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766.1-2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第1部分:技术要求
JT/T 766.1-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766.1-2019

中文名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第1部分: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73228

相关标签: 北斗 卫星 导航系统 船载 终端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766.1-2019 Shipborne terminal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Part 1 :Technical requirements.
1范围
JT/T 766.1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終端的技术要求.包括-.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条件,安装,使用和维护及其他要求。
JT/T 766.1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 2312- 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GB/T 4208- 2017 外壳防护 等级(IP代码)
GB/T 17626.3- 201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 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JB 150. 10A- -2009 军用装 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0部分:霉菌试验
JI/T2I9- -2015 船用通信 、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全球定 位系统(GPS)接收机
JI/T 680. 1- -2016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第1 部分:总则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015(第4分册)
IEC 61162.2- 1998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数字接口第2 部分:单通话器和多受话器,高速传输(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Digital interfaces-Parnt 2: Single talker and muliple listeners, high-speed tanmission)
IEC 60533- 2015 船用电子与电气设备 金属外壳船舶的电磁兼容性( Eletrical and electronic in-sallations in ships- Electromagnetie compatibilig( EMC )- -Ships with a melallie hull)
IEC 60945- 2002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般要求试验 方法和试验结果要求
(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lems- General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les-ting and required lest resuts)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766.1—2019
代替JIT/T766—200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
Shipborne terminal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Part1:Technicalrequirements
2019-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0-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般要求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环境条件
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其他要求
JT/T766.1-2019
JT/T 766.12019
JT/T76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数据交换协议
本部分为JT/T76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JT/T766200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监测终端技术要求》。与JT/T766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频度”发射信号频率容差”术语和定义(见3.1.13.1.5、3.1.6,2009年版3.1.13.1.4、3.1.5):增加了“北斗短报文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服务平台”术语和定义(见3.1.2、3.1.3、3.1.7);删除了“监测终端”术语和定义(见2009年版3.1.2);修改了缩略语(见3.2,2009年版3.2);一修改了一般要求(见第4章,2009年版4.1);-增加了服务控制(见5.3);
一删除了信息管理中监测终端到固定用户的报文通信可支持的多种通信方式要求见2009年版4.3.5.2c)1;
删除了定时准确度(见2009年版4.4.1.10):修改了终端运行状态显示(见5.2,2009年版4.3.2)修改了差分信息按收处理(见5.6.2.2009年版4.3.6.2);修改了位置轮询(见5.6.4,2009年版4.3.6.4);修改了计算机控制显示功能(见5.102009年版4.3.11);修改了数据传输(见5.13,2009年版4.3.14和4.3.15);修改了定位精度(见6.1.5,2009年版4.4.1.5);修改了动态性(见6.3,2009年版4.4.4):修改了气候环境条件(见7.1,2009年版4.5.1);增加了盐雾环境条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见7.3):增加了霉菌环境条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见7.4)。本部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广忠、李晶、刘远亮、卢红洋、王润。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766—2009。
