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224.1-2018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架构模型
JT/T 1224.1-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24.1-2018

中文名称: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架构模型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302193

相关标签: 数据中心 互联 技术规范 系统 架构 模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24.1-2018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data center-Part 1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
1范围
JT/T 1224.1规定了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的基本原则.互联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及主要性能要求。
JT/T 1224.1适用于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 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数据中心data center
用于汇聚、存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一整套系统集合,其中包括软硬件设施运行在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人员。
3.1.2数据交换data exchange
两个用户或者计算机间相互传输数据。
3.1.3数据共享data sharing
多个用户或者多台计算机共用数据库中的数据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40.4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24.1—2018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架构模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data center-Part1:Systemarchitecturemodel2018-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基本原则
互联系统架构
功能要求
主要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JT/T1224.1—2018
JT/T1224《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系统架构模型;
第2部分: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第3部分:数据交换
本部分为JT/T122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JT/T1224.1—2018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晓梅、韩懿、朱晓蓉、葛红、崔毓伟、李爽爽、徐延军、刘大伟、张毅、唐菁、褚伟Ⅲ
1范围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架构模型
JT/T1224.1-—2018
JT/T1224的本部分规定了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的基本原则、互联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及主要性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实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数据中心datacenter
用于汇聚、存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一整套系统集合,其中包括软硬件设施运行在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人员。3.1.2
dataexchange
数据交换
两个用户或者计算机间相互传输数据。3.1.3
数据共享datasharing
多个用户或者多台计算机共用数据库中的数据集。3.1.4
接口interface
由功能特性、物理互联特性、信号交换特性及其他特性定义的两个功能单元之间的共享边界。3.1.5
信息资源informationresources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相关,通过处理或加工形成的能够传输或传播的各种文字、数据、音像、图表及语言等信息的总称。
信息资源目录informationresourcecatalog记录信息资源结构和信息资源属性的数据体系。1
JT/T1224.1-—2018
目录管理节点catalogmanagementnode对信息资源目录进行管理,并与其他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双向交换的系统3.1.8
Web服务接口Webserverinterface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系统接口,可实现与其他数据中心进行直接对接。
前置交换节点prepositiveinterchangenode与其他数据中心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设施,包括节点服务器、节点软件和节点上存储的信息资源。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Web
万维网(WorldWideWeb)
基本原则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数据安全;a
可靠性:对系统中关键部位进行备份或采取穴余措施,提高系统容错能力;b)
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适应系统模块扩展、功能扩充等升级需求;开放性:采用通用公开的技术标准,并向接人系统公开接口协议。互联系统架构
总体框架
5.1.1概述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是指部级数据中心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省级业务分中心及其他数据中心间建立连接通道,通过各自的平台接口进行通信,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的组成包括信息资源,平台接口及传输网络。信息资源分布在各数据中心及分中心的信息系统中。平台接口负责实现数据资源的传输和转换,以及多媒体资源的联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总体框架见图1其他数据中心
信息资源
部级数据中心
平台接口
省级数据中心
信息资源平台接口
部级业务分中心
信息资源平台接口
省级业务分中心1
信息资源平台接口
图1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总体框架5.1.2部级数据中心
JT/T1224.1—2018
部级数据中心是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的国家级节点,是行业基础数据和主题数据的汇集交换、共享和服务的主体。
部级数据中心负责管理交通运输部级信息资源,完成行业基础数据的汇集,承担基础数据、主题数据在各个层面的交互与共享,并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各类基础数据和主题数据。5.1.3部级业务分中心
部级业务分中心是部机关业务司局或直属机构业务系统数据的汇聚中心,负责对本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部级业务分中心通过平台接口和部级数据中心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与其他中心或分中心间的信息资源交换。部级业务分中心是部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部级业务分中心与所辖范围内系统的互联技术可参照本条款。5.1.4省级数据中心
省级数据中心是各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的汇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通过平台接口和部级数据中心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与其他中心或分中心间的信息资源交换。省级数据中心是部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省级数据中心与所辖范围内系统的互联技术可参照本条款。5.1.5省级业务分中心
省级业务分中心是省级各业务部门或直属机构业务系统数据的汇聚中心,负责对本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省级业务分中心通过平台接口和省级数据中心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与其他中心或分中心间的信息资源交换。省级业务分中心是部级数据中心、省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省级业务分中心与所辖范围内系统的互联技术可参照本条款5.1.6其他数据中心
其他数据中心包括其他行业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等。其他数据中心通过平台接口、传输网络实现与交通运输部级数据中心的互联,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5.2联网架构
5.2.1网络结构
5.2.1.1概述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分为两类:一行业内部互联;
一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
