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7888.3-1999 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 17888.3-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7888.3-1999

中文名称: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safety - Fixed means of access to machinery and industrial equipment - Part 3: Stairs, steps and guardrail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9-10-18

实施日期:2000-10-01

作废日期:2008-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1341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110机械安全

中标分类号:机械>>机械综合>>J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17888.3-2008代替

采标情况:=ISO/DIS 14122-3-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9-10-1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 17888.3-1999 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17888.3-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17888.3—1999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方面等效采用ISO/DIS14122-3:1996制定的。它们的主要差别有以下两点:1.对ISO/DIS14122-3中的引言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改写。2.在ISO/DIS14122-3的“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出了17个欲洲标准或标准草案,而这些弓1用标准在标准的技术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没有提到,因此,在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中只列出了在标准正文中提到的几个对应的国家标准,其余全部删除。本标准是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该系列标准共由四个标准构成,其余三个标准分别是:
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贤智、石俊伟、肖建民、张铭续、李勤、永才、肖维。62
GB 17888.3-1999
ISO前言bzxz.net
本标准是由CEN/TC114第17工作组制定的。是《机械安全标准的第3部分。该标准的几个部分是: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使用非金属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不改变本标准的应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Safety of machinery
Permanent means of access to machines and industrial plants-Part 3: Stairways ,stepladders and guard-rails0引言
GB17888.3—1999
本标准是对GB/T15706.2一1995的6.2.4“安全进人机械的设施”中所提出的有关基本安全要求的进步细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直梯段楼梯和阶梯的安全要求和预防设施。楼梯和阶梯的定义见GB 17888.1。
本标准对护栏、楼梯、阶梯、平台、工作平台、通道和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场所都提出了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公众可以进人的场所。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GB17888.1—1999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
GB17888.2--1999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17888.4一1999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3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
3.1 楼梯和阶梯stairway and step ladder可以步行通过的系列不同高度的连续的水平面(踏板或梯段平台)。其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并在3.1.1~3.1.4中给出解释。
3.1.1上升高度 climbing height基面和梯段平台之间的垂直距离(图1中的H)。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0-18批准64
2000-10-01实施
3.1.2梯段flight
两个梯段平台之间不间断的部分。3.1.3级距going
GB 17888.31999
两个相邻踏板的突沿之间的水平距离(图1中g)。H—上升高度g—级距;e-净空高度;h--(踏板的)竖板高度;p-平台长度;r—搭接部分zα—坡度—宽度,s1—斜线图1楼梯和阶梯的各部分
3.1.4净空高度headroom
除去斜线以上全部障碍(如梁、管道等)后的最小垂直距离(图1中e)。3.1.5梯段平台landing
位于一个梯段末端的水平的休息平面(图1中的力)。3.1.6搭接部分overlap
可以水平伸出的遮盖前一平面的踏板部分(图1中的)。3.1.7楼梯或阶梯的坡度pitch of the stairway or stepladder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图1中的α)。3.1.8竖板高度 riser height
两个相邻踏板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图1中的h)。3.1.9踏板step
步行上、下楼梯或阶梯时在其上行走的水平表面。3.1.10踏板突沿step nosing
踏板前面的顶边。
3.1.11直梯段楼梯straight flight stairway上升线是直线的楼梯。
3.1.12楼梯斜梁stringer
支撑踏板的侧面框架构件。
3.1.13宽度width
踏板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图1中的1)。3.2 护栏 guard-rails
