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905—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1905—1993
中文名称:指针式石英表用线路板组件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15021
相关标签:
指针式
组件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1905—1993.
4.3.7平均温度系数C,C试验
’按GB/T 6044中4.3.4条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7条规定。
4.3.8电压系数Cv的试验
分别测出线路板在供电电压为DC1.55 V和 DC1.45V时的瞬时日差m.ss和m,.,j Cv按GB/T 6044中 4.3.4中式(5)计算,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8条的规定。
4.3.9耐湿性能试验
在无包裴、非工作状态下按GB/T 6044中4.3.5条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9条的规定。
4.3.10输出脉冲幅度Uw试验
在线路板输出端接2 k负载,外接DC1.55 V电压,用脉冲幅度测试仪测量双向脉冲幅值Us及Usaz。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0条的规定。
4.3.11幅值相对误差R试验
用4.3.10条测得的Uxn及Um代人下式计算,求出幅值相对误差R。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1条的规定。
R一=i/2必M+US23*
U,一 Uau:l x 100
式中:R—一幅值相对误差v%;
UMi-—正向脉冲峰值的绝对值,V;Usx2——负向脉冲峰值的绝对值,v.
4.3.12防震性能试验
与有“防震”标记手表配套的线路板防震性能试验方法按QB/T 1898第5章的规定进行。
与没有“防震”标记手表配套的线路板,防震性能试验方法按GB/T 6044中4.3.7条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线路板固定在金属夹具上,夹具质量为50 g,冲击力作用于夹具上,冲击两次,一次水平位置,一次垂直位置。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2条的规定。
4.3. 13 耐振动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6044中4.3.8条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线路板按X、Y,Z.三个方向紧固在振动试验台上,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3条的规定。
4.3.14封装、焊接质量检查
用10倍的显微镜栓查黑胶质量。用立式百分表测量黑胶和焊点高度,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4条的规定。
4.3.15金属件铆合质量检查
用1倍显微镜检查铆合质量,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5条的规定。
4.3.16印制板尺寸极限偏差及形位公差检查
导线宽度极限偏差、定位孔中心距极限偏差和外形线轮廓度公差用投影样板测量;有配合的孔径及定位孔径用塞规测量;印制板厚度极限偏差用千分尺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本标准3.16条的规定。
4.3.17外观质量检查
在自然光线下,距被检查表面30 cm ,用正常视力检查,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7条的规定。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出厂检验按GB/T2828进行。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指针式石英表用线路板组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1905—1993
本标推规定了指针式石英表用线路板组件(以下简称“线路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石英谐振器的指针式手表及具有石英谐振器的不戴在手上,指示时刻的指针式表类线路板。
2引用标准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8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6044
指针式石英手表
钟表防霆手表
QB/T 1898
3技术要求
3.1工作温度
线路板在5~十50℃的温度范围内应有正常脉冲输出。3.2工作电压
线路板在DC1.30~1.80V的工作电压下应有正常的脉冲输出。3.3止秒功能
具有止秒功能的线路板在工作状态下,当复位端或复位柱电极与电源正极短接时,输出端应无脉冲输出,释放后应在一个脉冲周期内恢复输出脉冲。3.4工作可靠性
3.4.1在4.1条规定条件下,外接DC1.35V电压时线路板在三个脉冲周期内应有正常脉冲输出。3.4.2线路板经4.3.4.2条温度冲击试验后应有正常脉冲输出和止秒功能。3.5瞬时日差m
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线路板瞬时日差m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表1
-0. 4~ -- 0. 4
s/(d -C)
-0.10~+0.10
0.9~+0.9K0.4d-0.12~+0.12
合格-1.4~+1. 4
3.6平均工作电流1
0.15~+0.15
s/(d + V)
0. 8~ +0. 8
1.5~+1.5
-1.8~+1.8≥1. 35≤5
-2.5~+2. 5
2. 0~+2. 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01-06批准284
-0. 4~+0. 4
-1. 0~+1. 0
-1.8~+1. 8
-2.5~+2. 5
0. 9~+0. 9
-- 1. 5 ~ +1. 5
1994-08-01实施
QB/T 1905--1993
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平均工作电流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3.7平均温度系数 Cn、Cv2
