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7.080
分类号:A17
备案号:4680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865-2014
代替QB/T1865-2003
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
Web-fed offset cold-set ink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QB/T1865一2003《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的修订。本标准与QB/T1865一2003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标准名称修订为《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QB/T1865-2014
将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分类为:胶印轮转冷固新闻油墨和胶印轮转冷固书刊油墨(见3,2003版的3);
在黑墨的基础上增加黄色、红色、蓝色、中间色油墨(见4,2003版的4);调整颜色指标(见4,2003版的4);调整粘性指标(见4,2003版的4);调整细度指标(见4,2003版的4);调整流动度指标(见4,2003版的4):增加了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见4.4表3);增加了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VI)的总含量指标(见4.5);增加了标签上印有环境标志的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应符合的规定(见4.3)。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梅、罗大林、黄荣海、陈爱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T1865-2003;
QB/T1865-1993。
1范围
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
QB/T1865-2014
本标准规定了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胶印轮转印刷机在胶版、凸版、新闻卷筒纸及非涂层纸上印刷使用的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6涂料产品的取样
GB/T3186
GB/T14624.1
GB/T14624.2
GB/T14624.3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印刷技术用粘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粘性GB/T18723
QB/T2624—2012单张纸胶印油墨QB2930.1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QB2930.2
HJ/T37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1070
3产品分类
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分为:胶印轮转冷固型新闻油墨和胶印轮转冷固型书刊油墨。4要求
胶印轮转冷固型新闻油墨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4.1
技术指标
颜色系列
中间色
颜色/级
流动值/mm
32~45
注1:细度1和细度2指标与方法对应二者选一。注2:流动度、流动值指标与方法对应二者选一流动度/mm
2胶印轮转冷固型书刊油墨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4.2
细度1/μm
Www.bzxZ.net细度2/μm
着色力%
90~110
90~110
90~110
90~110
QB/T1865-2014
颜色系列
中间色
颜色/级
技术指标
流动值/mm
32~45
注1:细度1和细度2指标与方法对应二者选一。注2:流动度、流动值指标与方法对应二者选一。4.3
流动度/mm
细度1/μm
细度2/μm
着色力/%
90~110
90~110
90~110
90~110
90~110
标签上印有环境标志的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应符合HJ/T370的规定。胶印轮转冷固型书刊油墨和胶印轮转冷固型新闻油墨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4.4
元素名称
限量/(mg/kg)
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注:大红墨、3
金红墨的钡元素最大限量不在此范围。镉Cd
: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VI)的总含量应小于100mg/kg。4.5
4.6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同一批产品所抽样品平均净含量不应低于标签上注明的净含量。
试验方法
按GB/T14624.1进行检验。
5.2细度
5.2.1细度1按QB/T2624一2012中附录A方法一进行检验。5.2.2细度2按QB/T2624一2012中附录A方法二进行检验。5.3流动值
按QB/T2624-2012附录D进行检验。5.4流动度
按GB/T14624.3进行检验。
5.5粘性
按GB/T18723进行检验。
5.6着色力
按GB/T14624.2进行检验。
5.7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按QB2930.1进行检验。
5.8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VI)的总含量按QB2930.2进行检验。
5.9净含量
按JJF1070进行检验。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抽样
6.1.1组批
以一次投料单机或机组完成的单位产品为一批。6.1.2抽样
QB/T1865-2014
产品按GB/T3186方法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封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6.2检验分类
6.2.1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颜色、细度、流动度(流动值)、粘性。6.2.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中规定的全部项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后,型式检验周期为12个月;d)停产6个月后,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6.3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全部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如有1项及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从同批产品中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仍有1项及以上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7.1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标有商标、企业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型号、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及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当用户有要求时,还应附上使用说明或产品安全使用说明(SDS)。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2包装
产品应采用密封铁桶(盒)或直接用槽罐车装运。7.3运输
7.3.1产品在符合7.2的要求下,可采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7.3.2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油墨溢出。7.4购存
7.4.1产品不应露天存放,库房应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7.4.2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3
186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
轻工行业标准
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
QB/T1865-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政编码:100740
发行电话:(010)65241695
网址:http://www.chlip.com.cnEmail:
[email protected]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地址:北京西城区下斜街29号
邮政编码:100053
电话:(010)68049923/24/25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
书号:155019·4373
印数:1-200册
定价:14.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