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272-2019 多式联运交换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 1272-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72-2019

中文名称:多式联运交换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135025

相关标签: 多式 联运 交换 技术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72-2019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intermodal swap body.
1范围
JT/T 1272规定了多式联运交换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 1272适用于C类多式联运交换箱的生产,检验与使用,其他类型的多式联运交换箱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5系列1 集装箱角件
GB/T 1992集装箱术语
GB/T 12673汽车 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CB/T 12674汽车质量( 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JT/T 1092货物多 式联运术语
JT/T 1195多式联运 交换箱标识
3术语和定义
GB/T 1992 JT/T 10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GB/T 1992 JT/T 1092中的- -些术语和定义。
3.1交换箱swap body
一种配备了可折叠支腿,可实现与卡车脱离,以支颶为支撑独立放置于地面的标准化货箱。
[JI/T 1092- 2016,定 义3.3]
3.2抓槽grappler pocket
位于交换箱的下侧梁上,便于使用抓臂起吊和搬运交换箱的凹槽。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3.220.01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JT/T1272—2019
多式联运交换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intermodal swap body2019-07-05发布
201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JT/T1272—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JT/T1272—2019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兵、胡铁钧、高峰、刘新、汪健、姜彩良、周国防、周可杜、孟杨、李治、尚岱宗、韩继国、梁仁鸿、姜景玲、刘颖。1范围
多式联运交换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多式联运交换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JT/T1272—2019
本标准适用于C类多式联运交换箱的生产、检验与使用,其他类型的多式联运交换箱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5
GB/T1992
GB/T12673
GB/T12674
JT/T1092
JT/T1195
3术语和定义
系列1集装箱角件
集装箱术语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货物多式联运术语
多式联运交换箱标识
GB/T1992、JT/T10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GB/T1992,JT/T109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
交换箱swapbody
种配备了可折叠支腿,可实现与卡车脱离,以支腿为支撑独立放置于地面的标准化货箱。[JT/T1092—2016,定义3.3]
抓槽grapplerpocket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位于交换箱的下侧梁上,便于使用抓臂起吊和搬运交换箱的凹槽3.3
导向槽guidegroove
位于交换箱的底部,纵向贯通整个底板,且导向面无障碍物的槽。3.4
前挡块frontstopblock
位于交换箱前端壁外侧下部正中,具有限位作用的金属部件3.5
支腿supportlegs
在交换箱的底部,用于支撑交换箱,且可以伸缩与折叠的支撑部件。1
JT/T12722019
叉槽fork-lift
在交换箱的规定部位横向贯通箱底结构,以便于叉车的插齿深人箱底的槽。3.7
最大总质量
maximum total mass
交换箱满载时的最大质量。
载质量loadmass
交换箱的最大允许装载质量。
角件cornerfitting
设在箱体每个角部的零件,起支撑,堆码、搬运和紧固交换箱的作用。注:改写GB/T1992—2006,定义6.1.1.1。4技术要求
4.1总则
4.1.1交换箱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4.1.2交换箱的端壁、侧壁在载荷卸载后,不应产生大于12mm的永久变形且不影响其功能。4.1.3交换箱应具有良好的防雨密封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应有渗漏现象。4.1.4交换箱的识别标识和作业标识应符合JT/T1195的规定。4.1.5交换箱在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时应用角件固定并符合相关技术条件:公路运输可用车厢可卸式汽车运输:货场转运可用专用吊具、叉车装卸。4.2尺寸和最大总质量
交换箱的外部尺寸、允许偏差和最大总质量(R)见图1和表1。表1
(mm)
7.250°20
745020
7820~20
(mm)
交换箱的外部尺寸、允许偏差及最大总质量h
(mm)
5853±3