1范围
JT/T766.1-—2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第1部分:技术要求JT/T766的本部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条件,安装、使用和维护及其他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绕船载终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JB150.10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0部分:霉菌试验JT/T2192015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全球定位系统(CPS)接收机
JT/T680.1—2016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中国船级社钢质海铅入级规范2015(第4分册)IEC61162.21998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数字接口第2部分:单通话器和多受话器,高速传输(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Digital interfacesPart 2: Single talker and multiple listeners, high-speed transmission)IEC60533—2015船用电子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韶舶的电磁兼容性(Electricalandeleetronicinstallations in ship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Shipswith a metallichull)IEC60945一200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要求(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General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由我国自主研制、建设和管理,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授时信息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短报文通信BeiDoushortmessagecommunication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别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短消息报文通信功能。1
JT/T766.12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shipborneterminal of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种安装在船舶上的,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定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
注:分为普通型和管理型。管理型,具有用户管理的功能;普通型,是被管理的对象。3.1.4
注销服务barringservice
北斗船载终端由于欠费或其他原内,被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服务平台终止其所注册的业务服务。
服务频度servicefrequentness
单位时间内,RDSS用户终端可进行连续入站申请服务(如定位通信、授时和查询等)的次数。[BD110001—2015,定义4.7.11]
发射信号频率容差frequencytoleranceoftransmittingsignal实际发射信号频率与标准发射信号频率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3.1.7
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服务平台BeiDounavigationcivilianserviceplatform分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授时、位置报告和短信服务,开展获准的增值服务的平台。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CCS2000-
WGS-84-
4一般要求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统(ChinaGendetieCoorinateSystem2000)距离均方根值(DistanceRootMeanSquare)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IsotropicRadiatedPower)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alDilutionofPrecision)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DeterminationSatelliteService)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adioNavigationSatelliteService)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
首次定位时间(TimetoFirstFix)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
-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orldGeodeticSystem—1984)4.1终端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简称“终端”)应至少包含以下组件:a)用于接收和发射北斗信号的天线;2
