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154-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Z/T 0154-1995
中文名称: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785670
相关标签:
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Z/T 0154-199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DZ/T 0154规定了地面沉降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精度指标、数据处理和资料整理汇编。
DZ/T 0154适用于监测地面沉降水准网的布测。
2引用标准
GB 3160水准 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GB 3161经纬 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GB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ZB A75 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ZB A75 002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ZB A75 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ZB A76 002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ZB A76 003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ZB A76 005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3术语
地面沉降
因地层压密或变形而引起的地面标高降低。
结点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水准路线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测段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连测
将水准点或其它高程点包含于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支测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测至三角点、导线点、水文测站以及其他任何固定点的水准测量。
接测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检测
检查已测高差的变化是否超过规定而进行的观测。
重测
因成果质量不合格而重新进行的观测。
复测
每隔一定的时间对已测水准路线进行的测量。
基岩标
穿过松软岩层,埋在坚硬岩石(基岩)上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
分层标
埋设在不同深度松软土层或含水砂层中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
剖面线
沿地面沉降勘察地质剖面敷设的水准测量路线。
4总则
4.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任务,是在发生、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内,布设统一的区域性的地面沉降水准网。通过定期的重复观测,为研究与控制地面沉降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4.2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布设方案,按照不同的监测任务,可分为特.一、二等三个等级。采用面、线、点等三种方式。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54--95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
1995.10-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1996-03-01实施
亡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技术设计
选点与埋石
仪器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
水准观测
跨越障得物的水准测量
分层标相对升降观测
外业或果的记录与整理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成果的综合分析13
附录A
附录B
附录℃
附录)
附录E
选点埋石资料绘制格式与标石造埋说明(补充件)仪器检验方法(补充件)
跨河水准测域靓板制作和观测记录(补充件)分层标相对升降观测记录格式(补充件)观测卡薄格式、高差改正数计算及高程表,平差、水准点高程与沉降量成果表、地面沉降等值线图格式: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DZ/T 0154—95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沉降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精度指标、数据处理和资料整理汇编。本标准适用于监测地面沉降水准网的布测。2引用标溢
GB3160水准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GB3161经纬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GB 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ZBA75001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ZB A75 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ZB A75 003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ZBA76002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ZB A76 003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ZB A76005水准测鱼电子记录规定3术语
地面沉降