温度由23℃变化到8C时,平均每度引起线路板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Cu。温度由23℃变化到38C时,平均每度引起线路板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CtzCl,Ct2均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3.8电压系数Cv
供电电压由DC1.55V降为DC1.45V,电压每变化1V引起线路板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Cv。Cv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3.9耐湿性能 Rh
线路板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经24h耐湿性能试验后,应有正常脉冲输出,试验前后线路板瞬时日差的变化量为RH,RH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3.10输出脉冲幅值Ust
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外接2kQ负载,供电电压为DC1.55V时,线路板的双向输出脉冲幅值为Us,U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3.11幅值相对误差Ra
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外接2k负载,供电电压为DC1.55V时,线路板的双向输出脉冲幅值Ut的相对误差为Ra,R。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3.12防凝性能Rs
与“防震”手表配套的线路板,其防震性能应符合QB/T1898中4.1条和4.2条的规定;与无“防麓”标记的手表配套的线路板,受末速度为3.13m/s的冲击锤冲击后,应有正常脉冲输出,线路板冲击试验前后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Rs,Rs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3.13耐振动性能Rv
线路板受到加速度为19.6m/s2,频率为30~~120Hz,扫描周期为1min的连续扫频振动60min后,应有正常脉冲出,线路板振动前后的瞬时日差的变化量为Rv,Rv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3.14封装、焊接质量
3.14.1凹藏式(见图1)集成电路的黑胶高度不得高于线路板平面0.50mm,平贴式(见图2)高度不得高于0.80mm,黑胶涂覆范围不得大于4mm。图1
3.14.2黑胶表面应光滑,不得露丝,无气泡存在,黑胶不得涂挂在相邻零件上。3.14.3焊点高度不得大于0.50mm,焊点应牢固光滑,不得虚焊,不得与其他零件及线路短路。3.15金属件铆合质量
金属件与线路板必须铆合牢固,接触良好,不得有明显歪斜。3.16印制板尺寸板限偏差及形位公差3.16.1印制板厚度极限偏差为-0.0smm。3.16.2导线宽度极限偏差为士0.04mm,复位端的导线宽度极限偏差为士0.03mm。3.16.3定位孔中心距极限偏差为士0.03mm。3.16.4有配合的孔径极限偏差为+0.032mm。3.16.5定位孔径极限偏差为.03mm。3.16.6外形线轮廓度为0.10mm。285
TYKAONIKA
3.17外观质量
QB/T 1905—1993
线路板无明显变形,周边无毛刺。表面应清洁,无擦伤、烘焦、氯化、锈蚀、铜箱剥离、助焊剂残迹、纤维碎屑等站污现象。
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无特殊说明,试验温度为23土1℃C。相对湿度为55%~65%。线路板均在输出负载开路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4.2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设备及精度要求见表2。表2
试验仪器与设备
日差测试仪
赖率计数器
电流测试仪
止秒测试器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脉冲幅度测试仪
恒温恒湿箱
防震试验仪
振动试验台
投影仪、显微镜
4.3试验项目
4.3.1工作温度试验
频率稳定度
分辨率
频率稳定度
分辨率
分辨率
温度波动
相对混度波动
摆锤从10°自由衰减到2°
时的摆动次数 N
工作台漏磁
10倍、20倍
±2×10-7
0. 04 s/d
±5×10-8/d
±2℃
≥800次
≤800A/m
将线路板装入手表内,按GB/T6044中4.3.1条的规定执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条的规定。4.3.2工作电压试验
外接直流可调稳压电源,将电压分别设定在DC1.30V和DC1.80V,对线路板进行测试,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2条的规定。
4.3.3止秒功能试验
使用止秒测试器对线路板进行测量和判别,试验5次,每次间隔30s以上,其结果均应符合本标准3.3条的规定。
4.3.4工作可靠性试验
4.3.4.1线路板外接DC1.35V电压,用脉冲幅度测试仪测试1min,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4.1条的规定。
4.3.4.2将线路板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直接放人一10士1℃的低温箱内保温30min,取出后在3min之内直接放入55士1C的高温箱内保温30min;循环5次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2h,然后用脉冲幅度测试仪和止秒测试器进行测量,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4.2条的规定。4.3.5瞬时日差m试验
线路板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放置30min,外接DC1.55V电压,用日差测试仪(频率计数器)测量线路板的瞬时日差m,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5条的规定。4.3.6平均工作电流I试验
QB/T 1905--1993
线路板外接DC1.55V电压,并在电源回路中串联电流测试仪遮光测量,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6条的规定。
4.3.7平均温度系数Cm.C试验
按GB/T6044中4.3.4条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7条规定。4.3.8电压系数C的试验
分别测出线路板在供电电压为DC1.55V和DC1.45V时的瞬时日差ml.5s和m1.45.Cv按GB/T6044中4.3.4中式(5)计算,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8条的规定。4.3.9耐湿性能试验
