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 109-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S 109-2018
中文名称: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899583
相关标签:
水运
工程
岩土
勘察
报告
编制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S 109-2018 Standard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ort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1总则
1.0.1为规范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工作,提高报告编制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JTS 109适用于水运工程各勘察阶段岩土勘察报告的编制。
1.0.3岩土勘察报告应资料完整数据真实、图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
1.0.4岩土勘察报告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岩 土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验证、统计.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2.0.2工程地质条件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要素的综合。一般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岩土特征、不良地质作用等。
2.0.3水文地质条件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条件等的总称。
2.0.4岩土 工程评价Geotechnical Evaluation
对场地的岩土层性质、地基均匀性、水的不良作用、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稳定性和适宜性、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等总结性评价。
2.0.5岩土单元体 Rock and Soil Layer Unit
根据岩土层名称、成因、时代、物理力学水理性质划分的基本岩土层单元。
2.0.6地基均匀性Regularity of Ground
地基岩土层空间分布、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均匀程度。
2.0.7岩 土设计参数Geotechnical Design Parameters
工程设计有关的岩土性质参数。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S109—2018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Standard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on Port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2018-02-08 发布
2018-04-01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 109-2018
主编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日期:2018年4月1口
2018·北京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109一2018)的公告2018年第22号
现发布《水运工程岩十勘察报告编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标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S109一2018,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永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年2月8月
制订说明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3年度水运工程标准缩制计划的通知(交水发【2013462另)”要求,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开展了《水运工程岩E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编制作。本标准作为《水运工程岩十勘察规范》(JTS133一2013)的配套标准,是根据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深人调查研究,总结多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岩1勘察报告编制的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并借鉴相关行业君土勘察报告编制的有义经验制定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岩土勘察报告文部分、图表部分、附件等。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巾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共分6章和3个附录。编写组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程新生下晋
2术语:程新生
3基本规定:程新生王晋
岩土勘察报告文字部分:程新生刘星代卫强徐荐明谭志乎4
钮建定李兴陆王晋王春平
岩土勘察报告图表部分:代卫强刘星程新生徐春明李兴陆5
谭志平土春平钮建定
岩土勘察报告附件:程新生工晋代卫强李兴陆于春平,谭志平6
附录A:程新生 王、晋 代卫强 刘星 李兴陆 谭志平徐春明土春平钮建定
附录B:程新生
附录;程新牛
本标准于2016年9月27口通过部审,于2018年2月8Ⅱ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与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本标准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人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范管理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55号,中交第二航务1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430071),以便修订时参考。
2术语
基本规定
4岩土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4.1第1章前言
第2章
4.3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4.7第7章
T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岩士性质指标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岩土工程评价
天然建筑材料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5岩土勘察报告图表部分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工程地质平面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
岩土层特性指标综合统计表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地段表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物探测试成果图表
十工试验成果图表
岩石试验成果图表·
化学试验成果表
砂土液化判别表
天然建筑材料成果图表
典型影像资料
6岩士勘察报告附件
6.1勘察技术要求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 109--2018)6.2
专项报告
6.3岩土试验报告
附录A
岩士勘察报告文件格式
一般规定
勘察报告
A.3勘察图表样式
附录B
岩土勘察报告目录
附录 C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1.0.1为规范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工作,提高报告编制质量,制定木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水运工程各勘察阶段岩士勘察报告的编制。1.0.3岩土勘察报告应资料完整、数据真实、图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则
1.0.4岩土勘察报告的编,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 109—20182术语