因地悬压密或变形而引起的地面标高降低。结点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水准路线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闻的水准测线。测段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将水准点或其它高程点包含于水准路线中的观测。支测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测至三角点,导线点、水文测站以及其他任何面定点的水准测量,接测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检测
检查起测高差的变化是否超过规定而进行的观測。重测
因成果质量不合格而童新进行的观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5-10-14批准1996-03-01实施
DZ/T 0154—95
每隔一定的时间对已测水准路线进行的测昼。基岩标
穿过松软岩层,埋在坚硬岩石(基岩)上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分层标
埋设在不同深度松软土层或含水砂层中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剖面线
沿地面沉降勘察地质剖面嫩设的水测量路线。4总则
4.1地面沉降水准测基的任务,是在发生、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内,布设统一的区域性的地面沉降水准网。通过定期的重复观测,为研究与控制地面沉降提供准确、可的资料。4.2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布设方案,按照不同的监测任务,可分为特、一、二等三个等级。采用面、线、点等三种方式。
面——区域水准网
线剖面线水路线+
点一一分层标相对开降观测。
三考可以结合运作,也可以各自独立操作。4.2.1区城水准网是研究、监测全勘察区垂直形变的水准网。一般宜利用原有的城市商程控制测量水准网或加以修改。水准网必须覆盖整个勘察区域,并充分考虑到近期发展扩大的可能为宜。水准网可以是全面网,也可以是逐级控制网。视勘察区城的面积及升降变量和升降速率之大小而定。地面沉降水准网由于地面沉降动态监测要求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才能保持可比性。因此水准网布设图形结构一经确定,应保持较长时期不变。4.2.2副面线是沿地面沉降勘察地质剖面敷设的水准测量路线,在区域水推网内选择穿过主要沉降活动地段或形变异常的地段。作为面上取样的补充和加密。4.2.3分层标相对升降观测是监测同一地点不同地质结构区各土层与含水砂层变形特征的一种形式,作为“面“线“监测的补充和掩。4.3地面沉降水准网应采用国家统一的高程基准、高程系统。因勘案研究工作的需要也可以采用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与国家系统相联的相对独立的高程系统。
4.4地面沉降水准网内各等水准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埋设固定的水准标志,水准标志分为基岩标(固定点)、分层标、普通水准标石三种。4.4.1基标是研究地面垂直运动的主要依据,是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基础。每个城市的地面沉降监测区布设基岩标的数量不得少手两座,有条件时应增设。基岩标可选择在测区内或靠近测区的基岩露头上。基岩标设置位置的选择要兼顾地质条件与所构成水准网的图形结构。4.4.2分层标是研究地下不同深度土层或含水砂层沉降量变化的依据,设置的组数与一组内标志的个数根据地质条件决定。
4.4.3普通水准标石是代表地面商程的标志。在监测区内普通水准点间距为0.5~1.5km,非监测区间距为2~4km,重点勘察区(沉降区)水准点密度乎均为每平方公里至少1~1.5点,非重点勘察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至少0.5~1.0点:4.4、4地面沉降水准网的精密水准测线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因标点(基岩标、分层标)的布设而长短。但总的原则是测线不宜过长。一般平均线长以8~12公里为直。2
KAOIKAa
DZ/T0154—95
4.5地面沉降水准网的网形结构,可以是单个起算点的自由网,也可以是多个控制点的附合网。起算点应为基岩标,其高程一般从国家一等水准网点引测。4.6地面沉降水推路线附近的地台(站)、验潮站、水文站,气象台(站)等,应根据需要列人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施测计划于以连测。连测时可布设支线,按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精度施测。4.7:地面沉降求推测量的精度要求,根据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测区范围的太小另一基沉降变量的大小。必须二者兼顾,务求测量误差在形变量的1/3以内。依此茶件来决定监测所拟采用的等级,精度及选用与之相应的仪器,
地面沉降水准观测,分三个测等级:特等水准主要用于基岩标之间的联测;一等水准主要用于重要地区(或城市)且沉降速率已进入缓慢变化期的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二等水准用于地面快速沉降区。一,二等水准均在特等水准下布设。4.8在明确引起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后,根据其特点决定施测时机,地面沉降水准路线重复观测周期,必须兼顾地面沉降发展各个阶段的形变特点,采取长、中,短周期相结合的源则进行复测。4.9各等级水准测量所算得的以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不得超过表1规定的数值。当测线长度小于100km或测段数不足20个的路线,可纳入相邻路线一并计算。当构成水准网的水准环超过20个时需按环线闭合差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不得超过表1规定的数值。
M的限差
M,的限豊
计算公式:
式中:弃-测段数,
△一一测段往返闭合差(特等分二饮往返测高差中数之差)切S测段长度,km。
式中: 一水谁环线闭合差,mm#
F水准环线周长.km,
N—永推环数。
5技术设计
(1)
(2)
技术设计是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基础工作。水准网、水准路线布设前,必须进行技术设计,获得水准网、水准路线的最佳布设方案。技术设计必须遵照ZB A75 001 及本规范。5.1资料收集
技术设计应在充分进行测区调查及收集测区各项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须收集的资料有:a
测区的地形图(150000或125000)、行政区划图、交通路线图等,测区内有关居民、交通运输,物资供应、地质、水文、地飚、气象、土壤冻结及地下水位深度等资b.
测区内已有的水准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路线图、点之记、技术总结、成果表等:c
测区内已有的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包括技术设计、水准网(路线图、点之记、技术总结、成果表d.
DZ/T 0154--95
对测区内各地面沉降区避行实地调查,取得第手地面沉降资料:f.
