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5573-1995 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
GB 15573-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573-1995

中文名称: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Externally heated Chinese medicine triple-effect evaporator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6-02

实施日期:1995-01-02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951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11.120.30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制药、安全机械与设备>>C91原料药加工机械与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10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生产流通司

归口单位:起草单位 Drafting Committee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的产品分类、设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加热器、蒸发室、冷凝器、受液罐组成的中药水提取液用的三效蒸发器。 GB 15573-1995 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 GB15573-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
Chinese medicine evaporator with threeeffect of applied heating styl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15573-1995
本标准规定了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以下简称三效蒸发器)的产品分类、设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加热器、蒸发室、冷凝器、受液罐组成的中药水提取液用的三效蒸发器。2引用标准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T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13306标牌
JB2536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HG 5—227玻璃管液面计
HGJ45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卫生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产品分类
3.1型号编制方法
三效蒸发器产品型号由产品名称代号及主要规格代号等组成。WZS
3.2型号标注示例
改进设计顺序号(英文字母)
规格代号(阿拉伯数字)
产品名称代号(汉语拼音字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6-02批准1995-12-01实施
GB155731995
WZS1000A表示外加热式中药三效蒸发器,蒸发量为1000kg/h,第一次改进设计。外加热式:
Z-中药;
一三效;
蒸发量(以蒸发水计),kg/h;
第一次改进设计。
3.3规格及基本参数
三效蒸发器按蒸发能力(以蒸发水量)分为500kg/h、1000kg/h、1500kg/h、2000kg/h等规格。基本参数见表1。
基本参数
加热蒸汽压力,MPa
真空度,MPa
蒸发温度,℃
总换热面积,m
蒸发量,kg/h
蒸汽耗量,kg/h
基本参数
加热蒸汽压力,MPa
真空度,MPa
蒸发温度,℃
总换热面积,m2
蒸发量,kg/h
蒸汽耗量,kg/h
设计要求
三效蒸发器的设计必须符合卫生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设备条文的要求。4.1加热器的设计
4.1.1加热器的设计,必须遵循GB150及GB151的有关规定。冷凝
4.1.2加热器凡是与物料接触部位的材料应选用0Cr19Ni9、0Cr18Ni11Ti及其他低碳或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
4.1.3效加热器的强度计算和校核必须按类压力容器进行设计。4.2蒸发室的设计
GB 15573—1995
4.2.1蒸发室的设计必须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4.2.2蒸发室与物料接触部位的材料应采用0C19Ni9、0Cr18Ni11Ti或其他低碳、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
4.2.3各接口应采用法兰联接,外接系统联接法兰应符合HGJ45规定,公称压力不低于PN一1MPa。4.3冷凝器的设计
冷凝器的设计必须遵循GB150及GB151的有关规定。4.4受液罐的设计
4.4.1受液罐的设计必须遵循GB150的有关规定。4.4.2受液罐液位计的选用应符合HG5一227的规定。5技术要求
5.1三效蒸发器的制作须符合本标准和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GB150及GB151的规定。
5.2焊接材料必须按GB150中10.3.1.1条及有关标准的规定使用和保存。5.3三效蒸发器所使用的密封材料必须是无毒的。5.4机械加工表面和非机械加工表面除按图样规定外,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GB/T1804规定的m级和c级精度加工。
