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B/T 4670-2014吧椅
QB/T 4670-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670-2014

中文名称:吧椅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Bar chai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5-06

实施日期:201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736841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40家具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具>>Y81家具制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5.0

出版日期:2014-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泓等

起草单位:国家办公用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吧椅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座面高度不低于550mm并带有脚踏的可移动吧椅,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执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7.140
分类号:Y81
备案号:46069-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0-2014
Barchair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QB/T4670-2014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办公用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吉富和家具有限公司、安吉天威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国华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强盛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名江南家居有限公司、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椅业协会、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泓、毛华忠、张水金、邓超、葛国明、樊华明、乔国志、任文强、孙庆辉、胡春华、钟文翰。
QB/T4670-2014
本标准规定了吧椅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座面高度不低于550mm并带有脚踏的可移动吧椅,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3324一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325一2008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2008,ISO105-X12:2001,MOD)GB5296.6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GB/T10357.3一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3部分:椅凳类强度和耐久性GB/T17657一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17927.2软体家具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定第2部分:模拟火柴火焰(GB17927.2-2011,ISO8191-2:1988,NEQ)
QB/T2280办公椅
3分类
3.1按调节功能分类:
高度可调节吧椅;
高度不可调节吧椅。
3.2按是否带脚轮分类:
带脚轮吧椅;
不带脚轮吧椅。
4要求
4.1主要尺寸
吧椅的主要尺寸、符号及要求应符合表1和图1的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尺寸,由供需双方在合同中明示。
主要尺寸
主要尺寸
最低座高
座面与脚踏高差wwW.bzxz.Net
380~480
单位为毫米
QB/T4670-2014
说明:
最低座高;
座面与脚踏高差
4.2外观
座面升高位置
图1主要尺寸示意
4.2.1润滑油、脂等污物不应被直接接触,正常使用时应无润滑油溢出。4.2.2其他应符合QB/T2280申的外观要求。4.3着地平稳性
基座的支撑点和测试平台(A.2.3)的间隙不应4.4安全性
高度可调节吧椅的升降、转动部件及操作装置等活动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应在7mm~18mm之4.4.1
使用时可接触到的边或角的倒角半径不应小于2mm。所有管状、孔应封闭处理。
固定部件应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4.4.4
带脚轮吧椅的锁定装置不应少于2个。使用气动杆作为升降装置的,应有防止气动杆穿透座面的保护措施。4.5理化性能
金属喷漆(塑)涂层的耐腐蚀应符合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4.5.1
金属电镀层的抗盐雾应符合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4.5.2
木制件表面涂层/覆面材料的附着力、冲击强度、耐香烟灼烧、4.5.3
表5的规定。
4.5.4其他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项目
含水率(木制件)
干摩擦色牢度/级
纺织面料
表2理化性能
耐磨应符合GB/T3324-2008中
应符合GB/T3325-2008中4.4.3和4.4.4的规定3
4.6,力学性能
4.6.1稳定性
应符合表3的规定
向前稳定性
侧向稳定性
向后稳定性
无扶手
有扶手
稳定性
应无倾翻趋势
注:对于无法区分前后方向的吧椅只做向前稳定性。强度及耐久性
应符合表4的规定
座面静载荷
扶手水平静载荷
脚踏静载荷
底座静载荷
座面耐久性
脚轮耐久性
滚动阻力
强度及耐久性
1)零部件无断裂或豁裂现象:
2)加载部位无明显形变
3)结构无松动、破损;
4)各部件功能无失
空载时的阻力不应小于12N。
带脚轮吧椅,
阻燃性
应符合GB
7927.2的规定。
4.8甲醛释放量
应符合OB/T2280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主要尺寸
5.1.1最低座高
QB/T4670-2014
试验方法
5.6.1.2.2
试验方法
将试样座高调至最低处,用卷尺(A.2.1)测量加载点到测试平台(A.23)间距离,即为最低座高H,如图1所示
5.1.2座面与脚踏高差
用卷尺(A.2.1X测量座面到脚踏之间的距离,即为座面与脚踏高差h,如图1所示。5.2外观
5.2.1润滑油溢出
在吧椅需润滑部位上,用白色软湿布适当用力来回擦拭3次,擦拭往复距离为100mm~200mm,观察白色软湿布上是否带有润滑油。3
QB/T4670-2014
5.2.2其他
应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1x~6001x范围内的近似自然光(例如40W日光灯)下,由3人共同检验,以两人以上相同意见为评定结果。5.3着地平稳性
将64kg加载模块(A.2.5)放置在吧椅上,用塞尺(A.2.2)测量试样基座的支撑点或脚轮和测试平台(A.2.3)间的最大间隙。
5.4安全性
5.4.1活动部件间距
用Φ7mm和Φ18mm探棒(A.2.6)对吧椅活动部件进行检测。先用Φ7mm的探棒对部件间距进行检测,出现可探入的间隙时,再用Φ18mm探棒进行检测。5.4.2边或角倒角半径
用测量范围为1mm~6.5mm,精度为I级的半径样板(半径规)对边或角进行检测。5.4.3其他
所有可目测的安全性项目应在自然光或近似自然光下,由3人共同检验,以两人以上相同意见为评定结果。
5.5理化性能
5.5.1金属喷漆(塑)涂层耐腐蚀按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进行试验。5.5.2金属电镀层抗盐雾
按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进行试验。5.5.3木制件表面理化性能
按GB/T3324一2008中6.5的规定进行试验。5.5.4含水率
5.5.4.1木材含水率按GB/T3325-2008中5.6的规定进行试验。5.5.4.2人造板含水率按GB/T17657-2013中4.3的规定进行试验。5.5.5干摩擦色牢度
5.5.5.1纺织面料干摩擦色牢度
在产品上截取纵向和横向,尺寸不小于140mm×50mm的样品各1块。按GB/T3920的规定进行试验。
5.5.5.2皮革干摩擦色牢度
在产品上截取尺寸120mm×20mm的样品3块。按GB/T3920的规定进行试验。
5.6力学性能
5.6.1稳定性
在试验场所地面(A.2.4)进行稳定性试验。5.6.1.1向前稳定性
将吧椅所有调节机构调至最易倾翻的位置,如座面升至最高、脚轮设置成最易倾翻的位置,把挡块(A.2.9)靠在吧椅向前倾翻的翻转轴外侧(防止其移动)。将60kg向前稳定性装置(A.2.10)挂在距离座面中心线前端60mm的位置,用推拉力计(A.2.8)向前施加Fi=20N的力并至少保持5s(用秒表,A.2.7)。如图2所示。
说明:
60kg前向稳
定性装置
向前施加的20N的力。
5.6.1.2侧向稳定性
3mm挡块
向前稳定性
QB/T4670-2014
脚轮的放置
将吧椅所有调节机构调至最易倾翻的位置,并用挡块(A.2.9)挡住底座,防止其侧向移动。5.6.1.2.1无扶手侧向稳定性
把挡块(A.2.9)靠在试件一侧的椅腿上,通过座面加载垫(A.2.11)在距离座面靠近挡块一侧60mm与座面深度方向中心线的相交点放置60kg配重块(M),然后用推拉力计(A.2.8)在重物与座面接触点向外侧施加F2=20N的力,保持5s(用秒表,A.2.7)。如图3所示。QB/T4670-2014
说明:
60kg配重块
向外侧施加的20N的力。
5.6.1.2.2
有扶手侧向稳定性
图3无扶手侧向稳定性
在离扶手外侧边缘向内40mm处(扶手宽度小于40mm的在扶手的中心线上)最不稳定的位置放置35kg配重块
(M2),
同时在扶手加载点到座面中心线的直线与座面中心线向挡块一侧100mm的平行线的交点处放置25kg配重块(Mh),在图4所示的扶手施力点上用推拉力计(A.2.8)向外侧施加F3=20N的力并保持5s(用秒表,A.2.7)100m
说明:
座面中心点:
25kg配重块;
35kg配重块;
向外侧施加的20N的力。
图4有扶手侧向稳定性
向后稳定性
将吧椅所有调节机构调至最易倾翻的位置。把挡块(A.2.9)靠在吧椅向后倾翻的翻转轴外侧(防在座面中心点放置60kg配重块,在椅背中心线上离座面300mm处,用推拉力计(A.2.8)止其移动)
向后侧施加F4
背中心线顶端。
80N的力,并保持5s(用秒表,A.2.7)如果椅背高度小于300mm,则把力施加在椅如5所示。
说明:
a)椅背高度不小于300mm
加载点,
向后施加的80N的力。
5.6.2强度及耐久性
图5后向稳定性
QB/T4670-2014
b)椅背高度小于300mm
5.6.2.1座面静载
将吧椅调至最低状态,在座面加载点(见附录B)用座面加载垫(A.2.11)施加Fs-1600N的力,保持10s(用秒表,A.2.7),共加载10次。如图6所示。Fs
说明:
F,座面加载1600N的力。
图6座面静载
QB/T4670-2014
5.6.2.2扶手水平静载荷
将吧椅固定在试验位置上,如座位高度可调,调至最低状态。在扶手上最易损坏的部位但距离扶手尾部垂直距离不应低于100mm,通过扶手加载装置(A.2.12)水平施加F6=450N的力,保持1min(用秒表,A.2.7),加载面长度为25mm。如图7所示。靠背
说明:
一水平施加的450N的力。
图7扶手水平静载荷
5.6.2.3脚踏静载荷
试验开始前若椅座等其他部件影响测试,可拆除。将吧椅固定在试验位置上,在脚踏上找到两个对称的最易损坏的位置[如图8b)],脚踏加载长度102mm,加载宽度不超过51mm,在一个位置上开始垂直向下施加F-500N的力,保持1min(用秒表,A.2.7),再在另一个位置上垂直向下施加F=500N的力,保持1min(用秒表,A.2.7)后,撤去其中一个力,将另一个力增加到1000N,保持1min(用秒表,A.2.7)。如图8a)所示。
加载区域
a)脚踏静载荷加载
b)脚踏加载区域细节
说明:
F—向下施加的500N的力。
5.6.2.4底座静载荷
图8脚踏静载荷
QB/T4670-2014
尽量保留底座使用状况下的结构,将其放置于试验设备上,通过形似底座支撑中柱的试验装置进行垂直加载(见图9)F8=8000N的力,保持1min(用秒表,A.2.7),卸载,重复1次。F8
说明:
Fg—向下施加的8000N的力。
底座静载荷
座面耐久性
将吧椅固定在试验位置上,如座位高度可调,将座位调至中间位置。垂直向下通过座面加载垫(A.2.11)重复施加F9=1000N载荷在座面加载点(见附录B)上(见图10),加载次数25000次,加载频率10次/min~20次/min。
说明:
Fg—向下施加的1000N的力。
图10座面耐久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