测区内及其外围地下水开采资料下测疫及基外腾地下水回资料:
b。测区内需要连测的“其他面定点的所在惊鼠情况。5.2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
5.2.1水准网、水准路线应在满足地面沉降监测任务要求、遵守总则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坡度小,施测方便,有利提高观测精度的路线布设。5.2.2布设水准网、水准路线对,婴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和测绘资料·应与国家一、兰等水推网之间进行接测
5.2.3搬设的水准网本准路线与色国家水准略线重合时,应尽量利用旧点:当对日点标石的稳谢性发生环疑或拍点标石规格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选理,但对旧点必须连谢。5.2.4布设剖面线时,应根据地质谢察研究的需娶拟定。5.2.5计划连滴的其他固点”,应根据总则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5.2.6水准网(路线)命名及水雅点编号5.2.6.1水准踏线以起止地名的衡称为线名,趣地名的顺序为起西止东“起北让离”水准网以所在地地面氛降监某等水推为网名,冠以“JC”(\藍测\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起建名号的序除按水准踏线趋止要求外,还可按顺时针方间。特、一,等水准路线、水准网的等级.各以T、I、I书于线(两)名号之前表示。
5.2.6.2水准路线(网)上的水准点,应自该路线(网)起始水准点起,以数字1,2、3-顺序编定号数。5.2.6.3基岩水推点除了按以上规定编号外,应班名号前加写地名和\蒸岩标三字。5.2.6.4基本水点须在名号后书写“基\字,上,下标志分别书以*上\和“下“字。5.2.65分层标除标往所在地的地名外在一组分层标中分别以分1分2、分3,*顾序编定号数。5.2.6.6水准支线以其断测商帮点名后加支”字命名,支线上的水准点,按起始水准点到所离稳点方向,以数字1,2,3,癫序缩号。
5.2.6.7利用拍水准点时,可使用旧点号。若重新缩时,应在新名号后以括号注明该点埋设时的旧名号。
5.3图上设计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5.3.1邀上设计的主要程撑
5.3.1.1在地形图上标谢这内主要城镇、跌路、公路、较大的施,水库及矿企蛇等。5.3..2在地形图上标出测这内各地面沉降区的大数范菌。5. 3. 1. 3标出测区内已测的备等水准路线和水准点的位置。5.3.1.4标出计划连测的“其他固定点*的位置。5.3.1.5标出监测区内开率地下水开采井的位驾。5.3.1.6按照理级布设的原卿,结合测区地面沉降情况,首先进行最高等级水准网(路线)的设计,前后再进行其它等级水准网(路线)的设计。5.3.1.7水准网、水准路线,潮面线确定后,在图上概略选定各水准点及分层标,基岩标的位置。5.3.2编写技术设计说明轻
5.3.2.1应绘制水准网、水准路线设计图,设计图按附录A中表A1规庭的符号绘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拟设的水准网、水准路线、剖面线:路线上拟设各水准点与分层标、基若标的位置、标石类型及点的编号,起算水准点和需要接测,还测水难点的位置及编号,以及其所属水准路线的大致方向与命名,需要连测的“其他定点”的位置等。
5.3.2.2技术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性质与用途,测区的离然地现特征,地质构造待点:4
KAOIKa
DZ/T0154-—95
技术设计的依据,所设计的各等水准路线的长度:各类型水准标石数量,任务工天的估算;起算水准点和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此外,还须提出作业组所需仪器,器材装和各种材料的计划数量及经费等。5.3.2.3技术设计完成后,须经审定批准方可实施。6选点与埋石
6.1选点
6.1.1选定水准路线
理。水准路线应尽量穿越下列地区:不同方向的构造带或断裂带;
地下水采,灌井分布密集的地区,地面沉降漏斗中心与地下水水位漏斗中心。尽量沿公路及坡度较小的道路:b.
尽量避开土质松软、依山榜水和其它阻碍观测的地段:d,尽量避开有较大意动的地区和车辆、行人众多的街道:e.尽蛋避免跨越潮泊、沼洋、山谷、较宽河流及其他障碍物:凡穿越上述地区时,应会同地质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选定。6.1.2选定水准点位
水准点位罩的选定须能保证埋设标志能充分体现沉降信息,安全和长久保存,并易于寻找,便于观测因此下列地点不应设置水准标志:易于掩没、潮湿或地下水位甚高的地点b.