5.5三效蒸发器的焊接应符合GB150中10.3条规定。5.6焊缝的检查应按GB150中10.8条及GB3323、JB4730要求进行。5.7液压试验应按GB150中1.9、10.9条及GB151中1.9条要求进行。5.8图样要求三效蒸发器要进行致密性试验时,具体要求和试验方法按GB150中10.9.6条的规定。5.9三效蒸发器的外观质量要求
5.9.1三效蒸发器表面须平整、光滑、无碰伤划痕。内表面应抛光及酸洗钝化处理。5.9.2焊缝表面应做相应处理,不得有残留的焊渣、飞溅物等,应符合GB150中10.3.3条规定。5.10三效蒸发器的装配质量要求5.10.1装配后的液压试验或致密性试验应按5.7条及5.8条规定进行,各联接件之间不得有泄漏现象。
三效蒸发器保温层的保温材料必须按图样规定装填。5.10.21
5.10.3三效蒸发器保温材料的外护壳应采用不锈钢装饰板,接缝应采用不锈钢的压条或抽芯铆钉铆接压实。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用目力观察,质量应符合5.9条及5.10条要求。6.2结构尺寸偏差用专用检具或通用量检具检查,质量应符合5.1条及5.5条要求。6.3无损检测应符合5.6条要求。6.4液压试验应按5.7条要求进行。6.5致密性试验应按5.8条要求进行。6.6材料质量应符合GB150及附录A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检验原始材质证明资料和材料标志。6.7焊接及焊接材料应按5.2;5.6;5.9.2条要求检验。7检测规则
7.1三效蒸发器需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劳动部门盖章的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565
7.1.1产品合格证
必须有劳动部门监检人员签字;a.
GB 15573-
—1995
b.必须有制造厂质检负责人及厂技术负责人印章。7.1.2容器说明书
容器说明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容器特性(包括设计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容器类别);a.
容器竣工总图;
容器主要零部件表。
质量证明书
质量证明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复印件;无损探伤结果;
焊接质量检查结果(包括超过两次返修记录);液压试验与致密性试验结果;
与本标准及图样不符项目的说明。7.2三效蒸发器的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7.2.1bzxZ.net
出厂检验
7. 2. 1. 1
三效蒸发器出厂检验按表2要求逐台进行检查。表2
检查项目
液压试验和致密性试验
检测内容
5.9;5.10;6.1
5.1,5.4;6.2
5. 7:5. 8;5.10,6. 4;6. 5
5.2,5.5;5.6;6.336.6;6.7
7.2.1.2每台产品在检验过程如发现不合格,则退回进行整理后再检验。7.2.2型式试验项目包括本标准全部要求。7.2.2.1三效蒸发器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产品试验成功投产前(包括老产品转厂生产):批量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当产品的设计、工艺、结构或因所用材料的改变影响到产品性能时;停产一年后,又重新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重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7.2.2.2型式试验的样机应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三台,如该批产品产量不足三台时,应100%试验,在检验时全部受检产品的检验项目(见表2)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检测不合格项目。若仍发现该项目有一台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及包装
8.1.1每台三效蒸发器铭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铭牌尺寸应符合GB/T13306规定。8.1.2三效蒸发器装置铭牌不得少于如下内容:566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规格;
产品的编号;
产品重量;
装置外型尺寸;
GB15573-1995
制造单位名称和制造许可证号码;制造日期。
-效加热器铭牌应符合GB150的规定。在裸装设备表面或包装箱的明显位置作如下标志,并符合JB2536规定。出厂编号;
总共箱(件)数及箱号或捆号;
发货站(港)名;
到货站(港)名:
体积:长×宽×高(mm);
毛重及净重(kg);
发货单位名称;
收货单位名称;
出厂或装箱日期。
8.1.5裸露在外的管口、视镜应加以防护。法兰联接的管口应加盲板封闭。8.1.5.1
8.1.5.2视镜在包装时应采取相应防护装置或包装物进行保护。8.2运输
8.2.1产品运输应符合JB2536规定。8.2.2随同产品应有以下技术文件:产品合格证,应符合7.1.1;7.1.2;7.1.3条要求;a.
b.产品使用说明书、随机图纸;装箱单及附件清单。
8.3贮存
三效蒸发器的贮存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介质的室内或有遮蔽的场所。制造厂存期超过六个月时,出厂前必须按5.7、5.8、5.10规定重新进行检验,并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生产流通司归口。本标准由长春制药机械厂负贵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才、王志鹏、宫献文。56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