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S 196-6-2012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
JTS 196-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S 196-6-2012

中文名称: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船闸 调度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S 196-6-2012 Technical Code of Navigation Scheduling for The Three Gorges ship lock.
1总则
1.0.1为统一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技术要求,规范通航调度相关方行为,保障船舶过闸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制定本规程。
1.0.2 JTS 196-6适用于三峡一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
1.0.3通过三峡一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枢纽通航调度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必须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1.0.4三峡一 葛洲坝水利枢纽 通航调度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枢纽通航调度
综合分析与枢纽通航有关的船舶流信息和水文、气象、船闸、航道、锚地等通航环境信息,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对过坝或者翻坝转运船舶的交通行为进行的组织和指挥。
2.0.2翻坝转运
对需要过坝的水运客货在枢纽上、下游进行水-陆一水运输方式转换的交通组织行为。
2.0.3排档
指挥过闸船舶按照确定的次序进闸并在闸室内的指定位置停靠的调度行为。
2.0.4船闸停航
枢纽部分船闸停止运行。
2.0.5船闸断航
枢纽全部船闸停止运行。
2.0.6一闸室待闸
三峡船闸四级运行时,下行船舶在- -闸室内停靠等待过闸。
2.0.7闸室间移泊
船舶通过多级船闸时,从一个闸室移至相邻闸室并停靠的过程。
2.0.8转闸拖轮
往返于枢纽上、下游进行拖曳作业的专用拖轮。
2.0.9积压
当三峡坝上或葛洲坝坝下待闸船舶达到三峡船闸单向日允许过闸艘次数的100% ~150%时,枢纽水域进人船舶积压状态。
2.0.10拥堵
当三峡坝上或葛洲坝坝下待闸船舶超过三峡船闸单向日允许过闸艘次数的150%时,枢纽水域进入船舶拥堵状态。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S196-6-2012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Navigation Scheduling forThe Three Gorges ship lock
2012-08-15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
JTS196—6—2012
主编单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日期:2012年9月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书名: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著作者: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责任编辑:董方
出版发行:人民交通出版社
址:(100011)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址:http://chinasybook.com销售电话:(010)64981400,59757915总经销:北京交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印
刷: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司
本:880×12301/16
张:3.5
数:84千
次:2012年8月第1版
次:2012年8月第1次印刷
统—书号:15114·1737
价:35.00元
(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社负责调换)关于发布《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JTS196—6—2012)的公告
2012年第33号
现发布《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规程》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S196—6—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本《规程》由交通运输部组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等单位编制完成,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五日
TYSANUKAn
制定说明
制定说明
本规程是在广泛收集相关行业标准和三峡船闸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有关通航调度实践,并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而成。主要包括通航调度、应急通航调度、通航调度协调等技术内容。本规程主编单位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参编单位为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货运公司。