4876100
注1:C725、C745、C782为三种不同型号的C类交换箱:(mm)
(mm)
(mm)
2259±3
注2:三种不同型号交换箱均存在2750mm,2820mm2896mm三种不同的外廓高度。“保温箱应为2600mm。
(kg)
4.3角件
JT/T1272—2019
交换箱的底部应有4个角件,其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强度应满足GB/T1835中底角件的要求。
角件放大
说明:
抓槽:
角件:
交换箱的外廓长度;
角件纵向固定尺寸:
1—角件到交换箱前端的距离,包含前挡块厚度:L4—抓槽间距;
h—交换箱的外廓高度;
b,—交换箱的外廓宽度;
62-角件横向固定尺寸;
一角件对角线距离;
公差。
交换箱尺寸示意图
4.4抓槽
交换箱应有4个抓槽.其设置位置如图1所示,尺寸如图3所示,设置时应保证装卸设备的抓钩在纵向移动时不偏离抓槽区。
JT/T1272—2019
4.5导向槽
180±2
≥400
图2角件结构尺寸示意图
250250
图3抓槽尺寸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交换箱的底板上应设一道导向槽,导向槽纵向贯通整个底板。导向槽的底面与角件底面应处于同平面,其位置及尺寸如图4所示。4.6前挡块
在交换箱的前端壁外侧下端应装有金属挡块,位置居中。前挡块最小尺寸为800mm×160mm,最小厚度为8mm,其位置及尺寸如图5所示。前挡块在交换箱交换装卸时不应产生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
说明:
前挡块。
4.7支腿
图4导向槽位置及尺寸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图5前挡块位置及尺寸示意图
JT/T1272—2019
单位为毫米
交换箱应安装4只支腿.按照交换箱的底面离地高度H(一般为970mm、1220mm1320mm)的要求选择相应规格支腿。支腿可横向伸缩、纵向折叠,至少应配置两个安全结构以防止其脱落,还应配置不小于95mm×95mm的支腿垫板。支腿的安装位置及尺寸如图6所示。交换箱在满载时,支腿应稳定可靠。4.8叉槽
交换箱应设置叉槽,叉槽距交换箱底部大于20mm,其长度大于355mm、宽度大于115mm,其位置和尺寸如图7所示。
交换箱使用叉车搬运或装卸时,不应产生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5
JT/T1272—2019
7777777777772077777
说明:
说明:
支腿。
1—叉槽。
5试验方法
5.1垂直强度
支腿位置及尺寸示意图
≥355
2050±50
图7叉槽位置和尺寸示意图
≥2590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在支腿收起状态下,将交换箱平放在4块水平垫板上,垫板的尺寸位置同交换箱的角件位置。在箱内底板上均匀装载至1.5Rg,保持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垂直变形情况。5.2水平强度
将交换箱均匀装载至1Rg,一端通过角件的底部孔固定,在另一端下部两角件同时施加同向1Rg水平力,拉力压力各做一次,各保持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水平变形情况。5.3底吊试验
将交换箱均匀装载至1.5Rg,通过底角件的侧孔勾速吊起箱体,起吊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起吊力作用线距箱侧壁不大于38mm,吊具不应对箱侧壁施压,吊起后保持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变形情况。
5.4端壁和侧壁强度
JT/T1272—2019
对交换箱前端壁的内表面施加相等且均勾分布的0.5Pg负荷,保持5min。卸载后,测量交换箱变形情况。
对交换箱后端壁的内表面施加相等且均勾分布的0.3Pg负荷,保持5min。卸载后,测量交换箱变形情况。
对交换箱侧壁的内表面施加相等且均勾分布的0.4Pg负荷,保持5min。卸载后,测量交换箱变形情况5.5地板强度
用车轮包有胶皮的车进行试验。车辆的轴载应达到4400kg,每个轮子负载2200kg;轮宽180mm,两轮间隔为760mm,每个轮子在上述范围内实际接地面积应不大于14200mm交换箱在支腿收起4个下角件固定状态和支腿支撑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检测车在箱内底板上往复移动,覆盖交换箱全部底板。检测车在底板最弱的位置停留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变形情况。5.6防雨密闭性
交换箱所有箱门正常关闭。利用淋雨试验台模拟降雨,降雨强度不小于0.12mm/s,并覆盖整个交换箱体。15min后观察交换箱有无渗漏现象。5.7尺寸和最大总质量
交换箱尺寸测量按GB/T12673的规定进行。最大总质量测定按GB/T12674的规定进行。5.8抓槽
将交换箱均勺装载至1.25尺,使用4个抓钩或类似的工具钩在抓槽上找准中心吊起箱体,每个支撑面不小于30mm×260mm,吊起后保持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变形情况5.9导向槽
目视检查导向槽A面、B面50mm的范围内是否有凸起物,如图8所示。单位为毫米
说明:
1——导向槽A面;
2——导向槽B面。
图8导向槽试验图
JT/T1272—2019
前挡块
支腿支撑状态下,将交换箱均匀装载至1.25Rg,在距前挡块中心120mm范围内均匀施加16kN水平推力,保持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前挡块的变形情况。5.11
支腿稳定性
支腿支撑状态下,将交换箱均勾装载至1.25Rg,在端横梁正中沿纵向施加25kN水平力并进行检测,推拉各一次;用22.5kN水平力进行横向检测,推拉各一次,目视观察交换箱的变形情况。水平施力示意图如图9所示。
摩擦系数
4=0.01~0.1
横向检测
纵向检测
支腿稳定性检测水平施力示意图图9
2叉槽
将交换箱均匀装载至1.6Rg,使用两根宽为200mm的横臂从交换箱的同侧侧板外壁伸入叉槽1828mm±3mm处,叉臂位于槽正中,抬起交换箱停留5min。卸载后,目视观察交换箱的变形情况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