b)包含北斗RDSS用户机、RNSS接收机、处理器数据控制与接口的主机;供电电源:
d)可显示位置的操作显示屏,或其他输出形式。4.2结构和外观
JT/T766.1-2019
4.2.1终端可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一体式终端天线与主机结构应为一体,分体式终端的天线与主机间通过电缆连接。
4.2.2操作显示屏幕应能调节亮度4.2.3表面不应有明显凹陷划伤,裂缝和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不应起泡,免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腐蚀和其他机械损伤。
4.2.4终端应设置满足EC61162.2-1998的接口和USB接口。5功能要求
5.1自检与数据保持
5.1.1终端应具有加电自检和工作状态巡检、初始化和状态设定功能,如遇故障应实时给出故障告警和故障类型,并通过视觉和音响或数据接口输出方式进行提示。5.1.2终端断开外电源后,应具有数据保持功能,能存储时间、位置、速度、历书、星历和通信信息等重要信息,应能通过外部命令(软件或硬件)清除存储的信息。5.2终端运行状态显示
终端进人正常运行后,应能对以下实时运行状态进行显示,并通过视觉或音响方式进行提示:a)接收信号状态;
b)卫星信号锁定状态;
c)抑制状态;
发射状态;
e)“供电状态。
5.3服务控制
终端接收到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服务平台的注销服务指令后,应能自动终止信息上行服务。接收到服务开通指令后,应能恢复信息上行服务,5.4管理功能
5.4.1用户管理
管理型终端对多台普通型终端设备进行指挥、调度和监控,并能在北斗覆盖区内进行全天候导航定位与双向通信的北斗终端设备。管理型终端应能对所辖用户进行注册和注销管理。5.4.2通信管理
管理型终端应能兼收所辖普通型终端的通信信息和向所辖普通型终端发送管理指令,3
JT/T766.1—2019
5.5通信功能
5.5.1基本要求
终端通信功能的基本要求如下:a)具备报文输入、编辑、存储、发送、接收和显示功能;b)通信信息发射成功后,应能根据设定给出视觉,音响或符号提示:接收到通信信息时,应能根据设定给出视觉、音响或符号提示,实时显示通信时间、发信地划c)
和报文:
通信报文中的英文字符应采用ASCI码编码,汉字应采用CB2312—1980编码,基本汉字字库d)
要求为GB2312—1980—级字库。5.5.2信息管理
终端通信信息管理功能要求如下:a)应能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动态存储所接收的通信信息,存储容量最少为20条数据。通信信息含通信时间,发信地址和通信报文。所接收的通信信息应能人工锁定存储解锁和删除。b)应能调阅所接收的通信信息,包括按通信时间和发信地址两种调阅方式。5.6定位功能
5.6.1定位坐标
定位坐标采用CGCS2000,并应能转化到WGS-84坐标5.6.2差分信息接收处理
终端可选择支持北斗导航差分信息的接收处理,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5.6.3自动定位
终端应能自动、连续地计算船位航速和航向。注销服务指令不应影响自动定位功能。5.6.4位置轮询
终端接收到授权用户发出的位置轮询指令后,应根据指令中的要求自动计算船位、航速和航向,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授权用户。终端接收到授权用户发出的停止位置轮询指令后,应自动停止位置发送。
终端在发送定位信息成功时,应能根据设定给出视觉或音响提示。注:授权用户,能远程发送管理指令到终端,并得到终端执行或响应的用户终端5.6.5无定位提示
终端不能定位时,应能根据设定给出视觉或音响提示5.6.6定位存储
终端应能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动态存储最近历史定位点信息。应能连续存储不少于48h的船舶航路位置点信息:
5.6.7航路点功能
终端应能设置、储存航路点,并能计算出到达航路点的距离、方位、待航时间和顶计到达时间4
5.7遇险报警功能
终端报警功能要求如下:
JT/T766.1-—2019
终端应设置遇险报警按钮,在紧急或遇险情况下,能通过触发遇险报警按钮向中国海上搜救a)
中心和设定的管理部门管理型终端发出遇险报警报文。遇险报文至少应包括定位时间、船舶位置和船舶标识信息。
b)应能在遇险报警按钮触发后连续发送位置信息,发送频度应为用户机自身卡的最高频度。接收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或设定的管理型终端的指令后应调整发送频度。c)应具备取消报警功能
5.8协助救助信息接收
终端应能接收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设定的管理部门管理型终端发出的协助救助信息,并持续发出特殊声光提示
终端在接收到协助救助信息后,在下列情况下应自动停止持续的特殊声光提示:a)通过人工确认,并白动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或设定的管理型终端发出确认接收消息;b)接收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或设定的管理型终端发出的协助救助取消指令后。5.9航行安全通告接收
终端应具有一个内置的仅向航行保障部门公开的北斗广播通信号码,通过该号码能够接收由航行保障部门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播发的航行安全通告信点。5.10计算机控制显示功能
除了必备的显示控制单元外,终端可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外接计算机配备相应的软件,可实现对终端的发射指令控制。5.11校时功能
终端应设有时钟,并能通过接收北斗系统时间自动校对,时间格式为yyyy-mm-ddhh:mm:55。5.12“抑制”响应
终端应具有“抑制”响应功能,在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出的“抑制”指令后,不应再发射通信回执外的其他信号,直到“抑制”指令解除。终端被抑制时,应给出相应提示。5.13数据传输
终端宜通过符合IEC61162.2一1998的接口或USB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终端也可通过GSM、CDMA和VHF等其他方式进行数据传输。5.14保护功能
终端的天线输入接头和主机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接口发生持续2min的短路时,不应给主机带来永久性损坏。终端的电源应具有极限为额定值115%的过流和过压、电源瞬变和偶尔极性反接的保护装置。
JT/T766.1--2019
6性能要求
6.1定位单元
