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454-200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55.040包装材料和辅助物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A82包装材料与容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997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7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1-09-1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塑料与塑料或塑料与铝箔复合制成的、带内衬或不带内衬的、经过灭菌的、供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的包装袋。 GB 18454-2001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GB18454-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18454—2001
本标准为条款强制性国家标准。言
本标准强制性条款是:4.3表3、表4、表5中规定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4.4规定的卫生指标;4.5规定的包装袋的灭菌指标。
食品无菌包装是指将经过灭菌的食品在无菌环境中包装、封闭在经过灭菌的容器中,使其在不加防腐剂、不用冷藏条件下得到较长的货架寿命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是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的主要包装容器中的一种,应用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为确保产品质量,规范市场操作,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上海昌隆无菌包装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书良、李世元、刘晓艳、许耀明、王利。177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Laminated bags using for aseptic package of liguid foodGB 18454 -2001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塑料与塑料或塑料与铝箔复合制成的、带内衬或不带内衬的、经过灭菌的、供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的包装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2000
GB/T 1038--2000
GB/T 2410---1980
G13/T 2828--1987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5009. 60 --1996
GB/T 6672---1986
GB/T 8808--1988
GB 9683--1988
G 9685-1994
G3 9687-1988
(GB/T 13022—1991
GB/T 13120--1996
GB 13113-1991
QB/T 23581998
3定义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方法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萃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测定方法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液体食品
液体、带颗粒液体、酱体等可以在管道中流动的食品。3.2无菌包装
将经过灭菌的食品在无菌环境中包装、封闭在经过灭菌的容器中,使其在不加防腐剂、不用冷藏条件下得到较长的货架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9-18批准178
2002-01-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划伤、烫伤、破损
封合缝
4.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袋的长度
长度偏差
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宽度偏差
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GB18454---2001
表1外观质量
靠近热合缝处允许有轻微的皱褶不允许
基本平整
基本平直、封合严密
配合紧密、不偏斜
表2尺寸偏差
厚度偏差
袋体热合
宽度偏差,%
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袋的容量
氧气透过率(24h.0.1MPa23C70%RH),cm2/m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剥离力,N/15 mm2
热合强度,N/15mm
光线透过率,%
袋的耐压性能
袋的跌落性能
袋的耐压性能
内压保持(2min)
保持压力,kPa
袋口热合
宽度偏差,%
口盖位置
偏差mm
≥40(对铅塑复合膜≥15)
按表4规定
按表5规定
破裂压力,kPa
无渗漏、无破裂
无渗漏,无破裂
袋的容量
>5 L≤25 L
4.4卫生指标
GB 18454—2001
跌落高度,m
袋的跌落性能
4.4.1内衬材料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7-1988中规定。要
无渗漏,无破裂
无渗漏,无破裂
无渗漏、无破裂
4.4.2复合塑料膜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113-1991中规定。4.4.3口盖材料根据材料不同应符合相应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规定。使用助剂时应符合GB9685--1994中规定。
4.4.4塑料与铝箔复合膜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83-1988中规定。4.5包装袋的灭菌指标
4.5.1袋上必须贴有辐射灭菌标志,其颜色应为红色。4.5.2包装袋进行无菌检验,细菌数试验呈阴性(无细菌生长),霉菌不能检出。4.5.3包装袋辐射灭菌时的辐射强度应符合表6规定。表6包装袋辐射灭菌时的辐射强度最低辐射强度
5检验方法
最高辐射强度
5.1外观质量检查在自然光下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5.2袋的长度及宽度偏差用刻度为1mm的直尺或卷尺进行检验,每次测量从两端及中部各取个数据,计算三个数据的平均值,准确到小数一位。5.3袋的厚度偏差按GB/T6672—1986中规定进行检验。5.4袋体热合缝宽度偏差及袋口热合缝宽度偏差用精度0.1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检验,每个袋测量5个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准确到小数一位。5.5口盖的位置偏差用刻度为1mm的直尺进行测量检验。5.6氧气透过率检验按GB/T1038—2000中规定进行。拉伸强度检验按GB/T13022--1991中规定进行。5.7