土堆,河堤,坟地、冲积层的河库及土质松软的地点:受剧烈覆动的地点:
地形隐蔽不便观测的地点;
短期将因修建而可能毁掉标志或阻碍观测的地点。6.1.3基岩标位骨的选定
基岩标位置的选择,应会同地质人员尽可能选在基岩露头或用重力测量的方法探找地下残丘,基岩埋藏不深之处,必要时应进行地质钻探。6.1.4分层标标组位置的选定
分层标组位暨的选择,主要根据地质勘察的需要,分层标理设的层次与个数也依地质结构与监测的需要而定。分层标组各标位置的决定,为了确保观测质量应布成扇形各标等距分布在圆弧上,阅心为测站位置,该圆半径R可在4~10m之间因地制宜选择。6.1.5普通水准点的选定
选设在土中水准点时应根据6.1.2的要求进行选定,须了解点位的土质是否坚实,确保水准标石与土密合稳固。
6.1.6点位选定后应做的工作
每一个基岩标、每一组分层标、每一个普通水准点点位选定后,应分类设立一个注有点号、标志类型的点位标记,并按附录A中的A3的格式填绘水准点之记,在选定水准路线的过程中,须按附录A中的A2的规定绘制水准路线图。
6.1.7选点中应补充收集的资料
选点时须补充或了解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运输,因地面沉而引发的种种现象(如深井管上升、房屋并裂,)及物供应、水泥、砂石、钢材、民工等情说,并收集其他有关资料。6.1.-B选点结束后应上交的资料水准点之记,水准路线(网)图、结点接测图,a.
b,必要的地质勘探资料
心选点中收集的有关资料:
DZ/T 0154-95
:选点工作技术总结(要说明测区的自然地理情况,选点工作实施精况及埋标与观测工作的建议:利用阳标志的情况撤设标志类型、数量统计表等。62设
6. 2. 1 标志的类型
地面沉降水准标志可分为券岩标、分层标、普通水准标石三类吕种,如下表2所列。表2
水准标患类趣
基岩称
分层标
普通水准点
6.2.2标若类型的选定
钢誉式基岩标,
出医岩层上基岩标
拓整式分层标:
捕人式分层标
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
钢管普通水准标石,
濮麓土柱普通水准标石
堆脚水准标志
埋设标石的类型除基岩标、分层标须按地质条件作专门的设计外+参胞附录(A5、A7),其他标石应搬据士质状况及冻土深度而定,a,在土壤不冻或冻土深度小了0.8m㎡的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h.在翻浆、沿泽及盐碱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时,须涂沥青,以防魔蚀。.在冻土深度大于0.m的地区,应按附录A中的A9中关于冻土地区埋石规定选择类型。6.2.3承准标志的安警
燕常标、分层标的主标(标)项部中央应嵌入一个函球为铜质或不锈的金属水维标志,基者标,分晨标的保护管(套管)封顶顶端环平面上也应嵌入一圆球部为铜质或不锈钢的金属水准标志,惑在保护管(套管)外侧焊接一金属水准标志,标志须安放正真、镶接牛固,其项部应商出基面1~2cm,岩标,分展标标志规格见附录(A5A7)水准标石顶面的中央应嵌入个圆球部为铜质或不锈钢的金属水标志,标志须安放正直,镶接牵固,其颠部应高出标石面1~2cm,标志规格见录A中的(A6)。6.2. 4选埋的要求
6.2.4.1基岩标的选埋
,基岩标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成单层或多层保护管式的标志,须由地质单位撰驾地质设计和钻探工程单位撰写钻探施工设计:两者协调统一经批准后实施。b.出露岩层上的基岩标(包括埋设岩层距地面深度不超过3m)应先将层外部的覆盖物和风化层彻底清除,然后在岩层土开凿~*个1.0m的坑,并在其中绑扎锅筋后浇灌滤凝土柱石,柱石的高度与断面的大小,视基岩距地面的探度前定,以能确保标体的意固与便手观邀为准。在柱石体北侧下方距上标志6.7处安墙脚水推标志,标石高度不尼0.?拍时,可在北侧下方的基岩上安置通水准标志,理设规格见附录 A 中的 A7。6.2.4.2分层标的选埋
分层标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埋置的层次(深度)或单层或多层保护管式的标志。须由地质单位撰写地质设计和钻探工程单位撰写钻探施工设计,两者协谢统一经批准后实施。:6.2.4.3深漆十区和永久冻土区标石的选埋6
KAOIKA
DZ/T 0154—95
深冻土区埋设的普通水准标石,可采用微量燃破技术将坑底扩成球形或其它比较规则的形状,现场饶润标有。
永久冻土区埋设的标石,基座必须埋在最大融解线以下,采用机械或人工钻孔,现场浇灌标石,埋设规格见附录A中的A9。
6.2.4.4混凝土水准标石的造埋