三峡船闸于2003年6月开始通航,其通航调度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和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综合梯级调度的实施使通航环境变化频繁,影响三峡船闸通航调度的因素更多,通航调度难度增加、要求更高。为确保三峡船闸运行安全、畅通、便捷、高效,交通部水运司组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等单位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6章和17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程编写人员分工如下:总则:高雄
2术语:胡洋王向东覃祥孝冯小检基本规定:王向东胡洋覃祥孝王树汉3
通航调度:冯小检兰毓峰王东胡洋4
5应急通航调度:胡洋覃祥孝
6通航调度协调:余家胜兰毓峰王海江附录A:王东
附录B:王树汉
附录C~附录R:冯小检兰毓峰
本规程于2011年6月18日通过部审,于2012年8月15日发布,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程管理组(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坝河口,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邮政编码:443133),以便修订时参考。KAoNKAca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通航调度技术条件
3.2通航调度原则
3.3安全技术要求
通航调度
4.1一般规定
船舶过闸申报
通航信息汇总与分析
4.4计划编制
4.5计划发布
计划执行
统计与分析
应急通航调度
突发事件
交通战备
通航调度协调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通航调度与防洪调度、发电调度的协调通航调度与港航管理部门及企业的协调目
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待闸锚地适用条件和基本情况一览表.(16)
过闸船舶驾引操作指南
船舶通过葛洲坝一号船闸
船舶通过葛洲坝二号船闸
船舶通过葛洲坝三号船闸
船舶通过三峡船闸
船舶通过两坝间
船舶过闸申报表格式
船舶基本信息表格式
船舶过闸详细计划表格式
YKAONUKACa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JTS196—6—2012)附录F船舶过闸闸室排档图格式
附录G船闸通过量统计表格式
附录H船舶过闸货物分类统计表格式附录J过闸船舶分类统计表格式
货船参考载货量分段统计表格式附录K
附录L
附录M
船舶尺度分段统计表格式
客船翻坝转运统计表格式
附录N
待闸船舶统计表格式·
附录P
附录Q
附录R
附录S
过闸危险货物统计表格式
船闸停航时间统计表格式
船闸闸室面积利用率统计表格式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附加说明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附条文说明
简胶普维解电烫
高春啡时
四德号美医病
開捷一蓝情
南想讯
YKAONYKACA
(24)
(29)
1总则
1.0.1为统一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技术要求,规范通航调度相关方行为,保障船舶过闸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1.0.3通过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枢纽通航调度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必须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1.0.4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YYiKAoNYkAca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JTS196—6—2012)2术语
2.0.1枢纽通航调度
综合分析与枢纽通航有关的船舶流信息和水文、气象、船闸、航道、锚地等通航环境信息,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对过坝或者翻坝转运船舶的交通行为进行的组织和指挥。2.0.2翻坝转运
对需要过坝的水运客货在枢纽上、下游进行水一陆一水运输方式转换的交通组织行为。
2.0.3排档
指挥过闸船舶按照确定的次序进闸并在闸室内的指定位置停靠的调度行为。2.0.4船闸停航
枢纽部分船闸停止运行。
2.0.5船闸断航
枢纽全部船闸停止运行。
2.0.6一闸室待闸
三峡船闸四级运行时,下行船舶在一闸室内停靠等待过闸。2.0.7闸室间移泊
船舶通过多级船闸时,从一个闸室移至相邻闸室并停靠的过程。2.0.8转闸拖轮
往返于枢纽上、下游进行拖电作业的专用拖轮。2.0.9积压
当三峡坝上或葛洲坝坝下待闸船舶达到三峡船闸单向日允许过闸艘次数的100%150%时,枢纽水域进入船舶积压状态。2.0.10拥堵
当三峡坝上或葛洲坝坝下待闸船舶超过三峡船闸单向日允许过闸艘次数的150%时,枢纽水域进人船舶拥堵状态。YIKAONKAC
3基本规定
3.1通航调度技术条件
3.1.1三峡水利枢纽应包括下列主要通航设施:3基本规定
(1)南线船闸、北线船闸、升船机及其上、下游引航道和导航、靠船建筑物;(2)庙河危险品锚地、杉木溪化学危险品锚地、兰陵溪油类危险品锚地、沙湾锚地、仙人桥锚地、乐天溪锚地等待闸锚地,其基本情况见附录A。3.1.2葛洲坝水利枢纽应包括下列主要通航设施:(1)一号船闸及其上、下游引航道和导航、靠船建筑物,二号船闸、三号船闸及其上下游引航道和导航、靠船建筑物;(2)平善坝锚地、鲤鱼潭危险品应急锚地、黄柏河锚地、中水门锚地、艾家河锚地等待闸锚地,其基本情况见附录A。
3.1.3三峡船闸通航技术条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上游最低通航水位145.00m,最高通航水位175.00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63.00m,最高通航水位73.80m;(2)船舶单向通行和万吨级船队双向通行时的最大通航流量分别为56700m2/s和45000m/s;