6.1.1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的性能要求如下:
波束宽度:俯仰方向5°~90%,水平方向0°~360%;a
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圆极化轴比:不大于2;
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5。
接收频率
中心频率:1.2CHz~1.6GHz。
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1×10-5。
6.1.4接收灵敏度
终端接收灵敏度要求如下:
a)在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载波电平范围为-130dBm~-120dBm时,终端应能正常捕获:b)在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载波电平范围为-133dBm~-120dBm时,终端应能正常跟踪6.1.5定位精度
在PDOP小于或等于6的条件下,定位精度应优于10m(2DRMS)具备差分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的终端,差分定位精度应优于5m(2DRMS)。6.1.6
速度精度
在PDOP小于或等于6的条件下,速度精度应优于0.2m/s(RMS)。6.1.7首次定位时间
首次定位时问要求如下:
a)未存储任何信息,即冷启动,TTFF小于或等于120s:存储有日期、时间、位置和历书,即温启动,TTFF小于或等于40s;b)
c)存储有日期、时间、位置、历书和呈历,即热启动,TTFF小于或等于30s,6.1.8重新定位时间
北斗卫星信号短暂中断,终端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确定其初始位置的时间不应大于1s。6.1.9坐标系采用
终端导航定位坐标系采用CCCS2000,并应能转化到WGS-84坐标。6.1.10定位数据存储能力
终端应能保留最近10min之内的所有定位数据。最小存储能力不应小于3000个航路位置点。6
6.1.11位置、速度数据输出
JT/T766.1-2019
终端应能自动连续地计算并输出新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基于WGS-84坐标或CGCS2000,可选择和互相转换),数据输出更新率至少应每秒1次。6.2RDSS通信单元
6.2.1接收部分
接收天线的性能要求如下:
波束宽度:俯仰方向10°~75°水平方向0°~360°;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
圆极化轴比:不大于2;
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5。
接收灵敏度:-127dBm。
中心频率:2.5GHz。
首次捕获时间:不大于4s。
失锁再捕获时间:不大于1$。
接收误码率:不大于1×10-5
伪码跟踪随机误差:不大于12.5ns。发射部分
发射大线的性能要求如下:
波束宽度:俯仰方向10°~75°,水平方向0°~360°;极化方式:左旋圆极化:
圆极化铂比:不大于2;
电压驻波比:不人于1.5。
中心频率:1.6GHz。
发射信号EIRP值范围要求如下:在仰角为10°~29°时,ERIP不小于6dBW;在仰角为30°~49时,ERP不小于10dBW;在仰角为50°~75°时,ERIP不小于12dBW不大于19dBW。发射信号频率容差:不大于5×10。载波相位噪声应满足以下要求:100Hz:-60dBc/Hz: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kHz:-70dBc/Hz;
10kHz:-80dBe/Hz:
100kHz:-90dBc/Hz。
发射信号包络峰值与发射信号载波分量值的差:不大于30dB发射信号在1580MHz~1650MHz频率范围以外的辐射功率:不大于-80dBW/4kHz。6.2.3
通信频度
通信频度受服务频度限制。通信频度在60:以上时,应能通过人机界面灵活设置。7
JT/T766.1—2019
6.2.4通信长度
单次通信长度受用户等级限制。一次通信最长不应超过60汉字或相应的数据长度。5存储能力
终端自动存储最新通信信息不应少于20条。5人机交互方法
可根据需要配置显示器和键盘,也可通过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人机交互,并配有可运行于普通PC机上的标准交片软件。
6.3动态性
载体运动速度不大于70kn,终端可正常工作。6.4功耗
RDSS通信单元接收部分的平均功耗不大于10W。6.5电源
在下列情况下接收机应能正常工作,要求如下:a)交流电源额定值为220V,50Hz,偏离额定电压:±10%,偏离额定频率:±6%;直流电压额定值分别为+12VDC和+24VDC,具体的直流电源适应性参数值见表1。b)
终端直流电源适应性参数值
标称电压
+12VDC
+24VDC
7环境条件
气候环境条件
低电压
终端对气候环境条件要求如下:高电压
a)环境温度:舱内设备-15℃~+45℃,舱外设备-35℃~+70℃;b)
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95%;降雨:舱外设备最大为100mm/h
冰冻:舱外设备最大冰厚为2.5cm:风:舱外设备在平均相对风速达50m/s时,应正常工作:单位为伏特
过电压
防生,猛烈喷水:舱外设备应符合《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5(第4分册)》要求及GB/T42082017中规定的IP56以上;
雷电:设备在略舶正常营运中所遇到的黄电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7.2
机械环境条件
终端抗振动要求见表2。
舱外设备
舱内设备
盐雾环境条件
终端抗振动要求
频率范围(Hz)
25 ~33
JT/T766.1-2019
隔值(mm)
安装在舱室外面的结构件和部件应具有防腐蚀能力,并符合TEC60945一2002腐蚀测试的要求。7.4霉菌环境条件
终端应能在船正常营运所产生的菌环境下正常工作,并符合GJB150.10A—2009的要求,7.5
存储环境
存储环境要求如下:
a)环境温度:-55℃~+70℃:
湿度:98%无凝结。
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终端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要求应符合JT/T219—2015和JT/T680.1-2016。9其他要求
9.1干扰
终端干扰指标和检测方法应符合CB/T10250—2007第7章的要求。9.2
电磁兼容性
终端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CB/T17626.32016等级3的要求。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