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按GB/T6044中4.3.5条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9条的规定。
4.3.10输出脉冲幅度UM试验
在线路板输出端接2kQ负载,外接DC1.55V电压,用脉冲幅度测试仪测量双向脉冲幅值UM及Ux2。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0条的规定。4.3.11幅值相对误差R。试验
用4.3.10条测得的Um1及Um2代人下式计算,求出幅值相对误差Ra。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1条的规定。
[UmI -Um2 ]
Ra = 1/2(Um + Uz)
式中:Rd一幅值相对误差,%;
UMI-——正向脉冲蜂值的绝对值,V;UM2—一负向脉冲峰值的绝对值,V。4.3.12防震性能试验
与有“防震”标记手表配套的线路板防震性能试验方法按QB/T1898第5章的规定进行。与没有防囊”标记手表配套的线路板,防震性能试验方法按GB/T6044中4.3.7条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线路板固定在金属夹具上,夹具质量为50g,冲击力作用于夹具上,冲击两次,一次水平位置,一次垂直位置。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2条的规定。4.3.13耐振动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6044中4.3.8条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线路板按X、Y.Z三个方向紧固在振动试验台上,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3条的规定。4.3.14封装、焊接质量检查
用10倍的显微镜检查黑胶质量。用立式百分表测量黑胶和焊点高度,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4条的规定。
4.3.15金属件铆合质量检查
用1倍显微镜检查铆合质量,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5条的规定。4.3.16印制板尺寸极限偏差及形位公差检查导线宽度极限偏差、定位孔中心距极限偏差和外形线轮廓度公差用投影样板测量;有配合的孔径及定位孔径用塞规测量;印制板厚度极限偏差用于分尺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本标准3.16条的规定。4.3.17外观质量检查
在自然光线下,距被检查表面30cm,用正常视力检查,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7条的规定。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出厂检验按GB/T2828进行。287
YYYKANIKA
QB/T 1905--1993
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AQL)和检查水平(IL)见表3。表3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工作可靠性www.bzxz.net
平均工作电流
瞬时日差m
止秒功能
封装焊接质量
金属件合质量
印制板尺寸精度
外观质量
对应条款
5.1.3批的组成、批量和采用的抽样方案类型由供需双方商定。5.1.4检查严格度的确定按GB/T2828第4.6条规定。IL
一般检查水平且
5.1.5根据5.1.2~~5.1.4条确定的各项,按GB/T2828第4.8条的有关规定检索抽样方案,确定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
5.1.6出厂检验合格与否的判断按GB/T2828第4.11条的规定执行。5.1.7出厂检验后的处置按GB/T2828第4.12条的规定执行。5.2型式检验
5.2.1型式检验按GB/T2829进行。5.2.2
采用判别水平(DL)1和-次抽样方案。5.2.3
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样本大小(n)和不合格质量水平(RQL)见表4。表4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工作可靠性
平均工作电流
瞬时日差m
止秒功能
封装焊接质量
金属件铆合质量
印制板尺寸精度
工作温度
工作电压
平均温度系数 Cu、Cr
电压系数Cv
耐湿性能 RH
输出脉冲幅值 Um
幅值相对误差 Ra
防震性能 Rs
耐振动性能 Rv
外观质量
对应条款
QB/T 1905--1993
5.2.4根据5.2.2,5.2.3条确定的各项查GB/T2829表3检索抽样方案,结果见表4。5.2.5型式检验各项目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抽取。5.2.6型式检验合格与否的判断按GB/T2829第4.11条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后的处置按GB/T2829第4.12条的规定执行。5.2.7
型式检验的周期,一般为一一年一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5.2.8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5.2.9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类型也可由检验部门与生产方商定。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线路板上应有生产广标志。
6.2包装
6.2.1包装盒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制造厂名、产品数量和等级。TKAKAca
6.2.2包装应保证产品不相碰撞,不摩擦损坏,包装盒应具有防潮、耐振动性能,盒的封面上有产品名称、制造广名、商标、型号、重量和包装日期。6.2.3大包装箱应具有防潮、防、耐振动性能,箱外要有小心轻放”、“怕”的标志。6.3运输、贮存
6.3.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能挤压、冲击和强烈动,切忌受潮。6.3.2贮存环境温度为5~35℃之间,相对湿度不得高于65%,室内应通风干燥,不充许与有腐蚀性气体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常州钟表总厂负责起草,轻工业部钟表工业科学研究所、广州电子表厂参加起草。本标雅主要起草人崔荣琴、马丽琼、毛明珠、杨建敏、余敏辉、郑兼娜。28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