(3)双线五级船闸各闸室有效尺度均为长度280m宽度34m、槛上最小水深5m,通航净空高度18m;
(4)上游航道总长2113m,底高程130.00m,一般宽度180m,导航段宽度128m,口门宽度220m:下游引航道总长2708m,底高程56.50m,一般宽度180m,导航段宽度128m,弯段和下游口门宽度200m;
(5)三峡船闸运行方式见表3.1.3。三峡船闸运行方式
三峡水利枢纽上游库水位(m)
145.00~152.40
152.41~156.00
156.01~165.75
165.76~175.00
船闸运行方式
四级运行
四级运行或五级补水运行
五级补水运行
五级运行
3.1.4葛洲坝船闸通航技术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表3.1.3
五级补水运行时,第二闸室补水第二闸室补水
(1)上游最低通航水位63.00m,最高通航水位66.00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39.00m,最高通航水位一号船闸50.60m、二号和三号船闸54.50m;3
YIKANKACa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JTS196—6—2012)(2)一二、三号船闸的最大通航流量分别为35000m2/s60000m2/s.60000m2/s:(3)葛洲坝船闸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尺度见表3.1.4。葛洲坝船闸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尺度(m)项目
闸室有效长度
闸室有效宽度
槛上最小水深
通航净空高度
上游引航道总长
上游引航道宽度
下游引航道总长
下游引航道宽度
下游引航道底高程
号船闸
3.1.5船闸、引航道的水流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1)闸室输水时纵向比降不大于0.1%;二号船闸
三号船闸
(2)引航道口门区纵向流速不大于2.0m/s,横向流速不大于0.3m/s,回流流速不大于0.4ms,涌浪高度不大于0.5m。闸室内停泊条件应为4×3000t船队的最大系缆力纵向不大于5t,横向不大于3t。3.1.6
闸室内系缆设施的允许系缆力应为纵向不大于8t,横向不大于5t。3.1.7
锚地的适用条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通航调度宜综合应用通航调度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水上GPS综合应用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甚高频通信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等。3.2通航调度原则
3.2.1三峡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和运行应遵循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的原则,并应与枢纽的梯级调度相协调。
3.2.2船舶过闻调度应实行一次申报、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分坝实施的方式。3.2.3船舶过闸调度应遵循重点船舶优先安排,一般船舶先到先过的规则。3.2.4重点船舶优先安排应遵守以下规定顺序:(1)特殊任务船舶,包括警卫任务、军事运输、抢险救灾等船舶;(2)客运船舶;
(3)载运国家重点急运物资的船舶:(4)载运鲜活货物的船舶;
(5)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3.2.5下列船舶应安排专用闸次通过:(1)一级警卫任务船舶;
(2)载运一级易燃易爆危险品货物的船舶。4
YIKAONLKACA
3.2.6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不得与客船安排在同一闸次过闸。3.3安全技术要求
3基本规定
3.3.1船闸通航最大风级应为6级;通航能见度上行应大于500m,下行应大于1000m。3.3.2汛期葛洲坝人库流量为25000~56700m2/s时,两坝间船舶通航控制标准应按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3.3.3过闸船舶的实际吃水应符合船闸的吃水控制标准。3.3.4船舶进入枢纽通航水域前,应对舵系、锚泊设备、主辅机、航行信号、通信、消防、救生设备和系缆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应处于适航状态。3.3.5船舶通过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进闸航速不得超过1.0m/s,出闸航速不得超过1.4m/s.闸室间移泊航速不得超过0.6m/s。3.3.6船舶进闸、出闸和移泊应符合下列规定。3.3.6.1船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的规定显示信号。3.3.6.2船舶进出闸和移泊必须遵照船闸显示的信号和排档顺序。3.3.6.3船舶不得使用浮式系船柱挂缆制动;非因紧急制动需要不得使用固定系缆桩。
3.3.6.4船舶在过闸时发生影响安全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船闸运行部门报告。3.3.7船舶在闸室内应符合下列规定。3.3.7.1、船舶应按排档指定位置停靠系缆,停靠时严禁超过闸室停靠线。3.3.7.2船舶应处于备车状态,在闸室充泄水过程中,船方应有专人现场监护系缆安全。
3.3.7.3船舶严禁在闸室内排放污染物和生活垃圾,严禁涂画污损闸墙。3.3.7.4船舶丢失锚、锚链、螺旋浆、钢缆、靠把等应及时报告船闸运行部门。3.3.7.5正常运行情况下严禁在闸室内上下人员或装卸货物。3.3.8船舶在引航道靠船墩靠泊待闸应符合下列规定。3.3.8.1船舶应根据调度指令按序停靠,不得妨碍进出船闸船舶的正常航行。3.3.8.2船舶并排靠泊的总宽度不得超过50m。3.3.9过闸船舶驾引人员应熟悉航道和船闸的通航环境,掌握驾引要领,保障船舶和通航设施的安全。过闸船舶驾引操作宜按附录B的要求执行。YY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