以下的岩体强度承压板法试验2原理
通过刚性承压板对半无限空间岩体表面施加压力,量测出岩体的抗压强度。3基本要求
3.1试点选取
试点受力方向宜与工程岩体实际受力方向一致,3.2承压板要求
3.2.1承压板取直径300mm的圆形。2试点边缘至洞壁边缘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1.5倍,至洞口或掌子面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3.2.2
的2倍,至临空面距离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6倍,试点间距应大于承压板直径的3倍3.2.3试点表面以下3倍承压板直径范围内的岩性宜相同。3.2.4试点表层受扰动的岩体应清除干净。3.2.5承压面应加凿平整,并用砂轮打磨,起伏差应小于承压板直径的1%。承压面以外1.5倍承压板直径范围内岩体表面应平整,无松动块石。4一般规定
4.1刚性承压板法试验加压系统与传力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清洗试点表面,铺垫一层水泥浆,放置刚性承压板并挤压出多余水泥浆,使承压板平行试点表a)
面。水泥浆厚度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边长的1%。试验完成前,不应移动刚性承压板b)
承压板应满足刚度要求,单块承压板厚度不宜小于6cm,当刚度不足时,可采用叠置钢垫板或传力箱的方式提高承压板的刚度。在承压板上依次安装千斤顶,传力柱,钢垫板,在钢垫板和岩体间填筑砂浆或安装反力装置(如d
图1所示)。
施加接触压力使整个系统接触紧密。e)
)整个系统应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所有部件中心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轴线应与加压方向一致。
DZ/T0276.29—2015
12131415
a)垂直方向加荷
说明:
砂浆顶板;
垫板:
传力柱:
圆垫板:
标准压力表:
液压千斤顶:
高压管:
磁性表架:
工字钢梁;
钢板:
变形测量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1
刚性承压板:
标点:
千分表;
滚轴:
混凝土支墩;
木柱:
油泵:
木垫:
木梁。
刚性承压板试验安装
水平方向加荷
在承压板两侧各放置简支测量支架两根,测量支架应满足刚度要求。支点宜设置在距试点中a)
心4倍承压板直径以外。
刚性承压板法试验应在承压板上对称布置四个测表,应在板外沿径向对称设置变形测表,每侧b)
宜设置2个。
5主要仪器设备
液压千斤项。
5.2液压枕。
5.3测力枕。
液压泵及管路、压力表:液压泵、管路、压力表的最大加载量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80%。5.5
刚性承压板。
钢垫板。
传力柱。
反力装置。
测量支架。
位移测表: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m。测量表座。
钻孔多点位移计。
6现场检测
DZ/T0276.29—2015
6.1试验宜采用千斤顶加载。对千斤顶作的率定曲线和承压板面积,计算施加的载荷值与对应的压力表读数值。
6.2检查各测表的工作状态,进行初始稳定读数,观测每隔10min测读1次,连续3次读数相差不大于0.01mm时,开始加压。
6.3载荷的级差应由大到小递减,预估极限载荷pmx,载荷小于0.50pmx时,级差为0.10pmx;载荷为0.50pmax~0.75max时,级差为0.05pmax,载荷大于0.75pmx时,级差为0.025力max6.4当载荷与变形关系曲线不呈直线或承压板周围岩面出现裂缝时,应减小载荷级差,最小级差可取0.01MPa~0.02MPa
6.5试验采用逐级连续加载,直至试点破坏。6.6加载应采用变形控制。每级载荷施加后立即读数,每隔10min读数一次,当各测表相邻两次读数之差与同级载荷下第1次读数和前一级载荷下最后一次读数差之比小于5%时,可施加下一级载荷,6.7可在承压板的上测表读数稳定后测读承压板的外测表1次。6.8加载结束后分3级~5级缓慢卸载,每级卸载后应测读1次变形。卸载完成后,每隔10min测读测表1次,持续1h。
6.9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某级压力下,承压板的上测表和外测表的读数不停地变化,且在2h内,这种变化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可认为岩体已破坏。
b)总变形量超过承压板直径的1/12。c)压力表读数显示载荷加载后无法维持,可认为岩体已破坏。d)承压板周围岩面发生明显隆起或径向裂缝持续发展的情况,可认为岩体已破坏。e)当设备出力不够,岩体未能达到破坏,但载荷已经达到工程设计压力的2倍。6.10试验结束后,应描述裂缝发生及发展情况,裂缝产状及性质,承压板周围岩面隆起程度、位置及范围。必要时应切槽检查。
6.11试验过程记录内容和格式见表A.1。7试验成果整理
7.1岩体抗压强度按式(1)计算:R-
式中:
R岩体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力—作用于试点上的法向载荷,单位为牛(N);A一承压板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7.2根据测表读数计算各级压力下承压板上侧和外侧岩体变形量。(1)
DZ/T0276.29—2015
绘制压力P与变形W关系曲线,确定屈服极限点、破坏极限点和极限载荷点的压力。注:届服极限点和破坏极限点在压力与变形关系曲线往往不易判断,这时就需要借助其他试验资料。根据板外测表,加载开始板外岩面下沉,随着载荷增加,板外岩面由下沉转为上抬,此转折点对应于关系曲线上的届服极限点。由于板外各测表所测变形的转折点发生时间常不一致,此时通常根据较晚发生的转折点来判断。破坏极限点可根据承压板周围岩面出现第一条径向裂缝来判断。工程名称
试验方法
试验前
地质素描
试验后
地质素描
试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岩体强度试验记录
岩体强度试验记录表(承压板法)岩石名称
承压面积A/
油压/
计算:
校核:免费标准bzxz.net
试点编号
测表布置
抗压强度
变形/
DZ/T0276.29—2015
试点位置
DZ/T0276.29-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
行业标准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29部分:岩体强度试验(承压板法)DZ/T0276.29—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雁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开本880×1230
2015年4月第一次印剧
2015年4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2-28588
定价18.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