混凝土水准标石柱体可在现场浇灌,也可先行子制,有茶件的地区可用同样规格尺寸的花岗岩等坚硬石料凿制,但其庭盘必须现场浇灌。6.2.5标石的外部整饰
水准标石埋设后,须按下列要求对其进行外部整饰:。基岩标、分层标埋设后,其外部须建造一定规模的坚固房屋。h,水准标石埋设后,须根据实地条件选用挖掘防护沟,埋设指示牌,或建造保护井,加盖指示盘以资保护。见附录A 中的 A13,A14。6.2.6改选埋石点位的规定
水准标石一般按选点的标石类型和埋置地点埋设,若埋石过程中,发现原选点位不符合6.1.2条要求时,可重新选点并重绘点之记,更正路线图。6.2.7水准标石占地与托管
水准点位选定后,埋标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士地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同意,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土地管理法办理征地手续。在埋石过程中应向当地群众和干部宣传保护测盘标志的重大意义,法律责任和注意事项,埋石结后,应向当地政府机关办理委托保管手续,委托保管书的格式见附录A中的A10。6.2.8标石的稳定时限
基岩标,分层标埋设后一般至少经过-一个自然年度水准标石埋设后,一般地区至少需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地区至少还需经过一个冻解期,岩层上理设的标石至少需经过一个月,方可进行观测。6. 2. 9埋石结束后应上交的资料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及批准征用土地文件:产
埋石后的水准点之记及路线图:基岩标.分层标施工竣工验收文件;d.
埋石工作技术总结(揽要说明埋石工作情况,埋石中的特殊问题及对观测工作的建议等)。7仪器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
7. 1仪器的选用
地面沉降水推测量使用的仪器应不低于表3的要求。表3
仪器名称
水准仪
水准标尺
经韩仪
光电测距仪
7.2仪器的检校
Ni002系列
最低型号
两排分划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
跨障碍测
跨障碍測量
DZ/T 0154— 95
光电测距仪的检验,分别按ZBA76002规定执行。新出厂的仪器以及作业前后应分别作以下内容的检验,并符合表4规定的指标限差,表4
标尺的检规
标尺上圆水准器的检校
标尺分划面李曲差
标尺名义长偏差
一对标尺名义长偏萃
标尺尺带拉力与标称值端差
标尺温度膨胀系数
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差
标尺中轴线与底面垂直性
标尺分划线分米分划误差
水准仪的检规
水准仪概略水准器检校
光学测微器随动差和分划值
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差
望远镜十字丝检校
视距带数的谢定
调焦透镜运行误差
水准仪交叉误差
i角检验
效摆位自平水准仪 2C角
测站商差观测中误差
送检测部门
送检测部门
(100±25)N
送检剐部门
指标限差
送检测部门
送检测部门
(100+25)N
送检测部门
尺套内
送检测部门
尺套内
用附录 B4 方案
用附录 B 方案
<(100±25JN
用附录 H5 安置
使用标称数值
尺套内
送检测部门
0. 001/格
Mk 不太于
k值的 0. 3%
YY KAONT KAa
0.001/格
Mk 不大于
k 值的 0. 3%
气泡异向离
用附录 B 方法
Mk 不大于
k值的0.3%
气泡异向离
竖轴误差
自乎水准仪磁致误差
倾斜螺旋像动菌:分划值及误差符合水准器分划值
经纬仪垂直底测微器行差
经纬仪垂直度盘指标差互差
经纬仪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DZ/T 0154—95
续表4
送检测部门
2'#2格t
注:()有√及指标限差栏中有具体数字要求的表示应检验的项目。指标限差
送检测部门
2\;2格:
使用附录
送检测部门
2\,2格
可使用附录
.2. 0h
②有*者表示除对新出厂仪器作稳验外,作业前还须检验的项目。仪器放宜半年以上、长途运输或连续作业超过一年,应做作此前检验。
③)磁致误差,指自动安半水准仅在磁感区强度为0.05mT的水平方向上的稳恒磁场作用下,引起视线的最大偏差。
(△表示跨障碍物测量时+须检验的项目,其中 26、27、28为使用光电测距、测角方法贮障碍求高差时须检验的项目.