部级数据中心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部级层面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的核心节点。省级数据中心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互联可参照本条款执行。交通运输数据中心联网架构见图2。3
JT/T1224.1—2018
平台接口
信息资源
其他数据中心
微务外网/公用
(通信网(专线)
部级数据中心
信息资源
平台接口
全国高速公路
信息通信网
(Internet)
平台接口
信息资源
省级数据中心
图2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系统联网架构5.2.1.2行业内部互联
部级业务分中心
平台接口
政务外网/公用
通信网(专线)
平台接口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
省级业务分中心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行业内部互联的传输网络采用政务外网、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网、公用通信网(专线)或公用通信网厂VPN(Internet)1:公用通信网「VPN(Intermet)1主要作为备份链路,可提供给不具备政务外网、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网和公用通信网(专线)条件的省级数据中心采用。无论采用何种网络,均应保证接人互联系统的安全。,当资源满足需求时,宜优先选择使用政务外网和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网。
5.2.1.3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
部级数据中心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时传输网络可采用政务外网和公用通信网(专线),宜优先选择使用政务外网。
5.2.2联网协议
5.2.2.1交换格式
数据资源的传输和交换应支持文件格式和数据库格式多媒体资源的联网应支持音频、视频等格式。5.2.2.2通信协议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跨区域互联应遵循国家、行业统一的通信协议。5.3数据交换对接模式
5.3.1概述
交通运输部级数据中心为能够向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其他数据中心)提供目录服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信息交换服务和认证授权服务,应支持以下3种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对接模式:
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Web服务接口对接模式;
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数据中心对接模式见图3。
目录管理节点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
中心其他数据中心
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5.3.2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部级数据中心
服务接口
(目录服务、Web服务等)
Web服务接口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
中心其他数据中心
Web服务接口对接模式
图3数据中心对接模式
JT/T1224.1—2018
前置交换节点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
中心/其他数据中心
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通过目录管理节点,实现对自身共享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并通过目录管理节点与部级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的双向交换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开发自身信息资源目录系统,与部级数据中心进行对接,实现目录信息的注册和同步与共享。5.3.3Web服务接口对接模式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以自身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形式与部级数据中心平台互联。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通过自身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与部级数据中心平台进行直接对接,直接调用交换共享平台提供的自录服务基础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交换服务提供Web服务接口的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应采用Web服务接口对接模式。
5.3.4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采用前置交换节点的形式与部级数据中心进行对接。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利用部级数据中心提供的基础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交换服务,将业务中所需的文件、数据库数据存储在自身的前置交换节点,也可通过前置交换节点为其他数据中心提供信息。
不提供Web服务接口的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可采用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6功能要求
6.1基本功能
数据中心互联系统基本功能包括:a)设备注册与管理:支持设备进人数据中心系统时向管理平台进行注册登记的模式,支持对设备配置。5
JT/T1224.1—2018
设备查询和控制:支持对设备基本信息的查询,支持对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的查询,支持对设备b)
各项参数设置的修改升级
实时数据资源获取:可通过平台接口获取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d)历史数据获取:可通过平台接口获取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的历史数据。6.2管理功能
6.2.1信息资源目录管理
部级业务分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对交换和共享的信息资源进行目录管理,包括目录的编制、更新、发布和检索等,向部级数据中心提供目录内容和地址信息,开放检索接口,接收和处理检索请求
部级数据中心接收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包括部级业务分中心)提供的目录内容和地址信息,利用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提供的检索接口进行检索,实现信息资源目录检索和信息资源定位。6.2.2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管理
部级数据中心具有信息资源配置转换和传输的基本功能,对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包括部级业务分中心)及交换流程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接收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的注册信息,对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和交换流程进行配置,按照业务需求与互联的数据中心建立动态路由关系,调度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完成信息资源的配置、转换和传输,实现对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情况的监控管理与其互联的数据中心具有信息资源配置、转换和传输的基本功能,向部级数据中心提供注册信息并根据交换流程完成信息资源的交换。6.2.3用户管理
互联系统应按照角色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应包括用户功能权限的增加,变更、查询和册除等。
各数据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用户及权限管理应由各级数据中心独立执行数据中心的用户应具有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权限。如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应取得有效授权。6.2.4运维管理
对数据中心应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各项设施安全稳定地运行。运维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物理资源、虚拟资源、数据、平台资源、应用资源、用户和IT供应商。运维管理包括制定运维制度和计划、执行运维计划、响应场地基础设施故障和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6.2.5质量管理
在数据中心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7主要性能要求
7.1性能指标
各级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和共享应满是以下要求:6
在百兆网络环境下,文件数据交换性能不低于3MB/s;JT/T1224.1—2018
一在百兆网络环境下,主流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性能不低于1MB/s。7.2数据传输要求
各级数据中心数据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支持大小为4CB及以上的单个文件传输;支持单表记录数2000万条及以上数据库数据传输。7.3安全性要求
各级数据中心的安全性能应符合CB/T20271的规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