防止偶然跌落或偶然进入危险区的装置。它可以装于楼梯、阶梯或梯段平台、操作平台,也可以装于通道。护栏的典型零件如图2所示,并在3.2.1~3.2.5中定义。65
3.2.1扶手handrail
GB 17888. 3-1999
①一扶手,②一横杆,③一踢脚板④支柱,?一基面图2典型护栏结构各部分示例
预定用手抓住支撑身体的顶部构件。它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护栏的上部零件(图2中的①)。3.2.2横杆kneerail
与扶手平行安装的护栏构件,能够对身体的通过提供额外的防护(图2中的②)。3.2.3支柱stanchion
将护栏固定于操作平台、楼梯等的护栏垂直结构构件(图2中的)。护栏的其他构件(扶手、横杆、档板被固定于该构件。
3.2.4自关门self closing gate容易打开的护栏部分。当该门不是由一个人使其保持打开状态时,它会借助重力或弹簧等自动关闭。
3.2.5踢脚板toe-plate
为避免物体由地板平面下落而设置的护栏下部的实体零件(图2中的③)。4有关材料和尺寸的一般要求和/或措施4.1各构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模式的选择应满足本标准的安全要求。4.2使用的材料性能或经处理后应能耐环境引起的腐蚀。4.3可能与使用者接触的某些部分应设计得不会产生伤害或阻滞(如避免尖角、焊接毛刺、粗糙的边缘等)。
4.4各踏板和梯段平台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4.5打开或关闭活动部分(门),应不会对使用者或附近的其他人产生进一步危险(例如剪切或偶然坠落)。
4.6为了保证安全,装配用的附件、铰链、支座、支承件和安装件都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4.7踏板和构架尺寸的设计应使它们能承受预期的载荷。4.8在工业领域内使用的构架负荷,可以在1500N/m2(偶然通过或无负载通过)到4000N/m2(频繁通过或有负载通过)之间选取。
4.9各踏板的突沿处应能承受1500N的载荷,如果宽度1<1200mm,该载荷作用在100mm×100mm面积上;如果宽度1≥1200mm,在每对称的600mm处加载荷1500N。4.10构架和踏板的挠度应不超过跨距的1/300。5楼梯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
5.1级距g和竖板高度h应满足下式:66
注:α在30°~38°之间。
GB 17888. 3 --1999
600≤g2h≤660
5.2踏板的搭接部分r应不小于10mm。5.3在同一梯段上竖板高度应一致。在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间不能遵守这一高度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减少15%。如果经证明是合理的,这一高度也可以增加,例如在某些可移动机器的情况下。5.4最上一级踏板应与梯段平台为同一水平面(见图3)。h
图3最上级踏板的位置
5.5净空高度e至少应为2300mm。b)
5.6对于单人通过的楼梯,其两斜梁或护栏之间的净宽至少应为600mm,最好为800mm。5.7当楼梯频繁地承受几个人同时交叉通过时,该宽度应增加到1200mm。当楼梯可以用作人员的撤离路线时,采用这种宽度是必要的。5.8一个梯段的上升高度H一般不宜超过3m。在特殊情况下,这一高度也不应超过4m。否则,在连续到达另一梯段之前,需要增加一梯段平台。梯段平台的长度至少应为800mm,并大于或等于楼梯的宽度。
6阶梯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
6.1竖板的最大高度h应为250mm,最小级距g应为100mm。6.2两斜梁或护栏之间的净宽应在500~~800mm之间,最好为600mm。6.3当机器周围或工业设备中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可能采用这些数值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应提供附加安全设施(例如使踏板的突沿不打滑)。6.4在同~梯段,竖板的高度应一致。在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之间不可能避守这一高度的情况下,该高度可以减小。如果经证明合理,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之间的高度可以增加,例如在某些可移动机器的情况下。
6.5净空高度e至少应为2300mm。6.6一个梯段的上升高度H不应超过3m。若超过这一高度,在到达另一梯段之前需要增加梯段平台。梯段平台的长度至少应在600mm且不大于阶梯宽度。7护栏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
7.1水平护栏(见图4)
xeu oos
图4水平护栏示例
GB 17888.3—1999
7.1.1只要存在坠落风险就应提供护栏。7.1.2当可能坠落的高度超过500mm时,应安装护栏。7.1.3如果操作平台和机器构架或墙壁之间的间距小于200mm并且构架的防护等效于护栏时,不需要设护栏。但是,当操作平台和相邻的构架之间的间距大于30 mm时,要有踢脚板。7.1.4扶手的最小高度应为1100mm。7.1.5护栏至少应包括-根中间横杆或某种其他等效防护。扶手和横杆及横杆与踢脚板之间的自由空间不应超过500mm。
7.1.6当用立杆代替横杆时,各立杆之间的水平间距最大为180mm。7.1.7最小高度为100mm的踢脚板应安置得离基面不大于10mm。7.1.8各支柱轴线间距离应限制在1500mm内。如果超过这一距离,应特别注意支柱的固定强度和固定的装置。
7.1.9在中断扶手的情况下,两段护栏间最大净间距不应超过120mm。如有一个大开口,应采用自关门。
自关门应具有和护栏的扶手与横杆同样高度的扶手和横杆(对于梯子的出口段,见GB 17888.4)。
7.2楼梯和阶梯的护栏(见图5)。7.2.1楼梯至少应包含一个扶手。宽度大于或等于1200mm的楼梯及所有阶梯均应有两个扶手。7.2.2当楼梯的上升高度超过500mm并且斜梁外侧有大于200mm的横向间距时,在其侧边应附加护栏。
图5楼梯-通道联系护栏示例
7.2.3扶手的垂直高度至少应为900mm。为了保证安全抓握,扶手的直径应为25~50mm之间的圆形截面或便于用手抓握的等效截面。7.2.4护栏至少应包括一根横杆或某等效装置。扶手和横杆之间以及横杆和斜梁之间的净间距不应超过500mm。
7.2.5除安装固定支撑的下端面以外,在扶手长度方面上,扶手的100mm距离内没有障碍。7.3强度判据
GB 17888. 3-1999
图6测偏移表的位置
护栏应支撑得沿扶手最不利处施加大于或等于Fmin的横向载荷而没有永久变形,并且最大挠度不超过 30mm。
Fmin = 300 N/m × L
L是相邻两支柱轴线间最大距离(图6中的L,单位m)。8安全要求和/或设施的检验
8.1总厕
规定的设施可以用目视检验、测量或计算进行核查。8.2护栏的试验
载荷F.min=300N/m×L逐步地、无冲击地、水平地施加于扶手上。通过如图6所示水平定位的测偏移表测量沿中心线产生的偏移量(f1,f)。8.2.1加载前阶段
如图7所示将载荷Fmin垂直施加于支柱1min后除去护栏载荷,将表重调到零位。8.2.2第一次测量
如图7所示施加载荷Fmn1min。
加载期间测得的偏移量f不应超过30mm。Fmin
图 7 第一次测量
8.2.3第二次测量
如图8所示施加载荷Fmin。
加载期间测得的偏移量,不应超过30mm。卸载后,应没有残余变形。
17888.3—1999
第二次测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