2.0.1岩土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验证、统计、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2.0.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Geological Condition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要素的综合。-般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岩土特征、不良地质作用等。2.0.3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地下水埋藏、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条件等的总称。2.0.4岩土工程评价GeotechnicalEvaluation对场地的君十层性质、地基均勾性、水的不良作用、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稳定性和适宜性、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等总结性评价。2.0.5岩土单元体 Rock and Soil Layer Unit根据岩上层名称、成因、时代、物理力学水理性质划分的基本岩土层单元。2.0.6地基均句性Regqularity of Ground地基岩土层空间分布、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均勾程度。2.0.7岩土设计参数Geotechnical Design Parameters工程设计有关的岩土性质参数。2
3基本规定
3基本规定
3.0.1士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编制:
3.0.2岩土勘察报告应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完整、结论有据、建议合理,并对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3.0.3岩士勘察报告应山文字、图表和附件等部分组成,其编制、排印和装帧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0.4岩上勘察报告文字部分应满定下列要求:(1)接附录 B所列章节编写;
(2)纳人岩十层的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表等内容。3.0.5若土勘察报告图表应符合下列规定。3.0.5.1君土察报告宜附下列图表:(1)勘探点数据 -览表;
(2)图例;
(3)工程地质平面图;
(4)工程地质剃面图;
(5)钻孔柱状图;
(6)岩十层特性指标综合统计表;(7)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十地段表;(8)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9)物探测试成果图表;
(10)土T试验成果图表;
11)岩石试验成果图表;
(12)化学试验成果表:
(13)砂土液化判别表;
(14)天然建筑材料试验成果图表:(15)典型影像资料;
(16)其他:
3.0.5.2图表宜按附录A的格式编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岩土图例地质年代、第四系成因符号等统一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T程岩士勘察规范》(JTS133)的有关规定执行;(2)备种图表均有图签,并签署完整。3
水运.工程岩t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109—2018)3.0.6岩土勘察报告的附件应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勘察技术要求、专项报告或岩土试验报告等内容,并应由有关承担单位和责任人签署完整。3.0.7岩土勘察报告应逐级校中。3.0.8七勘察的原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归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0.8.1所有原始资料均应保持其原始面貌,严禁涂抹和重色覆盖,严禁用再抄的资料替代原始资料,当需要更改时可将被改部分中问加横杠标记,在旁边写上应更改的内容并签认。
3.0.8.2所有原始资料均应注明工程名称、资料名称和编号、完成日期,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
3.0.8.3原始资料必须经检查核对无误后应用。3.0.9岩土勘察报告可根据需要分段或分建筑物工点编制。3.0.10水运工程疏浚、天然建筑材料等专项勘察以及施工期勘察项月可参考木标准简化内容;对简单场地岩土勘察报告内容可适当简化,采用以图表为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形式。
3.0.11勘探点、测试点和观测点均应编号,同一丁程场地勘察报告中的编号不得重复。4免费标准bzxz.net
4岩土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岩土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4.1第1章前言
4.1.1前言应包括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依据、勘察布置、勘察实施综述、勘察工作量和其他等7节,
4.1.2:T程概况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名称、委托单位、设计单位名称;(2)工程位置,并附示意图;
(3).程类型、规模;
(4)工程方案;
(5)勘察阶段和勘察区范围。
4.1.3勘察日的与任务应分别叙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1.3.1勘察日的应按工程类型针对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叙述。4.1.3.2勘察任务应叙述为满足勘察日的所需要进行的1作内容,所含内容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T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的有关规定。4.1.4勘察依据应包括技术要求、标准规范和前期资料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1.4.1技术要求应列明名称、提出单位和时间等内容。4.1.4.2标准规范应列明名称和有效版本号等内容。4.1.4.3前期资料应列明名称、完成单位和时问等内容,并表述前期勘察研究程度和前期评详意见建议等。
4.1.5勘察布置应结合勘察内容叙述勘察布置原则和工作量等,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探点线布置原则和室内试验布置等内容;(2)主要勘察工作量。
4.1.6勘察实施综述应包括资源配置、勘察历程、勘察方法和质量评述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6.1资源配置应包括人员及其组织机构、仪器、设备和勘探平台等内容。4.1.6.2勘察历程应简述勘察准备、外业各主要勘探过程、室内试验过程和内业资料整理过程等内容。
4.1.6.3勘察方法应简述本项目采用的主要勘察方法,包括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和起算控制点,!程地质调绘、钻探、取样、物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要点。4.1.6.4质量评述应简述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取样、物探、原位测试、率内试验等质量控制情况和结果。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JTS109—2018)4.1.7勘察工作量应包括外业工作量、空内试验工作量和资料整理下作量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7.1外业工作量应包括工程测量、程地质调绘比例尺和面积、勘探点数量和进尺、取样类型和数量、物探测线数量和长度、原位测试数量和钻孔回填作量等内容。4.1.7.2室内试验工作量应包各试验项目及其工作量。4.1.7.3资料整理工作量应包括原始资料整理、报告分肋情况、各册文宁篇幅、附图表、附件和收集利用的工作量等内容,4.1.8其他应包括勘探点变更情况、孔内滞留物和外委情况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1.8.1勘探点变更情况应说明探点增减和移位等变动情况:4.1.8.2孔内滞留物应说明钻孔滞留钻具类型、孔号和深度等内穿4.1.8.3外委情况应说明项月和单位等内容。4.1.8.4其他应说明的相关事项
4.2第2章工程地质条件
4.2.1、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概况、地层岩性及岩土特征、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作用等6节。
4.2.2地形地貌应描述下列内容:(1)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种微地貌特征:(2)地貌形态与植被、水动力条件、第四系堆积类型、君上性质、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
(3)场地地面标高,天然和人工边坡的坡高、坡比、坡向等地形要素;(4)掩埋的故河道、沟、塘、堤防水毁段、人工和天然洞穴的分布。4.2.3地质构造的阐述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区域地质构造应阐述区域地层和主要区域构造单元,褶皱和断裂的类型、产状、性质和规模,新构造运动特征等;活动性断裂性质及其活动性应重点阐述,宜附区域地质图:
4.2.3.2场地地质构造应阐述下列内容:(1)岩层产状,节理裂隙的成因、数量、产状、性质和充填胶结程度;(2)褶皱的类型、性质、规模和产状等:(3)断层的位置、性质、类型、规模和产状,断裂破碎带宽度、影响带宽度、充填物及胶结程度,上下盘地层、与工程的关系等;(4)软弱结构而的分布、岩休结构面的组合关系。4.2.3.3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止设计阶段应阐述区域地质构造和场地地质构造特征4.2.3.4施1.图设计阶段和施工期勘察应重点阐述场地地质构造特征,需要进一步论证和解决的「程地质问题涉及区域稳定时应阐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4.2.4地震概况应阐述勘察场地或所在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场地或临近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等,宜附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