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6356-1996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GB 16356-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6356-1996

中文名称: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Standard for the control of radon and its progeny in underground building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5-23

实施日期:1996-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1750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空气质量>>13.040.30工作场所空气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7放射卫生防护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8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05-2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

归口单位:卫生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建筑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控制原则和控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已建和待建的地下建筑。本标准不适用于无人停留的地下建筑。 GB 16356-1996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GB16356-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下建筑氢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controlling radon and itsdaughters in underground spac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建筑内空气中氢及其子体的控制原则和控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已建和待建的地下建筑。本标准不适用于无人停留的地下建筑。2引用标准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名词、术语
3.1地下建筑 underground spaceGB16356-1996
凡是有目的地建造在地面以下的具有一定空间的地下建筑工程或地下场所统称为地下建筑。3.2及其子体radon and its daughters氢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有Rn-222、Rn-220、Rn-219三种同位素。本标准中氨仅指Rn-222,氢子体仅指Rn-222的短寿命衰变产物Po-218、Pb-214、Bi-214和Po-214。3.3行动水平action level
在本标准中,预先规定的地下建筑内的平衡当量氢浓度。超过或预期超过这一浓度时,就需要采取补救行动。
4控制原则和标准
4.1控制原则
4.1.1在地下建筑利用的实践活动中,会使天然辐射水平增高,控制由此增高所造成的暴露量是必要的。在进行与辐射防护有关的设计、建造时,必须遵守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本标准的规定,以适当的方式将公众因在地下建筑内吸入空气中及其子体而受到的附加照射控制在可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4.1.2根据可控制程度,把地下建筑分为已用和待建两种情况。对已用的地下建筑只有通过采取补救行动才能加以控制;对待建的地下建筑在设计、建造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4.1.3对已用地下建筑,当空气中平衡当量氢浓度的年平均值超过第4.2.1条的行动水平时,应采取补救行动,包括采取查明氢增高的原因及其来源和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4.1.4对待建地下建筑,应在设计建造中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使其平衡当量氢浓度的平均值符合第4.2.2条的限制要求。4.2控制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5-23批准116
1996-12-01实施
GB16356-1996
4.2.1已用地下建筑的行动水平为400Bg·m-\(平衡当量氢浓度)。4.2.2待建地下建筑的设计水平为200Bg·m-3(平衡当量氢浓度)。5监测
5.1应对已经利用和将要利用的地下建筑内氢及其子体浓度进行监测,监测应在地下建筑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进行,监测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2监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地下建筑的结构、面积、用途、人员分布、通风等条件。6防护措施
6.1通风排氢
适当的通风是排除地下建筑及其子体的有效措施。为选择合理的通风换气次数,可参考排氢通风率简表,见附录A(参考件)。
通风应使新鲜空气直接送到人员活动场所为宜,风源应是地面清洁空气,并严防风流受污染。6.2控制、隔离氢源
堵塞或密封氢从地基和周围土壤进入地下建筑的所有通路、孔隙,并防止富氮地下水的渗入等。6.3净化空气,降低氢子体。
6.4因需要在超过行动水平的地下建筑内工作时,应经放射卫生主管部门同意。6.5待建地下建筑在设计建造时所选地址应尽量避开土壤或岩石中镭含量高的地区,并选用符合GB6566的建筑材料,适当采取降氢措施。1
GB16356—1996
附录A
排氢通风率简表及使用说明
(参考件)
A1排氧通风率简表(控制标准为200Bg·m-3时)表A1
kBq·m$
通风率
次·h-1
氧平衡的通
风时间,h
排氢通风率简表(控制标准为400Bq·m3)A2
春秋季
通风率
次·h--
kBq·m-\
通风率
次·h-1
A3排氢通风简表使用说明
氯平衡的通
风时间,h
氯平衡的通
风时间,h
春秋季
通风率免费标准bzxz.net
次·h-}
A3.1封闭地下建筑6天后测量其氢浓度,即为封闭氢浓度。平衡的通
风时间,h
通风率
次·h-1
通风率
次·h-!
氢平衡的通
风时间,h
氧平衡的通
风时间,h
A3.2在测量封闭氢浓度季节栏下与封闭氢浓度相应的通风率即为要查找的通风率。A3.3通风率是指新风通风率,并按连续通风考虑。如地下建筑内进风率为5×10km2·h-1,地下空间118
GB16356-
—1996
容积为10km2,则新风通风率为0.5·h-l。A3.4当偶尔在地下建筑内短期停留时,应先通风,通风时间达到氢平衡的通风时间后再进入,并在停留期间连续通风。
A3.5编制本简表时取新风中氢浓度为7Bq·m-3,如果新风中氯浓度较高时,应适当修正通风率。A3.6计算新设计的地下建筑排氢通风率时,可参考与新设计的地下建筑所在地区最近的地下建筑的封闭氢浓度。
附录B
单位换算关系
(参考件)
B1氢及其子体浓度单位换算关系1Bq·m-3=3.45·10*MeV·m-3-5.5-10-9J·m-30.27mWL氢及其子体暴露量单位换算关系B2
1Jhm-3=6.24·102MeVhm-3-4.8·10*WLh=1.8·10°Bqhm-31WLM=170WLh=2.2·10\°MeVhm-3=3.5·10-3Jhm-3-=6.3·105Bqhm-31Bqam-3-8760Bqhm-3
B3控制标准的浓度单位换算表
平衡当量氢浓度
Bq· m3
行动水平
设计水平
10-Jm~3
B4和控制标准相应的年暴露量单位换算表控制标准
(平衡当量氢浓度)
附加说明:
平衡当量氢浓度的时间积分
Bqam--
10°Bqhm\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表B2
10-\Jhm-3
氧子体α潜能浓度
10′MeV · L1
氧子体α潜能浓度的时间积分
10'MeV ·L-!
本标准由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四川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和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文斌、王功鹏、强志永、田志谦、张伟道。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负责解释。1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