经过理和校正后的仪器应检验受其影响的有关项目。7.2.3
7.2.4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关检校i角,自动安平水准仪每天检校一次,气泡式水准仪上个、中午、下午各检校一次。若1角较为稳定时,以后可每隔15天检校一次。7.2.5每口工作开始前应检校标尺上圆水准器和水准仪上概略水准器。若对仪器某一部件的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进行相应项月的检验。7-2.6特、-等水准作业期结束后应检验表中3、4、5,6项,其中测前测后--对标尺名义米长变化小于士0.03mm时(含0.03mm),取中数使用,超过土0.03mm时应分析原因,正确处理所测成果。7.2.7标尺尺带拉力的测定,对于二等水准测量,可以采用附录B5的安置方法,每年检视安暨一-次!也可每隔二年送检測部门检测一次。7.2.8凡用于测距三角高程中所使用的测距仪和气象仪器,必须按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水准观测
8.1观测方式
8.1.1特等水准测量,主要用于基岩标之间的联测,采用单路绒二次往返观测(选用台仪器同时对向往返观测),也可采用效转点法一次往返观测代替。、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一次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观测,必须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沿同一道路进行。8.1.2在相邻结点间先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进行所有测段的返测(或往侧)。8.1.3同一测段的往返测,应分别在上午或下午对称进行。不对称观测的总站数,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应不超过该区段观测总站数的30%,气泡式水推仪观测应不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10%。阴天和阴下9
(见不到影子)观测,不计算对称观测比例。DZ/T0154—95
8.1.4水准观测,要巢中力量,以最短观测时间,选择下沉量最小的季节一次观测完毕,除正带作息,天气影响不能预测等情说外,不能人为地间款或停测。不同年份的复测应尽可能安排在每年相同的时间进行。
8.2观测应选择标尺分划清晰,成像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观测: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
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以内(可随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阴天或阴影下还可延长观测时间;
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观测难以照准时:C
d.气温突变时,
风力过大面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e.
8.3水准路线在必要时可以在隧道中施测。8.3.1在隧道中进行水准测量必须确保仪器照准丝、水准管有清晰的照明:标尽的视线高度范围内有均勾的照明。保障仪器置平,照准读数准确无误。8.3.2为了避开隧道内累忙的交通干扰,观测可以在夜间进行。隧道内成果另列,可不要求上下午对称观测。
8.3.3隧道施测除遵守隧道管理部门的一切有关规定之外+作业务必装备有醒目的安全标志,作业人员必须着装安全识别服,以确保安全。8.4测站与转点尺承的设置
8.4.1转点尺承须根据路面士质.选用尺桩或尺台(尺台重量不轻于5kg面积在200 cm2~300 cm间,尺台脚做成锥形垂直于尺台面),所使用尺或尺台数应不少于4个,城市柏油路面亦可使用大帽钉使用尺台作业,在放置标尺前,先要采取预压措施。8.4.2仪器至标尺距离、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5规定执行。表5
最低仪器类型
DSZ;DSps
DSZ, ;DS.
8.5水准测量的观谢程序和方法:现线长度
8.5.1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规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后规标尽的辅助分划,
8.5.2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前规标尺的辅勘分划。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前后规距
差累积
8.5.3返测时,奇、偶测站照难标尺的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10
KAOIKAa
视线高度
(下丝该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