试样尺寸(150士2)mm×(15士0.5)mm,试验速度(100±20)mm/min。5.8断裂伸长率的检验按GB/T13022—1991中规定进行。试样尺寸(150±2)mm×(15士0.5)mm,试验速度(100士20)mm/min,试样标距50mm。5.9复合膜剥离力检验按GB/T8808一1988中A法规定进行,所有试样均无法剥开时视为合格。5.10袋体热合强度的检验按QB/T2358—1998中规定进行。5.11袋口与袋体热合强度的检验除取样位置、试样数量外,其他均按QB/T2358一1998中规定进行。取样位置和取样数量:
若袋口为25mm或51mm时,取样位置如图1所示:180
装口热合缝
GB18454--2001
每隔60°取一条试样,宽度(15土0.5)mm,一个袋口共取六条试样。若袋口小于25mm时,每个袋口取样的数量,每个试样相隔的角度按尽可能多取试样的原则,但试样的宽度必须保证为(15土0.5)mm,试样沿圆周分布应均匀。检查时要展开试样,一端为袋口底边,另一端为与其热合的复合膜,分别夹在试验机的两个夹具上。5.12光线透过率的检验按GB/T2410—1988中规定进行。5.13袋的耐压性能检验
5.13.1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压缩空气
压力表
充气后无菌袋
5.13.2在试验袋顶盖上打一小孔,插人充气嘴将袋子充到保压压力。5.13.3用渗漏液涂抹方法检查袋子所有部位,查看是否有气泡产生。5.13.4继续加大充气压力直到袋子破裂,记录破裂压力。试验袋至少3个,以最小破裂压力作为判断依据。
5.14袋的跌落性能检验
5.14.1不同容量的试验袋灌装相应容量的水或与实际内容物类似的物料,盖好盖子。5.14.2跌落
小于等于25L的袋:将灌装后的袋举到表5规定的高度作自由落体运动(地面为水泥或永磨石,其表面无尖锐异物或沙石),目视检查袋子是否有渗漏,破裂。181
GB18454-2001
大于25L的袋:将灌装后的袋放人相应的外包装内,外包装内壁应无毛刺,无异物,将外包装举到表5规定的高度作自由落体运动(地面为水泥或水磨石,其表面无尖锐异物或沙石)。倒出袋子,目视检查袋子是否有渗漏,破裂。
5.14.3试验袋至少3个。有一个以上(含个)不合格即视为该项检查不合格。5.15内衬材料:复合塑料膜和口盖的卫生指标检验按GB/T5009.60---1996及GB/T13120—-1996中规定进行。
5.16袋的无菌检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无菌检验的规定进行。5.17袋的辐射灭菌的辐射强度由产品生产厂家提交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的辐照单位出据的该批产品的最高和最低辐射强度的证明材料。6检验规则
6.1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出厂检验
6.2.1出厂检验的项目及样品数量按表7的规定进行:表7出厂检验项目及样品数量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热合强度
辐射灭菌标志
无菌检验
耐压性能
跌落性能
技术要求
4.1中表1规定
4.2中表2规定
4.3表3中序号5规定
4.5.1中规定
4.5.2中规定
4.3表4中规定
4.3表5中规定
6.2.2出厂检验的组批
检验方法
5.1中规定
5.2、5.3、5.4、5.5中规定
5.10、5.11中规定
5.16中规定
5.13中规定
5.14中规定
检验数量
按GB/T28281987中IL=,二次抽样,AQL=2.5的规定进行
按GB/T2828--1987中IL=,二次抽样,AQL2.5的规定进行
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对已抽出样品进行100%检验
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次交货为一批。每批最大数量不超过100000个。6.2.3出厂检验的质量判定
6.2.3.1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质量判定按GB/T2828—1987中AQL一2.5,IL=I规定。6.2.3.2其他项目的检验,有1项以上(含1项)样品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查。6.2.3.3其他项目复查时,如所有项目都符合技术要求,该批产品仍为合格品;有1项以上(含1项)不符合技术要求时.该批产品即为不合格品。6.3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当原材料品种或来源、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改变、承担辐射灭菌单位或设备改变时;b)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连续生产满一年时。
6.3.2型式检验的项目及样品数量按表8的规定进行:182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卫生指标
辐射灭菌标志
尤菌检验
辐射灭菌强度指标
耐压性能
跌落性能
技术要求
GB 184542001
表8型式检验项目及样品数量
检验方法
4.1中表1规定
4.2中表2规定
4.3表3序号1、2、
3、4、5、6规定
4.4中规定
4.5.1中规定
1.5.2中规定
4.5.3表6规定
4.3表4中规定
4.3表5中规定
6.3.3型式检验的组批
5.1中规定
5. 2、5. 3、5. 4、5. 5
中规定
5.6、5.7、5.8、5.9、
5.10、5.11、5.12中规定
5.15中规定
5.16中规定
5.17中规定
5.13中规定
5.14中规定
检验数量
按GB/T28281987中11=【,二次抽样。AQL=2.5的规定进行
按GB/T2828--1987中IL--
Ⅱ,二次抽样。
AQI2.5的规定进行
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组试样进行检验对已抽出样品进行100%检验
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组试样进行检验检查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证明材料正本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验从已抽出样品中抽取-组试样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次交货为一批。每批最大数量不超过100000个。6.3.4型式检验的质量判定
6.3.4.1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质量判定按GB/T2828--1987中AQL2.5,11.=I规定。6.3.4.2其他项目的检验,有1项以上(含1项)样品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查。6.3.4.3其他项目复查时,如所有项目都符合技术要求,该批产品仍为合格品;有1项以上(含1项)不符合技术要求时,该批产品即为不合格品。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产品用塑料包装袋进行内包装,用瓦楞纸箱进行外包装。7.2产品外包装上须标明产品的名称、每箱数量、规格、生产厂名、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地址。7.3产品外包装内(外)必须带有证明产品合格的文件、标签或其他标记。7.4产品运输时应避免日晒、雨淋、机械碰撞和接触尖锐物件,其标志方法按GB191中规定进行7.5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卫生、空气流通、阴凉的库房内,远离热源和污染源。严禁与有害、有毒物品同仓混放。堆放高度以外包装箱不变形为限。18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